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学习力培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022-07-03李萍

考试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学习力探究性学习翻转课堂

摘要:在当前“双减”政策下,如何在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力是有效课堂教学应关注的基本问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翻转课堂迅速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的课堂教学变革模式。文章对初中生物学教学基于学习力培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通过实例分析以翻转课堂为载体、指向学习力提升的探究性教学案例,为实现“教与学”的动态平衡、促进学生学习力的发展寻求适合于初中生物学科特征及学生学段特征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学习力;初中生物学教学;翻转课堂;探究性学习

中圖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9-0123-04

学习力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形成不仅是知识体量的积累,更是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素养的升华。提升学习力,就是帮助学生走向可持续的未来。哈佛大学的威廉·柯比教授将学习力构成要素分为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学习毅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同时认为这几大要素是相互叠加、互相促进、有机联系的整体。影响学习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课堂教学法,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即将传统的“课间知识传递,课后知识内化”的过程转变成“课前知识传递,课间知识内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的课堂教学变革模式。翻转课堂对教学过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对学习时间进行了重新分配,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兴趣导向化学习以及深度学习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主体性教学。翻转课堂真正做到了学习向学生的回归,而这种学习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回归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力的沃土。基于上述观点,笔者结合初中八年级生物“鸟”的教学过程以学习力提升为主要教学目标、以翻转课堂和探究性协作学习为主要载体,寻求适合于初中生物学科特征及学生学段特征的教学方案,为进一步探索指向学习力培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奠定实践基础。

一、 教学准备

(一)学情与教学策略分析

《鸟》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六节,涉及鸟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及与人类生活关系等内容。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对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鸟类的形态结构中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点较多、较抽象,基于八年级学段现有知识经验,学生的直观感受度较差,思考欠全面。因此,本节课通过翻转课堂和团队探究式协作学习的形式,以形象化的实物及微课或小视频为载体,以问题串为导向,通过协作互补、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学习知识重难点、深刻认识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同时提高学习力核心素养,最终达成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能力培养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明确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②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③辨析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概念;④概述鸟类的特征;⑤了解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及观察实物资料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②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模块,增强实验动手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③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团结协作的处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和人文,提高社会责任感,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实现学习动力的激发和维持

在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首先结合自主学习目标要点,通过阅读课本内容,画出关键词,同时可以选择观看教师发送的导课微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进行学习。接着通过完成导学案实现基本知识框架的建构学习(图1)。导课视频以学生日常普遍关注且有趣的话题为切入点,意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导学案所包含的学习目标及要点自测是全体学生基于现有知识经验通过观看导课微视频后较容易达成的。上述环节的设置使学生借助自有知识经验即可体会到初中阶段学习的获得感和愉悦感,增强学习的热情和自信意识,进而达到学习动力的激发和维持。此环节的时间设置为10~15分钟为宜,这样的设置不仅符合初中生的学习注意力持续水平,而且能对学生阅读能力、专注度、提取信息能力、建构知识能力等进行有效训练和培养。

(二)课中合作学习,体验以方法促效率的成就感

教师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在传授具体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总结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从而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习能力。笔者通过组织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模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和学习效能的提升。

活动一: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说方法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常为前后排,共4人为1个学习小组),组员相互交流学习要点自测答案,并达成一致认知。教师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如希沃随机抽号、游戏模式等)随机抽点各小组代表回答或展示,并适时给予口头或分数肯定,借此进一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一活动环节的关键是务必让学生凭借自身认知、通过口语表达的方式自我描述学习过程所采用的方法,例如阅读时如何寻找和标记关键词、看视频时如何记笔记、学习后如何绘制知识结构图等。通过分享交流、互相学习,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度和参与度,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效率。

活动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找方法

探究(一):你认为飞行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明确学生基本达成自主学习目标后,教师通过展示预先设计的问题串引发进一步的学习思考:①所有的鸟类都能飞吗?(鸵鸟、企鹅、家禽等不能飞);②能飞的动物都是鸟类吗?(某些昆虫和哺乳类动物中的蝙蝠也能飞);③鸟类为什么能飞?(基于现有知识,从鸟类的生物学结构特点出发进行思考);④飞行到底跟哪些因素有关?(基于现有知识,思考影响飞行物飞行的要素)。而后,教师根据这4个由浅入深的问题串,设置5个可操作性强的探究性实验(表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协同完成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变量并得出实验结论。

在这一活动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按照“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记录结果、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对每个实验进行推理分析,理解了适于飞行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构建起飞行物飞行因素特征集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适时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如引导学生了解国产大飞机C919研发的艰辛历程以及科技强国的冷酷规则,在进一步理解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也进一步理顺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一活动环节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思维的基本逻辑、初步形成生物学核心素养,并在探究的乐趣中进一步发现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创新思维。此外,多重问题串及系列探究实验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协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也是一种考验和提升。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实践中应充分给予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应适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示以配合课堂教学进度的整体把握。

探究(二):鸟类为什么能飞?

