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和疗效的影响研究
2022-07-04刘燕
刘 燕
(日照市中医医院 山东 日照 276800)
急性心肌梗死是现今临床上一种有较高发病率的危急重症,一旦患有此病,需及时予以救治,如开通血管,降低心肌梗死的面积,以达到提升患者预后效果,减少死亡率的目的。但是,除对此类患者予以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以外,还应对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焦虑情绪,同时在一定程度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实现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近年来,中医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本案将对我院于2020年8月到2021年7月所收治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中医护理干预,并将其与另外4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以探析中医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现将情况说明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案共有观察对象90例,均选自我院于2020年8月到2021年7月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对象分作两个小组,即甲组与乙组。甲组45例,男女患者分别有27例、18例;年龄区间42~80岁,平均年龄为(60.28±11.15)岁。乙组甲组45例,男女患者分别有25例、20例;年龄区间41~79岁,平均年龄为(60.15±10.28)岁。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无明显差异,可展开组间比较研究。此项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准许。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且通过辅助检查,得以确诊;患者及其家属已了解此次研究的基本情况及意义,且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脑卒中等严重疾病者;无法生活自理者;精神异常者;沟通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甲组:对该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如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宣教,告知其治疗期间需注意的事项;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叮嘱其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症状加以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告知主治医师。
乙组:在甲组基础之上,对该组患者再予以中医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1)辩证施护: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与评估,主要观察内容包含:主诉、性格特点、文化水平、心理状态等,尤其需对其胸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面色、脉象以及皮肤出汗等进行观察。采取四诊合参的方式进行辩证施护,比如针对气滞血瘀的患者,应予以行气、通络、止痛;对于阴寒凝滞的患者,需叮嘱其加强保暖措施,避免受寒;对于阳气虚衰的患者,应做到顾护阳气。(2)情志护理:护理人员可采取情志相胜法,如为患者讲述风趣幽默的故事,以此转移其注意力,又或是引导其回忆以往生活中轻松、愉悦的事情,以此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可通过移情易性法,如结合患者的性格、喜好等,为其准备音乐及书籍,以此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还可采取顺情解郁法来改善其情绪,即在与患者交流时,顺应患者情绪及医院,对患者所表达的一些情绪,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同时耐心倾听其讲述,使其将心中的负面情绪都发泄出来。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通过暗示疗法,即对其予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同时向其表示负面情绪对身体康复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促使其对自身的情绪进行调节,且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3)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如有需要可对其予以药膳,如针对气血亏虚、心阴不足者,可指导其服用当归、党参以及玉竹等。(4)耳穴按摩:在耳穴神门、交感等穴位上,贴上王不留行,并进行按揉,5min/次,2次/d。同时对患者的皮肤状况及局部感受进行严密观察。
1.3效果判定
经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显著缓解,且心功能提升两个以上级别,为显效;经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有所缓解,且心功能提升一个以上级别,为有效;经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并为得到缓解,心功能较干预前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显效率+有效率。
1.4观察指标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症状加以评估。该表的分界值为50分,高于此分数,则意味着其存在焦虑情绪,且患者所得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症状展开评定。该表的分界值为53分,高于此分数,则表明患者存在抑郁症状,且所得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1.5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临床疗效分析
见下表1所示,甲、乙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总有效率分别等于82.22%、95.56%,组间差异显著,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对照[n(%)]
2.2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对照
见表2所示,两组干预前的SAS、SDS相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干预前,两组干预后的评分明显较低,存在明显差异(P<0.05);乙组干预后的评分显著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对照分)
3 讨论
中医护理干预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在为其提供护理服务时,往往从整体出发,辩证施护,有针对性的予以护理干预,以便利用有限的资源,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1]。比如针对患者所存在的负面情绪,可对其予以情志护理,以帮助其疏解情志,化郁为畅;又如可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对其进行饮食干预,帮助其补充身体所需,提升其机体免疫力[2]。在此次研究中,实施了中医护理干预的乙组患者,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甲组,即95.56%>82.22%,存在显著差异;由此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乙组所用干预措施,对改善其症状,促进其心功能的好转,可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此外,在SAS、SDS评分上,乙组干预后的得分均明显低于甲组干预后,该结果同李宁[3]的研究结论相似;这就意味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乙组所用干预措施,能在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能改善其负面情绪,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