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心内科患者跌倒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2-07-04赵序莲
赵序莲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 山东 枣庄 277599)
引言:在心内科患者中,跌倒属于常见安全问题,对患者疾病治疗十分不利,还容易引发医疗纠纷事件[1]。因此,临床应加强心内科患者住院期间护理管控,通过多种预防手段,降低患者跌倒风险,提升护理质量,维护护患良好关系[1]。由于常规护理在预防患者跌倒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年来,临床多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有利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2]。本文于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样本,为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策略,观察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41)性别:男/女=26/15例,年龄(77.84±1.14)岁。对照组(n=41)性别:男/女=27/14例,年龄(76.94±1.03)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内容:在入院后,予以患者、家属健康宣教,并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明确患者疾病危险性。在日常护理中,加强病房巡视,积极陪伴患者,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在医院走廊以及病房内张贴相关防跌倒标识。
观察组:集束化护理策略。内容:(1)围绕集束化护理策略,建立相应小组进行护理工作,组内人员包括责任护士、科室护士长。完成患者病情评估,综合考虑评估结果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结合自身临床护理经验,统一制定集束化护理策略,并反复讨论策略可行性,进一步制定配套护理计划。(2)以《心内科医院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作为依据,以1天时间作为间隔,为患者提供跌倒评估,并记录结果,纳入到交班内容中。(3)以患者评估表结果作为参考,将跌倒危险性分为3个等级,其中,极易跌倒设置红色标识,易跌倒设置橙色标识,跌倒设置黄色标识,根据患者评级水平,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针对患者标识患者,可允许患者在病区范围内自由活动,但是需要护理人员、家属陪同检查以及外出。针对橙色标识患者,允许病区自由活动,但是检查以及外出需使用轮椅。针对红色标识患者,应选择卧床休息,避免外出,如果涉及检查、外出等活动,需要使用轮椅。(4)下肢肌力锻炼。针对存在跌倒风险患者,下肢肌力锻炼应在床上完成,并由护理人员进行指导。(5)心理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放置绿色植物,促进患者身心愉快。加强与患者相互交流,搭建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告知患者疾病治疗情况,为患者答疑解惑。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以免患者由于行动受限,引发不良情绪(6)病区管理。保持病区地面干净整洁,以免患者跌倒。合理摆放病房物件,针对患者常用物件,应摆放在患者顺手位置,便于其使用。定期检查病房设施,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维修,并张贴维修标识。在病区以及走廊张贴相应防跌倒标识,安置扶手,促进患者保护。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跌倒率
观察组跌倒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跌倒率[例(%)]
2.2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以及生活品质
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以及生活品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以及生活品质(x±s,分)
2.3影响跌倒的主要因素。
2.3.1年龄原因
我们要正确看待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问题。要对翻译策略(归化或异化)在具体文章中的应用进行合理的评估,理论上不求甚解,则会影响翻译实践的应用效果。其次,在语言层面的异化或归化争论是可以被允许的,但这些研究的效果不能表面化,即根据一些例文、例句,根据简单的形象翻译就完成了文章翻译,这就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学术权威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再者,归化和异化的策略选择如何与文章实际做到较好的结合,这也是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要在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中双管齐下的下功夫,构建完善翻译理论应用体系,从而让我国的整体翻译水平实现较好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对我院82位跌倒的患者年龄进行统计,发现70%的老年人年龄>65岁,其中有明显的年龄原因,是导致患者发生跌倒的重要因素。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情况下降,关节老化,肌肉萎缩,反应迟缓,容易导致站不稳而摔倒。不仅仅是这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长期血压偏高、心律不齐的高复发率也很容易导致病人晕厥、摔倒。有两名年长的病人在进行排尿、排便之后,因腹腔压力改变,迷走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心脏的输出量减少,脑部缺血而发生跌倒。另外1名女病人在过道中还因诱发心律失常而摔倒,幸运的是发现较早。显然,年龄和疾病情况已经成为我科病人跌倒的重要原因。
