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身份困境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2-07-02马学虎宁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马学虎 宁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近年来随着体育课程价值和社会功能逐步凸显,媒体对其关注度日渐提升,且也有更多网络群众通过各类型媒体渠道获取与体育相关的新闻和咨询,体育教师也不断成为各类新闻主体。因受身体观念、传统教育理念等多种外界因素影响,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一直被质疑,并且常被当作众人调侃、嘲讽、揶揄的话柄,而受众群体也极易被这种外界舆论所影响,日常生活中,体育教师身份困境化现象仍然是司空见惯,甚至有些人不惜用文学、艺术化手段来丑化、矮化体育教师,把体育教师形塑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反主流形象。那么,对身份困境化的体育教师而言,我们该如何才能重振体育教师形象、提升体育教师效能感、职业幸福感,促进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呢?
一、当代体育教师身份困境化现象成因
(一)媒体改变舆论格局,体育教师负面评价增多
新闻媒体属于公共事业,其肩负着监督社会、引导公众舆论的义务,但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属于信息产业,具有一定竞争性、开放性和市场性,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逐步朝向市场化推进,传统媒体话语权被严重削弱,并且新媒体平台的衍生也为社会群众提供更多网络舆论平台。在此影响下公共舆论空间在多种舆论导向中逐步分化为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在官方舆论中体育教师形象多呈现于阳光向上、勇敢乐观的正面形象,且对该学科教师形象不断优化;但民间舆论场则与之相反,通常以体育教师为主题的新闻报道多以调侃娱乐形态为主,并通过过分解读体育教师形象而吸引社会群众关注,从而导致体育教师被冠以负面污名标签。并且因新媒体传播方式较快,从而导致体育教师身份认同越来越难,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网络传播格局,从而导致新闻生产者与实际内容产生分离现象,也有部分不良媒体为增加曝光度与新闻可见度,对体育教师关注较高,甚至常恶意抹黑体育教师形象,歪曲事实报道,以此赚取观众点击率。
(二)话语权严重失衡,缺乏公众发声
互联网社会下信息传播自上而下,社会群众对该信息传播方式也逐步认同并且对媒体发声也日渐接受,但因媒体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特点,致使网络空间有较强交流互动性,而群众在网络平台发表个人意见时常会与周围群众舆论意见做比较,当发现自身观点与大众观点相似时则会充分表明个体意见,一旦发现自身观点与多数群众观点处于对立状态时则极易被外界舆论意见所影响,最后被迫选择附和或沉默,长此以往理性声音和客观意见则会消失不见。而少数媒体则通过该类型环境制造引导社会舆论,进而导致体育教师在面对不实言论和不实报道时,时常因沉默螺旋效应而在群众舆论中一直处于被动局面。与体育教师相关的主题新闻报道通常在真相未明前已经形成多方代表舆论博弈,并且体育教师的正面回应通常会采取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方式对自身意见加以表达,使体育教师在网络媒介中一直处于劣势进而导致其正面发声无法在网络平台上引起较大关注。
(三)学校教育重智轻体,体育课构成比例严重失衡
从各院校教育角度分析发现,尽管学校一直提倡智育、德育、体育多重并重,但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严重,部分学校仍过于注重智力教育,体育教育被严重忽视。部分学校在每学年前期确实会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但并未在学校内部形成习惯性体育教学氛围。从课程设置讲,小学、初中和高中体育课时所占比例有限,与语文、数学、外语相比,尽管体育一直被视为三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重要性并未突出,据调查显示因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部分学校体育课程时间难以得到保障,长此发展下,学生素质教育会大受影响。除此之外,学校对体育教学轻视也体现于体育经费缺乏,各项体育设施采买不足,体育健身器材老化,无法满足学生群体日常锻炼需求,并且场地布局不够合理严重影响学生安全,体育器材存在一定危险隐患,不能得到及时修理和更新,并且极少数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有限,从而导致该学科教师专业性无法进行发挥。
(四)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严重,身体教育重要性不足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讲究修身养性,但并非对体育教学一味打压和歧视。传统教育下更为注重学科知识传授和道德素质培养,古代的科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都严格秉承该教育理念,也正因该理念影响,中国体育一直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特有的体育形式,反而在体育教学中教育理念也多与道德和礼仪相关。体育也多是在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并以正确、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胜负,从而使其内化为学生个体价值与品质。但在传统教育理念中身体教育极为匮乏,从而导致群众对体育作用无明显认知,体育重要性也难以凸显。
(五)体育教师职业行为和道德素养有所缺失
