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在踝关节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2022-07-04刘晓飞

健康之友 2022年13期
关键词:踝关节麻醉神经

刘晓飞 王 涛

(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莱芜中心医院/麻醉科 山东 济南 271100)

前言 社会发展至今,医疗水平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可以实施手术治疗的病案越来越多,麻醉技术也逐渐被人们重点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得到大量应用的周围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在踝关节手术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该项技术主要是将麻药注入坐骨神经及股神经中,起到阻滞麻醉的作用,进而达到手术所需的麻醉效果。这种麻醉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对患者身体的影响更小,风险性更低,因此,得到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更高评价。传统的神经阻滞技术,在操作上,主要以人体解剖学结构为依据,实施盲探式穿刺定位,由于解剖结构存在个体差异性,极有可能发生误差导致定位不准,从而对神经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或者神经阻滞范围不够。而超声引导作为目前比较先进的医疗技术,具有定位准确、直观和无创伤等众多优势,已经成为术前麻醉的首选技术[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为踝关节手术患者实施神经阻滞麻醉时,分别采用超声引导和传统解剖定位进行穿刺两种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具体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自2020年3月1日——2021年8月31日期间,在关节科诊治踝关节疾病且准备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的一部分(96名),作为试验参与者。采用随机抽取的分组方式,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含病人48名。为对照组选择传统解剖定位下进行区域阻滞麻醉的方式,为观察组选择超声引导下进行区域阻滞麻醉的方式。其中对照组的48人中包含男性26人,余下22人为女性;年龄在45岁以上72岁以下,平均值为(53.5±4.2)岁;体重最低值为50KG,最高为75KG,平均值为(56.5±4.5)KG。观察组的48名患者中,包含女性20人,剩余28人为男性;年龄在46岁以上74岁以下,平均值为(54.5±4.6)岁;体重最低值为52KG,最高为78KG,平均值为(56.9±5.1)KG。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各项检查,已被我院医师确诊为踝关节疾病且需实施手术治疗的病患。②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采用的措施和目标已详细了解,并愿意参与,已签署相应文件的[3]。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维持的。②其他脏器出现功能障碍或异常的。③由于身体或精神等原因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④有麻醉药物过敏既往史的。⑤需要穿刺部位存在破损或者感染的。⑥资料不健全的患者[4]。

1.3方法

实施麻醉术前的准备工作:告知患者在规定时间内不予进食、饮水,手术前30min实施肌肉注射相关药物。进入手术室后,采取必要的监测措施。

于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解剖定位进行区域阻滞麻醉的方式。为坐骨神经实施阻滞时,患者在床上保持俯卧体位,选择相应的位置,划出三角形作为标志,随后将三角形平分,选择距平分线60毫米之外的10毫米处作为穿刺点,穿刺时呈45°刺入,如感到异常则选择回抽,若无异常则慢慢将20ml0.5% 的罗哌卡因注入。为股神经实施阻滞时:患者于床上保持仰卧位静止不动,取腹股沟韧带下扪及股动脉搏动处位置,在该位置外侧10毫米处,实施穿刺,感到异常时选择回抽,无异常时则慢慢注入20ml0.5% 的罗哌卡因实施麻醉阻滞。

于观察组选择超声引导下进行区域阻滞麻醉的方式。为坐骨神经实施阻滞时,患者在床上保持俯卧体位,选择膝部褶皱皮肤上方80毫米处做标记,为腘窝边界并进行消毒处理。选择超声仪器进行指定范围扫描,探头频率大于8MHz小于14MHz,当探测到卵形高回声时,则为坐骨神经横断面,随后继续探测找到坐骨神经分叉点。在适当的位置实施针刺,回抽无血液时可将20ml0.5% 的罗哌卡因慢慢注入。为股神经实施阻滞时:患者于床上保持仰卧位静止不动,将超声仪探查范围放置腹股沟中点与股动脉搏动处,探至骨神经横断面时,实施针刺,回抽无血液时可将20ml0.5% 的罗哌卡因慢慢注入[5]。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麻醉情况:对两组患者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阻滞效果给予统计。

记录两组病患完成手术后疼痛指数:以视觉疼痛量表(VAS)为评分依据,获取患者的得分,若疼痛得分较高,则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将两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做详细记录。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将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操作完成时间分别为:(3.13±2.15)min和(5.55±1.26)min;麻醉药物起效时间分别为:(3.15±2.10)min和(4.35±2.85)min;阻滞效果分别为(2.68±0.55)分和(2.68±0.55)分,整体来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2.2将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术后2h:1.39±0.54,1.88±0.41;术后12h:2.17±0.42,2.82±0.51;术后24h:2.41±0.48和3.13±0.45。从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另一组,说明观察组的疼痛情况较轻。(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2.3将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进行比较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08%(1例),而另一组共计发生7例并发症(14.58%),其中神经损伤2例(4.17%),局部毒性反应2例(4.17%),回抽有血3例(6.25%)。(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比较[例(%)]

2.4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进行比较

对照组发生的不良反应病例共计6例(12.50%),包括恶心3例(6.25%),呕吐1例(2.08%),头晕2例(4.17%);观察组共计1例(2.08%)发生不良反应。两组相比,说明观察组的效果更好。(P <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比[例(%)]

3 讨论

区域麻醉阻滞具备诸多优势,如涉及范围较小、可直接针对目标、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小等。正是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得区域麻醉技术不光在国内得到更多的关注,在国外也得到大量应用。而传统神经阻滞的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操作中只能依靠解剖结构或者神经的异常感觉模糊定位,需要患者必须保持清醒并高度配合医师,随时根据需要,说出穿刺的感觉。当遇到患者出现表达障碍或者医师水平欠佳时,就会造成穿刺不准,最终起不到需要的麻醉效果。超声引导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及好评。在区域阻滞中合理应用超声引导,可以准确针对目标神经进行针刺[6]。

本次研究中为踝关节患者采用腘窝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基本可以满足所有手术病例的需要。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观察组所用时间分别为(3.13±2.15)min,(3.15±2.10)min和(2.68±0.55)分,明显短于另一组的(5.55±1.26)min,(4.35±2.85)min和(3.75±0.61)分;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术后2h、12h和24h分别为1.39±0.54,2.17±0.42,2.41±0.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0.41,2.82±0.51,3.13±0.45,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比率分别为: 2.08% 和14.58%,观察组的方法更优;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分别为: 2.08%和1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另一组。这些数据表明了超声引导下的区域阻滞麻醉效果更好,起效时间更短、有效缓解了术后患者的疼痛感觉,同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比率极低。在超声引导下,检测者可直观面对患者的神经组织及周围结构,将穿刺部位定的更加精准。由于穿刺部位距离患处更近,因此麻醉药的起效更快,既能达到手术所需效果,又因麻醉药量较小,所以对身体产生的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麻醉药集中在患处周围,减轻了术后疼痛;定位的精准性又避免了因个体差异造成的多次穿刺、误入血管、损伤神经等并发症状,为患者带来安全又安心的体验。

综上所述,对踝关节手术患者麻醉时,采用超声引导进行区域阻滞的效果更好、风险性更低、舒适度更高,值得大量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踝关节麻醉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