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职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探索与反思*
——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
2022-07-02王振洲
王振洲
(乐山师范学院 特殊教育学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一、引言
2017年1月,国务院第16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明确要求:“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师范专业应当开设特殊教育必修或者选修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1]2017年发布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提出:“鼓励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开设特教课程,教师资格考试也要含有一定比例特殊教育相关内容。”[2]在此背景下,2020年6月,作为部属师范院校的华中师范大学与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签约成立了华中师范大学融合教育学院;2021年2月,华中师范大学率先成立了我国首个融合教育专业,这标志着我国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已进入了新的阶段。
乐山师范学院是西南地区最早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范院校,现有国家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基地与省级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学校特殊教育专业90%以上的毕业生在四川省内就业,为地方输送了大量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作为四川省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乐山师范学院承担着职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重任。学校早期是以通识选修课的方式面向全校所有非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此后借助英国救助儿童会推广的全纳教育二期项目,面向部分二级学院师范类专业开设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但这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设计缺乏统一性、课程目标定位有偏差、课程知识脱离融合教育实践等[3],培养的融合教育师资难以胜任融合教育教学与指导工作。因此,学校在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五门特殊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从“融合教育理念、特殊教育理论、融合教育技能”三个方面来构建特殊教育辅修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旨在培养通融合教育理念、懂特殊教育理论、会融合教育技能的融合教育教师。地方师范院校的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可能与部属师范院校不同。本文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一方面介绍职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探索与实践的历程,总结学校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取得的成效;另一方面对学校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进行反思,以完善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供同类院校借鉴与参考。
二、职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探索
有研究者对全国137所普通师范院校特殊教育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94所院校认为普通师范院校应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已经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师范院校有19所[4]。由此可见,在普通师范院校非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已成为普通师范生掌握融合教育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乐山师范学院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呈现出交叉重叠、相互补充的特征。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每一阶段都是对上一阶段理论与实践不断优化的结果。
(一)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特殊教育通识选修课
1.开设特殊教育通识选修课的目的
每门特殊教育通识选修课程都有相应的参考教材和课外拓展推荐教材,融合教育教研团队会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课程章节、课程大纲与课程内容进行灵活调整,主要以便于普及融合教育基本理念、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知识为课程调整目标。以融合教育导论课程为例,针对非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根据修读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重点突出融合教育基本理念与相关概念、各类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等内容。特殊教育通识选修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广泛宣传融合教育理念,教授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形成以融合教育理念的输入为切入点、以特殊教育基本理论与概念为着力点、以各类障碍儿童融合教育教学策略为突破点的模式。因此,开设特殊教育通识选修课的主要作用是进行普适性理论知识传授。
2.特殊教育通识选修课的课程开设情况
根据学校各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读的师范类学生和非师范类学生必须选修规定学分的通识选修课。2017—2020年,特殊教育学院融合教育教研室的教学团队共申报了手语基础和听觉障碍儿童教育、孤独症儿童的发展与教育、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筛查、融合教育导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等10门通识选修课程,为全校学生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共计32门次,其中融合教育导论课程开设次数最多,共计12次。通识选修课每门课程的选课学生人数为100人,共计3200名左右的学生修读特殊教育通识选修课。
3.特殊教育通识选修课的考核方案
特殊教育通识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是使非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了解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课程的考核重点内容主要是课程基本理论与知识。特殊教育通识选修课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融合教育导论课程为例,该课程虽然采用两小时的闭卷考试,但同时也比较注重学生的平时作业(包括随班就读手抄报、课堂作业等)完成情况。平时作业考查内容主要是结合实际,设计若干个与融合教育相关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
