APP下载

新闻把关:双重机制融合下的多维系统赋能

2022-07-05李鸿基

传媒 2022年12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

李鸿基

摘要:网络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传统的新闻把关理论实践带来强烈的挑战。新闻把关亟须清醒审视、敏锐把握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主要变化与特征,既要吸纳借鉴传统媒体长期积累形成的新闻把关制度方法,又应当主动更新把关理念手段,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机制以及人工智能工具,勇于探索新媒体时代新闻把关融合创新的路径与方法,妥善运用人工把关和算法把关,大力推进融合把关、全媒把关、全员把关、全程把关多维系统,从而更科学、准确、高效地把好新闻信源关、政治方向关、舆论导向关、新闻事实关、语言文字关、技术应用关。

关键词:新闻把关 融合创新 双重机制

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促使新闻生产传播的形态和方式发生了巨变。传统的新闻把关理论及实践受到强烈冲击。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传统把关向新媒体把关融合演进,应妥善运用人工编辑把关和算法把关的双重机制,充分发挥新传播形态下把关人的新角色、新作用,减少和消除新闻信息内容层面的问题和差错,从而进一步提升新闻质量,提高融媒时代下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把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对传统媒体把关特点、把关方法与把关机制的提炼与总结。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美国学者库尔特·卢因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总结提出了“把关”概念。卢因的理论得到传播学者怀特的深入拓展,将“把关人”这个社会学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巴斯进一步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主要分为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两个阶段,记者和编辑在这两个阶段和环节中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怀特的把关研究、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以及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成为新闻把关研究的主要结论。新闻学教授帕梅拉·休梅克的著作《大众传媒把关》系统总结了传统新闻把关的观点与模式,影响了传统媒体把关模式的演进。传统媒体长期形成的单向传播模式,是围绕把关人的地位和定位确立起来的,受众接收新闻的内容和渠道,都有赖于把关人对信息的选择、过滤和加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把关模式面临着把关主体、把关标准、把关内容、把关流程和把关技术等多方面的冲击与挑战。

1.把关主体:发生构成多元化、角色双重变化。新媒体时代,把关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主体泛化,即便是普通网民和一般公众,也可以自主地选择接收信息的终端、渠道和方式,事实上干预了新闻信息的流动。从学理上看,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既包括专业的编辑记者,也包括网络编辑和网民个体,他们都扮演着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的双重角色。尤其是在智能传播时代,把关人的角色与功能更是在技术层面发生了嬗变。如今的把关人角色已经由过去的“人”向“人机协作”转化。网络平台中智能算法推荐和机器抓取筛选的把关方式,都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只有在必要时才辅助以人工进行筛选。

2.把关标准:向多元化、多样化、市场化转变。传统媒体要把握新闻信息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要兼顾政治、法律、宗教、民族、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要求。与之相比较,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力,而更加侧重市场经济因素。普通网民的把关标准与管理者和职业把关人的标准有很多不同,他们对新闻信息的价值和判断更加多元,对服务性、娱乐性、消遣性的需求更加多样。

3.把关内容:海量新闻信息导致人工把关乏力。很显然,传统媒体的生产与传播,如报刊版面、广播电视的栏目节目都有计划,需要在一定的时间节点和空间区域展开运营,因此其把关的内容有限,规模可控。而在网络空间,各类信息爆炸式增长,裂变式传播,使得传统的人力把关面临重大挑战。再者,新闻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往往有大量虚拟账号参与其中,以至于新闻信息在内容和观点上都会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变化趋势。这也导致网络空间中的新闻把关因为时间和资源有限而不得不加以简化。

4.把关流程:层级性把关流程重心移位。在新的传播环境中,传统媒体长久以来形成的层级性把关制度——版面编辑-责任编辑-主任-值班总编辑——不得不大大压缩。为了适应网络传播的时效性,在新媒体上发布的稿件很多时候只能边审边发,导致把关与传播之间严重脱节,使得传统把关的流程重心發生偏移,原来的事前把关向事后把关让渡。另外,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交互性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许多新闻在网上发布之后,立即就会被商业媒体、自媒体和网民转发,其中不乏修改标题、删减要点甚至篡改信息的现象。对此,事前把关也鞭长莫及。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把关已经被迫从事前把关向事后把关让渡,事前的流程把关开始向事后的延时把关转变。

