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2-07-01马东东
马东东
(保山学院 政府管理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新世纪以来,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渐入佳境,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民族社会工作,特别是2010年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论坛”之后,直接推动了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发展。虽然最早直接以“民族社会工作”为主题开展的研究是张丽剑、王艳萍于2005年发表的论文《从民族角度审视社会工作》[1],但是追溯民族社会工作本土化前史,是20世纪40年代热闹一时的边疆社会工作[2],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之后,羌族、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受灾群众成为社会工作重点关注的对象,民族社会工作开始了新的实践[3]。2021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十四五”开局之年,民族社会工作又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方兴未艾的新世纪的前二十年,学者们关注的议题、探讨的重点、总结的经验都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把握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当下热点。本文尝试用可视化的形式将其展示出来,对进一步推动民族社会工作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探索大有裨益。
文献计量分析由于更擅长从大量的数据中抽丝剥茧,发现隐藏于数据背后的规律,更好地弥补了传统文献综述只偏重内容分析的不足,在越来越多的学科领域受到研究者的追捧。近年来,从文献计量分析的角度对社会工作进行研究的成果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基本都局限于社会工作整体发展或诸如儿童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教育等较为成熟的分支领域。冯元等人在2015年对民族社会工作研究进行过可视化分析,该文采用的是Bicomb(书目共现分析)软件和SPSS软件[4],但是近七年喷涌出现的研究成果没有囊括进去,且由于是知网总库检索,没有很好地保证文献的质量,其可视化的程度和质量仍较浅显。
为从较为宏观、全貌的角度审视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整体演进历程,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中认可度较高的CiteSpace软件,利用可视化技术,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示结果,以便总结当下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探讨未来研究的趋势。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属于科学计量学的范畴,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研究方法,2005年由大连理工大学陈悦团队率先引入国内并进行翻译命名。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knowledge domain)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它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兼具“图”和“谱”的双重特征[5]。用定量统计方法发现科学知识指数增长规律的科学计量学奠基人普赖斯(D.Price),是科学知识图谱的早期开拓者[6]。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专门组织研究者推动知识图谱的研讨之后,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的工具不断被开发出来。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团队开发的CiteSpace软件,是一款在科学文献中识别与可视化新趋势与新动态的Java应用程序,已成为信息分析领域中影响力较大的信息可视化软件[7],也是目前被较多国内研究者所认可和使用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
CiteSpace软件特色鲜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形成图谱,可视化程度较高且辨析度明显,在探寻研究主题随时间的演化历程,明确当下的研究热点,预测未来研究趋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采用CiteSpace(5.8.R3c版本)软件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期刊进行检索,为保障文章质量,期刊来源设置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CSSCI、CSCD”,利用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将检索主题设置为“民族”和主题“社会工作”,合并设置为精确,发表起始时间不做限制,截止时间设定为2021年11月1日,共检索出164条文献。通过阅读筛选,删除与主题无关的征稿、人物简介等文献,最终剩余144条文献。为便于CiteSpace软件处理,将检索筛选出来的144条信息记录数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并以“download_*.txt”格式文件进行命名保存。
(三)软件基本设置
经过简单梳理发现,导出的144条与民族社会工作相关的文献,出现年份最早的文章在2005年,所以将时间范围(time slicing)设置为2005年—2021年,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设定为1年。术语来源(term source)不做变动——默认全选,包含了标题、摘要、作者关键词、扩展关键词。关于节点类型(node types),在行文过程中再根据需要选择关键词、作者、机构等作为分析的节点。为保证可视化内容的清晰,有必要将零散的节点排除在外,所以在剪裁(pruning)选项中勾选“路径(pathfinder)”“网络剪裁(pruning sliced networks)”和“整体网络剪裁(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s)”。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时空分析
1、时间分析:总体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
对民族社会工作相关研究的发文量进行总体统计,按照时间排序形成发文量变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日益增多,最早的文献出现在2005年,之后整体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2012成为数量显著增加的转折点,这与当时民族社会工作领域里程碑事件的出现不无关系。2010年“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致信论坛,并指出“发展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对创新民族工作方法、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官方对民族社会工作的肯定进一步刺激研究领域的发展。2011年中央民族大学举办“民族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2012年《民族研究》第四期同期刊发王思斌[3]、任国英[8]、王旭辉[9]等人的三篇民族社会工作主题的论文,推动研究高潮的到来,之后相关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从2013年起核心期刊发文数量基本稳定在10篇以上,与社会工作相关论文很难发表在核心期刊的事实相比,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
