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智林:二度梅花奖,一生川剧情

2022-07-02郑雪

音乐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川剧

郑雪

〔关键词〕陈智林;川剧;梅花奖

走进陈智林位于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的办公室时,简约的办公室与演员们舞台上鲜亮的色彩形成了鲜明对比。环视陈智林办公室,书柜林立,但里面没有任何展示他成就的物品,办公室的外面是一间简单宽敞的接待室,从陈智林一进办公室,接待室里的人就没有间断过,挤满了整个房间,在聊天之中得知,大家正在谈的是新的剧目《草鞋县令》。

《草鞋县令》自2018年12月首演以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入选文旅部“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2022年,《草鞋县令》还将参加第十七届文华奖的角逐。《草鞋县令》以清嘉庆年间什邡县令纪大奎的故事作为素材创作,陈智林在其中饰演主人公纪大奎。纪大奎在什邡任职十年,一心爱民,重视文教,苦心著作,因其常穿一双草鞋访贫问苦,被什邡百姓称为“草鞋县令”。

“金嗓子锄头脚”的从艺路

如今身兼数职、集众多头衔与荣耀于一身的陈智林,当年也是因为一个偶然与川剧结缘。15岁的陈智林和同学一起,在成都老文化宫旁边的解放军影剧院第一次听到了川剧,那是一出名为《卧虎令》的戏,狡黠机智的戏词、飘逸旷达的动人唱腔瞬间击中了少年的心,“我出来可是兴奋得很,睡都睡不着,觉得川剧太有魅力了。”

几天之后,四川省川剧学校在成都招生,一位同学让陈智林陪他去考试,可是招生的老师却对陪考的陈智林更感兴趣,觉得陈智林的形象比较好,就让他来试试。当时的陈智林感觉很诧异,自己连一首完整的歌都唱不来,词也记不完整,一时间在大脑中迅速搜索,选了一首《三套车》。在演唱时招考老师引导陈智林“不要紧张,你放大声,跟着我们的钢琴走一遍。”招生的老师发现陈智林嗓子很好,高音已经到了HiC以上,“这是个材料”,时任四川省川剧学校副校长的陈国礼这样形容初见时的陈智林。老天是公平的,开一扇窗也会关一扇门,有一副金嗓子的陈智林却有一双“锄头脚”,从小没有受过专业形体训练的陈智林,在形体面试时,一踢正腿,下面的主力腿就打滑,一下就坐在地板上。招考老师直言:“你的腰可以与长江大桥相提并论,脚是把锄头脚。”考试结束后,陈智林的同学落榜,被老师点评为“金嗓子锄头脚”的陈智林却出现在了录取名单上。

陈智林被《卧虎令》中刚正不阿的董宣吸引,十分想去川剧学校。但当时他已上高中,此举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一个唱戏的,能有什么出路?”家人的不理解反而让陈智林对戏剧人生充满了向往。几经坚持,一家人只好以默许成全了他的向往。

“我当时甚至对‘角儿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可是觉得唱戏,确实好。”陈智林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道。谁曾想,这个 “好”,就“好”了不到一年。對于普通人来说,15岁的孩子几乎还懵懵懂懂,但在梨园行里,却已经到了该出戏的年龄。由于学艺之初年龄偏大,骨头软度和力度稍差,陈智林一度被老师断言难成大器,被打手板心是常事,师傅甚至赌气地说了“就凭你?翻得好跟头,我跟你姓”的狠话。

“我怎么才能成角儿?得挨多少打?什么时候才能成角儿?”这样的“三问”,时不时地从陈智林脑袋里冒出来。陈智林偏不服,练起功来很拼命,他也乐观地看到自己的优势:“我比别人多读了几年书,练功时更注重思考,所以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练功,陈智林省吃俭用攒钱买了一个闹钟,凌晨五点穿上练功服、拿上行头就出门练功。为了不让同学们看见,每天都趁着大家还没起床时,回到宿舍蒙头大睡,装作没起床的样子。若被同学、老师发现私下练功是陈智林不愿意的,怕被取笑。陈智林就是凭着自己的这一股韧劲,将“锄头脚”变成了“川剧脚”。一年以后,陈智林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行话叫学得好,吃艺饭;学不好,吃气饭。我师傅就说,要想人前显贵,你必得人后受罪。”

