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资源特征调查

2022-07-01杨礼旦陈应强杨学成

中国油脂 2022年6期
关键词:含油率台江县乌桕

杨礼旦,陈应强,杨学成

(贵州省台江县林业局,贵州 台江 556300)

油脂的来源主要有动物类和植物类,其中植物类占70%左右[1]。油料植物也称油脂植物,指植物体的种子、果实、花等器官中含有油脂的植物。贵州省台江县地处雷公山区,植物资源丰富,但没有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资源的研究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对贵州省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资源广泛调查,对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分析,为台江县开发利用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台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云贵高原东部苗岭主峰雷公山北地麓,为长江水系。地理位置为北纬26°24′~26°53′, 东经108°03′~108°31′。北以清水江为界,与黄平、施秉毗邻;西邻凯里;东南与剑河、西南与雷山接壤,面积1 108 km2;总人口16.8万,有苗、侗、土家、布依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98%以上。台江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纬度较低,海拔相对高差较大,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5.7℃,年大于或等于10℃积温3 609~4 860℃,无霜期282 d左右。台江县土壤类型多样,成土母质以碎屑岩类的母岩母质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86%;碳酸盐母岩母质次之, 占总土地面积的9%;主要森林土壤为黄壤。台江县境内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带-贵州高原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地带[2]。

1.2 研究方法

在台江县种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通过2019—2020年在全县9个乡镇、街道采用分季节多次线路调查和重点区域样地调查以及访问村民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记录沿调查线路和访问村民观察到的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的种类、生境和蕴藏量等,同时进行标本采集、拍照建档、参考有关资料[3-7]对种类鉴定,查阅油脂含量相关资料[1,8]对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的含油率、含油部位、用途等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β多样性测度Cody指数,比对物种组成沿环境梯度的替代速率,分析海拔段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计算公式:βC=[g(H)+l(H)]/2。式中:βC为β多样性测度Cody指数;g(H)表示沿海拔段增加的物种数量;l(H)为沿海拔段减少的物种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种类、含油率、用途、蕴藏量及生境(见表1)

表1 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种类、含油率、用途、蕴藏量及生境

续表1

续表1

续表1

续表1

2.2 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根据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从表1可以看出,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较为丰富,有43科97属158种,分别占全国油料植物科、属、种的39.81%、24.43%、19.41%[1],分别占台江县野生木本植物科、属、种的54.43%、39.27%、29.48%[9]。其中:裸子植物5科10属13种,以红豆杉科(Taxaceae)3属4种、松科(Pinaceae)2属3种为主;被子植物38科87属145种,主要以樟科(Lauraceae)5属25种、木兰科(Magnoliaceae)5属10种、大戟科(Euphorbiaceae)5属9种、芸香科(Rutaceae)3属9种、蔷薇科(Rosaceae)5属8种、豆科(Leguminosae)7属7种、榆科(Ulmaceae)3属6种、漆树科(Anacardiceae)3属6种、山茶科(Theaceae)2属3种等为主。从科来看,以樟科、木兰科、大戟科、芸香科占优势;从属来看,大于5种的属有樟属(Cinnamomum)7种、山胡椒属(Lindera)6种、木姜子属(Litsea)6种、花椒属(Zanthoxylum)6种,这4个属共25种,占总种数的15.82%,为优势属。

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生活型分布见图1。

图1 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生活型分布图

从图1可以看出:乔木113种,占总种数的71.52%;灌木34种,占总种数的21.52%;藤本11种,占总种数的6.96%。乔木占绝对优势,灌木次之,藤本较少。

2.3 植物地理区系分析(见表2)

表2 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属的区系分布特征

从表2可以看出:按照吴征镒等[10-11]对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划分的方法,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的地理区系成分分为9个类型,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14科(如樟科、漆树科、山茶科、大风子科等)、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10科(如松科、杉科、金缕梅科等)为主,分别占32.56%和23.25%,是构成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的地理分布区类型的主骨架,这与台江县野生木本植物科的地理分布区类型是相一致的[9];其次是世界分布7科(如豆科、鼠李科、榆科等),占16.28%。热带分布科共23科,占53.50%;温带分布科共13科,占30.22%。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的分布特点是表现出具有热带性质,同时和温带性质具有一定的联系。

从属的分布类型上看,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分为12个类型,以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如松属Pinus、柏木属Cupressus、红豆杉属Taxus等)23属和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如朴属Celtis、黄檀属Dalbergia、柞木属Xylosma等)15属为主,分别占23.71%和15.47%;其次是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及其变型(如漆属Toxicodendron、石楠属Photinia、檫木属Sassafras等)14属,占14.44%;再次为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如润楠属Machilus、南五味子属Kadsura、山茶属Camellia等)和东亚分布及其变型(如猫儿屎属Decaisnea、猕猴桃属Actinidia、栾树属Koelreuteria等)各11属,分别占11.34%。热带分布属共40属,占41.24%;温带分布属共52属,占53.61%。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属的分布特点是以温带分布占优势,表现为植物区系热带至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从已发表的文献看,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属地理成分特征与省内的江口县[12]、万山区[13]以及邻近湖南省的德夯风景名胜区[14]、湘西地区[15]基本一致,与武功山[16]、井冈山[17]、庐山[18]、壶瓶山[19]油料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特征相近,但温带分布占优势的特征更突出。这既反映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植物分布特征的共性,也反映出由热带至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2.4 分布特征