职业道德观是人类个体对职业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一种认知和态度表现。以体育教师为主题的新闻报道是对该项工作现实状态的映照和还原,而身份困境现象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体育教师的错误性职业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教师职业素养是该项工作的综合品质表现,对教师职业观念形成和个体行为规范有重要作用。自打造高素养创新型教师团队被明确提出以来,则要求学校体育教师不仅应具备超高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体育课堂环节是展示教师专业能力和个人形象的关键场所,而课堂结构完整性和教学内容丰富性更是检验该学科教师综合素养的主要标准之一。对当代部分体育教师调查发现,多数教师能够做到在体育课堂授课中做到指导、讲解和示范,但也仍有极少部分教师并未将体育教学进行拓展,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也有意识地将安全隐患较大的运动项目和内容加以规避,其原因还是教师自身职业素养有所缺失。
二、当代体育教师身份困境化现象消除策略
(一)媒体层面,确保议题真实性,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体育教师社会形象塑造中各网络媒体十分重要,在媒体报道中体育教师议题设置以及群众评论,对该学科教师社会形象构建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为将体育教师身份认同这一现象彻底消除首先需从媒体层面入手,媒体是舆论的最终反映者,但同时也有超强引导作用,因此各网络媒体应积极发挥其引导教育功能,营造健康、正确的网络舆论环境。在报道与体育教师相关的新闻内容时应充分确保内容真实性和客观性,坚守道德底线,将体育教师的真实生活环境以及教学环节反映给社会群众,大范围传播体育教师正面形象,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使社会群众对体育教师更为尊重。身为新闻媒体工作者应坚持以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主,对于体育教师的议题设置要进行正确舆论引导,并在此基础上在全社会树立优秀体育教师形象。各主流媒体可推出专题报道围绕体育教师进行深度采访,通过正面、客观的采访内容扩大其影响力度,转变身份困境化形象,与此同时也可将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风采通过特定网络节目进行展示和宣传,并将该学科重要性全面突出,促使更多群众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新了解,进而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社会层面,全面落实法律与政策,宣传体育教师重要价值
近年来为提高教师团队综合素质我国先后颁布了诸多法律法规,其中对体育教师课时保证、工作待遇以及惩戒权力都有明确规定,由此为体育教师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随着该学科教师专业能力逐步上升,个人形象也尤为重要,但文化内涵转变属于长期性发展过程,需要个体积极主动参与改变,并且想要全面打破身份困境化现象,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形象周期性较长,同时也需要多种外界条件进行支撑,因此在法律和相关政策协同推进下,消除对体育教师的扭曲印象需要由社会进行引导,对体育教师重要性和价值加以重视,由此全面改善社会大众对该学科教师的基础认知。而从制度保障角度分析,有关部门应充分保护该学科教师的社会利益,并提高其社会地位,在具体政策落实环节也应充分加强普法力度,为体育教师这一职业提供客观且公正的监督环境。
(三)学校层面,强调名誉共同体,引导公众建立正确教育观
从学校层面角度分析,对体育教师声誉和形象各学校应充分明确,该学科教师形象与学校声誉关系密切,因此学校应将名誉共同体加以重视由此维护体育学科教师社会公共形象。学校自身应从体育教师重要性及工作特殊性角度出发,完善该学科发展机制、摒弃学科歧视观念、科学制定体育教师评价制度,并将体育成绩纳入升学考试,将其课程所占比例逐步提高,在评优评价、学习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也应给予体育教师参与机会。除此之外,学校管理者应以教师行为规范为主题针对性设置讲座或培训活动,以此加强教师自身行为意识,与此同时,学校应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配置体育师资,对体育教师和学生配比要积极调整,加强体育学科建设、注重教师在职培训,从而保证该学科教师工作动力能够全面提升,如此一来,不仅是为体育教师营造公正的舆论环境,更在行动上给予其支持和鼓励。
(四)个体层面,树立正确职业观念,维护自身社会形象
媒体是折射当代体育教师形象的一面镜子,针对于当前的身份困境化现象,体育教师应理智对待,这一系列污名报道和负面言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体育教师对自身行为及语言加以规范、并优化个体专业能力。近年来,众多体育教学事故频频发生,从而导致该学科教师承受较大舆论和教学压力,对于该教师群体而言,在面对身份困境化现象时除维权和辩护外,也应对自身进行反思。尽管身份困境形成原因由诸多外界因素导致,但却不能构成体育课堂欠缺专业性的理由,对于学生来说专业性缺失的体育课堂学习较为轻松,但却不被社会大众所接受,长久影响下必然会导致体育教师身份困境化现象更为严重。而想要打破这一局面,体育教师应严格注重自身仪表教态、热爱该项教育工作,树立正确职业观念,积极参与该学科技能培训和理论学习,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和教育能力,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可结合学生身体状况针对性设置教学活动,增加课堂趣味性,带动体育教学发展,从而使学生和社会大众对该学科教师彻底改观。时代的改变赋予体育教师全新职能,因此该学科教师需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并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善个体教学行为,将新时代教育理念与体育课堂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群体合作能力及创造精神,只有体育教师个体综合能力被大众认可,其社会形象和地位才能有实质性提升。
三、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体育教师身份困境现象逐渐有泛化趋势出现,而在尊师重教背景下,该学科教师的身份认同与教育规律相悖而行,且不利于各学校体育学科发展。因此,面对相对低身份的社会地位,体育教师需做好学科发展、重视科学研究、充分展示体育课的专业性、注重自我形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和体育教师也应充分采取干预措施,对其负面形象进行扭转和改变,使体育学科价值和重要性能够全面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