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艺术如何深度融合发展
2022-07-05李慧硕
李慧硕
影视艺术是一门集文学、摄影、音乐、绘画、声光、戏剧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不仅能够以视听内容满足观众的感官享受,还能赋予观众某种情感体验、满足特定的精神需求。在影视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戏剧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影视艺术是在借鉴与融合传统戏剧艺术的基础上,依赖于科技的发展而出现并日益完善,反过来又对戏剧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一项现代艺术。由陈丽竹所著的《影视艺术学与戏剧文化融合探究》一书,以电影、电视、戏剧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为研究对象,将三者放在一起进行探讨。本书以影视艺术与戏剧艺术的知识介绍为切入点,通过具体的作品来呈现影视艺术在摄影、音乐等方面的戏剧处理与融合,继而介绍电影与戏剧的文化互动现状、戏剧借鉴电影的可能与界限,并探讨电影与戏剧在未来的融合发展方向。
进行影视与戏剧艺术基础知识图谱的建構。本书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向读者再现影视与戏剧艺术的基础性知识,因此在论述时遵循着循序渐深的原则,并对二者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探究。具体而言,本书在对影视艺术的本质、诞生、结构、魅力、生产制作过程和后期特效的应用,以及传统戏剧艺术的文化意义、形态要素、时空品格、艺术功能等基础性学科知识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二者的异同之处。在章节安排上由浅入深,为读者了解影视艺术与戏剧艺术提供了可能,也为学术研究者深入细致探究二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开展影视艺术的戏剧处理及其与戏剧融合。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其中对戏剧艺术的借鉴与融合性特点尤为突出。一方面,影视艺术通常会对摄影、音乐进行戏剧处理。在摄影上,具体表现为导演根据自身经历见解和偏好使用蒙太奇手法、长镜头等对电影故事情节进行加工处理,传递自身的电影思想,同时实现电影情节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等戏剧效果。在音乐应用上,通常利用音乐的辅助来达到体现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特点、故事情节转换等诸多戏剧效果。另一方面,在电影美术中进行戏剧呈现。无论是传统戏剧符号性设计元素,还是戏剧的“意境”都在电影美术设计中被频繁使用并得以体现,尤其是在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民间风俗的影片中。在探究影视艺术的戏剧处理和戏剧融合特点过程中,本书使用了大量的电影相关案例,辅助于特定的艺术理论、艺术效果的解释,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诸如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与蒙太奇理论、长镜头拍摄特点等影视艺术概念。
实现多学科间的脉络关系连接。本书主要围绕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的融合发展进行论述,同时还兼顾到了文学与美学这两个学科对电影与戏剧的影响。电影从由早期的传统戏曲改编逐渐向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发展。传统的文学作品具有叙事、抒情、戏剧性等特点,电影文学对传统文学这些特点的借鉴可创作出不同类型的电影;文学形象中的主要内容、主要特质在电影文学中均有体现,同时二者也存在着手段、艺术表现和手法之间的差异。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为电影带来好的拍摄素材和拍摄风格,其中的文学手段也值得影视艺术借鉴,对比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在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之间进行切换。在电影与美学的关联性方面,本书从悲剧和喜剧两个范畴论述了电影美学的艺术内涵,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都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反应并最终产生理性认知结果,同时二者均具有情绪宣泄与疏导的功能。而对于戏剧来说,悲剧和喜剧是最基本的审美类型或审美形态,二者互补共存。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为戏剧与影视艺术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然而,先进技术的使用在带来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对影视艺术和戏剧艺术造成了一些冲击,即过度利用技术特效而忽略了作为主体的人的表演,或者是追求技术带来的感官刺激,而忽视电影的叙事性、情节衔接流畅性等更为重要的要素,将艺术的人文精神弃之不顾。随着电影产业和文化的发展,戏剧与影视艺术之间也逐渐产生诸多差异,对其差异性及其融合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实现二者艺术性的传承,同时在众多娱乐方式并存的今天仍然能够保持自身的优势竞争力。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编辑: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