天赋、勤奋和善于思考成就了陈智林。“直到现在我翻跟头都很漂亮,这是师傅教得好,也是我练功练得扎实。”过去了那么多年,今天的陈智林在舞台上成功扮演了众多角色,可谓是功成名就。但是,在他心目中最看重的却是几十年前自己第一次登台扮演的那个跑龙套的老生。从第一次看杨昌林在《卧虎令》中扮演的老生董宣起,陈智林心中沉睡的英雄梦想就被唤醒了,出演正派的挂胡子的老生一直是他的愿望。

那天下午四点多陈智林就开始化妆,化了妆一直在享受上妆后的幸福,这个15岁的懵懂少年穿上了他戏曲舞台上的第一件老生戏袍时,幸福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是当天剧场的第三个戏,晚上九点钟上场时,陈智林的妆已经花了,但第一次登台的幸福感并没受到丝毫影响。演出完了,陈智林到处去问老师“我今天演得怎么样?我今天演得怎么样?”老师随口回了句说,“谁会注意你,跑个龙套谁知道你演得怎么样。”这句话像一瓢兜头冷水,但对于陈智林来说,那一晚的他是最幸福的,如今依然记忆深刻。

毕业后,陈智林与同学们一起到了攀枝花市川剧团(当年还叫渡口市)。一年后四川省川剧团的杨昌林老师在渡口市川剧团看中了陈智林,陈智林又因戏而回到了成都。陈智林以为回到成都将是自己一帆风顺的起点,万万没想到更大的挑战在后面。

回到成都后,身份的转变让陈智林吃尽苦头。以前陈智林是舞台上斯文儒雅的文生,现在得演粗犷威严的武生,还把自己从渡口市川剧团的台柱子变成了省川剧院的“临时工”,当时,陈智林的档案依然在渡口市川剧团。

回来后不久,陈智林就拿到川剧院的第一部戏,饰演《虞美人》中的韩信,是一个靠甲武生。这一转变,让陈智林的压力很大。以前是演老生、文生的,韩信这种武生要打大靠,动刀枪的,这对没有武生经验的陈智林来说,无疑是一座高山。

但对陈智林来说,这部戏是自己在川剧院扎根的关键戏,能否长期待下去,这部戏很重要。之后陈智林更加刻苦练习,将自己硬生生地练成了武生。在正式演出时,台上台下一片喝彩。这次演出后,让陈智林更加坚信只有更加努力才能在川剧路上走得更远。5C474685-75F0-4D28-A266-E1397A58D31A

陈智林的出道成名作则是名段《托国入吴》。剧中男主人公有一段长达50余句的核心唱段,抒发越王勾践作为一国之君的丧国之痛与誓雪国耻的悲壮激情,他的演唱一字一珠,如行云流水,艺惊四座。陈智林凭借此剧荣获四川省青少年川剧表演比赛青年主角表演一等奖,这一年,他22岁。22岁的陈智林就拥有如此成就,让当时川剧院的老师十分欣慰,也对他有了更高的期望。

“梅”开二度

1989年,四川省川剧院将到东欧三国进行访问演出,排练的剧目是《望娘滩》。当时选定的角色演员导演一直觉得差点感觉。后来让陈智林来试试,一试大家都觉得这才是“聂郎”。从声音、形体到技巧,陈智林做得流畅自然。其中有一个转体僵尸的动作,需要旋转540度后倒下,后来为了增加观看性,导演又规定了一个踹身抢背的动作,一只脚做主力腿,另一只脚呈90度向后伸,整个人身体腾空,平着从高空跌下去。刚练习时,陈智林还未掌握到技巧要领,一个踹脚下去,在毯子上直接摔晕。不知道晕了多久以后,陈智林才缓缓醒来。然后是更加刻苦的训练,陈智林凭着这股韧劲,从一个小小不知名的演员一步步走向中国戏剧节最高奖项梅花奖。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付出了这么多汗水和艰辛之后,陈智林生命中又一次机遇降临。在东欧三国演出回来的漫长旅途中,陈智林开始向自己的首次戏曲梅花奖冲刺。当时从国外回来要到北京进行汇报演出,在火车上,同行的领导提议,“那就借这个汇报演出组织一个陈智林专场。”《托国入吴》《望娘滩》在火车上开始排练,一下火车就演出,演出后得到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徐晓钟的高度评价。1990年,陈智林喜获中国戏剧第七届梅花奖。诞生于1983年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取意“梅花香自苦寒来”,是我国戏剧界优秀中青年演员的最高奖项。很多荣获“梅花奖”的艺术家都会准备三五年,但陈智林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拿到了“梅花奖”。陈智林的成功,与他一直以来的自我严格要求息息相关。

