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研究

2022-07-04张路

商业文化 2022年16期
关键词:安阳市安阳中心

张路

从中国城市发展规律来看,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模式将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我国产生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五大中心城市辐射区,促使这五大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快速发展。

通过分析,这五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方式各有侧重,虽然安阳市近几年也在探索适合本地区中心城市发展的模式,也使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产业、金融等方面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依然与其他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有一定的差距。

其原因包括综合实力不强、辐射能力薄弱、城市结构不太合理、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因此,本文在脱贫攻坚、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基础之上,结合安阳市本地区的特征,探索提高安阳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的策略。

中心城市辐射内涵的相关界定

辐射一词,属于物理学范畴。电磁辐射指的是由场源发出的电磁能量中一部分脱离场源向远处传播的现象。辐射之能量从辐射源向外所有方向直线放射。借用到经济学范畴,它的意思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扩散,主要包括物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思想等方面的扩散,一个城市的经济越发达,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本文首先对安阳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研究过程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中心城市辐射的内涵

中心城市辐射是指在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着中心组织作用的城市,具有较强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能够渗透、带动、组织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城镇体系建设、文化进步和社会事业繁荣,其影响力可以覆盖区域内其他城市的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及其影响因素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在经济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原因在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辐射带动在短时间内很难显现。因此,中心城市辐射带动首先是从经济辐射带动开始。

影响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的因素具有复杂性,包括中心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市的开放程度、中心城市的文化水平、中心城市与被辐射城市之间联系的设施、方式等各个方面。

安阳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现状

目前,在河南省城镇规划的战略布局中,对于中心城市辐射力度较为薄弱的安阳提出了建设面向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为了顺利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安阳市情、安阳周边区域城市发展状况、安阳与其周边城市相互联系的现实状况,从而正确认识安阳在全国、在中原地区、在河南省、在安阳区域城市中的定位。

从全国地理方位来看,安阳位于晋冀鲁豫接壤地区,客观的讲,河南省在全国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安阳市不但在由东向西发展中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而且在南北经济对流中发挥着沟通、连接和中转站的作用。同时,由于安阳地处九城环绕的中心,具有地理中心的战略位置,虽然安阳近年的发展相较于其他九城有所减缓,但是依然有较大的辐射和吸引力。

在区域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虹吸效应”,一个发达经济体会负面影响周边经济体,由于安阳距离郑州、西安较远,因此它具有发展的内在潜力。

经济方面

从近年安阳市经济发展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安阳的经济发展在逐年递增,但是,我们根据安阳与周边城市的人均收入对比可以看出,安阳人均收入的发展速度要明显低于周边城市,表明安阳市在区域上的优势已经被削弱。

文化方面

安阳是七大古都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殷墟、红旗渠、岳飞庙、羑里城、周易文化、文峰塔等),可以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的双重优势。但是,安阳市对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管理模式还不够创新,尚未能完全发挥它们的作用。

与周边城市的关系方面

虽然安阳市具有上述地理优势,然而,与安阳毗邻的邯郸、聊城、濮阳、新乡、长治等大中等城市,也各有其优势或者相似的发展潜力。

这些城市与安阳形成了一个既相互关联、相互均衡、优势互补的环境,又是相互制衡、相互竞争的局面。它们各自都具有一定的市场吸引力和辐射力,已经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下所造成的机会均等的态势,强烈的冲击着安阳市的市场领域。

安阳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安阳市在区域城市竞争中有着综合优势,然而也不能够忽视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综合实力不强

通过近年来安阳市政府披露的相关数据发现,安阳市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发展势头减弱的趋势,安阳市曾身处河南省第一方队,发展势头出现“一马当先、万夫莫开”的态势,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一度出现了低于国家和河南省的平均发展水平,仅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看,与后来者居上的邯郸和新乡相比也稍逊风骚,这就表明了第三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区域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其次,安阳城镇化水平也明显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量偏低,表明城市现代化建设滞后,投资环境的整体吸引力较弱,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辐射能力弱

通过国内外研究发现,金融能力的辐射作用最大,一方面可以体现出中心城市强大的融资辐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辐射周边城市金融人才的聚集,从而辐射更大范围的城市金融发展。其次是货运承载能力的大小也是判定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金融资本在安阳经济发展中所占份额比较小,同时,虽然安阳作为边缘城市货运中转的中心之一,但是货运承载能力不强,以上因素就说明了安阳辐射能力总体不强。传统的基础设施、疲软的公共服务水平、不平衡的教育资源等等问题都是制约安阳市辐射带动能力提高的因素,也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

城市結构不太合理

从安阳城市结构来看,新旧城区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重视东区发展而轻视老城区的改造升级,对于东区来说,随着政府、学校、医院等机构的外迁和重建,为东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源,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东区的不断扩建,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依然不足。同时,对于东区来说,产业辐射和创新辐射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

城市规划管理仍有部分欠缺

考虑到目前东区的发展与规划,现代城市的建设标准,绿色、健康、智慧等城市发展理念并未能完全凸显,城市规划理念相对落后。老城区基础配套设施陈旧,地上地下、网上网下都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尤其是遇到大雨等天气,老城区积水严重,直接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形象。

随着全国争创文明城市的浪潮席卷,安阳空气环境(雾霾现象有所好转,空气质量还未达到文明城市标准)、市容市貌(街道、小区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有所改善,但是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市民的文化素养等方面(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现象有所好转,同时也存在堵车、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均受到一定的考验,同时也凸显出安阳城市规划整体管理水平尚待提高。

