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缅甸语与汉语应答语用法比较
——以“[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与“好的”“是的”为例

2022-07-01路洁清陈仙卿

保山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陈述句词典汉语

路洁清 陈仙卿

(红河学院 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蒙自 661199)

随着“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学习汉语的各国留学生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缅甸语学习需求在中国国内也逐渐增加。无论学习哪种语言,准确掌握语言环境和相似话语的用法异同对于成功的交际显得十分必要。应答是言语交际中很常见的一种行为。在教学和交际过程中,笔者发现缅甸语学习者在日常对话中经常混用“[houˀ⁴⁴kɛ⁵³]”和“[houˀ⁴⁴tɛ²²]”,往往把“[houˀ⁴⁴kɛ⁵³]”说成“[houˀ⁴⁴tɛ²²]”。在同一些外国留学生的交谈中亦发现汉语初学者容易把汉语的“好的”说成“是的”,造成语用混淆,从而影响交际效果。

目前,涉及汉语“好的、是的”研究比较多,主要从语法学、语用学角度进行研究,如赵聪的《应答词“是、对、行、好”的话语功能分析》总结了对应答词“是(的)”和“好(的)”的话语功能及语用差别[1],刘永峰的《是好对行+语气词的话语功能》详细分析了“是”和“好”加语气词“的”后话语功能和语义内容[2],刘晨的《汉语应答语“好+语气词”及其教学策略研究》探讨了“好的”的语气意义和话语功能以及留学生使用情况[3],张治的专著《汉语同意应答语研究》中在分析同意应答语的引发语的规约形式和表现手段中也提及了“是的、好的”的用法[4]。关于缅甸语学习中“[houˀ⁴⁴kɛ⁵³]”和“[houˀ⁴⁴tɛ²²]”的用法分析仅在一些教材上有简要说明,如汪大年编著的《缅甸语教程(第一册)》中有提及语气词“[houˀ⁴⁴kɛ⁵³]”的用法,钟智翔、尹湘玲编著的《基础缅甸语(1)》中有提及判断词“[houˀ⁴⁴]”的用法。

社会语用学是社会学与语用学的结合,主要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情况,探讨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属性、语用语境因素对意义产生与理解的影响[5]。应答语是用来表示听话人对说话人所说话语的一种回应,具有某种特殊的语用功能。本文以缅甸语应答语“[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和汉语应答语“好的”“是的”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语用学理论,通过日常对话的缅汉互译来对缅甸语和汉语应答语的语义及语用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的共性与差异,以揭示它们在话语交际中的意义,并从第二语言习得角度对学习者的偏误运用现象作出解释,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缅甸语“[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与汉语“好的”“是的”的义项分析

缅甸教育部缅甸文委员会编著的《缅甸语词典》中指出“[houˀ⁴⁴]”为动词,有“[hmã²²kã²²dði²²](对、正确),[phjiˀ⁴⁴mjauˀ⁴⁴ai²²mj͂1²²dði²²](成功)”的意思;“[houˀ⁴⁴kɛ⁵³]”为助词,表示承认、答应、同意和正确、对的意义[6]。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缅甸语教研室编著的《缅汉词典》中,对“[houˀ⁴⁴kɛ⁵³]”的释义是:为叹词,表示同意、应诺,译为“是”,例如:[mənɛˀ⁴⁴phã²²sɔ⁵⁵sɔ⁵⁵la²²khɛ⁵³.](明天早一点来!)[houˀ⁴⁴kɛ⁵³khəmja⁵⁵.](是!);“[houˀ⁴⁴]”为动词,有“正确、对、真实、真是、是;真行、真能干、了不起;像样、像话、对头”的意思;“[tɛ²²]”为口语体中一般叙述句的句尾助词[7]。

汪大年编著的《缅甸语教程(第一册)》中指出“[houˀ⁴⁴kɛ⁵³]”为语气词,表示同意、允诺之意,相当于汉语中的“是”“好的”,例如:[khəmja⁵⁵tɵwa⁵⁵ju²²ba²².](你去拿吧。)[houˀ⁴⁴kɛ⁵³.](好的。)[8]。

钟智翔、尹湘玲编著的《基础缅甸语(1)》中指出判断词“[houˀ⁴⁴]”含有“是”之意,在回答疑问句以“是不是”提问时要用“[houˀ⁴⁴]”,例如:[di²²lu²²ha²²tɕai⁵⁵dða⁵⁵la⁵⁵.](这个人是学生吗?)[houˀ⁴⁴pa²²dɛ²².](是的。)[9]。

王子崇编著的《汉缅大词典》中对“好”的相关解释为形容词和应答语[10];对“是”的意义解释为[hmã²²dði²².][hmã²²kã²²dði²².](对、正确)和[houˀ⁴⁴kɛ⁵³](好的)[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指出“好”是多音词,有形容词、动词、副词、代词等词性,作为形容词,有表示赞许、同意、结束或转折话题等[11];“是”有动词、形容词、代词等词性,作为形容词,有“对、正确”的意思,例如:“你说得极是。”作为动词有“表示答应”的意思,例如:“是,我就去。”[11]

