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愁里的“石船子”

2022-07-02何人

文史杂志 2022年4期

何人

摘   要:通江岚翠山有一巨大船形石——石船子,寄托着何家山人的乡愁,是何家人文化根脉的标记,体现了何家山人搏击沧海的本色。

关键词:内心真意;石圌子;石船子

通江何家山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其标志性风水石“石船子”称谓悠久。不过,近年一些人趁《通江何氏族谱》编撰之机,意欲将“石船子”改称“石圌子”。看看记忆中家乡的核心符号就要被颠覆,感觉何家山人的家乡情怀和历史记忆会被硬生生地割断,笔者有必要从文化学、文字学与历史逻辑的角度试作一辩,以正本清源,以备后世何家山儿郎纪念传承之需。

一、口头传承与文字传承

传承已久的“石船子”有必要改为“石圌子”么——这个问题关涉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态度,即文明的传承方式和不同传承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学界关于人类文明传承方式的分类标准似乎十分芜杂,笔者以传承是否依附有形物为标准进行分类,简单分为“无形传承”和“有形传承”。无形传承主要指口头传承和风俗等传承;有形传承主要包括人类交流时的肢体动静以及建筑、器具、雕塑和文字等传承。其中口头传承主要是口耳相传,这在很多无文字的民族中占据主要地位;文字传承,是人类创造了文字以后,通过各种文字载体进行的传承。无形传承的优点是在较短的时空内可以进行自由而较少受拘束的传承,但却存在传播时受时空局限和极易消失的缺点。而在众多的有形传承中,建筑、雕刻、图画等又存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信息发生遗漏现象,这不可避免——往往一千个受众可能有一千个解读,有一千个误读。而在所有的传承方式中,文字传承基本克服了传承时信息遗漏的缺点,同时可以长时间予以保存而独领风骚;虽然它也存在与口头传承相比缺乏生动性和现场感的缺点,与风俗、建筑、雕塑、图画、器具传承相比缺乏“可触感”和场景感等缺点。

我们讲明文字传承的优点,但却不能輕视口头传承和其他传承方式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的作用。相反,在漫长的无文字时代,这些“非文字”方式是人类传播信息,传承文化,累积文明的主要方式。

那么,在“口头传承文化”与“文字传承文化”之间的对应和转化过程中,如何做到“真意感知”和“将真意外化为文字”?应该说,这里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采撷“前人内心真意”。

一条没有文字的口承信息在转化为文字的过程中如何不误解、不误读、不过多流失口传者的“内心真意”?其方法当然是满怀虔诚的敬畏之情,结合所有可采的信息,用逻辑力量去开动想象的列车,去伪存真地作业;尽其所能地探究前人创作时的“内心真意”,然后用文字去涵摄口承的声音信息,寻求尽可能完美无误的文字来与之对应,再现其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景。

二、“圌”与“船”的区别

“船”字怎么读?“圌”字又怎么读?俩字在不同语境里表达的意思又是什么?

(一)“圌”字在各种字典中的意思

查阅权威的《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获得如下信息:

1.“圌”可以读作与“船”相同的音,均为chuán。

在《汉语大字典》第722页,圌字读作chuán的时候,“圌”是“篅”的通假字,意指古人创造的用竹篾或者其他草本植物编制的长条形带子。“圌”是象形字;其本体字是“篅”,是个形声字,“竹头”表意,“耑”表声,读作zhuān或者duān。前者同“专”,后者同“端”。“圌”又作姓氏用,该姓氏主要集中在三门峡。

2.“圌”指地名时,读作chuí,指江苏镇江一地名。度娘说:圌(chuí)山又名洗山等,雄峙江浒,扼锁大江。相传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春暖花开时节东巡至西周宜侯封地(今镇江新区)时,见长江之滨高山耸峙,形如巨龙,瑞气升腾,担心此地瑞气会产生新皇帝,必须把这瑞气给关起来,便赐名圌(chuí)山。

