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

2022-07-02谢志辉李海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向外语跨文化

谢志辉,李海军

(长沙学院 外国语学院,长沙410022)

一、引言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现代化的方向与目标,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并指出要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各门课要和思想政治课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四十条”)也规定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要“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要“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1]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每一门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2]课程思政已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与实践,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跨文化能力是外语专业的核心能力素养,如何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一直广受关注。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全球化加速推进的今天,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培养大学生双向跨文化能力已成为大势所趋,这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但是传统的外语教育中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其负面影响也逐渐引起了外语教育者的重视。不少学者研究过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改善建议,但以往研究较少关注大学生双向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或者没有紧密联系课程思政的新要求,没有从价值引领的高度来研究跨文化能力培养。本文将结合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对如何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双向跨文化能力、如何更加充分发挥外语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进行思考与研究。

二、课程思政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向就是从以能力为导向到以价值观为导向的转变”[3],课程思政正是顺应新的形势,凸显教育的价值塑造功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引领学生关注专业课程知识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为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将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相结合,实现同向同行、互相促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和思想浸润。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课程思政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跨文化能力,外语专业学生势必会接触到西方政治、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有学者指出,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面对的是国外的意识形态和西方的主流话语,其文化价值观渗透在语言的背后[4]。如果缺乏必要的思想引领,学生没有正确的辨别能力,会很容易受到消极不良思想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迷失方向、失去“灵魂”,对西方思想盲目崇拜、照单全收。因此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必须紧扣课程思政,提升教师和学生对文化价值观的甄别与判断能力。

此外,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与外语学习紧密关联,“语言教学是一种与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关联的社会、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政治行为”[5],我们的语言学习材料大多来自外国书籍报刊,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另外,也还存在少数学校或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只关注提高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与技能,或者以考证过级为目的,这种功利性、工具性的语言强化训练容易让教师和学生忽视语言背后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最终只能培养语言的使用者,而不是合格的跨文化人才,难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因此,新时代外语专业教学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关联起来,把思想引领和跨文化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加强价值指引和文化引导,重视思政因素的渗透,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形成“大思政”的教育格局,最终实现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三、双向跨文化能力概述

2018年颁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对外语专业提出了能力要求是:“外语类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6]92,同时《国标》还指出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特别突出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6]92。在国家层面研制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中对外语专业学生提出跨文化能力的要求,这在中国外语人才培养领域是首次,也必将对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产生深远影响[7]。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外语教学和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更多侧重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关注的是中国外语学习者如何去学习、了解和适应西方文化,这就是一种单向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偏重西方文化、忽略本土文化,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少大学生经过多年外语学习之后,仍不能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内容,这一点从每年四六级考试中的“神翻译”可见一斑。

而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也有“走出去”的需要,那么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应改变片面强调文化输入的现状,不仅要重视学习目的语国家文化,更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要强调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渗透与输出,服务于“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也就是要改变原有单向输入状态,坚守民族自尊、彰显文化自信,培养双向的跨文化能力。双向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能解决文化交流不对等、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用外语准确流利表达和推介本国文化的能力,实现弘扬中国文化和传递中国价值的目的。

培养双向跨文化能力有利于文化自信的培养。近代以来,中国不管是科技还是经济都曾落后于西方,一度造成民族文化自信心不强。外语学习必定离不开外国文化的学习,也离不开中外文化的比较,如果缺乏文化自信,在跨文化学习和交往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崇洋媚外的心态,从而对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妄自菲薄,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在中外文化的互动和比较过程中,培养双向跨文化能力,能促进学生提升本国的文化素养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明白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8]。培养外语人才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学生认可和肯定自身文化,要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有信心。

培养双向跨文化能力还有利于培养跨文化批判意识与能力。近年来培养外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已经得到了外语界广泛的认可,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同样也能提升大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能力。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双向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能强化对本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对比,做到客观辩证地学习目的语文化,而非全盘接受、照搬不误。对于本国文化也能在反思的基础上主动传播,实现真正平等的文化交流。这一过程能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评价、反思、质疑、比较等多种思辨能力。只有在增强学生批判力和明辨力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入了解本国和他国文化,实现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是相互促进的,它既是新形势下开展课程思政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较好的切入点,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较差、对中西文化批判性认识不足的通病。

