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常色叶植物应用情况调查及综合评价

2022-07-02

绿色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城市绿化郑州市分析法

孙 飞

(郑州市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51)

1 引言

城市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对城市绿化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绿色植物并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而彩叶植物应用满足了人们对城市绿化环境从“绿”到“美”的新需求,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受到青睐[1]。彩叶植物一般可分为常色叶、春色叶和秋色叶植物[2],常色叶植物是指其叶片在整个生活史内都表现出非绿色的叶色,在实际应用中更受人们的欢迎。

2 郑州市城市绿化中常色叶植物应用情况调查

2.1 调查内容及方法

调查地点选取郑州市城区10个公园、10条道路、10个生态廊道共计30个观测点,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每季度对观测点调查一次,记录常色叶植物的种类、叶色、应用频率等。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调查统计,郑州市城市绿化中所应用的常色叶植物共计41种,乔木占比14.63%,灌木占比39.02%,草本占比36.59%,藤本占比9.76%。应用频率最高的红叶石楠、金叶女贞达到100%,应用频率最低的紫叶风箱果、水果兰、金边丝兰仅有6.67%,在调查中发现,公园中常色叶植物应用最多,绿色廊道应用次之,道路应用最少。在应用的常色叶植物中红色系(红、紫红)13种占比31.71%,黄色系(黄色、黄色彩缘、黄色斑叶)22种占比53.66%,多色系、白色系和蓝色系各2种占比4.88%。应用的常色叶植物中灌木、草本数量较多且颜色较为丰富,常绿和落叶均有,较好地满足了城市绿化的需求,藤本的数量最少,应加强常色叶藤本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乔木的数量较少且颜色单一,只有红色系,均为落叶植物,冬季景观效果差,应引进更多色彩表现的常色叶乔木,如金叶皂荚、蓝粉云杉、北美兰杉[3]等。本次调查中不包括一年生草本植物如甘蓝、银叶菊等和叶片颜色表现为深绿、灰绿、青绿等绿叶植物如八角金盘、海桐、雪松等,其数量相对于陈怡丹[4]在郑州公园彩叶植物资源调查中所统计的植物品种较少。

3 郑州市常色叶植物综合评价

3.1 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在园林景观领域已广泛运用,比如蜡梅、桂花等观赏植物的综合评价[5~9],在彩叶植物评价体系的建立中,李杰[10]、王巧良等[11]也运用到了层次分析法。本研究以郑州市城市绿化中所应用的常色叶植物品种为研究对象,持续观测记录其观赏性状、抗性、生长性状等,结合层次分析法,对郑州市城区41种常色叶植物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郑州市气候特征,结合园林景观需求,筛选出11个密切相关的评价指标,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对其进行赋值,建立了郑州市常色叶植物综合评价多层次分析模型(表1)。

3.3 标准层的评分标准

标准层11个观测指标评分标准如表2。

3.4 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赋值采用1~9比率标度法,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3,结果显示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均达到满意的一致性。

表1 郑州市常色叶植物综合评价多层次分析模型

表2 各观测指标评分标准

3.5 评价结果分析

对41个常色叶植物品种各评价指标得分进行综合加权计算,得到综合评分值,即表2中各标准层观测指标平均值乘以其对应层次总权重后相加之和。根据层次分析法评分结果,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如表4。其中,评级为Ⅰ级的常色叶植物品种,综合性状优秀,可在郑州市城市绿化中大量推广使用;评级为Ⅱ级的常色叶植物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可在郑州市城市绿化中推广使用;评级为Ⅲ级、Ⅳ级的常色叶植物品种,可在小环境下使用或逐步用更优良的植物进行替代。

4 讨论

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彩叶植物的调查和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中,针对常色叶植物调查和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较少,许彩芬[12]、唐佳乐[13]、邵京[14]分别对苏州、南宁、南京的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赵昀[15]、汪源[16]分别对沈阳地区和四川的常色叶树木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马晓蕊[17]运用层次分析法对17种常色叶树种在乌鲁木齐市引种应用,进行了生态适应性和观赏性评价研究;李杰运用层次分析法对6种彩叶树种在太原市引种适应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王巧良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杭州地区21个矾根品种进行了冬季绿墙应用综合评价;李素华[9]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景天科多肉植物品种评价体系,但在马晓蕊、李杰的研究中侧重的是引种适应性,王巧良的研究更侧重于覆盖度和整体长势,李素华建立的评价体系更侧重市场潜力。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常色叶植物综合评价多层次分析模型是对郑州市已应用的常色叶植物进行评价,因此更侧重于观赏效果。

表3 常色叶植物各类型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表4 常色叶植物综合评价值与等级

郑州市夏冬两季城区绿化景观效果较为单调,此时彩叶树种的作用更为重要,尤其是冬季除常绿树种及少量草花外较为缺乏色彩表现植物,所以本研究在构建郑州市常色叶植物综合评价多层次分析模型中越冬表现比重最大,越夏表现次之。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植物类型在城市绿化中应用情况也存在差异。

本研究基于不同植物类型应用特点,分别构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差异化的权重。例如,草本植物在城市绿化中应用面积大,要求成型出效果的速度快,因此在评价体系中抗逆性和生长性状权重有所提高;藤本植物在城市绿化中普遍应用形式为垂挂、攀援及地面覆盖,要求分支多,枝条整齐度高,枝叶密集,在评价体系中株形权重有所提高。

本评价模型是建立在多次调查和大样本的基础上,评价结果客观,可用于筛选适宜郑州市城市绿化常色叶植物。同时,对适宜郑州市城市绿化的彩叶植物引种驯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城市绿化郑州市分析法
基于DEA分析法的全国公路运输效率分析
贠红松作品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
南京市主城区绿化建设现状浅析
郑州市发展战略创新与重构
城市绿化中园艺的修剪造型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