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丝紫荆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2022-07-02韩堂松胡光平陈海虹

绿色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紫荆生长量发芽率

韩堂松,胡光平,陈海虹,张 果,容 梅

(1. 贵阳市退耕还林工程服务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03; 2.贵阳市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修复中心,贵州 贵阳,550003;3.贵阳市林业产业发展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3)

1 引言

垂丝紫荆(Cerisracemosa)属豆科紫荆属落叶小乔木,垂丝紫荆树冠开阔,花形似蝶,密密层层,满树嫣红,观赏价值高,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较强,耐干旱,对氯气有一定抗性,滞尘能力强,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其树皮、花梗均亦可入药[1]。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云南、贵州。贵阳市的垂丝紫荆为野生状态,仅分布于花溪区,为喀斯特地貌上木本观赏花卉[2~4]。目前有关垂丝紫荆的研究主要是生长环境因素研究[5]、花粉贮藏及生活力研究[6]、温度对垂丝紫荆种子发芽的影响[7]、垂丝紫荆植物化石表皮微细构造研究[8],繁育技术研究未见报道。贵阳市垂丝紫荆基本为野生状态,种群数量有限,为增加其种群量,在借鉴其它紫荆繁育技术及容器育苗技术应用的基础上[9~20],开展了垂丝紫荆容器育苗技术研究,为下一步垂丝紫荆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2 采种

10~11月份垂丝紫荆种子的种壳由绿色变为红褐色后即可采集,试验用垂丝紫荆种子采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

3 繁育方法

3.1 地点

清镇市示范苗圃。

3.2 基质

黄心土∶腐质土=33∶67,配置过程中按照2 kg/m3的量分别加入复合肥和油枯进行搅拌混匀。

3.3 种子处理及播种

垂丝紫荆种壳收集后自然阴干,然后人工从种壳中取出种子进行沙藏,沙藏时为防止霉变,约1周翻动1次。

3.4 集中播种

育苗采用在大棚内苗床上集中播种,然后分批上袋的方式进行。2~3月份,根据垂丝紫荆种子萌芽情况,当70%的种子萌芽露白时连同河沙一起在大棚育苗床上进行撒播,播种中注意做好消毒工作。

3.5 小苗上袋

育苗容器采用9 cm×9 cm黑色塑料容器。为增加苗木的整齐度,当出土小苗生长到可以上袋时,根据苗木高度情况选择高度差不多的苗木进行分批上袋。

3.6 苗期管理

小苗上袋后转移到荫棚下进行培育。培育过程中注意加强水肥管理,根据土壤干湿情况适时浇水,同时加强施肥和除草管理,前期施肥以氮肥为主,后期可加施磷钾肥,10月份后根据天气情况揭开遮阳网炼苗,促进其木质化;除草根据杂草情况约2月除1次。

4 结果分析

4.1 垂丝紫荆种子测定结果分析

种子测定按照林木种子检验规程,首先观察垂丝紫荆种子形状,然后用电子天平测定种子重量,计算种子净度和千粒重。用游标卡尺测定种子横径和纵径,用解剖刀对种子进行解剖,观察种子种胚好坏及虫害情况,计算种子优良度和虫害率,结果详见表1。

表1 垂丝紫荆种子测定结果分析

由表1可见,垂丝紫荆种壳占比大,种子出籽率不高,仅为17.58%;虫害率达10%,虫害严重;优良度也不高,仅为55%;种子整体质量不算好。从种子横径和纵径来看,种子为极小粒种子,其千粒重为19.6 g,每kg约有51020粒种子。

4.2 垂丝紫荆种子发芽率结果分析

播种时,选取两份垂丝紫荆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一份用0.01%赤霉素浸泡24 h后播种,另一份用清水浸泡24 h后播种。每份处理选取300粒种子,按100粒1个重复,设3个重复。种子发芽后记录种子持续发芽时间、统计发芽数量,计算发芽率,同时观察记录苗木整齐情况,结果详见表2。