教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包括骨骼模型、鸟类标本、绒羽、飞羽,及一些相关的资料卡片在内的实验盘。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明确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并完成表格填写(表2);各小组通过组间展示和交流,补充、修正、完善表格内容;最后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领悟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观点。最后提出问题,飞行生活极大地扩展了鸟类的生活范围,那么鸟类如何适应大范围飞行而带来的环境(如温度、食物来源等)变化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列举相应的例子,从而得出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高等的原因就在于恒温更能帮助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此环节活动是上一环节的延续和深化,引导学生掌握本堂课的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具体的实物标本,结合学生团队的讨论和探究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体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思维,进一步形成科学观念。

活动三:学生当堂检测——用方法

教师利用IRS即问即答系统当堂推送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练习反馈,及时完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活动四: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悟方法

课堂留下3~5分钟时间,教师激励学生用图形、知识内容关键词、线条、符号、色彩等极简因素来绘制思维导图,意在让学生自主完善知识体系。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展示思维导图的同时,用简单语言表达图形中所蕴藏的知识内容。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达到整个课堂思而学、学而做、做而用、用而悟的学习力成长高潮。

(三)课后应用学习,重在养成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毅力

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或学生反馈信息(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堂及单元测试、课后作业),分析学生成绩、学习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毅力。个别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通过上一阶段的学习,发现自身的学习成效不够显著,于是在心理上可能形成较大的落差,此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并进行适时的干预和引导。另外,在学习毅力的培养上,要充分考虑到学习的长期性和特定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注重引导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切忌让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畏难情绪。

三、 教学反思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学习力提升的关键

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传统“师问生答”模式替换为以学生团队为单位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基于兴趣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团队协作模式也有助于學生克服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畏难情绪,从而培养和提升学习力中的学习毅力要素。此外,个别学困生也会因为小组化学习而“无法遁形”,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可逐渐适应和融入。对教师而言,要从教材出发、从日常生活出发,发掘一切与学习力要素相关的积极因素,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造最佳的课堂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学习之中。

(二)以问题促学习是学习力养成的捷径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以问题串为线索铺展开去,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是有效学习最好的方法,对学习力范畴内的学习动力、学习效率、学习毅力及创新思维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知识结构和思维深广度的限制,初中学生在提出问题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因此教师可在教学设计中设置问题串,即一系列前后呼应、逻辑严密、符合通识或大众化思维特征的子问题。问题串的起点往往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受到关注的人或事,终点则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问题串中前一个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依据常规思维提出下一个问题,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整个问题串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时刻引导学生积极反馈,并根据反馈把握实时学情,有意识地营造轻松、平等、互助、克难的学习氛围。

(三)趣味课堂活动是学习力提升的催化剂

实践是真理的来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简单、操作性强、结果明确,且带有探究性、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能够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优质土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循“少参与、多点拨、重启发”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小组)通过探究活动来推动课堂进程,在交流互动中体验思维和学习的乐趣。此外,活动通常以小组形式开展,学生同伴之间也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学习指导,因而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我指导和群体相互指导的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构建初中生学习力培养的“课前—课中—课后”翻转课堂,以“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学教互动,精讲精练”为基本方针,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应用学习,就会大大增加学生表达交流、思维碰撞、展示锻炼的机会,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从而使得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追问、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智慧学堂”。

参考文献:

[1]庄怡庆.研究性学习提升初中生物学习力的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7(7):12-13.

[2]陈光林.指向学习力培养的深度教学策略[J].智慧管理,2017(10):61-63.

[3]孙晶.借力翻转课堂,聚焦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1(1):7-9.

[4]李萍.微课在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9):107-108.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初中生学习力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FJJKXB19-796)。

作者简介:李萍(1979~),女,汉族,福建福鼎人,福州第十六中学,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学习力探究性学习翻转课堂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