(二)面向部分二级学院开设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公共选修课程
1.开设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目的
在普通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或融合教育相关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融合教育基本理念,并形成积极的残疾儿童教育观;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各类障碍儿童的基本概念、身心发展特征以及融合教育的原则、方法等知识。各类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是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大纲重点涉及的内容,并且以传统的三类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和智力残疾)儿童为主,分别着重对其身心特征和融合教育策略进行讲解。但是,不同课程涉及的残疾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有的课程在三类常见残疾儿童之外,还关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融合教育策略,而有的课程则涉及情绪与行为障碍、处境不利或社会性发展缺陷等特殊需要儿童,突破了仅仅关注“残疾儿童”的局限。简而言之,学校在非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特殊教育或融合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普通师范生了解融合教育理念 (态度),掌握特殊教育知识与理论,熟悉各类障碍儿童的融合教育策略。
2.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开设情况
乐山师范学院自2018年9月起在部分二级学院的师范类专业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与通识选修课相比,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性质为限选课程。该课程被写入部分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课程开设更具稳定性。从2018年至今,该课程已持续开设三学年,覆盖文学与新闻学院、数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三个学院与汉语言文学、应用数学、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四个专业,共计26个教学班,修读学生累计1334人(见表1)。
表1 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开设学院、专业、人数基本数据统计表
从课程的性质和范围来看,作为通识必修课,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受到人们对融合教育价值理解的影响。该课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既受到特殊教育学院师资力量、政策支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教师自我意愿、认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自2018年起,开设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院相对稳定,没有增减,但是专业略有调整。2018—2019学年修读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是汉语言文学、应用数学、小学教育三个专业,而2020学年是汉语言文学、应用数学、学前教育三个专业。从修读学生数量来看,2019—2020学年最多,有508人;2020—2021学年修读的学生最少,有341人,数量减少与学校的招生情况有直接关系。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作为跨类选修课,连续三年没有出现中断现象,从事融合教育的教师团队、教材使用、课程内容结构及考核评价方式虽有微调,但总体相对稳定。
3.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考核方案
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采用的是综合考核的方式,重点突出过程性评价,避免出现期末闭卷考试“一考定输赢”的弊端。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组成,二者的占比分别为40%和60%。平时成绩包括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平时作业等;期末考核包括技能考核+期末闭卷考试。技能考核主要是要求学生撰写一份《随班就读课堂差异教学设计》,期末闭卷考试为一个小时的闭卷考试,两者比例各为50%。期末考试主要突出基础性和灵活性,基础性体现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设计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理解;灵活性体现在学生对融合教育现象的理解。具体而言:一方面,所有教师均以要求学生在完成所有课程学习任务之后提交一份文字性作业为唯一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对特殊教育或融合教育领域内的某一问题发表看法或感想。与传统的考试方式相比,学生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能够对特定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开放性较强。另一方面,期末考试的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态度层面,即评量学生是否树立了对残疾儿童和融合教育的积极思想和信念,引导学生对某些特殊教育或融合教育领域内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例如“阐述特殊教育或融合教育的意义、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利弊”,以及以培养对于残疾人的感情和熟悉残疾人生活为目标的影视材料的分析,这些都是针对职前普通教师职业态度和信念层面的评价。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虽然主要以基本理论教学为主,但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融合教育实践技能,所以在技能考核环节,要求学生撰写融合教育教学设计或撰写融合教育环境创设方案。
(三)面向全校普通师范生开设特殊教育辅修专业课程
1.开设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目的
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师范类院校及综合性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融合教育师资的专业素养。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拥有全面的融合教育的理念,了解丰富的特殊教育的知识,掌握必需的融合教育的相关技能。结合普通师范生特点,特殊教育辅修专业体系分为理念、知识、技能三大模块[5]。模块 1:融合教育相关理念。该模块旨在让普通师范生了解融合教育,理解融合教育,树立正确的融合教育理念,学习融合教育课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特殊教育辅修专业对学生职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模块 2:特殊教育相关知识。该模块旨在让普通师范生了解各类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行为特点,使普通师范生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更好地为残疾儿童提供支持性教育。模块 3:融合教育相关能力。该模块旨在让普通师范生掌握融合教育教学能力及与各类参与融合教育的人员进行良好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2.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