获奖后,陈智林没有停止在艺术道路上的继续攀登进取,他说:“我会继续创作新剧目,以新的角色来冲击梅花大奖。”

日渐走红的陈智林,所看重的仍旧是无比热爱的川剧艺术。2002年,为了重新塑造《巴山秀才》中瘦而高、迂而酸的孟登科形象,中年发福的陈智林,从投入排练到首演,仅仅50天时间,体重减掉了整整26斤。凭着这样的敬业精神,陈智林深入钻研角色,调动丰厚的生活积累和艺术修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形象。在2002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该剧亮相于上海大剧院,首演成功;继而在2003 年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占尽风流;2004 年陈智林再度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开二度。

“二度梅”给陈智林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多的是对川剧事业的信心。陈智林坦言,自己现在不仅是演员,更是一个管理者,“二度梅”是一种激发,他希望以身作则激起全院演员的干劲,多出好剧、好演员。站在院长的角度,陈智林为自己定下的任务是多培养几个“梅花奖”“二度梅”;站在演员的立场,陈智林还在拼,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助力川剧开花

身兼数职的陈智林,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作为一名演员,他在《巴山秀才》《易胆大》《尘埃落定》等剧目中成功塑造了孟登科、易胆大、麦其土司等深入人心的舞台艺术形象;作为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为振兴川剧、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而不懈努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不遗余力地为改善四川艺术家的生活条件、保护川剧的知识产权建言献策。其实在他心中自己的职务只有一个:“我就是一个为传统文化做点事情的人。”

提及川剧,很多圈外人首先想到的是变脸和吐火,但陈智林表示:“变脸不能代表川剧,它只是川剧里的一个‘雕虫小技。川剧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一个凝聚传统和现代审美于一体的剧种。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位教授曾说过,要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得从川剧入手。”

“在全国的剧种里,川剧是表现能力和表述能力最强的剧种。”陈智林介绍,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曾出现过“蜀戏冠天下”的局面。作为古典艺术的川剧,大约形成于清代康熙后期至雍正年间。明末清初,便有昆曲、弋阳腔、青阳腔、西梆子、湖北汉调、安徽徽调等流入四川,逐步“改调而歌之”用四川方言演唱。

“中国传统戏曲,是蕴含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的国粹腔调。川剧既有阳春白雪的高洁,也有下里巴人的淳朴。”陳智林认为,“川剧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厚重。为什么川剧有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就是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各种戏曲不断融合、融入,在四川环境中共生共荣到今天。”

川剧是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戏曲。身为川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智林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川剧、培养新人。“传承川剧在源头上就是要护住人才,保住阵地,培育新人也决定着川剧的未来。”

川剧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出现过“县县有团、天天演戏、人人爱看”的鼎盛局面,但现在和很多剧种一样,川剧也面临着市场和观众方面的尴尬。1990 年,陈智林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可他没料到曾经“戏冠天下”的川剧不久即在商业浪潮的侵袭下走向衰落,传统戏曲举步维艰,一大批优秀川剧演员改行进入影视表演和流行音乐行业。陈智林坦言,川剧中的人文与历史很厚重,只是很多人对它不了解,才会觉得不好、落伍。陈智林决心身体力行,以一己之力捍卫传统戏曲的尊严。他仔细审视大众的欣赏习惯,调整戏曲艺术,努力将川剧这一独特的戏曲形式变成既叫好又叫座的艺术,唤醒国人对传统“戏梦”的情怀。