可见此处创作者是用这个象形字来表达“锁”或者“困”的意思。

3.“圌”作为地名时,还可作tuán,指江油市的“窦圌山”。按窦圌山官网说法,窦圌山原名“豆圌山”,因为远古造山运动将这片原本的海洋隆起而成一座山峰,而山土中很容易见到像豆子一样的小鹅卵石,而得名。但该读音在当今通行的汉语字典,比如《新华字典》中,或者在当今流行的各种电子拼音输入法已经被淘汰,无法查找到与此读音相对应的“圌”字。但是,这并不表明读作此音的该字是错误的。其实,这应该视为一种文化遗漏,是文化传承所否定的。

4.“圌”字在《说文解字》的纸版和电子版中也“查无此字”。

(二)“船”字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

《说文解字》说:“舟,船也”“船,舟也”,两字均为一个意思,即水上交通运输工具。这个意思至今未变,但有扩张用法,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圌”与“船”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

船,《新华字典》第69页与其他汉语字典的解释基本一致,也是指水上交通工具。而“圌”字干脆没有,只收录了它的本体字——篅,这是个形声字,含义是“一种盛粮食等的器物,类似囤”。这个解释过于简单,比起《汉语大字典》差了点。

通过前文叙述和查阅以上各种字典,我们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

1.“圌”字用作地名时不读chuán,而读作chuí与tuán,分别指镇江的圌山和江油的窦圌山。

2.“圌”字用作器物时读作chuán,是“篅”的异体字,指用竹或者草编制的用来盛粮食的民间器物,笔者家乡非常形象地称为“围席”。它通常只有普通床上用的席子的十分之三的宽度,但要长很多,而且可以多个连接使用。这就是用来“围”粮食的长席子。

3.按照社会平均人格的一般心理来看,一张围席,即篅(圌)子与用围席围起来的粮食堆外形上相去甚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可能用粮食堆来命名一个类似的石头,而不可能用一张围席(篅)来代替一个形状根本不同的粮食堆。那么,通过考证,一般来讲,用“圌”字来命名一块高大的立体的石头或者山的时候,应该读作chuí或者tuán,而不应该读作chuán;

4.“圌”作为异体字逐渐有被淘汰的趋势。

5.“船”字在各种字典中的解释基本一致,是古时“舟”的另一种叫法,是指水上交通运输工具。

三、何家山与“船”相关的古迹和传说

事实上,何家山至今还流传着一些关于“石船子”的古迹和传说,这些传说与“石船子”高度关联。

(一)“无河三洞桥”与“石船船桨”

笔者很小的时候就听家人时不时提起“无河三洞桥”的古迹,并说此古迹就在老水井后面。说何家山先人在考察何家山的风水后认为,岚翠山上的风水石远处看上去就是一艘扬帆起航的石头船。石船上的树就是一片猎猎作响的风帆。为了应对挂帆远航的形象,何家山人又在老水井后面人工修建了三个用石板砌成的涵洞,象征三条河流;这便是“无河三洞桥”的来历。在庙子坪那个堰塘下种植了两株万年长青的柏树,以作石船船桨。小时候笔者印象中这两株柏树郁郁葱葱,树干虬劲,沧桑感强烈,高达30多米,胸径需要三四个成人才能合围。后来一株倒掉后,被砍伐;另一株被砍伐修建学校。可惜了如此巨大的千年柏树。

(二)外地风水先生偶然堪舆的慨叹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母亲经历的一个小故事。一年夏天,母亲在庙子坪务农活,突然听见有人在说话:“可惜啊,这石船没有船桨啊,没桨大船怎么能够航行呢?”母亲回头看见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手持罗盘,在那里自言自语,四处张望,随后居然走到堰塘下原先何家山的两株巨大的柏树原址处说:“船桨应该在这里!”

(三)这次何家山修族谱过程中的一个判断

综观这次修谱而统筹的何家山宗族血缘演绎的所有资料,可以知道“无河三洞桥”“两株巨大的石船船桨”“何家山的探花墓”都不是出自玉安祖传人。(按:何家山古碑文显示:在玉安祖来何家山之前有一族何姓人,很是兴旺发达,有高中探花者,后来做到吏部尚书。但是这一族何姓人后来竟突然消失,不知所踪。)

“无河三洞桥”以及“石船船桨”就毁在“特殊时代”的何家山人自己手上。当然,那个时代中国还有难以统计的古树风景和文明古迹被毁于一旦。何家山焉能独善其身?

