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检验在风湿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2022-07-04

健康之友 2022年13期
关键词:风湿病全血黏度

蔡 颖

(山东省单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山东 菏泽 274300)

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具有隐匿性强、病程长的特征,主要以肌肉、关节、相关结缔组织为主,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风湿病常侵犯患者骨骼、肌肉、软组织、血管、关节等,严重者会累及患者心脏、大脑,临床将该疾病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以关节炎为主的风湿病,与感染相关的风湿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1]。该疾病的发生通常和免疫反应、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失调等相关,具有一定的遗传风险,病情发展缓慢,会对患者机体骨和软骨造成破坏,临床对该疾病的发展状况,通常通过血液检验进行判断,从而对病情进行监测[2]。风湿病患者,大部分在患病初期,并无显著症状,病程较长,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血液检验是比较多见的检验方式,能够及时发现和风湿相关的抗体异常情况,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出风湿轻重程度,且血液检验操作简单,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基于此,本文对2019年2月-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80例风湿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血液检验的作用,详细步骤以下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风湿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抽样方式为患者划分成常规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常规组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24-68岁,年龄中间值(47.19±5.44)岁;体重44.66-78.33kg,平均体重(57.33±6.11)kg。研究组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24-68岁,年龄中间值(47.19±5.44)岁;体重44.66-78.33kg,平均体重(57.33±6.11)kg;病程2-17年,平均病程(7.33±1.44)年;疾病类型: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例数分别为12例、10例、10例、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均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抽血前12小时内没有进食,自愿参加本研究,依从性高者。②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订同意协议书。③获取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②意识障碍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合并心肝肾重大疾病患者。⑤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⑥中途退出研究者、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血液检验方式:检查前12小时,通知患者禁食,次日清晨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10ml,:置于两管,一管为无抗凝剂生化管,对血液标本开展离心操作,离心转速3000r/min,时长5min,将血清分离出来,使用迈瑞生化发光分析仪检测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等项目。另一管为肝素钠抗凝管,为血液样本实施血沉、红细胞积压检测,通过黏稠仪开展检测操作,对检测中的全部数据进行记录,并比较检验结果。

1.3 观察指标

对受检者血液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两组受检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粘度、血沉、C反应蛋白、红细胞积压、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类风湿因子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式

本实验所有人员治疗结果产生的数据由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检验,检验计量数据,利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表述,最终结果以P<0.05作为统计学价值标准。

2 效果

2.1血液检验结果的比较

相比后可见,研究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粘度、类风湿因子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1所示。

表1 血液检验结果的比较

2.2血液检验结果的比较

相比后可见,研究组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2所示。

表2 血液检验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风湿病属于全身性免疫类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该疾病发病后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发热、皮下结节、皮疹等症状,具有遗传性、对称性、全身性特征,临床诊疗比较棘手。血液检验是临床常见的检验方法,可以将与风湿相关的抗体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反应风湿轻重程度,具有操作简便的特征,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风湿病的产生,主要因机体对外源性、内源性抗原于免疫时产生的T细胞产生较多致炎性细胞因子,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疾病产生。另外,单核细胞产生的MCP-1等会导致炎症反应产生,促使病情加重,大部分风湿病患者均是由身体感染外源性抗原,从而激发自身不正常免疫反应,导致血液中免疫蛋白相关物质增加,致使血液黏稠异常情况产生,从而产生关节变形情况[3]。风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临床若单纯依靠患者症状进行判断,难以获取有效治疗方式,但利用血液检验,能够将风湿病患者血液中的相关指标和健康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对风湿病的诊治非常重要。

风湿病属于急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以胶原纤维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发病初期会对关节、心脏造成损伤,中后期会对皮下、血管、脑部、浆膜造成损伤,该疾病对患者身体组织、自身免疫均会造成损伤,因此,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对该疾病患者疾病控制而言非常重要。临床对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以症状表现、询问病史为主,辅助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但诊断效果常受症状隐蔽特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诊断弊端。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诊断方式不断更新、改进,目前医学界更多倾向于使用血液检验方式,利用血液学改变特征,达到确诊目的。

大多数情况下,风湿病患者血液循环功能较低,其血液中蛋白、免疫复合物成分含量较高,导致血液增稠、循环不良,所以血液粘稠度可以作为血液流畅性的一种反映指标,再利用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便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病情状况。因此,血液检验能够一定程度弥补常规诊断方式的不足,利于病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以动态反映病情和预后[4]。风湿病会导致患者血液发生明显改变,因此进行血液相关指标检测,可以准确反映患者病情,相关研究显示,风湿病患者经血液检验后发现,其血液和健康者相比,更加粘稠,说明风湿病患者血液中免疫蛋白和复合物均较多,从而造成血液粘度增加,血液流通不畅[5]。利用血液检验可以准确呈现患者血液中各种成分含量,血浆粘度越高,表明血液循环能力越弱,诱发风湿病的风险越高,通过血液检验,了解患者各项血液相关指标情况,并与影像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诊断,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进而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促进其病情康复[6]。

相关学者[7]在其研究中,为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测,从检测结果可见,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粘度值、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分别为(4.71±0.06)、(11.92±0.61)、(1.60±0.43)、(28.22±13.57)mg/L、(3.33±0.57)mg/L、(3.71±0.65)mg/L、(23.53±0.82)mm/h、(127.76±31.87)IU/mm、(12.69±2.93)mg/L;对照组以上10 项指标分别为(4.61±0.55)、(8.93±1.38)、(1.41±0.34)、(21.92±4.87)mg/L、(1.49±0.63)mg/L、(2.48±0.63)mg/L、(22.23±0.92)mm/h、(18.99±0.87)IU/mm、(5.16±0.83)mg/L,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在本文研究中,研究组全血黏度高切(4.69±0.15)mPa·s、全血黏度低切(12.46±0.87)mPa·s、血浆粘度(1.56±0.33)cp、血沉(23.14±0.88)mm/h、类风湿因子(56.33±27.44)IU/ml、免疫球蛋白G(27.33±11.99)mm/L、免疫球蛋白A(3.66±0.55)mm/L、免疫球蛋白M(2.88±0.55)mm/L,血液检验结果均高于常规组,和邸宇峰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血液检验能够反映风湿病患者和健康者的指标差异,可以为疾病早期确诊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血液检验结果表明,风湿病患者多项指标均和健康者存在一定差异,血液检验能够为风湿病诊断提供可靠数据,利于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风湿病全血黏度
标准黏度油混配及重复利用方法的探讨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出门晒太阳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血黏度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