十余年来,陈智林在《草鞋县令》《巴山秀才》《易胆大》《望娘滩》等几十出戏中担任主演。此前,作为四川省川剧院院长的他大胆创新,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而高效的现代艺术表演团体管理运行机制,带领剧院取得了骄人成绩。

近年来,陈智林率领四川省川剧院,开展川剧走进大学校园演出活动,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院校演出川剧精品剧目《变脸》及《巴山秀才》。尽管同学们专业不同,籍贯不同,与传统戏曲“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不少人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5C474685-75F0-4D28-A266-E1397A58D31A

在陈智林的努力下,由其担任院长的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系,迎来招生“黄金期”——从创办初期的13 位学生到如今的250 多位学生。“目前这250 多位學生,来自全省各地,不仅表演行当齐全,连川剧业内最紧缺的打击乐也招到了新苗子。”陈智林还主张“学、创、演、赛”的育人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在练功房里打下基础,并通过一次次真操实练,绽放新的光彩。“现在这批孩子,已经开始活跃在川剧舞台上了。”2021年底,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专业学生带来的毕业大戏《白蛇传》,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称赞;在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舞台上,川剧《草鞋县令》的演员班底均是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师生,川剧系、音乐系、戏剧系共46名学生参演,占了演员总数80%以上,实现了艺术高校与行业的衔接。

比起个人的成就与收获,陈智林更在乎的是如何把川剧推向全国,推出国门,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川剧。2007 年,在欧洲演出《变脸》后,陈智林和他的团队又演出了《火焰山》《镜花缘》等完整剧目,让观众进一步领略到了川剧丰厚的艺术魅力。此后,“川剧风”一度席卷了法国、英国、瑞士、日本、爱尔兰、菲律宾、泰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陈智林赴法国参加卢森堡国际艺术节,卢森堡歌剧院院长当面向他夸赞川剧的影响力,“我做了8年歌剧院院长,发现你们的艺术是唯一能够同时吸引6岁儿童和80岁老人,不需要任何解释就能达到神剧合一的表演艺术。”在匈牙利的第一天演出结束后,对方马上主动将他们入住的酒店换成匈牙利大饭店,只为让中国艺术家住得舒适一点。

“川剧开花,墙里墙外都要香。”陈智林率队出国进行巡演,外国观众非常喜爱川剧,场场爆满,这进一步增强了他和川剧同仁们的信心。陈智林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川剧振兴重在培育相应的文化“土壤”,出人、出戏、出观众、出效益。人才是振兴川剧的灵魂,剧目是振兴川剧的关键,出观众出效益是振兴川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最核心的是要赢得观众,没有忠实的观众和良好的氛围,一切都是空谈。“一出戏盛演30年,影响的是几代人。”陈智林说,四川省委提出“振兴川剧”口号30年来,共推出改编、新创剧目300余个,可谓硕果累累。如《易胆大》《巴山秀才》《变脸》等诸多名剧,已盛演二三十年,至今依然活跃在川剧舞台上,魅力无穷。

为加大川剧传播力度,陈智林在2021年又将目光瞄准了网络视频,与绿色中国网络电视合作创立了南国戏剧频道,使全球的网民可以随时随地点击观看精品川剧剧目。

“这些举措,只有一个目的:为振兴川剧培育‘土壤、营造氛围。”陈智林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方面意识。他进而阐述,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对文化作用的觉察、对文化规律的觉悟和对文化使命的觉醒。文化自觉的程度,既是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的环境条件,也是衡量文化体制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没有社会的文化自觉,就没有民族的文化自信,也就没有国家的文化自强。

陈智林说:“我们讲繁荣文化,不能片面理解为繁荣流行的、时尚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繁荣高雅、严肃的传统文化。一个五音不全的歌手一夜之间被捧成‘新星,这种现象令人担忧。”我们一方面要维护中国文化的纯净性、严肃性,像越剧、昆曲、川剧等中国传统戏剧艺术,要与时俱进,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创作出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艺术精品;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好大众的文化消费倾向和消费品位,不能一味盲目地追星、捧星。