外省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经验

根据当下政府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各个省市都在不断的结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中心城市,进而輻射带动周边地区,为安阳中心城市辐射发展提供了借鉴。

提高政府政策支持

根据国内外中心城市发展经验,国家政策支持与否对一个城市的某些关键性功能至关重要。安阳作为河南省地级市,相较于其他地级市而言,缺乏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和省级财政支持。同时,河南省重点发展城市郑洛新获得的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安阳市无法比拟,这就说明了一个地区的发展也受制于整个地区的宏观战略决策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福建省出台的《关于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来带动当地经济、政治、金融、管理方式等创新发展。可以说,一个城市的顶层设计为当地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从这点来看,提高政府政策支持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首要制度保障。

科学推进城市新区建设

根据新时代城市发展规律,新老城区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国家很多城市的新区建设均以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建构为基础,以此带动金融、科技、产业升级,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并且辐射相关城市。南方城市新区建设以城乡发展为突破口,打造绿色城市、智慧交通、搭建科技产业园等,使城市新区吸引更多的投资,让市场在新区建设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转变产业支撑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高速发展时代,社会发展处在新旧产业转化的关键期。第三产业的高端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转型升级,对于提升中心城市产业集聚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如沿海城市发展依托经济特区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汇聚国内外大量高新科技人才,发挥人才带动效应,通过以上措施,来建设国内一流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增强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以此来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了城市产业支撑能力。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发展也成为了城市经济的增长点,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不仅符合我国新发展理念,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蕴。虽然文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是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却具有持久性。尤其是以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为主的城市,打造的特色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的名片,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盘活了整个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安阳具有独特的文化产业,比如说殷墟、红旗渠等文化资源就是安阳的名片,如果将其打造成独具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还需要借鉴北京、西安、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

打造宜居环境

由于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发展升级,打造宜居环境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必须考虑的重点之一。安阳自然环境禀赋不强,可以借鉴洛阳等城市的发展模式,注重城市绿化、建设绿色生态园、打造现代公园、倡导环境保护、绿色交通、健康生活等理念,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网,以此推动整个城市的居住环境。同时,可以在城市边缘建设水系生态系统,打造健康的休闲娱乐场所,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提升安阳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的路径

产业升级

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通过产业升级实现的,一些典型的辐射功能如资源配置、文化引领、科技创新等都是由一系列金融、科技、物流、文化等产业为支撑,因此,提升安阳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首先要从产业升级开始。

要大力扶持安阳区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企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十分突出的,要促使企业跨区域发展、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首先,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坚持负面清单效应,加大税收减免力度等措施。其次,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树立战略性眼光和长线思维。再次,鼓励本土企业并购重组,培养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发挥品牌效应,以此来辐射带动其他集团企业。

政治突破

目前,国家批复设立了多个自贸试验区,是为了在更大范围进行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通过更深层次的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安阳市需要抓住制度体制改革的契机,突破传统的制度发展模式,提高自身中心城市辐射能力。首先,进一步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对新型服务业态发展,加快传统管理方式和规章制度的改革,积极采取灵活弹性的做法,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进一步引领安阳经济市场走向更高水平。其次,对民生行业领域,政府应该放宽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扩大税收支持力度,确保市场和政府能够做到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更好的发挥市场作用。

凸显特色

安阳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应该发挥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强交通互联互通,大力开发旅游业,以此来作为安阳经济的新增长点。与此同时,由文化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发挥产业链效应,深入挖掘这一产业的潜在经济发展力量,实现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旅游文化城市的战略转移。同时,要结合安阳独具特色的殷墟文化,兴建大型殷墟文化生态园,在东区构建科技和文化并举的殷墟科技文化展览馆,举办殷墟文化展览节,推广历史古迹的文化价值,引入古城老街的游览价值,(比如说仓巷街县前街等安阳老城内景点),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真正凸显安阳七大古都之一的历史地位。

区域合作

经济腹地是中心城市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主要是在与经济腹地的互动交流中不断强化的。安阳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必须设法突破周边区域的自然阻隔,通过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构筑对外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等途径,拓展其有效腹地空间。

首先,继续扩展安阳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路线,打造以安阳为中心向四周延展的高速铁路连接网,实现高效、便捷的道路互联互通。再次,在交通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提高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交流,安阳市可以通过招标会、金融合作、行业协会等中介,实现资本融合。最后,构建以安阳为中心的产业链,利用周边地区人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进行产业转移,进一步扩大与周边城市连接的幅度。

保护生态

目前安阳市周边仍存在贫困地区,对于这些贫困地区来说,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非常关键,例如林州市,作为自然保护区域,是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硬骨头”。要迅速又妥善的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首先,在安阳市,新产业不仅要符合绿色发展要求,更应重视地方资源的禀赋和承载能力,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引导企业,使得企业布局合理,践行可持续的产业理念和产业基础。其次,在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同时,推动生态友好型发展的布局,这样才能真正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时,也能将一地区间的经验辐射到更多的地区,提升整个安阳市生态保护的辐射功能。

(中共安阳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李友梅.“互联网+“时代中心城市的辐射力研究:以上海为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何龙斌.省际边缘区接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研究[J].经济纵横,2013(6):12-16.

[3]赵娴,林楠.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分析与评价[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2):106-113.

猜你喜欢

安阳市安阳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安阳之旅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安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途径研究
安阳市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安阳有个“花木兰”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安阳市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