图1 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年发文量变化趋势图(2005-2021)
2、空间分析:研究论文聚集于民族地区的高校
通过统计论文第一作者所在的单位,得出表1。作者所在单位的发文数量能够充分反映该单位在民族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地位水平,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以发现作者聚拢在少数几个单位,地域空间分布非常集中。排名前十五的单位基本占据了作者所在单位的半壁江山,充分体现出这些学校在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方面的高水平。这样的分布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凝聚研究力量,不断提升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学术在不同区域的不平衡,不利于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通过表1的分析也可以看到,排在前十的单位中除去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外,另外八所学校要么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要么是民族院校,充分体现出民族社会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更加快速。进一步分析可见,西南边疆的云南、广西、四川、贵州的民族类院校都榜上有名,民族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以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为己任[10],也从侧面说明民族院校依托民族学、社会学等强势学科,在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方面产生学术力量的聚集效应。
表1 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前十五名分布表
3、作者发文统计分析:研究者合作网络仍未形成
如图2所示,时间切片选择“5年”,运行之后得到节点194个,连线126条。图中每个节点表示一名作者,节点越大亦即作者名字字体越大,代表发文数量越多,通过统计汇总得出汪洪亮发文5篇,王思斌和何乃柱发文4篇,发文3篇的有卢时秀、张和清、胡阳全三人。北大王思斌教授作为社会工作学界的核心人物,对于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推动作用明显。社会工作学者构成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主导力量,而社会学、民族学的学者也开始涉猎相关研究,研究队伍来源开始突破单一领域,拓展了不同学科、研究范式的视角。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由于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所形成的作者合作网络较少,偶尔出现的合作在规模层面也较小,学者们的合作密切程度较低,个人单打独斗的形式较为常见。图中唯一较为密切的网络,经过梳理后发现是《中国社会工作》杂志以记者与学者问答的形式形成的一篇通讯类文章。
图2 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二)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是呈现研究热点的重要途径,将时间范围设定为2005年—2021年,时间切片(time slicing)为“1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设置为“关键词”,共产生合格记录(qualified records)144条。经过剪裁并可视化后,如图3所示,共生成节点222个,连线353条。关键词在图谱中以节点的形式显示出来,节点外围圆圈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就越热门,中心度大于0.1的关键词会在图谱节点中显示出紫色的外圈,这表明指向该节点的连线数量越多,该节点在共现网络图谱中所发挥的桥梁作用就越明显。
图3 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第一,基于频次的分析。通过统计论文中出现频次位居前十的关键词,形成表2。如表2所示,出现频次最多的三个关键词是社会工作、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这与本文研究主题——民族社会工作相呼应。除此之外的关键词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学者李安宅,他的著作《边疆社会工作》被众多学者认定为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开端;二是应用领域:社会治理、精准扶贫、文化,这些议题频繁与民族社会工作功能定位相联系;三是实践方法:本土化、文化能力、社区服务,在民族社会工作实务体系构建中,这些关键词被提及得最多。
表2 基于频次的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关键词共现统计表
第二,基于中心度的分析。中心度越高的关键词,往往代表着其是某一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具有推动研究发展的中介作用。如表3所示,中心度最高的是社会工作(0.45),其次是民族地区(0.32),再次是少数民族(0.22),这三个关键词都是在民族社会工作概念提出之初的2005年—2007年开始出现,对社会工作的这一分支领域的发展起到锚定基石的作用。通过对中心度关键词的整体分析可以发现,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05年—2006年是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概念的提出与辨析;2007年—2011年进入第二阶段,进一步明确民族社会工作所要探讨的价值理念、实践逻辑,此阶段社区、文化、本土化、和谐等关键词频频出现。第三阶段是2012年以来,结合十年间社会工作重点关注的领域和政策导向,从社会治理、精准扶贫、生态保护等方面开展民族社会工作实践探索和研究。
表3 基于中心度的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关键词共现统计表
第三,关键词聚类分析。对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热点关键词运用LLR算法进行聚类分析,选择排名前十的类团进行呈现,如表4和图4所示,可以发现每个类团都是通过算法将关系紧密的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并自动选择该类中算法值最大的那个关键词作为代表,成为类团的标签(名称)。Cluster size表示类团容量,并呈现类团中的成员数量,一般类团10以下表示聚类效果比较差,可以不做分析。Silhouette表示一个类团内部成员间的紧密程度,或者说成员的同质性,一般这个值大于0.7,就认为它们的紧密程度比较良好,或者说类团内部成员比较同质,说明聚类是成功的。结合表4和图4分析得知,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所形成类团的聚类效果较好,除“价值理念”和“乡村振兴”外的其他关键词,类团数量都在10及以上,表明大家的研究在民族社会工作框架之内较为集中于某些主题;相关类团的Silhouette值都高于0.7,每个类团都围绕核心关键词多点开花,如以“本土化”为名称的类团,涉及“西方文化”“中国传统”“价值观”“回族”等几个议题,但是本质而言都是结合这些议题探讨民族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主旨。
表4 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关键词聚类汇总表
图4 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三)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演化脉络