2.4.1 地域分布

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全县都有分布,以南宫镇(104种)最多,其次是台拱街道、番召镇,最少为革一镇(76种)。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呈现南部种类多,北部种类少的特征,这与台江县的森林植被有关,南部森林植被保存较完好,植物种类丰富。

2.4.2 垂直分布

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β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见表3。

表3 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β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由表3可知,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从海拔510 m到1 400 m都有分布。海拔510~600 m分布有81种,占总种数的51.26%;海拔600~800 m分布有121种,占总种数的76.58%;海拔800~1 000 m有93种,占总种数的58.86%;海拔1 000~1 200 m有59种,占总种数的37.34%;海拔1 200~1 400 m有27种,占总种数的17.09%。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主要集中在海拔510~1 000 m,1 000 m以上分布的种较少,太高海拔地区不太适宜木本油料植物的生长,表现为随海拔上升,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种数逐步下降的特征。

从表3可以看出:海拔600~800 m Cody指数最高,达80.5,表明这一海拔段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生物多样性最高;海拔1 200~1 400 m Cody指数最低,反映出随着海拔上升,Cody指数在下降。说明台江县内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在海拔段分布规律明显,台江县内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受海拔影响明显。

2.5 含油部位和含油率分析

木本油料植物储油部位主要有种子、种仁、果实、叶、根、树干(皮)、花等器官,也有多器官都含油。从表1可以看出,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的含油部位以种子、种仁、果实为主,其中以种子为含油部位的种类最多,少量的以叶、花、根为含油部位。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含油率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含油率统计结果

由表4可知:含油率10.0%~19.9%的有30种,占18.99%,如交让木、黄荆、檵木等;含油率20.0%~29.9%的有49种,占31.01%,如马尾松、红豆杉、槐、灯台树、漆等;含油率30%~39.9%的有26种,占16.46%,如五味子、红叶木姜子、梾木、木油桐、香椿等;含油率40.0%~49.9%的有27种,占17.09%,如乌桕、山乌桕、油茶、光皮梾木、宜昌木姜子、肉桂、川桂等;含油率50.0%~59.9%的有18种,占11.39%,如粗榧、天竺桂、木姜子、榛、黄连木等;含油率60.0%~69.9%的有4种,占2.53%,分别为三尖杉、山鸡椒、野核桃、贵州山核桃。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含油率40%以上的有49种,占31.01%,表明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具有含油率高的油料植物种类较多,开发潜力大。

2.6 用途分析

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的主要用途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的主要用途统计结果

由表5可知: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依主要用途可分为9大类,以工业用油植物最多,有65种,占41.14%,如三叶木通、檫木、合欢、八角枫、猴欢喜、柞木等;其次为食用油脂植物28种,占17.72%,如油茶、榧树、榛、花椒等;制皂26种,占16.46%,如粗榧、黑壳楠、皂荚、云贵鹅耳枥等;用于提取芳香油的11种,占6.96%,主要是樟科植物;制润滑油的9种,占5.70%,如朴树、多脉榆、重阳木等;药(医)用9种,占5.70%,如南五味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黄樟等;制漆(含涂料)的5种,占3.16%,如油桐、木油桐等;用于生物能源的3种,占1.90%,为山乌桕、乌桕、黄连木;用于香料的原料的有2种,占1.26%,为黄心夜合、红毒茴。以上的用途分类是目前初步认知的用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实践,更多的用途将被开发出来,例如:木姜子油在台江苗族地区,作为一种祛除人体内湿气的药物,效果好;油茶籽油是当地治疗多种疾病的偏方。

2.7 蕴藏量分析

经调查估算,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蕴藏量丰富,分布面积在6 666.7 hm2以上有15种,占9.49%,如马尾松、盐肤木、杉木、柏木、木姜子等;蕴藏量较多,分布面积在3 333.3~6 666.7 hm2有62种,占39.24%,如香椿、梾木、花椒、合欢、油桐、油茶等;蕴藏量中等,分布面积在666.7~3 333.3 hm2有60种,占37.98%,如吴茱萸、漆、乌桕、山乌桕等;蕴藏量少,分布面积在666.7 hm2以下,零星分布有21种,占13.29%,如光叶石楠、紫藤、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粗榧、黄连木、猴欢喜等,但这些零星分布的种,有很多是优质的木本油料植物,如黄连木、贵州山核桃等,应加大其种质资源的保护。

