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先秦文学中的隐士思想
2022-07-04潘蕾
潘蕾
在先秦时期的文学中,存在着一大批隐士的传说与故事,有拒绝接受尧帝让位的许由,有甘愿像乌龟一样曳尾于泥中的庄周,还有宁可被烧死也不愿出山为官的介子推等,他们都是隐逸之士,践行隐逸之风,带着一身隐士所具有的傲气风骨,他们选择远离庙堂,退隐山林,乐得逍遥自在。本文试图以许由、庄周、陈仲等为代表的先秦隐士,通过先秦诸子中体现的隐士思想并结合文学作品来探究先秦隐士思想所具有的特征。
一、隐士出现原因及隐士分类
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微子、箕子数次进谏,但纣王无动于衷,仍然施行暴政,他们选择隐居,不再过问政事;在《伯夷列传》中,伯夷与叔齐二人为了不仕于周朝,他们隐居在首阳山,“食周粟”“采薇食之”最终饿死。根据这些史料的记载,都证明了隐者最早出现于殷周时期,春秋时期的文学作品提及到隐士的内容极少,直到战国时期,在先秦诸子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各种以上古隐士为内容的传说故事,如《庄子·让王》中的许由、《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的狂矞和华士等,这种出现在特定时代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在百家争鸣的高潮时期,大量的隐士传说故事出现于诸子书中,主要原因是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的战争不断激烈,为了国家社稷的发展,士阶层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他们在政治发展上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各诸侯国到处搜罗人才,礼贤下士,士阶层的个体意识也开始觉醒,他们为了国家兴盛,积极投身于政治的发展中。由于思想的解放,他们逐渐开始追求个人平等,认为自己与诸侯之间的关系不能仅限于普通的君臣关系,可以上升为朋友甚至是师徒关系,这些士人开始追求地位,但是哪有那么多贤明的君主愿意悉心听从士人的建议,所以他们对诸侯王失望,便远离政事,成为隐士。还有一批文人一开始就逃避政治,宁愿贫困地度过一生也不事王侯,如庄周、陈仲等人,于是他们假托上古隐者,杜撰了一系列得帝位而不接受的隐者故事,如《庄子·让王》篇中,他们以古人自比,来表现自己蔑视政权的态度,即使让开出“让帝位于我”的条件。“我”仍然也会像许由、子州支父等人一样选择退隐山林。
先秦隐士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占先秦隐者中人数最多的一类,他們甘于贫困的生活,终生不涉足仕途,以老子、庄周、杨朱等为代表;第二类是面对昏庸的君主,不听他们的劝阻,对其感到无望,选择自动隐退,以微子、箕子为典型;第三类则是朝代更迭,就职于旧朝忠心耿耿的臣子不愿为新朝廷效力,便逃到一个偏僻之处,隐居不出,如叔齐和伯夷;第四类是士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功名后,功成身退,如介子推和范蠡。他们虽然有着不一样的原因,但是都选择了退隐山林,这样对于他们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归宿。
二、先秦诸子对隐士思想的看法
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百花齐放,各种思想融会贯通才形成诸子百家的思想,由于他们的思想互相渗透影响,在他们思想中都或多或少的能够看到一些隐士思想,笔者将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为代表来谈谈先秦诸子思想中存在的隐士思想。
儒家学派对隐士思想是褒贬不一的,其中有一部分人是赞同隐士的,还有一部分人是反对隐士的,而这样的表现主要是受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影响。孔子本人对隐士思想是非常矛盾的,他既赞成隐士,同时又反对士人归隐,他一方面认为要以天下为己任,认为人不能逃避现实,宣扬“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的思想,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大力推崇隐逸,在《论语》中就提到了很多归隐思想,从“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到“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再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都能看出他也赞成士人归隐,同时,他还认为归隐的叔齐、伯夷这类隐士是“古之贤人”。孔子这种思想的产生,受到了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经历影响,他身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周游列国想要发展他的政治主张,但是他所宣扬的政治思想没有得到诸侯王的青睐。他一生都在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理想与现实发生了冲突,孔子仍然坚守自己心中的“道”,所以在孔子的思想中存在大量的隐士思想。
然而,他的这种矛盾思想继而影响了儒家后世的继承者们,他的弟子对隐士思想的看法出现了完全相反的两个方面。以颜回、原宪等为代表继承孔子“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思想,他们坚信如果可以在官场做出一番事业的人就不归隐,当政治环境发生变化时,选择归隐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这类儒家学者赞成隐居山林这一行为。但是,以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是十分不赞同隐士思想的,孟子思想中带有了强烈的积极进取的入仕思想,他认为“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他主张要积极入仕,为君主,为百姓谋福祉,面对混乱的政局,就选择避世不是大丈夫所作的行为。而荀子对于隐士思想可以说到达了蔑视的程度,他提出“穷则不隐,通则大明”的思想,他认为无论面对的环境如何糟糕,都不能选择退隐避世,要敢于面对。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所宣扬的思想就是无为、崇道、尚德、寡欲等,他的思想与隐士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契合的,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隐君子也。”自司马迁开始老子就被认为是隐者的代表,老子是十分推崇隐逸思想的,他在《道德经》中提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认为要想摆脱世间纷杂的欲望,享受生命的美好就要做到笃定平静,这里就包含了道家的隐士思想,在《老子》中有“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里的“身退”我们就可以理解为退隐或归隐。但老子也并不一味推崇隐士思想,他在书中不仅宣扬隐士思想,也对社会现实也作出了思考,提出了很多治国理念,老子提出的“无为”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治国理政。