表2 垂丝紫荆种子发芽率统计结果

从表2可见,0.01%赤霉素浸泡垂丝紫荆种子24 h后播种,其种子发芽率为41.5%,持续发芽时间10 d,清水对照种子发芽率为29.3%,持续发芽时间为18 d。前者持续发芽时间比后者缩短了8 d,发芽率提高了12.2%,种子发芽率提高显著。可见,使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种子后播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种子持续发芽时间,提高苗木生产的整齐度,生产中可推广应用。

4.3 垂丝紫荆1 a容器苗生长节律结果分析

垂丝紫荆苗木上袋,经过缓苗后,随机选取50株作为调查样株,从5月份起至11月份,每月固定时间用钢卷尺和游标卡尺测定苗木高度和地径,同时测定整个苗木中优势木的生长指标,结果详见表3。

表3 垂丝紫荆1 a容器苗生长节律结果 cm

通过表3可见,垂丝紫荆苗高生长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其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82.83%。垂丝紫荆的茎生长集中在7~10月份,占全年茎生长量的71.7%。总体来看,垂丝紫荆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有一定的差异,苗高生长高峰在6~9月份,10月后停止生长,径生长高峰期在7~10月份,11月份仍在缓慢生长。根据这一生长特性,垂丝紫荆苗木在9月份前主施氮肥,10月份起停施氮肥,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同时进行炼苗,促进苗木木质化。经测定,垂丝紫荆1 a容器苗平均高56.5 cm,平均地茎0.53 cm,优势木苗高达66.31 cm,地茎达0.54 cm。

4.4 垂丝紫荆1~3 a容器苗生长结果对比分析

垂丝紫荆苗木培育1~3 a间,每年年底测量选定样株的苗木高度和地径,计算平均值,结果详见表4。

表4 垂丝紫荆1~3 a容器苗生长节律结果 cm

由表4可知,垂丝紫荆3 a容器苗平均高可达119.6 cm,平均地茎1.452 cm。通过对比,垂丝紫荆第2年苗高生长量为22.3 cm,第3年苗高生长量为40.8 cm。垂丝紫荆第2年地径生长量为0.25 cm,第3年苗高生长量为0.66 cm。可见,垂丝紫荆容器苗上袋后第一年生长快于第2年和第3年,但第3年生长较快于第2年,这是第3年进入了垂丝紫荆的速生期。在垂丝紫荆造林中,可利用这个特性,造林使用1 a容器苗好于2 a和3 a容器苗。造林后,在第2年时可以加大施肥量促进苗木生长。

5 结论

(1)垂丝紫荆种子出籽率不高,仅达17.58%,种子为极小粒种子,其千粒重19.6 g,1 kg约有51020粒,播种时可根据此特性计算播种量。

(2)垂丝紫荆种子使用0.01%赤霉素浸泡24 h后播种,其发芽率可达41.5%,持续发芽时间为10 d,比对照提高了12.2%和8 d,明显提高了种子发芽率,缩短了种子持续发芽时间,提高了苗木生产的整齐度,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3)垂丝紫荆1 a容器苗平均高56.5 cm,平均地茎0.53 cm,生长期在6~11月份,苗高和地径生长高峰基本集中在7~9月份。因此,施肥时9月份前主施氮肥,10月份起停施氮肥,改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促进苗木生长和木质化。

(4)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垂丝紫荆造林中优先选用1 a容器苗[21~23]。垂丝紫荆幼苗速生期从第3年开始,造林第1年少施肥,以保活为主,造林第2年可增加施肥量促进生长。

(5)垂丝紫荆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抗性强,在贵阳市原生地为石灰岩山地,适应性强,可作为提升贵阳市森林质量的优良景观树种加以开发利用。

猜你喜欢

紫荆生长量发芽率
紫荆梅花常相伴 姜港同心绘华章
不同浓度量子肥对水稻种子发育率影响实验总结
影响七叶一枝花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探讨
岩石与紫荆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紫荆永恒
白栎次生幼龄林除萌留壮后一年间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无岸可渡
人工干燥水稻种子二次休眠及不同破除方法对发芽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