2.8 台江县优先发展的木本油料植物

2.8.1 油茶

油茶是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植物,其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油茶籽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油茶籽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台江县的油茶籽含油率较高,达42.4%。目前台江县正在大力发展油茶林基地,建成面积1 500 hm2,将成为台江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2.8.2 乌桕

乌桕经济价值较高,是重要的生物能源植物,且有多种用途。乌桕树干材质致密,是制作家具和工艺木雕的上好材料;其叶为天然的黑色植物染料;乌桕籽富含蜡质,可制作上等蜡烛、肥皂或油漆。另外,乌桕的根、叶、皮、籽均可入药,有镇痛消炎、降压、降胆固醇的作用。

乌桕籽作为我国用途广泛的重要工业油料,用于制作蜡烛、肥皂、金属皂、润滑脂、合成洗涤剂、软化剂,以及制取软脂肪、硬脂肪的原料。乌桕种子表面附有一层白色蜡质,俗称“皮油”,是制作蜡烛与肥皂的原料,也可作为生产硬脂酸和油酸的原料。除去蜡质的种子可榨油,其油又称“桕油”或“梓油”,可供制油漆和油酸,并作为机械润滑油、油墨、化妆品、蜡纸等的原料。用带蜡层的种子榨油,其油称为“木油”,多用于制作肥皂和蜡油。

乌桕在台江县分布于台盘乡、老屯乡等地,大多生长在村寨周边。据调查,当地百姓对乌桕的了解甚少,其直接利用程度远没有木姜子高,所以目前没有被过多地破坏。随着人们对该物种认识的增加,加之其具有较高的经济用途,如不合理规划与保护,资源极易被破坏,所以亦是作为优先发展的主要对象。

2.8.3 木姜子类

木姜子类是樟科木姜子属诸多树种的统称,主要以提制木姜油为主要用途,尤其以毛叶木姜子香味最浓,品质最好;但在日常生活中,以山鸡椒(山苍子)、木姜子等为多,有时亦用山胡椒属的香叶子、山胡椒作为木姜子的替代品。我国西南地区尤其贵州是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木姜子油是传统的民间食用油和调味品,特别是酸汤类食品酸汤鱼等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从2010年起,台江县已建成木姜子基地780 hm2,并对木姜子类多种植物的含油率和成分进行了测定。

台江县野生木姜子类种类多、种群数量亦较为丰富,种源充足,尤其是南宫镇大黑山一带野生木姜子种类较多,包括山鸡椒、毛叶木姜子、木姜子等,基本全省所有市场上的木姜子种类台江县都有资源,尤其是毛叶木姜子,要比市场上常见的木姜子的香味纯正得多。毛叶木姜子等木姜子繁殖技术要求不高,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如能将台江县毛叶木姜子等木姜子类植物大力繁殖,创造知名品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将是台江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出路。

2.8.4 黄连木

黄连木是重要生物能源植物,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出油率高、油品好的特点。研究表明:黄连木种子含油率56.5%,种子出油率20%~30%,果壳含油率3.28%,是一种不干性油,油色淡黄绿色,带苦涩味,精制后可供使用;鲜叶含芳香油0.12%,可作保健食品添加剂和香熏剂等;黄连木种子油脂肪酸组成主要包括棕榈酸、油酸、亚油酸、棕榈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亚麻酸,其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含量之和占脂肪酸总量的95%左右。黄连木种子油可用于工业用油和生物能源,取油后的饼可作饲料和肥料;叶含鞣质10.8%,果实含鞣质5.4%,可提制栲胶;果、叶亦可做黑色染料。

黄连木在台江县革一镇、施洞镇有零星分布,调查时发现黄连木生长良好,结果量较大,只要采种育苗,开发困难不大。黄连木被喻为“石油植物新秀”,是制取生物柴油的上佳原料[20],因此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3 结 论

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有43科97属158种,分别占全国油料植物科、属、种的39.81%、24.43%、19.41%,分别占台江县野生木本植物科、属、种的54.43%、39.27%、29.48%。油茶、乌桕、木姜子类、黄连木、贵州山核桃、榛、花椒、皂荚等开发潜力大。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属以温带分布占优势,表现为植物区系热带至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主要集中在海拔510~1 000 m,1 000 m以上分布的种较少,β多样性Cody指数测度发现,海拔600~800 m Cody指数最高,台江县内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受海拔影响明显。台江县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含油率40%以上的有49种,占总种数的31.01%;用途涵盖以工业用油为主的9大类;蕴藏量中等及以上有137种,蕴藏量丰富。

猜你喜欢

含油率台江县乌桕
乌桕赤于枫
乌桕果
山乌桕苗木培育技术
“南国红叶”山乌桕
页岩气开发水基钻屑中含油率的测定方法研究
台江县老同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苗族古歌文化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
氧化处理含油污泥的氧化剂选择研究
播期与氮肥对高芥低硫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台江县关工委开展乡、村两级关工委成员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