四、何家山的根脉

一般来讲,文化根脉,是指一种(个)文明或者文化的根源或者根由。而一个族群的图腾一般包括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山峰崇拜、风水石崇拜、河流崇拜、风水树木崇拜,也包括动物崇拜和粮食崇拜等等。往往一个比较有文化的族群都会将自己崇拜的对象不断地掺入文化因素,比如添加恰如其分的故事或者传说,让这些崇拜变得更加有说头、有听头、有传头。当然也有借此打造寺庙、祠堂、牌坊或者石刻、雕塑等。这些元素随着滚滚的时光洪流不停地洗刷、淘汰,最后结晶成一个族群的特有记忆,形成族群文化,是难以割舍的乡愁。这是这个族群的文化根脉。

何家山的文化根脉当然离不开何玉安、圆柏树、何家山、岚翠山、关山坡、石船子和大寨子等重要元素。

在海量的“同音字”的口承文化里,如果这些元素被另外的同音异意的字所替代,那么这个族群的根脉就走上了岔路,或者说根脉就断了。而传承已久的“石船子”可以将何家山的古迹和传说有机联系起来,是家乡的味道,是何家山人的乡愁所系。至于“石圌子”,更多的只是一种孤立的“粮食崇拜”的体现,与何家山的古迹和传说无法建立符合逻辑的内在联系。

五、绝大多数人坚持“石船子说”

据笔者了解,何家山人大多认同“石船子说”,只有极少数持“石圌子说”。

(一)持“石圌子说”者理由

1.称“石圌子”之说来自何光燎(何家山已故的资深文化人,早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是很厉害的楹联专家,能够因人因事将对联写出诗歌的感觉,往往读来令人酣畅淋漓,击节赞叹)先生的口承。

2.称何光表(何家山已故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作家)先生口头表达过他的见解:说不能孤立地来看何家山风水,这块石头叫“石圌子”,而整个关山坡的山梁叫“石船子梁上”。

3.称这块石头看起来不像“船子”,更像“圌子”。

(二)坚持“石船子说”者理由

1.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逻辑问题,那就是,对前辈文化人的说法,不应当一概而论,而应当采用“区分原则”来对待。即:如果前辈文化人的说法来自他们的先辈传承,当然应该遵从;如果某些前辈文化人的说法是他自己的个人意见,那么完全有讨论的必要。很显然前述何光表先生的“石圌子”和“石船子梁上”就是非常个人、主观的表达。

说何光燎先生口承“石圌子说”,很快被何家山采“石船子说”的族人用证据否定了。有人拿出何光燎先生生前写的对联,曰:“岚翠骑绿龙何家人杰地灵,石船载骏马庐江英才辈出。”还有何家山健在的年长者说,在何光燎、何光表之前的前辈好几个文化人,他们的学识和地位不亚于何光燎和何光表,他们怎么就没有说过这块石头叫“石圌子”?

2.有几个族人补充说,小时候老一辈曾多次提起,这块“石船”之所以看上去不太像“船”,那是这块石头历尽沧桑,屡遭摧残,历史上每一次大地震都有石块从其身上坠落,有传说记忆的就达四次之多。现在不像“船”,不能说古时命名时就不像“船”。

3.绝大多数何家山人认为“石船子”绝非少数个人主观臆断想改成“石圌子”就能够改得了的。“石船子”满载历代何家山人童年的记忆和一生的牵挂。

4.在采“石船子说”7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以前做过文书和“记分员”的族人,他们肯定地说,其一直使用“石船子”而非“石圌子”称谓来记账,“圌”字对何家山人来说,普遍很生疏。

5.“石船子”更符合何家山人的精神,更富时代特色。

石船子,是扬帆搏击沧海的石头船。它负载了何家山人勇闯四海的拼搏精神,装载着何氏儿郎的文化、希望、梦想和各种开疆拓土的家什(包括各种生活物资),而乘风破浪,生生不息。

总之,石船子有丰富的古迹和传说为之注释,有比较连贯的文化根脉,可以进行比较完整的叙事。后世何氏儿郎可以借此不斷添加文化元素和历史故事,更容易加入更多文化因子来丰富何家山人的文化传承。

作者:资深新闻人、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