5.把关技术:传统人力把关向新技术把关位移。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传播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颠覆性改变,相对于传统的人力把关,算法把关、大数据把关和人工智能把关等新媒体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功能更加强大,应用效率更高。运用新技术新工具新程序开展新闻把关,无论对于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已经十分必要。但我们要清醒了解技术的双面性,要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规避可能出现的负面作用与影响,尤其要警惕技术唯一、技术先导和技术依赖,不能让技术把关脱离管控,以免因为把关不到位而造成政治导向偏差和其他隐患。

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和匿名性等特点,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主体、对象、情境和关系也因此发生重大变化。无论是政治导向还是新闻规范,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公共安全,新闻媒体在网络传播时要加强把关职责,有力推动传统把关与新媒体把关的融合演进。

1.引入算法把关新机制。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商业化平台媒体都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但二者的把关对象与内容截然不同。商业化平台媒体的把关对象主要是用户原创内容,具有信息海量、即时互动的特点;其信息把关机制主要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算法把关。例如,今日头条作为商业化新闻聚合平台,其主要的技术把关环节包括数据分析、标签分类、用户兴趣分析、不良信息过滤等,主要是通过程序算法逻辑,对海量信息进行个性化分发推送,从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要。

传统媒体正在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和全媒体发展,其把关对象既有新闻记者生产的专业内容,也有用户原创内容。尤其是传统媒体正在着力推进全媒体转型融合,需要把专业记者生产的内容与用户生产内容结合起来,才能进入网络新媒体的快车道。这也引起了把关机制的变化。例如,党报不仅要对报纸版面等专业化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也要增强对新媒体平台上内容的把关。无论是人民日报的人民网、新华社的新华网,还是省级党报建立的云平台、客户端等,都因为内容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变化,而引起把关机制和方式的变化。处于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传统媒体,仅靠人工把关已经难以处理海量信息,必须引入新技术新机制,尤其是算法把关,才能适应新形势。

2.充分发挥两种把关机制的特长优势。新闻媒体要在传统把关的基础上坚持守正创新。传统媒体经过了长期的专业新闻实践,已经形成了客观、真实、及时、公正、严谨等新闻价值标准,探索出了有效的把关观念、机制与方法,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保障了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健康、平稳、有序,有力推动了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与之相比较,算法把关建立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之上,在很多方面都还需要借鉴传统新闻把关模式长期积累下来的精华。因此要把人工把关和算法把关机制结合起来,应对日益严峻的导向和内容问题。

这两种主要的把关机制和方式,所对应的把关对象各有侧重,要求也并不相同。对于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传统媒体而言,在一次采写、多平台编发的融合生产传播流程下,妥善处理好两种内容生产方式的把关,就需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符合现实情境、采用与媒体自身特点相匹配的把关机制和把关方式。新闻媒体的专业生产内容,特别是政治性强、新闻价值显著、传播影响突出的新闻内容,无论是专业记者生产的,还是人工智能采集的,无论是在传统媒体上发表,还是在新媒体上发布,都必须把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放在第一位,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生产传播规范和采编发规则,尤其是“三审三校”的制作出版流程。如果传统媒体没有在新媒体传播中建立巩固严格的审核把关和质量监控,一旦发生问题,出现重大差错,都会危及出版和生存安全。

传统媒体无疑应当学习新媒体的特长,但这也不意味着全盘照抄、盲目套用。传统媒体要纳入算法把关机制,但不能完全依赖技术,因为算法的逻辑基础主要是市场,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改造,使之更加契合新闻传播和舆情的汇集、整理和分析的需要;要有针对性地引入专业化生产内容,有效减少、规避算法把关的问题。算法把关的短板包括因信息碎片化传播而产生的信息茧房效应、内容价值判断失当与传播异化、难以判别低俗内容等问题。传统媒体对用户原创内容的把关,需要通过用户画像技术,对用户发布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分级,并在算法把关的基础上,找出信用度不高的用户原创内容,然后由人工来处理,在自身平台上只发布那些可信度高、质量较好的用户内容。这种差异化的分级分类管理,有助于传统媒体扬长避短,发挥竞争优势。

在媒体融合的当下,传统媒体不能故步自封,应当主动拥抱新技术,创新推动新媒体“把关”,推进融合把关、全媒把关、全员把关、全程把关,做好新闻舆论的引导者、网络环境的净化者。