四、课程思政背景下双向跨文化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策略

(一)构成模式

跨文化能力内涵丰富,中外研究者提出的构成模式多达几十种,其中多位学者采用的“情感-认知-行为”三分模式影响最广,该模式“不仅易于理解,而且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可塑性”[9]。本研究借鉴该模式,构建融合课程思政的、“意识-知识-实践”三位一体双向跨文化能力构成模式,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双向跨文化能力构成要素

1.意识。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是培养跨文化能力的前提,跨文化意识是对自身、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的感知[10]。要提升双向跨文化能力,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三种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自我意识和文化平等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战略思想,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不同文化共处一个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学生有国际视野,能胸怀天下,站在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高度来学习跨文化交往,其结果自然不会是狭隘的。自我意识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认同和自身文化的认识,“增强自我认识和国家认同是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如果外语专业学生忽略本国文化学习将直接影响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因此要结合课程思政,让学生重视本国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与自觉。文化平等意识是在对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能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是平等的,没有优劣和好坏之分,从而消除文化偏见,摒弃民族中心主义,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尊重相异文化,实现平等相待,合作共赢。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不谋而合的。总之,跨文化意识培养就是在学生中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形成平等、包容、和谐的文化观,并培养学生对待自身文化和他国文化的批判性视角和态度。

2.知识。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提升双向跨文化能力要求学生能掌握如下文化知识:世界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时代精神。学习世界优秀文化是对所有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外语学子也不例外。目前外语专业一般都开设了此类课程,但有的学生注意学习目的语国家的优秀文化,却忽视了学习中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11],我们培养双向跨文化能力必须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如哲学、文学、艺术、习俗等,学会理解和体会中国的民族精神、智慧与价值观。中国时代精神的学习也应当得到重视,包括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和情怀等。这三类文化知识既是培养双向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涵。

3.实践。实践是双向跨文化能力的学以致用阶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交际任务,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贯通。双向跨文化实践首先包括课堂实践,即在课堂虚拟情境中,开展角色扮演,完成模拟跨文化交际活动。其次是通过课后作业、第二课堂、学科竞赛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形成团队,开展创造性的中华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实践成果可以有作文、视频、手抄报、文创产品等形式,还可以结合新媒体、网络等渠道,以获得更多大学生的热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则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志愿者活动、三下乡、创新创业、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来了解中国国情,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社会。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外语知识和跨文化策略,用外国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介绍、传播中国文化,这种综合性的跨文化实践,能让学生直观了解和主动关注中国文化,培养语言知识与运用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双向跨文化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意识、知识和实践等三个要素在培养双向跨文化能力过程中缺一不可,双向跨文化意识是前提,双向跨文化知识是基础,双向跨文化实践是目标,而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则是三者的“魂”。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基础,只有具备了双向跨文化意识与知识才能开展实践,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促进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和培养意识。

(二)培养策略

在落实课程思政的同时培养大学生双向跨文化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既涉及到宏观层面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又涉及到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实践实习、教材建设等,需要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能坚持学习,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优化教学内容。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以及对外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开设中国文化、中外文化比较、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等课程,或者挖掘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增加传统文化、新闻时事、政策文件等中国特色教学内容,弥补之前双向文化输入的不足。

2.更新教学理念。外语教育不能单纯以语言学习为目的,思想引领和综合能力提升更应该得到重视,双向跨文化能力提升要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要训练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写作、翻译等多种途径,用外语来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世界文化智慧,最终实现育人与提升语言综合技能的融合。

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外语学子跨文化能力,教师与课堂是关键。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展示、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直观理解跨文化知识;要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强化实践育人;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网络资源,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

4.突出院校特色。每个院校都有各自的特点,应总结自身的优势、传统,结合院校所在地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自然景点、红色文化资源、著名人物等,通过用外语宣传这些文化资源培养双向跨文化能力,同时提升爱国爱校、服务家乡的意识与情怀。

五、结语

“教育的基本功能表现在知识教育、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方面,无论多么强调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始终不可缺少”。[12]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之下,本文指出提升跨文化能力要与思想引领相结合,由之前单向的文化输入转变为双向的跨文化交流,这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必然要求。本文构建了双向跨文化能力构成要素模式,总结了双向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策略,强调双向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只是灌输外国语言与文化,还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客观分析、批判接受西方文化的能力,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素养和自我认同意识,提高用外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

猜你喜欢

双向外语跨文化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大山教你学外语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大山教你学外语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