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金融安全思考

2022-07-03李炫林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安全措施

李炫林

摘要:在经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为此,中国政府应制定循序渐进的金融机构对外开放措施,通过进一步加快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监管体系,积极构建安全防范网络,强化与全球政策配合,共同构建世界金融机构安全系统等措施来维护中国的金融稳定。本文基于经济国际化的时代背景,详细阐述了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金融;安全措施

引言

金融安全是建立在货币供需,资金借贷,资本市场,以及国际收支四种平衡的基础上。这四个平衡如果被打破,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金融危机。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的进展,现代经济危机也更多地体现为国际性金融危机。怎样构建金融市场的安全防范体制与风险管控体制,已成为许多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前中国在世界经济国际化大背景下亟需破解的重大问题。

一、金融安全的概念

金融安全的定义不仅涉及一国内部的金融安全,而且涉及国家外部的金融安全。金融体系由金融市场体制、金融机构、投资者、市场经济、金融调节制度等所构成。每种体系又可包含各自的组成部分。金融市场安全的概念涵盖了整个经济体系以及市场经济运作中的所有安全因素。其概念也具有一定普遍性。而这种安全性的获得又需要在动态发展中进行。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因素

(一)金融体制改革的非均衡性

完善的金融体制是中国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由于中国实施市场经济时期相对较短,所以在转轨过程中,必然面临着政府部门的干涉。而且金融制度的转变多数属于强制性的。通过政策,确定了转变的时间,演变的路线与转变的目标。同时,政策也影响了当前金融机构安全状况。在过去比较长的时期里,中国金融制度的设置和演变不是通过目标性的政策管理,而是政府为适应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设定。通常这些金融制度需要服务于当时政府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这些制度都背离了金融业发展的固有规律,导致了当前金融机构资本质量普遍不高,商业银行运营水平普遍低下,运营效益低下,金融产品的品种与服务质量普遍跟不上目前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金融社会秩序非常不安定。金融机构存在着显著的系统性经营风险与地区性经营风险。

(二)国家宏观调控能力降低

经济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对外开放不仅是指金融服务的对外开放,同时还是指一个国家制度性的对外开放。而这种由对外开放所产生的体制变革,不同于在封闭条件下中国国内的积极地和目的性强的体制变革和制度变化,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制度变革往往是被动的、强迫的制度变化。所以,金融的对外开放程度会增加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难度。同时,金融对外开放,通过干预货币政策执行调控,可能削弱中国国内货币政策措施的效力。因此,货币政策调整的难度增大,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货币领域会加大全球互联网市场波动,进而增加央行的调节困难。

(三)加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从一般規则上来看,当一国的金融业开放度越大时,其对国内外市场的争夺也会越来越剧烈,对本国的金融体制和政策的冲击也就会加剧。而随着中国的金融业对外开放,我国所遭遇的重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也就会越来越大。但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的高低又和本国经济对外依存性的水平是成正比例变化的,即本国经济的对外依存性越高,那么本国所受到的财务风险也会更大,反之也成立。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客观规律。随着中国金融业开放度的日益增强,以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国际金融业开放度的提高,中国蕴藏的风险也将会与日俱增。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保障中国金融安全的措施

(一)循序推动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规模

首先,在金融业开放的政策设置上,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放缓金融业自由化程度,与开放的步伐,要确立金融业自由化是一项漫长过程的基本观念。并针对目前国内外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选取最适宜的开放时间与放开程度,以实现从长计议,渐次推动。其次,是对外开放要充分考虑到国内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实力薄弱的状况,重视与加强培养国内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逐渐把国内商业银行引入全球市场,改变国内商业银行在全球竞争中的劣势状况。另一方面,我国政策制定者要把握金融自由化的进度,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裹足不前。最后,就是在金融对外开放之时,要重视国外游资可能造成的干扰。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防止国外游资的"大进大出",制定适宜的对外开放的货币策略,特别在国家资金项目对外开放的问题上,需要采取更谨慎的政策。

(二)尊重市场规律,减少政府干预

中国商业银行主要包含了国家政策性银行机构和商业化银行机构。政策性商业银行既是金融组织,又具有政府调控功能,其任务就是履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节职责。而商业银行则应该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其应该按照市场交易规则运营。然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仍然继续承担众多的政策业务和事务。在未来,我国应该明确这两种银行的职权范围,使两者按不同的特性和目的去经营。

(三)健全监管体系,构建安全防范网络

首先,要坚持稳健经营的原则,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尤其要注意完善新形势下针对金融衍生品风险这种新型风险的管理制度。在严格遵循风险控制机制的基础上,还要增强金融机构关于其经营情况和风险控制情况的透明度,保证信息的完整准确披露。其次,是健全和创新监管方法和技术手段,形成多元化监管体系,做好监管工作。要在金融机构内部形成自我监管层,坚持利用和融合国际、国内金融业的监管准则,保证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国际化是把优劣互现的"双刃剑"。既为中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又对中国金融业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所以,为保持金融市场的平稳,安定社会经济秩序,保障我国经济安全,政府应当深入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管理金融服务法律政策,为我国金融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扬,黄金老.金融全球化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9.

[2]李扬,余维彬.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回归有管理的浮动[J].经济研究,2015,(8).

[3]斯蒂格利茨.东亚奇迹的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经济全球化安全措施
化工企业易燃液体处理的安全措施
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措施的优化
超高墩柱翻模施工工艺及其安全措施分析
玩轮滑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市场营销创新研究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On Diet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联合加热炉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措施
浅谈地下工程运行期防汛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