1.融合把关。在观念的融合上,传统媒体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立潮头。“把关”对于所有的传播媒体与平台都至关重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必须将“把关”看成一条“生命线”,并将这条“生命线”连接、贯穿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全过程、全平台。传统媒体的把关意识和把关机制值得新媒体借鉴;在机制和标准融合上,新媒体同样要建立常态化的把关机制和责任制,要结合新媒体自身的传播特点与规律,参考、借鉴并认真落实传统媒体的“三审三校”等行之有效的把关方法,切实履行新媒体的社会责任。各大媒体要创新落实导向管理全覆盖,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奖罚,坚持把责任落实到新闻采编审播发的各个岗位和环节,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统一衡量和要求所辦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各类媒体,从而实现互相依托、互相支助、互相促进。传统媒体及旗下新媒体,在组织结构和团队管理的融合上要摒弃旧的组织形态,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平台的把关人员统一集中管理,融合进一个团队,人人有分工、有侧重、有交叉、有结合,改变以往两种把关团队互不交流、平行运作的“独立”关系,努力改变两种把关机制、两种把关团队“两张皮”运作的不合理情况。

2.全媒把关。全媒把关指的是对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一视同仁,实行全媒体全覆盖把关。报刊、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这些媒体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政治立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锤炼,已经形成以“三审三校”制度为核心的采访制作、编辑出版、审核播发的把关架构。与之同理,网络新媒体也要加强把关,一是参考、借鉴传统媒体的把关方式方法,二是努力探索适合新媒体自身传播特点和规律的把关路径与方式。当下,媒体主管部门越来越加强了对网络新媒体的把关要求。早在2016年,就有15家媒体因为发布虚假报道,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查办。查办通报第一次突出强调“网上网下”的同等责任,新媒体第一次作为单一主体受到大规模处罚。

3.全员把关。全员把关指的是所有新闻生产和信息传播的参与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履行把关职责。第一个层面,传统媒体、网络新媒体和其他相关机构,包括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或多或少,或主或次地参与新闻把关。在融媒时代,将把关的主体泛化、责任细化,从而强化媒体全员把关意识,形成全员把关态势。第二个层面,传统媒体的职业把关者、新媒体的主要把关人,与广大网民的监督把关相结合,从而在新的把关机制中纳入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形成新传播条件下新闻把关的强大合力。第三个层面,商业化的网络平台把关虽然不可能像传统媒体那样,对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审核校正,但可以通过搜索排名、置顶推荐、技术过滤等方式进行疏导,让正能量占领阵地,实现从控制者向引导者、从把关人向“清道夫”的转变。

4.全程把关。就传统媒体而言,无论是报刊的采访写作、编辑加工、审核校对,还是广播电视的构思策划、拍摄采集、画面制作、字幕配音,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人把关,将压力和责任传递下去,层层分解到个人,形成环环相扣、无缝链接的把关流程。对于网络新媒体而言,随着智媒体的发展,以往的信息生产模式、分发模式、接收模式已经发生重大变迁,过去的把关方式已经远远不足以应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内容生产传播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树立全程把关理念,建立全程把关体系,结合人工审核把关,运用发挥好技术优势,将把关贯穿新闻生产传播的全过程。具体步骤上,策划环节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以分析受众需要、研判用户情绪、锁定用户个性特征,增强议题设置的针对性与精准度;内容生产环节可以运用筛选、过滤等人工智能技术方法,及时发现、有效屏蔽虚假新闻和低俗信息;传播环节要把握不同平台不同圈层的用户特点,因类施策,因人而异,实行差异化、个性化传播;在反馈环节应更加重视新闻信息的评论、转发、互动情况,重视短视频、移动直播和分享平台的传播效果,根据用户反馈进行及时调整。

作者系深圳报业集团宝安日报审读总监

参考文献

[1][美]帕梅拉·休梅克.大众传媒把关[M].张咏华,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谢沁露.“后真相”与“真相后”:反转新闻的“把关缺失”及反思[J].传媒,2020(21).

[3]陈禹安.季度荐书:细节即大局——从《一流大报不可忽视的细节》看媒体的纠错力、制度力和生命力[J].中国记者,2018(05).

【编辑:陈文沁】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
浅析新趋势下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
校企协同的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企业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促进
新趋势下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