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能与观众零距离接触,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达到情感的沟通和共鸣。传统艺术具有顽强的艺术生命力,能给人们带来高雅的艺术享受和陶情冶性的审美愉悦,这是快餐文化无法达到的境界和效果。

多重身份,一份坚持

2022年4月24日,当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回想起“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授牌仪式时,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

什么是“名家”?“我认为是人的名家,人品的名家,自律的名家。”陈智林表示,自己入选首批“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 的名单,有多重意义,工作室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环境,也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探索和推广模式,他愿意把这个平台看成是一个监督学习、不断探索的实验平台,同时也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发挥好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希望我们把名家工作室做出名家的风范、风采,同时也希望工作室起到榜样作用,能带动和引领‘后浪、同仁们齐心努力,传承好川剧。”

榜样引领,名家工作室成立背后期盼的是“百花齐放”。在陈智林看来,入选首批“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的艺术工作者,他们本来就是四川文化各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四川名家借助工作室平台传播好四川文化,给全国观众讲好四川故事,从而完成工作室对社会的良性回馈,再汇聚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合力为川剧贡献力量。

陈智林透露了工作室的初步设想与工作计划。“总体是希望以更立体的方式,去表达平时较为平面的专业领域的深邃文化。”他打了个比方,比如希望借助新媒体、多媒体平台,开设“陈伯伯讲川剧”的栏目,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大家科普川剧知识和川剧经典,让更多年轻人、更多戏剧爱好者认识川剧、了解川剧。

此外,陈智林目前已和新华文轩等单位达成合作,整理川剧中耳熟能详的伴奏音乐,以专辑的形式进行发表。“其实,我们今天、明天的文化,就是对昨天文化的继承和传承,而如今我们最重要的传承,就是把今天的审美带给明天的观众,再带给更多的人去享受。”

与此同时,名家工作室还要进行戏曲普及推广,参与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组织或参与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演出、讲座、研讨等戏曲普及推广活动。对于研究型专家,工作室还要负责戏曲创作研究,推动戏曲剧目创作,孵化优秀戏曲剧本,提升戏曲创作质量,开展戏曲理论研究,承担戏曲研究课题,组织戏曲资源的挖掘、收集、整理、保护、利用,为戏曲传承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参谋咨询、意见建议等智力支持。

当选为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的陈智林表示,“责任更大压力也更大,实际上这种压力也转换成动力,激励着我在方方面面以更高和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诚心做事,勠力前行。文联系统是文艺精英人才荟萃之所,名家云集,各艺术门类丰富多样,有些领域我还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需要我今后在工作中深化到‘知其所以然的层面。”对于四川文艺发展的机遇及对未来四川文艺工作的设想,陈智林希望四川文联在工作上要大力培育开放文化,涵养“创新创造”“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享”文化,以开放胸怀兼收并蓄、以开放文化引领发展。

四川自古就有“巴蜀之地,天府之国”的美誉,不仅人杰地灵,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有待挖掘。目前四川正在建设文化强省,成都正在积极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旅游名城和世界赛事名城,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和国际会展之都。国际友人和社会各界将分享城市开放红利,与四川同进步、共成长,带动四川文艺发展。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张名片,是四川人讲述四川故事、中国故事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四川文艺的载体。文联的核心在“文”,关键在“联”,川剧仅是“文”的一部分,书法、音乐等是“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文联各门类艺术家掌握的文艺、文化都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宝贵财富。文联工作和教育工作有共通之处——寓教于乐。凝聚各方面资源,发挥各领域艺术家之长,让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提升幸福指数,找到快乐空间。着眼于四川文艺发展的全局,陈智林希望所有人能情有所依、爱有所归,感受到文联大家庭的温暖,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5C474685-75F0-4D28-A266-E1397A58D31A

猜你喜欢

川剧
关于川剧进校园传承经验的探索
川剧传承保护何去何从?
助力川剧振兴事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邓方园:川剧传承 吾辈之使命
杨茜:不求成名 只做有心人
课前5分钟“川剧”在音乐课中的渗透
我的川剧变脸娃娃
投笔记·我的川剧我的团
学川剧
四川成都出资600万元专项扶持川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