2.3.2药物方面
由于助睡眠、镇定,调节心律失常的药品副作用会引发病人头昏、视力模糊和摔倒;长期服用降压药的病人还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等不良反应,出现头晕、身体无力等不良反应。本项研究亦证实上述情况,如2名跌打患者均服用了降血压药物,其中1名在睡前服用了降压药,因而易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坐姿滑倒、四肢无力。
2.3.3病人心理因素也是导致病人摔倒的主要原因。病人中有些人自尊较强,不愿打扰他人,常认为自己能活动,作出错误分析,造成厕所进出、上楼下楼意外摔倒。另外,有些病人因为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没有食欲而饮食不节制,导致低血糖,进而诱发摔倒。
2.3.4环境因素我们科的住院病人也有部分病人因地面湿滑(尤其是厕所)、环境偏暗、走廊存在障碍物、病床太高、没有抓扶物等意外摔倒。
2.3.5存在跌倒经历的患者,由于有跌倒经历的患者,存在心理障碍,不敢再跌倒,可能会降低运动水平,导致患者平衡力降低,运动不协调,增加摔倒的风险[3]。可以看到,再次跌倒的发生率比没有跌倒史的病人要高,提示护理人员要重视跌倒史,及早采用多种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另有1名病人有过跌倒的经历。
3 结论
心内科患者以中老年群体居多,由于患者年龄较高,生理情况呈现衰退状态,恢复能力相对较差,不具有良好的运动速度、灵活度以及敏锐度。同时,部分患者出于自尊心,不愿意接受护理人员以及家属的帮助,增加了住院期间出现跌倒风险的概率,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临床加强护理,保障患者身体安全[4-5]。
3.1护理对策。
(1)给与患者舒适的住院治疗环境,合理布置病区并保持灯光充足;住院楼梯口、长廊、厕所等保持地面干燥、清洁;设有扶手、夜脚灯,保证病人安全;病房物件摆放齐整、科学,床头涉及夜灯,给予患者充足的空间进行活动,保证病人不出现意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巡检,并检查病室桌椅情况,病床高度是否合适,给病人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6]。
(2)重视病人入院评估,并不断评估住院病人,并在住院期间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即有过晕厥史),心脏骤停、高血压、步态不稳等病人,要做好防护工作,防止病人因内部因素造成跌倒;住院期间,还要针对病人及时就医,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动态调整护理计划,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降低跌倒发生率。
(3)做好健康教育,经调查证实,做好防跌落的宣传工作及家属,病人跌倒的概率越小,因此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尤为重要[7]。心脏内科治疗的病人以老年患者为主,根据他们的生理特点,对记忆丧失的老年患者可使用反复询问、宣教的方式,使其掌握防范措施。对于知觉不清、性格好强、不服老的病人,应加强教育,让家属陪伴[8]。
(4)帮助病人准确使用治疗药物,由于种类繁多,副作用也较多,对于需要服药治疗的老年病人,应向患者及家人做好指导工作,降低副作用[9-10]。(5)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培养,目前护士相对年轻,工作经验很少,应强化对安全知识宣教及心血管知识的学习等。并且举办“护理竞赛”,提高护理服务,降低住院病人跌倒率,避免因跌倒而造成的意外伤害[11]。
只有重视病人病情评估,做好防护工作,在全面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安全,减少病人意外事件产生,只有这样,病人才能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集束化护理策略属于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指通过整合不同护理措施,提升患者护理治疗,保障护理效果。以往临床多将其应用在ICU病房中,近年来,相关学者指出,通过为心内科患者提供该护理策略,可降低患者跌倒风险,实现对患者的有效保护[13]。在本文研究中,对比两组跌倒率、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以及生活品质,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贯彻落实护理计划,通过按照跌倒危险等级,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护理针对性,降低跌倒风险,提高患者生活品质。借助护理干预,协助患者树立疾病正确认知观念,改善不良情绪,提高对护理的满意情况。
综上所述,对于心内科患者而言,借助集束化护理策略,可降低患者跌倒情况,优化生活品质,提高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