如图5所示,根据关键词演化时间线图谱,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社会工作领域的热点关键词及其演变脉络的轨迹,与图4“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将演化脉络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性历程。2005年民族社会工作概念首次正式提出,到2010年围绕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城市少数民族社区建设形成一些成果;2011年—2015年,随着更多研究者将目光关注到民族社会工作领域,大家开始针对“民族社会工作”进行理论建构,特别是2012年《民族研究》第4期集中刊发的文章,对民族社会工作的概念进行辨析,基本意涵和特征进行归纳,并从学理层次阐述发展路径。与此同时,结合不同地区民族社会工作实务,通过经验总结,提出实务过程中需遵循“文化敏感性”的价值理念,以助推实践服务的成效性。2016年至今,特别是十九大提出社会治理思想,紧随其后的是具有国情特色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民族社会工作除继续拓宽学理层面的深度外,在诸如“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围绕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进行专业实践,2020年开始转向与扶贫工作相衔接的乡村振兴,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议题仍是研究的热点。
图5 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关键词演化时间线图谱
当一个关键词在短时间内获得激增,突然变成一个热点,被学术界所关注,这一现象称为“突变”。通过探测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关键词的突变情况,绘制出图6。一方面从时间维度来看,与国家政策纲领步调一致的研究突变形成热点后,延续的时间跨度较长,如民族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结合,且这些研究内容的热度仍在持续。另一方面从强度维度来看,突变强度最大的是关于“李安宅”的研究,从民族社会工作历史演变的角度审视,与不少学者追本溯源,寻找民族社会工作在国内的起源不无关系。而2007年前后围绕“社会事业”,2017年前后围绕“精准扶贫”的研究成为突变的关键词,但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研究热点也随之淡化。
图6 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关键词突变图谱
三、结论与讨论
对文献梳理分析后发现,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从相关研究的时空分析来看,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者表现出对民族社会工作的关注,并结合自身专长,整合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理论与方法,不断拓展研究范畴。第二,从关键词突变、聚类、演进脉络来看,民族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价值理念、功能定位、实务经验等内容的探讨贯穿始终,在这一主体逻辑之下,结合着国家的政策方略,与时代发展密切结合的诸如精准扶贫、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议题也不断成为研究的热点,形成主体脉络与情境脉络双重发展的态势。第三,从研究成果来看,研究的理论影响力日益增强。民族社会工作的科研论文越来越受到有分量的核心期刊的青睐,在整个社会工作研究领域受重视程度得以提升,官方在出台政策、制度前时常将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实证支撑。诸如“文化敏感性”“边界跨越”等价值视角的强调,与传统民族工作交叉融合、嵌入基层社区等实践体系的建构,都丰富了研究成果的类型。
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现有研究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需要学术领域在未来加以改善。首先,突破主体窠臼,促进均衡发展。从社会工作整体发展来审视,民族社会工作还在边缘位置,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引起研究者最大程度的注意。目前民族社会工作核心研究力量主要集中于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或是民族类院校,依托区位优势和民族学等学科优势,产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其他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参与度较低。为推动民族社会工作学科和研究的良性发展,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开展相关研究,不同院校、不同研究者之间应加强合作沟通,互通有无,形成学术共同体,共同助推民族社会工作知识的生产。
其次,拓宽研究内容,注重本土特色。一是由于西方并没有民族社会工作这一提法,更多地被称为是族群社会工作或移民社会工作,对于相关内容往往只停留在文献综述时的简要介绍,实质借鉴其理论、方法开展研究的较少,应加大相关文本的翻译、理论方法的引入,并探索在我们国情之下应用的可行性。二是在所有的研究中,重点仍是宏大抽象层面且偏向基本学理的探究。而未来一段时间,在民族社会工作理论构建逐渐丰满的同时,应主动偏向在理论指导下的实务及模式的总结,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面临的需求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具有针对性的微观行动研究,如结合某一少数民族服务的社会工作实践路径探索等势必应成为接下来的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吸纳消化国外理论,结合国内具体实践情境,总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社会工作理论。
再次,整合研究方法,丰富分析视角。现有研究使用的方法较为单一,研究范式多是思辨性质的,从主观抽象的学理层面进行探讨。以项目、市域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定性研究的居多,而基于数据分析的定量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同质化严重。应该整合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融汇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历史分析、田野调查、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等不同的研究方法都可以发挥作用,共同贡献于民族社会工作研究。
最后,强化研究应用,增强现实价值。目前相关研究结果与实务领域只是初步的结合,效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一方面应加强对于民族社会工作教育的研究,制定专业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科班出身的民族社工人才的质量;围绕更容易在民族地区扎根的本地人才的转化,也可以从培训、督导等机制方面加以完善。另一方面,不同议题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基于不同地域的经验提炼,应进一步宣传推广,有意识地推动学术理论反哺一线实务。与传统民族工作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助力实务进步,推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问题的解决。此外,还应该推动民族社会工作与其他诸如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领域的结合,形成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工作、民族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等更加细微层面的实践情境,基于已有理论成果,站在跨文化视角之下进行服务,更符合现实中民族社会工作从业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