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干预与阿司匹林联用对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2022-07-02沈文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9期
关键词:尿蛋白口服阿司匹林

沈文文

(泉州市洛江区妇幼保健所,福建 泉州 362000)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女性的特有疾病,该疾病对孕产妇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妊娠期高血压是引起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事件的常见原因,甚至可引起围产儿死亡。妊娠期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较多,例如高龄、家族病史、子宫胎盘发育异常、营养缺乏、肥胖、合并内科疾病等,患者的症状为血压升高、水肿以及蛋白尿等,伴随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昏迷以及抽搐等严重症状。积极探寻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科学治疗方案,控制其血压水平并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拉贝洛尔、阿司匹林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常用治疗药物,有利于降低血压水平[1]。然而单纯的药物治疗仍具有局限性,例如降压效果的个体化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因此还需探寻更为科学的综合治疗方案。营养干预近年来在妊娠期合并症的防治中其应用价值广受关注,以下将分析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过联合应用营养干预与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7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组均为38例。

纳入标准:(1)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的疾病判定标准;(2)患者为妊娠期高血压初次发病;(3)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完善;(4)患者年龄20-40岁;(5)患者对研究方案等知晓其取得知情同意;(6)患者为单胎妊娠。排除标准:(1)双胎或多胎妊娠者;(2)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等其他妊娠并发症者;(3)合并精神疾病者;(4)对阿司匹林有应用禁忌者;(5)随访中途失访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拉贝洛尔治疗,即拉贝洛尔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50mg/次,1次/d,与5%葡萄糖溶液混匀后静滴,患者血压恢复稳定后改为拉贝洛尔片进行口服治疗,50mg/次,每日口服3次。对照组用阿司匹林治疗,即阿司匹林肠溶片,50mg/次,每日口服1次,结合血压水平可调整口服剂量至100mg/次,1次/d,持续口服至患者分娩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营养干预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用法同对照组。营养干预: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血压监测结果、相关合并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周、日常饮食状况、饮食喜好等。为其制定合理的孕期膳食方案,指导患者需严格控制高糖、高钠盐、高脂肪等食物的食用量,可增加新鲜果蔬、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等食物的摄入量。对于富含饱和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的各类食物,例如蛋糕、披萨等摄入量进行严格限制。具有微量元素缺乏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要针对性的给予补充,例如钙、铁、叶酸和各类维生素等。鼓励日常适当进行活动锻炼,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需充分结合患者的孕周、病情状况等控制运动频率并选择运动项目,主要以餐后散步、孕妇体操等有氧运动为主,以运动后微微出汗的状态为宜。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孕周、孕产史等。(2)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测定其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与24h尿蛋白。(3)统计两组的妊娠结局,如产后出血、剖宫产、子痫以及胎盘早剥等。(4)统计两组围生儿结局,如早产、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组间对比

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BMI、孕产史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χ2值P值例数(n)38 38年龄(岁)28.95±3.06 28.97±3.05 0.175 0.532孕周(周)24.65±2.16 24.63±2.19 0.429 0.163 BMI(kg/m2)23.59±2.36 23.57±2.38 0.395 0.607经产妇9(23.68)10(26.32)初产妇29(76.32)28(73.68)孕产史0.653 0.171

2.2 血压水平、24h尿蛋白组间对比

治疗前两组SBP、DBP、24h尿蛋白对比(P>0.05),治疗后SBP、DBP、24h尿蛋白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水平、24h尿蛋白对比(±s)

表2 两组血压水平、24h尿蛋白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38 38治疗前152.62±8.59 151.19±8.62 0.652 0.318治疗后132.62±6.15 140.75±6.39 6.329 0.025治疗前95.35±6.18 95.37±6.16 0.175 0.209治疗后81.16±2.06 85.52±3.08 5.032 0.029治疗前0.36±0.05 0.35±0.07 0.165 0.287治疗后0.21±0.02 0.26±0.05 4.035 0.032 SBP(mmHg) DBP(mmHg) 24h尿蛋白(g)

2.3 孕妇妊娠结局组间对比

产后出血、剖宫产、子痫以及胎盘早剥等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对比[n(%)]

2.4 围生儿结局组间对比

早产、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围生儿结局对比[n(%)]

3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可对孕妇的妊娠结局产生较大影响,使患者产生血压水平升高、尿蛋白以及水肿等情况,甚至可引起抽搐和昏迷,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如遗传、饮食、环境、胎盘缺血缺氧等[2-3]。目前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主要以药物疗法治疗,如阿司匹林的应用较为广泛,该药物具备调节微循环,抗凝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多重作用,是临床中对于心肌梗死、血栓预防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治疗的常用药物[4-5]。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可对环氧化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尽而降低患者血液循环系统中血小板、血栓素A2物质的生成,进一步调低血管外周阻力水平,发挥优良的降压作用。近年来阿司匹林在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对于控制血压水平有重要帮助,例如报道指出[6]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提升降压效果,然而单一应用阿司匹林的降压的作用仍然有限[7-9]。孕妇的孕期饮食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给予患者营养干预能够提升其孕期膳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确保其营养摄入的同时有利于控制其孕期体重过快增长,同时也是降低血压水平的重要手段,国内报道显示[10]孕期营养干预的应用可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体重过快增加并降低血压水平[10]。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血压水平和24h尿蛋白在治疗一周后明显降低,且低于同期对照组,与此同时该组的产后出血、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围生儿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营养干预与阿司匹林口服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升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治疗价值。然而本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纳入的病历样本数较少,且未对患者的家族病史、合并症等进行统计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继续扩大样本数量并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提升研究结果的精确性。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用营养干预及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并改善母婴结局。

猜你喜欢

尿蛋白口服阿司匹林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宫内节育器以及口服避孕药临床疗效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餐前还是餐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服用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能治病的“阿司匹林树”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