在学科类专业中仅开设一门融合教育类课程显然有一定的弊端,比如课程设计缺乏统一的规范和导向,融合教育的课程目标定位有偏差等。为解决上述问题,乐山师范学院开设了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紧紧围绕融合教育教师的核心素养来构建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在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五门课程,形成了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康复三大课程模块。融合教育课程模块包括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资源教室建设与运作两门课程,主要培养普通师范生掌握融合教育理念、融合教育教学与课程调整、资源教室的建设与运作的能力。特殊教育课程模块由特殊教育导论、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技术课程构成,主要培养普通师范生掌握各类障碍儿童身心特征、诊断与评估技术、行为问题及相应的教育策略等。教育康复模块设特殊儿童康复概论课程,主要培养普通师范生艺术治疗、语言治疗、动作治疗等理论与实践。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增加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资源教室的建设与运作等课程,有效地弥补了融合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实践技能的不足。特殊教育辅修专业课程总计224学时,理论讲授108学时,实验实践88学时,课外自主学习28学时。
3.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考核方案
特殊教育辅修专业课程在深入细化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师范生特殊教育实践技能的考核。因此,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课程考核采用综合考核,重点突出特殊教育实践技能考核的方式。参考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考核方案,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二者的占比分别为40%和60%。平时成绩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验实训报告)及平时学习表现等,期末考核包括技能考核+期末闭卷考试两个部分。技能考核的方式是要求学生到学校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或者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并且每人撰写一份课堂教学观察表。期末闭卷考试为一个小时的闭卷考试,闭卷考试的内容重点突出基础性,主要考查学生对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的掌握,考试的题型主要是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
三、融合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实践成效与反思
(一)融合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实践成效
1.拓展了普通师范生的专业发展领域,增加了职业选择机会
职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给普通师范生带来诸多变化。第一,对残疾人的认识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残疾观及残疾人观更加科学、乐观;第二,掌握了一定的特殊教育理论,通过理论学习,对各类特殊儿童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残疾儿童逐渐形成理解、包容与接纳的情怀;第三,通过课程学习提升了专业技能。通过特殊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部分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工作,担任融合教育教师与兼职的资源教师。修读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学生,具备了融合教育理念、特殊教育知识、融合教育技能的核心素养,他们的职业选择面会更广。“学科+特教”融合教育教师,无论是在普通学校,还是在特殊教育学校,都将成为推动融合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2.完善了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模式,逐渐弥补了融合教育实践技能的不足
乐山师范学院的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经历了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特殊教育通识选修课、面向部分二级学院开设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面向全校普通师范生开设特殊教育辅修专业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并非截然分开,而是呈现出交错重叠的特点。特殊教育通识选修课程和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主要是以特殊教育知识与理论、融合教育的理念讲授为主。实验实训课的课时很少,基本是在课堂上以残障生活情境模拟、影视欣赏、撰写课程学习报告等形式完成,融合教育的实践技能明显不足。“学科+特教”的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以学生修读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形式开展,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特殊教育知识与理论外,还要掌握扎实的融合教育实践技能。普通师范生的融合教育实践技能主要通过到学校的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听特殊儿童的个训课并撰写听课记录,以及“实践周”跟随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起到特殊教育学校或康复机构,参加特殊教育班级集体活动并撰写实践报告的方式进行。“学科+特教”融合教育师资培养,通过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学习,弥补了前两个阶段融合教育实践技能的不足。
3.促进了普通师范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三个阶段,不仅仅是融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变化,更是普通师范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的转变。一般来说,偏趣味性、生活性的通识选修课是普通师范生的首选,而特殊教育课程作为普通师范生的备选课,选修的主要目的往往是为了完成规定的选修课学分。而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虽然是跨类选修课,但是也是部分学院的限选课,学生上课较为认真,无论是出勤率,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情况,都要好于通识选修课。但学生的学习时间仅限于课堂教学,课外对此课程内容却无人问津。特殊教育辅修专业采取的是学有余力、自愿报名学习的原则,修读特殊教育辅修专业,不仅要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而且还要缴费学习。所以选择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特殊教育情怀,未来有从事融合教育工作的意愿和打算。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4.实现了“学科”与“特教”的融合,打破了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