庄周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进一步地发展了老子的隐士思想。生逢乱世的庄子放弃为官的机会,选择归隐,宁可做“生而曳尾涂中”的乌龟,也不愿为诸侯王出谋划策。在庄子看来,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他认为这样的社会是非常不堪的,小偷小摸的行为会被判得很重,相反那些偷窃别人国家的人却成为称霸一方的诸侯王,庄子对当时黑暗的社会进行严厉的控诉,他对整个时代环境都是批判的,因此他不愿仕于东周,逃离这个社会的唯一途径就是归隐。
在法家思想中,基本找不到隐士思想,因为法家是坚决反对隐士的,他们也批判隐士思想,主要是因为法家提倡以法治国,再加上这一学派是为君主所服务的,它强调积极入仕的思想,在法家思想中是不存在隐士思想的。法家认为如果人人都像隐士那样,淡泊名利,无欲无求,那么他们就无法顺从君主,就不能为君主服务。所以,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者都认为隐士思想是对国家发展无益的,在《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他赞成君主处死这帮隐士,因为他们既“不臣天子”又“不事诸侯”,所以隐士对于国家发展是无用的,要想国家能够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消灭这些隐士。
墨家思想与隐士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等思想,在“兼爱”这个主张上,墨家思想与隐士思想是南辕北辙的,墨家提倡的兼爱是一种博爱,而隐士思想是非常讲究个人主体意识的。墨家思想中是利他主义,而隐士思想是利己主义。但是,从“非攻”与“节用”这两个主张来看,他们的思想又存在共通之处,我们可以把隐士们选择避世看作是一种赞成“非攻”的态度,他们想要远离各种诸侯之间互相讨伐的环境,所以选择归隐。隐士思想与墨家思想都有“非攻”的思想。隐士思想中的一大特征就是淡泊名利,追求平淡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与墨家思想中的“节用”思想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墨家思想中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隐士思想。
三、先秦时期的隐士思想的特征
先秦时期出现了很多隐士,出现隐士思想的主要原因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政治环境所产生的,先秦时期隐士思想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特征:第一是不满于各诸侯王争霸以及互相讨伐的社会秩序,对现实社会感到无望,蔑视君主权威,具有一定的批判意识;第二个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士人思想得到解放,以士阶层为代表的人们开始思考自我,他们强调自我意识,追求个人平等与个体生命价值;第三个特征是淡泊名利,他们追求平淡自然的生活方式,甘于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是在精神世界中他们又是极其富有的。
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是先秦时期隐士思想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庄子将隐士思想概括为“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表明隐士思想中都是具有批判性的。而在隐士思想中出现批判意识主要是因为社会现实,对社会现实感到无望的士人们,放弃自己的一腔热血,选择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眼看待社会现实,但是作为一名有抱负的隐士,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时,并不能做到麻木不仁,于是他们发出激愤的言辭去抨击一些不合理的主张,如庄子不满社会现实,通过描写多位隐士不肯接受王位的故事,来表达自己愤懑与不满的情绪,批判当时的人们为了追名逐利的社会现实。又如《孟子》中曾提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而隐士思想和当时的主流思想是不同的,他们认为正确的劳动方式应该是“耕作而食,掘井而饮之”“不事仕而事力”,隐士思想中的这些观点与当时的传统观点是相背离的,这就能够看出隐士思想中的批判意识。
强调自我意识,追求生命的价值是隐士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先秦时期的社会,每个个体都会受到自身或者社会的束缚,君主权威下的民众必须听从君主的命令,但是思想逐渐解放的知识分子不愿意一直被君权所束缚,他们想要获得自由,而隐士的身份就是自由的前提条件,所以大量追求自由的士人都走上了归隐之路。归隐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乐的追求,这是一种士人超脱了自我的精神追求。
回归自然是解除各种束缚的最好方式,悠闲自然、朴素平淡是隐士追求的生活方式,他们虽然在物质层面很匮乏,但是在精神层面是极其富有的,淡泊名利、甘于平凡是隐士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先秦文学中,有很多文学作品都写到隐士悠然平淡的生活,如《诗经·衡门》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洒脱闲适的隐士形象,又如庄子笔下的原宪,生活环境是极其恶劣的,但是却“匡坐而弦”。这些洁身自爱的隐者虽然没有优渥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甘于平凡,回归自然,从而获得了自给自足的精神自由。这种视富贵如浮云、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是先秦文学隐士思想的具体表现。
思想永远绽放光芒的隐士才可以称为真正的隐士,先秦隐士思想虽然距离我们是非常遥远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文化。仕与隐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二者也是可以同时存在的,隐士思想中也有积极的入仕思想,他们在消极避世的背后仍然坚持着对“道义”的追求。在现在的社会中,隐士思想仍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隐士思想并不是让我们脱离这个社会,而是让我们以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我们身处其中却无法解决的问题。面对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繁杂的世界,人们好像越来越不愿意独立思考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需要一点儿隐士思想,得以提高个人的精神,净化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