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对减少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探讨
2022-07-04朱召霞
朱召霞
(临邑县中医院 山东 德州 251500)
普外科主要是针对普通外科疾病而成立的科室[1],在不同医院中对普外科的细分程度也不同,具有涵盖面广、临床治疗范围大的特点[2]。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曾在普外科内接受过治疗,随着社会进步的需要,普外科经过长时间发展,根据大量临床经验,设立了许多专科,为更多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3]。但普外科治疗措施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会产生创口,对患者造成一定伤害,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承受长期的疼痛折磨,不利于后续恢复,而且较重的疼痛程度会进而影响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生活方面受到局限的患者会引发大量不良情绪,在术后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较低,医护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疼痛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现状,迅速降低疼痛程度,让患者可以稳定情绪来积极配合治疗,临床应用后,该护理方式取得了显著疗效[5]。本文主要研究普外科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后,对其疼痛减轻程度的作用分析,内容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相关部门同意进行研究后,于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之间,在医院普外科内选择10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利用双盲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平均分组,每组能够分到50例患者。所有患者的各类基础信息均呈现在表1中,通过比对后发现,并无明显差异(P>0.05)。入选标准为:①通过专业检查后,患者出现的症状需要在普外科内实施治疗。②基本研究流程已告知患者及家属,且二者对研究的进行并无异议。排除标准为:患者在沟通交流或精神方面的缺陷较明显,对研究进行会形成阻碍。
表1 两组患者基础信息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包括每天对患者伤口部位的消毒,保持室内环境整洁等。
1.2.2研究组
研究组接受疼痛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基础护理。患者手术完毕后,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室内卫生情况,保证室内空气畅通,作好每天通风工作。由于手术原因,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较差,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被褥以及衣物等,减少细菌滋生,对降低患者疼痛敏感度方面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同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安排,保证每日患者能够得到充足的健康饮食摄取量。②环境护理。术后患者因疼痛原因,睡眠状况较差,感觉神经极为敏感,因此要尽量保证室内安静,护理过程选择在白天进行。③疼痛护理。长时间的疼痛会引发患者大量的不良情绪,对生活方面及饮食方面的影响较大,不利于后续恢复,因此,护理期间,医护人员可以指导患者更换正确的体位来缓解疼痛。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协助患者活动四肢,避免出现肢体血液流通受阻或压疮的现象。如果实施基础护理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仍然得不到有效缓解,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体质,予以一些止痛药物来短暂抑制疼痛发生。④心理护理。经历过持续性疼痛后,患者的心理变化较为复杂,会有很多不良情绪在此发生,降低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医护人员需要实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多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引导其可以做一些放松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医护人员需要从多方面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1.3判定指标
①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程度进行评估,主要参与评估的指标有:生理方面、社会方面、心理方面以及健康方面。控制评估满分值为100分,健康标准值为60分,患者所得分值与100分的差距越小,代表该项能力恢复程度越好。②将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变化进行评估,主要参与评估的指标有焦虑和抑郁,控制评估满分值为100分,健康标准值为50分,患者所得分值与0分的差距越小,代表该项情绪得到的改善程度越高。③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作出统计,按照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反应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为患者疼痛很剧烈,无法配合医生完成治疗;第二个等级为患者具有明显疼痛,对治疗期间的配合显得很吃力;第三个等级为患者疼痛处于能接受的范围内,不会对后续恢复产生影响;第四个等级为患者过程中没有出现疼痛症状,治疗配合度较高。④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作出统计,统计标准为:患者疼痛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且恢复状况良好,则为非常满意;患者疼痛得到一定缓解,且恢复状况较好,则为满意;患者仍存在较强烈痛感,且恢复状况较差,则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试验各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检验,卡方比对计量资料(%)率;t值比对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如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
2 结果
2.1 分析生活能力恢复状况
各项生活能力评估指标中,研究组患者取得更高分值,说明疾病对患者生活方面的影响降低,与对照组患者存在一定差异(P<0.05)。
表2 分析生活能力恢复状况分)
2.2 分析不良情绪变化
研究组患者有效抑制了不良情绪的产生,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治疗,治疗期间均能保持乐观心态,与对照组患者存在一定差异(P<0.05)。
表3 分析不良情绪变化分)
2.3 分析疼痛情况
研究组患者多数稳定在轻度疼痛中,疼痛程度在接受范围内,与对照组患者存在一定差异(P<0.05)。
表4 分析疼痛情况[例/%]
2.2 分析满意程度
护理结果获得了研究组患者普遍认可,护理方式针对性更强,对患者的帮助更大,患者整体恢复程度更好,两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
表5 分析满意程度[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环境不断改善,服务成了各行各业的关注重点,越来越多人有了足够能力去获取更加优质的服务[6],其中护理行业在近些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临床中,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疾病恢复起到很大作用,临床利用率较高[7]。普外科患者术后会出现疼痛,疼痛程度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影响,其中以环境、情绪等占主导,而且部分接受能力较差或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很容易受到疾病影响而增加疼痛程度[8]。现阶段,疼痛护理干预并未大范围应用于临床护理中,通常情况下,医护人员在进行基础护理时,如果患者的疼痛反应较强烈,会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9]。基于对患者健康的考虑,医学中对普外科患者的全方面治疗措施仍在不断研究中,对于术后出现剧烈疼痛的现象,实施专业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解决。护理过程中,不仅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基础护理服务,而且医护人员会根据经验,避开导致加重疼痛程度的不利因素,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10]。
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后,在各项生活能力评估指标中,取得更高分值,说明疾病对患者生活方面的影响降低(P<0.05),有效抑制了不良情绪的产生,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治疗,治疗期间均能保持乐观心态(P<0.05),患者多数稳定在轻度疼痛中,疼痛程度在接受范围内(P<0.05),且护理结果获得了研究组患者普遍认可,护理方式针对性更强,对患者的帮助更大,患者整体恢复程度更好,两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帮助更大,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情绪更加稳定,治疗配合度得到显著提升,对术后疼痛反应的把控更加到位,缩短了治疗进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就医负担,保障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被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