“学科+特教”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订、特殊教育辅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形成了“班级45分钟课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三位一体的职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机制。学校特殊教育辅修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开展,丰富了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内涵,打破了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具体而言:(1)拓展了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内涵。无论是特殊教育通识选修课,还是在部分二级学院开设的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都很难培养出能够完全胜任融合教育教学与指导工作的融合教育教师。特殊教育辅修专业培养的“学科+特教”融合教育师资,既能够在普通学校从事融合教育教学工作,担任资源教师,又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担任学科教师。(2)打破了学科专业的壁垒,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由于融合教育师资的培养活动,使特殊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交流与合作也变得更为密切,不同专业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加强了合作,互相支持,专业资源得到充分整合与利用。
(二)对融合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反思
1.注重融合教师的实践需求,设计融合教育课程目标
融合教育师资的培养方案经过几个阶段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学科+特教”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理念。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目标仍强调使普通师范生具备一定的融合教育基本理念,掌握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相关知识。同时,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方案强调了针对各类残疾儿童的融合教育策略,但在教学实践中的知识与策略仍倾向于特殊儿童本身,较少涉及在融合班级中的普通学生与随班就读的融合性教学,即偏重于为普通师范生补充关于特殊儿童及其学习策略的有关知识,而缺乏对融合教育中的普通教师角色及其转变的思考。以“知识补充”为定位的课程目标,没有将普通师范生置于整个融合教育系统中对其素质进行综合分析,培养目标未能体现出融合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差异。
2.开拓校外融合教育实践基地,在真实情境中培养融合教育实践技能
以特殊教育辅修专业学习为实现路径的“学科+特教”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与前两个阶段的培养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的优势。之所以推行特殊教育辅修专业,主要目的是解决融合教育师资培养中实践技能的不足。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实践学时约占总学时的40%。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融合教育基本理念与特殊教育知识,缺乏融合教师角色思考,主要原因就是融合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缺乏真实环境,即学校融合教育师资培养还没有打通校外普通中小学校的实践渠道,没有建立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学到的融合教育理论用于指导与支持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课堂上的模拟实践才会内化为真正的融合教育实践技能。所以,若想使普通师范生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务之急就是开拓融合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在真实的融合教育情境中养成融合教育实践技能。
3.构建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目前,华中师范大学已经开设了我国首个融合教育专业,培养能够胜任普通学校、资源中心、融合教育中心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巡回指导、管理与研究等工作,能反思实践与沟通协作,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教师,在国内已经建立20多家融合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就业多集中于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普通学校已经开始招聘专职的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作为西部地区的师范院校,乐山师范学院虽然已经初步形成多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但是否适合开设融合教育专业呢?这需要慎重考虑。一方面,融合教育专业在我国西部地区普通中小学学校就业受限,原因是西部地区普通学校普遍缺编制名额;另一方面,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人才培养仅有本专科层次,如果开设融合教育专业,缺乏继续深造优势。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讲,选择适合地方发展需要的融合教育培养模式非常重要。“学科+特教”的特殊教育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是地方师范类院校切实可行的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4.不断完善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普通教育的课程体系虽然已经逐渐完备,但是师范类院校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教材以及相关案例较少,这也给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经过若干年的探索,虽然特殊教育辅修专业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但是由于缺乏现成的方案借鉴与参考,加上时间比较仓促,该课程体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需要不断实践研究,提升特殊教育辅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此,要紧紧围绕“要把普通师范生培养成合格具备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教育康复等多学科综合素养的‘复合型’的融合教育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特殊教育辅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立足于“学科+特教”,以理论基础、课程与教学论、康复与干预为核心,不断完善特殊教育辅修专业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