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机制的相关探讨

2022-07-04赵娜

商业文化 2022年16期
关键词:技能人才培训

赵娜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进行技能培训尤为重要。本文梳理了技能人才培养理论,分析了技能人才的特征,对我国目前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对于这些现状提出了对策,对于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

技能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1.技能人才内涵

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概念,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的一线岗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有一定程度的操作技能,具备良好道德素质,并能在工作实践中运用自身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技能人才按照类型可分为知识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三类技能人才,反映了技能人才的不同特点。

2.技能人才特征

(1)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具有理论知识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在学习专业技能之前必须要打好理论基础,学习理论知识有利于技能人才提高自身能力,提高自身层次。

(2)具有岗位实践经验

技能人才不同于理论人才,技能人才是具有丰富的技能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适应岗位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等。

(3)具有动手操作技能

技能人才所拥有的技能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才能展现出来,熟练的操作技能是每个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技能人才在培养时更加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

(4)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具有职业道德是任何一个人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具備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满足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作用

1.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

结合其他学者对于技能人才培养的定义,本文认为技能人才培养是按照教学目的系统地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进行训练,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技能、知识,从而满足技能学习的要求。

2.技能人才培养的作用

(1)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技能人才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技能人才素质的提高对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层次人才,同样依赖于高技能人才,只有高技能人才才能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培养高技能人才刻不容缓。

(2)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进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对于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能够在社会形成重视技能人才的环境,鼓励技能人才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

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机制的状况分析

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机制的基本情况

1.国家已建立体系化的政策法规

从199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起,国家先后颁布了若干法规条例,从法律角度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依据,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计划、目标、模式等方面提供指导意见。

2.初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有所增加,为此国家实施相应的措施,利用高等院校与企业相合作的方式进行职业技能实践,通过这种方式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技能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形成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3.技能人才培养思想和模式发生转变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技能人才思想的转变,技能人才培养向服务社会,贡献社会,实现个人价值方向转变。在培养模式上,形成了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积极借鉴国外技能人才培养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合理吸收。

4.技能人才培养改革不断进行

职业院校在现有基础上,充分立足于社会需求,不断进行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充分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培养水平,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就业质量。

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重要手段

1.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技能人才培养需要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教育。进行技能人才培养初期,首先要进行技能理论知识传授,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提升学习能力。

技能人才培养需要进行职业技能的教育。技能人才重在实践、重在技术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做”和“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的方式进行职业技能培养,通过学校实验场地和企业实际操作进行现场教学,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技能人才培养需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技能人才以德为先,育才首先育人,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的难点。因此,在进行技能人才培养时,必须要根据实际制定合适的思想道德教育计划,对技能人才进行道德教育。

2.技能人才培养重要手段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技能人才必须要适应市场需求,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培养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企业所需求的人才。通过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的方式,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的平台资源,共同培养出新时代的技能人才。

(2)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在当今知识经济下,企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为此在进行技能人才培养时必须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进行考核过程中也需要多元化的考核机制,改革教学方法,满足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要求。

新时期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原因分析

技能人才队伍的不够完善

专业技能人才队伍不够完善,许多领域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老师,技能人才培训机构也相对较少,专业师资队伍缺乏,不能满足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技能培训学校的专业老师都是从其他专业领域过渡而来,专业能力不足,并且专业老师招聘困难,未来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受限。

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有待提升

目前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以校企合作为主,但目前国家、地方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制度不够健全。在具体合作过程中,校企合作主要靠院校自身寻找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合作层次深度不够,并且相关的教学方案、课程设计都缺少具体的意见指导。

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力度不够

多数企业对于技能人才培养的意识薄弱,在招聘时直接招聘技能熟练的员工,但自身很少主动去培养技能人才,在专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培养方面所投入的费用较少。许多企业领导更是认为培训无用论,认为进行培训只是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也不明显,这些都阻碍了技能人才的培训。

政府对于技能人才培养重视不够

政府干预过多或者不干预都会影响技能人才的培养,政府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承担指导、调节作用,政府必须要清晰地明白自己的职责。同时,政府在技能人才上的投资也影响着技能人才的培养,政府需要制定规划来落实技能培训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前期的资金投入和后续的设备维护以及师资队伍所需要的经费等。

新时期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对策

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素质

院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为高素质人才,提升培训人才的综合素质。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实行现代教学方法,实行分类教学法。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滿足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专业素质。利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技能人才综合素质。

加强职业教育与课程开发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根据市场所需要的技能人才设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技能人才培训课程分为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每项课程必须要设计教学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对于课程整体以及细节进行评价,通过资格考试对于实践教学进行评定,保证教学效果,结合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实际需求对于课程进行改革。

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

技能人才的教学质量通过实际操作来衡量,通过技能比赛的形式推进技能教育改革,促进技能实践教学。技能比赛可以通过模拟企业生产的流程,对技能人才进行综合能力的考验。

充分发挥企业作用

企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资源、人才优势,与职业院校密切合作,通过实训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同时根据发展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鼓励有技术的员工进院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及社会责任感,改善技术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

结 论

总之,在新的知识经济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必须要做好技能人才的培养。在制定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企业、高职院校、行业协会在这个过程中都要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得到落实,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保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文财. 基于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D].东华理工大学,2018.

[2]戴李.适应《中国制造2005》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技能人才培训
人才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