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2022-07-02崔佳伟郭宏焘延安大学体育学院路璐延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灌篮 2022年7期
关键词:延安市体育赛事参与者

崔佳伟 郭宏焘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路璐 延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体育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旅游产业的参与方式随之变得多样化、科学化。体育逐渐成为美好生活注入动力之源,再加上体育旅游产业的盛行,延安市可供用于体育旅游产业的资源十分丰富,自然环境从以前的黄土高原转变为享誉“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当地民俗文化特色享誉盛名,再加上延安市经历了红色革命历史的洗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延安市坐拥国家级别的众多风景名胜区以及森林公园等,同时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座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旅游城市,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既向世人显现出独具特色的“延安精神”,同时也打响了城市知名度并拉动了城市发展。针对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的研究从资源评价、发展前景、民俗特色等多方面进行整理与分析,但仍存在实质性与时效性问题。本文将从延安市的地形地貌、水土气候、交通干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延安市旅游发展现状、延安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分类进而整理出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的优势与前景。

一、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环境分析

(一)地理位置

延安市位于陕西北部,北靠榆林,南接关中。地处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整体呈现出东南低、西北高的地势。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尚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其中崂山与黄龙山两山并称为梁山山脉。延安市本身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形地貌更是独具特色。延安这座城市在经历了历史的风霜洗礼后,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水土与气候

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易旱气候区,该地全年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除在3 月下旬黄沙汛期,延安市空气质量指数普遍都为优。在延安宜川县城东48 千米处,黄河口由200 至300 米宽收缩到50 米,突然跌入34 米深的壶形峡谷,便是众所周知的壶口瀑布。同时流经延安的河流还有北洛河、延河、清涧河、云岩河等河流。良好的水土与气候条件决定了延安这座城市成为红色革命旅游胜地的重要原因。

(三)区位交通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上接陕甘宁地区,下接关中地区。作为旅游城市,交通便捷是城市发展的首要前提。随着延安城市经济的发展,该地交通条件逐渐得到了很大改善。当前延安的铁路客运可以直达北京、上海、西安、呼和浩特、重庆等地,同时延安南泥湾机场也开通了前往北京、成都、杭州、南京等多地航线。贯穿延安全境的有G210、S304、S303、S201 等省国道,还有西延高速的开通,拉动了周围城市之间的体育旅游产业资源交流与共享。

(四)旅游业发展

延安市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2003 年被称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身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再加上近年来延安市作为红色教育基地,促使每年接收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人数都在持续上涨。2019 年接待旅客人数为7308.26 万人,综合收入495.31 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0.60%。近五年来延安市旅游收入在接待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人数、综合收入等多方面的数据总体在持续上涨,尤其是2017 年延安市接待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人数达到5059.0 万人,同比2016 年增长率为25.68%;2018 年延安市综合收入同比2017 年增长率上涨率幅度较明显,达到近五年延安市综合收入同比增长率最高水平。

(五)旅游景区建设

延安市目前共有41 个景区,其中5A 景区2 个,4A 景区4 个,3A 景区33 个,2A 景区2 个,而其中红色文化景区占绝大多数比例。例如闻名遐迩的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宝塔山、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就是证明中国革命先驱者们在这片红色故土奋斗拼搏的痕迹。近些年,延安市各景区都在陆续完善和翻修,其中枣园革命旧址新翻了枣园广场、杨家岭景区也对部分硬件设施进行了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延安市旅游景区的建设也更加完善和达标。

二、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一)红色体育旅游产业资源

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资源丰富,包括森林公园、河流、瀑布、山体等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的自然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和独具特色的红色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人文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其中红色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占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大多数比例。延安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城市,主要有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黄河乾坤湾景区、黄陵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黄帝陵景区、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美源山水游乐谷景区、吴起南沟生态度假景区。可以举行的体育项目主要包括山地户外、徒步、骑行、垂钓、滑雪、划水、马拉松、自行车等,发展潜力较大。

(二)民俗体育旅游产业资源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地区,该地区人们性格豪爽、耿直善良。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构成延安的“五鼓”艺术,已打遍中华大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最为典型的是安塞腰鼓,是一种已经具有2000 多年历史的民间鼓舞,挥霍大气的动作变化充分展现出陕北人民的豪爽与憨厚。近年来,延安市民俗体育项目30 余种已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壶口斗鼓、洛川老秧歌、延川大秧歌、黄陵老秧歌、志丹羊皮扇、黄龙猎鼓、洛川对面锣鼓、鄜州飞锣、黄陵抬鼓;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富县飞锣洛川飞锣、洛川花鼓、甘泉莲花灯、吴起铁鞭舞、洛川文狮子、麻洞川老鼓、黄陵霸王鞭、黄陵田庄锣鼓、黄龙蹦鼓、黄龙庆鼓、宜川秧歌、洛河战鼓、鄜州霸王鞭、鄜州舞狮、丁庄女子腰鼓、洛川北谷梢子、宜川高跷。其余项目也正在陆续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类)名录。

