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博物馆藏晚清名臣曾国藩、曾纪泽书法赏析
2022-07-02李遒长沙
◆李遒(长沙)
晚清政府名臣曾国藩、曾纪泽父子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他们不仅政绩卓越,影响深远,而且诗文书法俱佳,为世人留下了不少书法精品佳作。长沙市博物馆收藏有多件(组)曾国藩、曾纪泽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对其书法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选取其中的几件(组)馆藏书法作品介绍予读者赏析,由此探究他们的书法艺术特色。
清 曾国藩《行楷书团扇面》 纸本水墨
释文:唐公右丞行湖南,章尉以婆律香贽公,公觉重,辞之。香中果贻黄金。章叹曰:余贽达官,无不受之。洁如冰壶,刚简有智而赫赫者,唐公一人耳。款识:葆斋同年大人鉴,国藩。
曾国藩行楷书团扇面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荷叶塘(今属双峰)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30岁后供职京师,历任礼、兵、工、刑、吏部侍郎。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卒赠太傅,谥文正。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左宗棠、彭玉麟并称“大清三杰”,与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均以《曾文正公全集》并传于世。另著有《为学之道》《五箴》等著作。
曾国藩工书法,擅行楷,一生勤勉于书法创作,其书法以李邕、黄庭坚为间架,兼取赵孟 、董其昌之风神,他的楷书劲健挺拔,行书劲健遒俊而华美,他的小楷与小行书开创了晚清的行、楷书风范。这幅曾国藩《行楷书团扇面》直径24厘米,采用了端庄工稳的行楷书,字体端正纤瘦。书写坚实挺拔,遒劲有力,飞洒自如。点画圆润浑厚。结体取黄庭坚楷书笔势舒展劲挺,笔法刚中带柔,流畅俊逸。扇面通篇书法稳健端庄,遒美潇洒,行气贯通,舒展大气,显示出其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和突出的个人风格。
清 曾国藩《行书七言联》 纸本水墨
释文:十年揩洗见真妄,少日结交皆老苍。款识:涤生曾国藩。钤印:国藩之印(朱文)、涤生(白文)。
这组曾国藩《行书七言联》,洒金色宣,纵125厘米,横29厘米,作品用笔讲究,精练工整,笔笔分明,起收有序,笔迹瘦劲,静雅流畅,布局和谐。对联通篇书法结构严谨端庄而又疏朗开张,笔画圆润劲健而又筋骨内涵,率真自然,流露出严整端雅的书法气韵。
曾国藩行书七言联
曾纪泽篆书十一言联
清 曾纪泽《篆书十一言联》 纸本水墨
释文:书不误人,深悔昔年曾释卷;墨原磨我,甚惭今日尚临池。款识:子实姻世讲正掔,劼刚曾纪泽。钤印:曾纪泽印(白文)、劼刚(朱文)。
曾纪泽(1839—1890),字劼刚,号梦瞻,湖南湘乡人,曾国藩次子,清代著名外交家,与郭嵩焘齐名,世人并称“郭曾”。同治九年(1870)由二品荫生补户部员外郎。光绪三年(1877)袭侯爵。光绪四年(1878)出任驻英、法大臣,补太常寺少卿。光绪六年(1880)兼驻俄大使,与俄谈判收回伊犁事宜。光绪七年(1881)改签《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伊犁特克斯河地区,为中国争回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光绪十年(1884)卸驻法大臣职,晋兵部右侍郎,旋改兵部左侍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卒于任,谥惠敏。曾纪泽学贯中西,工诗文、书法篆刻,善山水,尤精绘狮子。著有《佩文韵来古编》《说文重文本部考》《群经说》等,后人辑为《曾惠敏公全集》。
这组曾纪泽《篆书十一言联》,以篆书书写于红色洒金宣上,纵135厘米,横26厘米,书法用笔飘逸秀美,敦厚圆润,圆转遒丽,结体修长,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对联通篇书法,绵中寓刚,清秀洒脱,工稳而典雅,在工整中蕴含着金石之凝重遒劲,也有草书之流畅自然,洋溢着浓郁的文人气息。
曾纪泽行书团扇面
清 曾纪泽《行书团扇面》纸本水墨
释文: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半醉凌风过月傍,水精宫殿桂花香。素娥定赴瑶池宴,侍女皆骑白凤皇。百钱新买绿蓑衣,不羡黄金带十围,枯柳坡头风雨急,谁凭画我荷锄归。款识:贻仲二兄大人属,劼刚曾纪泽。钤印:纪泽(白文)、劼刚(朱文)。
这件曾纪泽《行书团扇面》直径24厘米,书写秀逸而轻灵,鲜活而多变,刚柔并济,典雅精致。落笔结字气息贯通,结体平和有度。书法整体上秀雅俏丽,率意自然,神采奕奕,气韵生动,颇具神驰情溢、清丽秀美的视觉效果,充溢着传统文人纯净清雅的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