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2016-11-09Fol
Fol
手执一把团扇,仿若夜空秋月,一缕清风摇曳,娇羞和香气随面扑来。
一把团扇,摇曳生姿,从古至今不知倾了多少城国。
古人爱寄情于物,将自己的审美与雅趣赋予某种物品。而扇子因为其功能性和美观性成为一代骚人墨客的随身之物。扇子的出现最早可为商朝,而在整个扇子的发展长河中,最受文人青睐的则是折扇和团扇。而团扇的出现大约早于折扇一千余年。
团扇因形状团圆如月,暗合中国人合欢吉祥之意,又名“合欢扇”,又因其由丝织物制成,故又称“纨扇”或“罗扇”的雅称。团扇扇面乃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或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之形,柄用梅烙、湘妃、棕竹居多,亦有洋漆、象牙之类等材料精雕细琢制作并用扇坠、流苏、玉器等做装饰。盈寸纤妍,皎洁如霜雪,可双面观赏,执于手间,有“笑隔荷花共人语”之意境。
团扇历史悠久,但长时间保存毕竟不易。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团扇以及团扇画面最早是宋代的。宋代的皇帝特别喜爱在团扇上进行创作,保存到现在的宋代团扇面有百余件,画工都十分精美。团扇画面或以书墨或以刺绣,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团扇扇面书画务必要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其中的艺术意蕴。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
“轻罗小扇扑流萤”、“暂将团扇共徘徊”,中国的团扇由一种礼仪变成了一种实用功能的扇子。中国团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团扇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实用之扇,而且发展出礼仪之扇、审美之扇的器物形态类别。
团扇系中国的发明,在奈良时代由唐朝传入日本。在日本宫廷贵族中风靡一时,是身份财富的象征。日本进入室町时代,出现用铁和皮革制作的军配团扇,战争时武将们作为阵地指挥的工具。这种军配团扇扇面上使用红漆或金银粉,画上星辰、日月,团扇柄端缀有穗头。江户时代后期,日本的城市居民使用团扇扇风取凉日益见多。随着日本夏季祭祀、盂兰盆节的兴盛,团扇大为普及。日本东北三大祭祀之一“随猪祭”就是扇形灯笼。据说来自中国的三国志,扇面上绘有勇士图像。团扇的种类也因此增多。如出现大型灭火团扇、涂漆防水团扇,也有送风调节火势的团扇。与此同时,人们信仰有关的团扇也应运而生。最先在中国南部和日本冲绳,有一种蒲葵叶子做的团扇,主要供巫婆使用。还有宗教信仰用的法贵扇和天狗团扇。众所周知,“江户之华”有火灾一项,为避免火灾的发生,过去人们迷信,在门口挂起一把团扇,便可免除火灾。元禄时代,团扇成了日本女子晚间乘凉时不可缺少的配带物。团扇与居民的关系愈来愈密切, 商人开始以团扇为商品在市场出售。这就更加促进了团扇的发展,相继出现了银制团扇,用丝绸制的团扇,团扇变得极为讲究。从而团扇从实用又发展到鉴赏和装饰用。相较于中国团扇,日本团扇更多注重在简洁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