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自育性篮球社团的培育策略研究

2022-07-02苏波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灌篮 2022年7期
关键词:社团篮球培育

苏波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一、自育性体育社团的概念界定

(一)自育性

自育是自我教育的简称,《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将自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认为“广义是指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狭义即自我批评”。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指出是所谓的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产生积极进取之心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的方法。自育性指个体(群体)根据社会规范的自身发展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二)自育性体育社团

目前教育界、体育界并未有对自育性体育社团的相关概念做出界定,最接近的是自发性体育社团。孟凡强在2006 年发表的《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概念的认识》一文中对自发性群体体育组织进行了概念界定:是一种自发组织的以体育运动为目的社会组织,即执行一定的体育职能,完成特定的体育目标,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群体。因此,笔者结合众多文献对自育性、自发性、体育社团等概念界定后,认为小学自育性体育社团是在学校引导下,家庭、社区协同进行培育的,由学生自我组织管理的,以课外时间为主,旨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让学生在岗位上锻炼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非营利性运动组织。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参照、借鉴关于学校体育社团和自育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利用、寻找自育性体育社团培育的关键要素、组织管理、活动、指导、评价的成功经验。

(二)调查法

具体又分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本文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对学校体育教师、社区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以此来了解学校篮球体育教师的师资水平,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了解学生的篮球运动基础、篮球学习现状、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现状;了解家长对双减的态度、对体育锻炼的支持程度、掌握篮球技能的情况;了解社区篮球场地设施的情况、社区领导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等。

(三)行动研究法

本研究通过前期的调查和访谈,考虑到学生的自育能力,以五年级为主进行实践研究,组织篮球课堂教学,组建班级篮球社团,举办年级篮球赛,并在周末到社区篮球场开展篮球赛活动。在一学期的实践过程中,边实践边优化,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积累经验,案例分析,撰写心得,形成浓郁的研究氛围,在社团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小学自育性篮球社团培育的策略

(一)小学自育性篮球社团的组建策略

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得出,学生更愿意和自己的朋友、同班同学一起运动。部分同学认为班级内同学的篮球水平差异太大,无法形成有效的配合,打的不顺畅。家长的问卷显示,担心孩子一个人离开小区活动,有安全隐患。所以从班级社团、年级社团和街区社团三个层次进行组织可以有效地解决家长困扰,同时满足学生的需求。

1.组建班级社团

首先有效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将篮球内容作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增加课时数,同时将篮球规则和裁判法也纳入教学,为后续篮球比赛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篮球的运动水平;然后,以班级为单位,挑选篮球兴趣和基础比较好的同学组建班级篮球社团,其余同学可以作为啦啦队、后勤保证、裁判员等参与其中,并利用学校大课间、体活课、课后服务的运动时间组织社团活动;最后,以学校体育赛事为依托,组织年级篮球赛,为班级篮球社团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并逐步形成一个固定的特色校级赛事。

2.组建年级社团

在班级社团成型以后,以年级为单位,召集喜欢篮球的学生组成年级社团,形成年级社团,这里可以根据学生的篮球水平分层组团,分为三级,一级社团是指清晰比赛规则,具有较全面的篮球技术和较高的运动能力;二级社团是指,已基本了解比赛规则,具有简单的运传球和投篮能力;三级社团是指喜欢篮球项目,但技术基础较差,规则还不清晰。

3.组织社区社团

班级社团和年级社团的活动时间主要是在校的体活课、大课间和课后服务时间,这无法满足学生篮球运动的需求,这就需要充分用好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问卷得出,在社团体育场地是平时学生的主要运动场地,学生也更多地与同一社区的伙伴一起运动,因此组建社区社团比较可行。

(二)小学自育性篮球社团的管理策略

体育社团需要一个管理体系,而自育性的体育社团对管理的要求更高,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管理能力差异和活动开展的时间差异,尝试了四种管理模式,分别是学生自管型、师生共管型、家校共管型、家校社共管型等;通过针对不同的情况,对自育社团学生管理岗位的设置与培育采用不同的策略,以便于让学生在岗位上进行自我管理,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组织活动的能力。从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岗位设置三个方面进行设置,详情见表1。

经实践研究表明: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校开展师生共管型的篮球社团效果比较好,老师能及时进行指导,时间固定、场地固定,并在行动中通过培育岗位负责人的方式,能快速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学生自管型在周末时会遇到场地和联络不通的问题,而且时间上很难保障。家校共管型和家校社共管型,由于家长和社区的有效介入,解决了场地缺乏、资金不足、联络不通、师资缺乏的问题,活动开展比较顺利,在家长和社区的帮助下,学生管理篮球社团会变得容易些,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三)小学自育性篮球社团的活动策略

基于以赛促练,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构建一套完整的活动方案,从周周有积分、月月有闯关、季季有赛事和年度有展示四个层次来设计活动,根据五年级学生三个篮球社团级别的学生的篮球水平差异,开展不同的篮球活动,三级社团以闯关、基础技术比赛为主要活动内容,二级社团以合作比赛、年级联赛为主要活动内容,一级社团以街区联赛为主要活动内容。对提升学生、家长、教师三方参与度和参与方式进行研究;对自育性篮球社团活动策划与组织进行探索,从场地准备、赛事规划、考勤方法、评价机制、后勤保障、资金来源和使用等情况,最终构建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自育性课外体育社团的活动体系,见图1。

(四)小学自育性篮球社团的指导策略

通过家校社的合作,以教师、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为外部力量,来培育小学生课外自发体育社团。根据班级社团、年级社团和街区社团进行三个层次的培育,分别是班级社团以班主任为主,体育教师为辅;年级社团以年级组长统管,班主任和体育老师为辅,街区社团以学校教师为主,社区指导员和家长志愿者为辅。社团培育的具体操作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培育,分别是对学生小干部的培养;加强社团活动宣传;组织校际、社区、校级、年级联赛;丰富体育社团种类;加强专业技术指导。

(五)小学自育性篮球社团的评价策略

通过实践研究,对班级社团、年级社团、街区社团三级社团按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评价;根据活动的周、月、季、学期、学年的层次设计积分、闯关、达级、赛事、展示等不同形式的评价;通过对学生自育性的培育,建立以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为评价内容的自育性评价体系。探索以APP 平台、成长手册、赛事积分等形式的评价方法,构建以学校、社区、家庭协同的评价组织。

表1 五年级自育性篮球社团的四种管理模式的岗位设置情况表

图1 研究思路架构图

四、结语

1.五年级学生开展自育性篮球社团有比较好的实施条件,首先有相对空余的时间,其次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然后对篮球项目的兴趣比较高,男女生都喜欢,特别是男生喜欢的比较多,因五年级男女生的身体形态和运动能力差异不大,所以可以将男女生混合组队进行社团活动。等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自我管理社团的能力,到了六年级甚至中学,这样的篮球社团还可以继续开展下去,还可以延伸到更多的体育项目,拓展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模式,更受学生的喜爱,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配合“双减”政策,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出一份贡献。

2.自育性篮球社团的培育策略可以分组织、管理、活动、指导、评价五个方面,要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情、学校的校情、家长的态度、社区的支持程度来合理地规划,不同的篮球基础不能放在一起,课外活动时间要尽量寻找大家都有空的时间,学生岗位的设置应该让学生自行竞聘上岗,教师和家长仅做好指导工作,给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有效的培育策略应以学生能力的锻炼为第一任务,以学生技能和体能的提升为第二任务。

猜你喜欢

社团篮球培育
街头篮球文化
快乐篮球进山乡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拍篮球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