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7-03李佳佳
摘要:活动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活动化教学策略?文章从情境创设、主题细化、计划制定、站点轮换、评价展示五个环节探讨活动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活动化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9-0001-04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以及“双减”政策的正式落地,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是当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但纵观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其仍然采用“教师讲授+上机操作”的教学形式。虽然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短时间内快速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的操作技能,但是从长远来看,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计算思维能力等信息素养无法得到全面提升。很多一线信息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以纷纷开始了教改的实践。文章探析應用活动化教学法来改变教学中的形式枯燥、手段单一、内容局限的现状,以期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与教学内容和目标相匹配的更为丰富的实践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感知知识,并能把习得的知识应用于活动,从而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以此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一、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情境创设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充分利用形象语言来创设作用于学生的典型性场景,以此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情境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情境创设的途径有很多,比如通过提问创设情境;通过实验创设情境;通过科学史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创设情境;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手段更多样,因为信息技术设备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优美的画面、动感的声音、高清的视频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在开展活动化教学时,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紧扣即将开展的主题,不能游离于主题,以免造成负面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WPS演示单元模块时,正逢学校省级大课题“田野中的儿童学习样态研究”结题,届时会迎来一群参观的嘉宾。教师决定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用小导游的身份制作《美丽校园》演示文稿,向外宾们介绍我们的校园。以下为上课片段。
【课堂回放】教师课前播放××校园的介绍视频。
师:同学们,看完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又初步了解到了哪些内容呢?
学生纷纷表示校园里很美,除了了解到这所学校的美景外,还有一些活动、学校特色文化等,留下了深刻印象。
师:这是一位中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向人们介绍了他的校园。那我们把目光收回来,下个月,我们学校要迎来一批参观的客人,那么作为小主人的你们,可不可以也制作一个作品向外宾们介绍一下我们的校园?想想看我们目前为止学到的知识能制作吗?又怎么做呢?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然想到WPS演示文稿。
师:是的,信息技术源于生活,我们要学以致用,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学生讨论汇报可以插入图片、文字,图文并茂更美观,还可以插入音视频增强吸引力,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等。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创设美丽校园这个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还能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同时教师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思考,关联知识,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主题细化,指导选题
活动化教学是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那么这个主题的选择很重要,它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等问题。如果问题面太大,学生抓不住关键点,那么就会使整个主题活动偏离正确的轨道,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找不到问题切入口就直接放弃,做与之无关的操作。所以在开展活动化教学时,教师要考虑主题细化的问题,即根据具体的学情,引导学生分析主题,找到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进而帮助其确定研究主题。
“美丽校园”这个主题说起来容易,但是牵涉的内容诸多,很难说通过几张演示文稿就能展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方法,先在纸上讨论分析呈现各级关系,最终小组讨论,确定本组的主题。以下为上课片段。
【课堂回放】教师黑板板书:美丽校园(一级核心词),周边发散出分支,开始引导提问。
师:同学们,提到我们的校园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教师抛砖引玉:我会想到大门口的校训石)
学生补充:食堂、教学楼、长廊、水韵池、足球场、篮球场、图书馆……
师:那么大家说的这些都是校园里的一个地点、一个建筑或者说一处“风景”。(教师板书分支即二级核心词:建筑/景观)我们的校园这么大,刚刚大家说到的景观也不少,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向来宾们介绍介绍每一处风景的故事呢?
学生提议:可以制作“校园十二景观”演示文稿专门介绍校园里的风景。
师:(教师继续引导细化主题)同学们,那么校园里除了有美丽的景以外,还有人。(板书二级核心词)
学生补充:老师、学生。
师:是的,那么老师和学生又该如何介绍呢?(教师板书二级分支)
经过这样的一步步引导,发散,学生最终找到了多个二级、三级主题词,比如:魅力人物、特色活动、办学理念……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可以将大脑中散发的思维痕迹通过图形、线条和文字描绘成一张图,简单却能快速有效地留下我们大脑的灵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将一个大的概念细化成若干个次级主题词,打通学生的思路,便于帮助学生顺利开展后续的活动。A5CA35C1-245B-4A3A-97DB-E800BBFB6C0D
三、 计划制定,分工合作
每个小组的主题确定后,就要开始着手制定活动计划。活动计划的制定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积极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能防止中间出现混乱或者重复劳动的现象。首先,组内自行推选组长,带领成员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其次,教师不能完全放手给学生,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缺乏系统性,因而教师需要指导和把关,帮助各个小组制定全面可行的活动计划。
学生共有四周的时间完成《美丽校园》演示文稿的制作。第一周,确定主题;第二周,收集素材;第三周,综合制作;第四周,展示评价。计划制定好后,小组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每周信息技术课后,由组长汇报小组进展情况,教师实时关注。有条件的组,如果课后回家先完成了,剩余的时间可以到别的组进行帮扶。计划制定好后,接下来就是指导小组分工了。
小组分工协作是主题活动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但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发现:小组合作时往往出现惯性思维,即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人独揽全活,因为他们觉得差的学生也帮不上忙。而差的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往往也不会主动参与学习,甚至出现划水现象,最终导致团队协作效率低下,甚至不构成小组合作。所以在小组分工的时候,教师需要参与到各个小组中,根据对每一个学生认知水平、操作能力的分析,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制作《美丽校园》演示文稿时,教师采用“组间同质,而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即让组内成员在能力结构与兴趣水平上尽量不同,而组与组之间则大体实力相当。这样便于组内成员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也便于组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增强自信心,提高团队合作的效率。此外,要让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明确各自的分工,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长处,集合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
四、 站点轮换,提高技能
活动化教学强调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究,学生在活动中的时间、空间是可以自主弹性设置的,可以是课堂内的难点突破,也可以是课外自主补充。而教师在此刻并不是当“甩手掌柜”的,需要尽可能为学生搭建好自主探究的平台,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技能。这里可以采用“站点轮换”的方式,即教师根据学习任务,设置若干个学习区域工作站,各个小组按照固定的时间安排和轮换路线,在各个工作站进行学习。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指导,个别指导交流的辐射面比较小,在站点轮换中更强调师生之间的一对一的学习指导活动。由于小组的学生人数少,教师更容易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由此学生能获得更多师生交流的机会,进而提升技能,更好地完成小组作品。而且站点轮换的时间相对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自由选择时间段参与学习,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工作站的老师进行交流,以解决问题。
《美丽校园》演示文稿涉及的WPS演示综合知识点较多,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简单的单元复习总结,更是综合技能的提高。为此教师对活动中学生想要获得怎么样的帮助,进行了全班问卷调查。以下为问卷内容和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师:完成当前活动,你想获得哪些帮助呢?