(三)延安市体育赛事资源

2018 至2020 年,延安市连续三年承办体育赛事活动的县区主要有:宝塔区、甘泉县;在承办体育赛事级别中,分别有县级、区级、市级、省级,延安市各县区三年中承办体育赛事中级别最多的活动为县级;但延安市承办省级体育赛事在逐年增加,例如2020 年宜川县、洛川县、甘泉县三县共同承办“陕西体彩2020 陕西省群众足球三级联赛乙级联赛”;其次,通过对体育赛事项目的了解,发现其体育赛事项目形式多种多样且球类项目居多,分别为:篮球赛、足球赛、门球赛、乒乓球赛、广场舞比赛、体育舞蹈比赛等比赛项目;最后,通过对延安市各县区三年中承办体育赛事情况来看,各县区十分重视体育的发展,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但仍存在体育赛事项目开展不全面、形式单一等问题。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也表明,体育市场的开拓仍具有很大的空间。

三、参与者对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参与分析

(一)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分析

动机是诱导实现一定目的而采取行动的原因。针对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的动机分析发现(详见表1),近年来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对体质健康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参与动机主要为增强体质71.46%,兴趣爱好47.28%,释放压力40.09%。

表1 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分析

(二)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的参与方式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参与方式是吸引参与者加入的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的参与方式发现(详见表2),参与者主要以徒步、登山、体育赛事为主,主要原因是因为徒步、登山、体育赛事的参与方式对专业装备和场地的要求较低,不需要掌握复杂的运动技能就可以进行,极大地提升了参与者的可参与度。

表2 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的参与方式

(三)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的参与内容分析

针对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的参与内容的研究发现(详见图1),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的参与内容以红色体育旅游产业为主导,以体育赛事旅游、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其他体育旅游产业为辅,表明延安体育旅游产业的参与内容比例失衡,存在调整的空间。

图1 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的参与内容

(四)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的参与满意度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的直观感受是对改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直接有效方式。本次调查发现(详见图2),35.08%的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对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的景区服务评价为一般;40.09%的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对讲解服务评价为一般。住宿、饮食、交通、购物等方面均有改善提升的空间,提高体育参与者的直观感受。

图2 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对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的评价

四、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完善机制,落实方针政策

首先应认真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体旅融合发展,实施体育旅游产业精品示范工程。无规不成方圆,一个完整的体制机制运营,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具有方向性与指导性。

(二)体育旅游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延安市政府可与周边体育院校实施相关体育旅游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为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并提供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为延安市政府为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市场贡献出一份力。

(三)突破现状,改变运营模式

延安市政府应针对体育旅游产业新概念做出思想转变和相应的举措。积极引进赞助商的加入,利用延安市丰厚的文化特色底蕴与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的相互融合,设计体育旅游产业精品示范工程,例如体育旅游产业目的地组织定向越野可以改变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的参与方式,打腰鼓等。

(四)多种类型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协同发展

为了使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多种类型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协同发展原则,积极承办体育赛事、开展民俗体育活动、形成地区特色体育赛事项目。

(五)加大体育旅游产业宣传力度

调查发现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对体育旅游产业概念定义不清楚,延安市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建立培养体育旅游产业意识,充分利用自媒体、公众号、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推广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活动,营造浓郁的体育旅游产业氛围。

五、结语

近年来延安市民俗体育项目30 余种已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当地民俗体育旅游产业资源提供了展示平台。近3 年来承办体育赛事数目逐年在增加。对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参与者调查发现当前参与形式以徒步、登山、体育赛事为主;主要动机是增强体质、兴趣爱好;内容以红色体育旅游产业为主;满意度调查发现多数参与者对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总体评价一般;延安市体育旅游产业要结合自身资源情况进行规划,建立健全相关体制,加大体育旅游产业实施与普及,开拓新型体育旅游产业资源,优化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结构,转变体育市场运营模式,积极开发体育赛事资源。

猜你喜欢

延安市体育赛事参与者
体育赛事版权的理论困境及其突破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研究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延安过大年”——第38届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之“欢天喜地过大年”摄影作品展成功举办
当心,说谎会上瘾!
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
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究
延安市优势产业选择研究
想象拥抱能减轻疼痛
延安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