汇总学生需求:WPS演示操作技术指导、相关材料素材的提供、小组合作分工是否合理的把关、计算机教室的固定開放方便有时间随时去制作、整体作品的美化指导、音乐指导、可借用学校相机拍摄素材、可开展对教师或学生的采访指导、回家后也能得到线上帮助等。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教师给学生设立多个学习工作站,包括校内的面对面指导和校外的线上指导。校内根据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在计算机教室设立学生自主学习站,教师提供相关的微视频、操作指南等素材,小组可以自主展开学习。信息老师也可在教师办公室对学生进行WPS演示操作内容的指导,同时邀请美术老师在美术教室对学生的作品版面设计、色彩搭配等进行指导,音乐老师为学生作品中的背景音乐进行把关指导。此外,还协调了学校各部门,方便学生进行采访和问卷等。而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教师在活动期间每天晚上7点还开设一个一小时的线上辅导,为他们课后想在家继续完成学习提供相应的帮助。
“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后,如何进一步彰显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活动化教学中,采用站点轮换的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或团队学习。因为“双减”后,学生在校的时间延长了,那么也就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时间,学生自主在站点轮换中的学习更有保障。
五、 评价展示,促进反思
活动化教学的评价内容涵盖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各个环节,不能只片面地强调结果的评价。既要有关注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也要有关注作品的形成性评价。活动化教学的评价内容应由知识水平的检测转变为思维态度、语言表达、小组合作等多维度的测量,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成长。学生从自主参与活动探究开始,评价其实已经开始。主题活动教学评价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强调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评价。从多角度开展评价,会成为一个主题活动教学的点睛之笔,学生参与评价的同时也是知识再梳理、升华的过程。
在各个小组完成《美丽校园》演示文稿的制作后,教师组织开展了一场“最佳作品‘争夺赛”,通过竞争的方式将这场主题活动推向高潮。传统的思维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就是操作课程,只要会单一地操作电脑就行,实则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学生不仅要能将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知识学以致用,同时还要有自我内化、重构知识体系、用语言等更丰富的表达形式再现知识的过程的能力。通过这场竞赛活动,让学生能从竞争中学会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会反思,学会再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不断内省提升自我。学生既是被评价者也是评价者,因此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他们的综合分析、评价反思等高级认知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以下为上课片段。
【课堂回放】小组依次展示汇报,打分,最终角逐“最佳作品”,代表学校下周向外宾们汇报介绍我们的校园。
师:同学们,本次主题活动中老师看到了你们每个人的进步,为你们点赞,你们都是赢家,因为在这个活动中收获了很多,让我们一起为自己鼓掌!A5CA35C1-245B-4A3A-97DB-E800BBFB6C0D
学生掌声雷动。
师:大家都选择了M组的作品为最佳作品,说明他们组的作品有很多大家认可的地方。那么下面有请M组上台与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经验吧!
M组:首先我们一起制定了计划并梳理了相关内容。然后组员A和B的美术功底在我们组最强,所以美化修饰版面部分由她们负责;组员C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最强,他负责素材的收集;组员D负责文本部分,包括字体的设计;而我则最后整合所有内容。
师:同学们,从他们简短的介绍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他们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学生举手汇报:图片美观、文字清晰、排版合适、素材丰富(有音乐还有视频采访)、作品完成度高、突出了学校的特色、汇报的时候表现大方、小组分工明确等。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所以老师相信你们对本組的作品改进的方向已经找到了,希望你们吸取他人优点,不断完善,争取下一次更好!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活动化教学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真实情境教学中的互动与学习的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活动化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团队协作能力等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参与完成主题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综合的操作技能,同时也创新了课本中的信息知识,体验到了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当然活动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和方法,以及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拓展思维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楠楠.活动:魅力信息技术课堂的桥梁[J].内蒙古教育(课程与课堂),2019(6):39-40.
[2]牛雅琼.“活动化教学法”在初中地方课程中的实践应用策略研究[J].案例分享·活动教学,2019(7):48-51.
[3]何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10):151-152.
[4]黄萍.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活动式”教学模式[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11):66.
课题项目:文章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田野中的儿童学习样态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B-b/2018/02/131。
作者简介:李佳佳(1990~),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A5CA35C1-245B-4A3A-97DB-E800BBFB6C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