由上述各文本的释义可知,《缅甸语词典》和《缅汉词典》中的“[houˀ⁴⁴]”都有“正确、对”的意思,《汉缅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是”也都有“正确、对”之义,说明缅甸语“[houˀ⁴⁴]”和汉语“是”在表示“对、正确”这一意义上可以相对应。但在表示“答应、允诺”这一语义上,汉语的“是”和缅甸语“[houˀ⁴⁴]”不能完全对应,而是接近缅甸语中的“[houˀ⁴⁴kɛ⁵³]”之义。《缅甸语词典》和《缅汉词典》中的“[houˀ⁴⁴kɛ⁵³]”都有“同意、答应”的意思,《汉缅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好”也都有“同意”的意思。

研究“[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和“好的”“是的”可从词“[houˀ⁴⁴]”“好”和“是”的角度出发,分别添加助词“[kɛ⁵³]”“[tɛ²²]”“的”以确定“[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好的”“是的”的语用意义。乍一看,这种研究思路无可厚非,因为“[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好的”“是的”分别由“[houˀ⁴⁴]”“好”“是”引申而来,而“[kɛ⁵³]”“[tɛ²²]”“的”都是助词,起到句尾助词或语气功能的作用。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上述释义是根据词性进行解释说明的,但各类词典对“[houˀ⁴⁴]”“[houˀ⁴⁴kɛ⁵³]”“好”“是”的词性说法不尽相同。有的说“[houˀ⁴⁴kɛ⁵³]”为助词,也有说是叹词,还有说是语气词;有的说形容词“好”表示赞许、同意、结束或转折话题,也有说“好”是副词,也有说是应答语;有的说“是”是形容词,有的说是动词。若综合这些词的词性意义来理解“[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与汉语“好的”“是的”的意义,会让人感觉非常混乱。毕竟词性不同,语法功能和意义也不同。因此就会导致不能非常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况且“[houˀ⁴⁴kɛ⁵³]”的词义并不是简单由“[houˀ⁴⁴]”和“[kɛ⁵³]”①“[kɛ⁵³]”作为语气助词时,用在以ɛˀ⁴⁴、iˀ⁴⁴、aˀ⁴⁴为结尾音的动词后,表示加强语气,例如:[houˀ⁴⁴kɛ⁵³la⁵⁵.](真的吗?)但这句话中的“[houˀ⁴⁴kɛ⁵³]”与应答语“[houˀ⁴⁴kɛ⁵³]”意思是不同的。的词义组合而成的,而应当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它的语义和语用。因此,这种研究角度是不合理的,也不符合“[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好的”“是的”作为应答语的话语功能。英国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系统,而不是产生结构的系统,因此语言研究不能就语言而研究语言,应该把语言研究与语言使用者及其使用环境结合起来[12]。故将这四种应答语置于交际语境条件下,做社会语用分析,揭示应答语的功用和意义,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对应答语“[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与“好的”“是的”的偏误运用现象

在缅甸语“[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和汉语“好的”“是的”的实际运用中,缅甸语初学者在进行缅甸语日常对话时常混用“[houˀ⁴⁴kɛ⁵³]”和“[houˀ⁴⁴tɛ²²]”这两种应答语,而外国留学生在汉语交际时也会出现类似问题。例如:①语料均取自教师和学生们的实际日常对话。

(一)中国的缅甸语初学者在日常对话中出现的语病

例:(1)ka⁵³:tɵwa⁵⁵dʑa⁵³zo⁵³. 甲:走吧。

kha⁵³:houˀ⁴⁴tɛ²². 乙:是的。

(2)ka⁵³:pjã²²dɔ⁵³mɛ²². 甲:要回了。

kha⁵³:houˀ⁴⁴tɛ²². 乙:是的。

(3)shəja²²ma⁵³:mənɛˀ⁴⁴phã²²301 hma²²bɛ⁵⁵tɛˀ⁴⁴tɕa⁵³mɛ²².

老师:明天也在301上课。

tɕaũ⁵⁵dða⁵⁵:houˀ⁴⁴pa²²dɛ22.

学生:是的。

(4)tɕaũ⁵⁵dða⁵⁵:tɕaiˀ⁴⁴sa⁵⁵dɛ22.

学生:喜欢吃。

shəja²²ma⁵³:“sa⁵⁵ja⁵³da²²tɕaiˀ⁴⁴tɛ²²”lo⁵³pjɔ⁵⁵ja⁵³mɛ²².

老师:应该这样说“sa⁵⁵ja⁵³da²²tɕaiˀ⁴⁴tɛ²²(喜欢吃)”。

tɕaũ⁵⁵dða⁵⁵:houˀ⁴⁴pa²²dɛ22.

学生:是的。

上述对话中,例(1)(2)的应答句是错误的,应该用“[houˀ⁴⁴kɛ⁵³]好的”来回复。例(3)是老师通知学生明天上课的地点,学生收到通知后的回复。这种情况下老师期待学生用“[houˀ⁴⁴kɛ⁵³ba²²]好的”来应答,表示“收到、懂了”,但例(3)中已经知道上课地点的学生用“[houˀ⁴⁴pa²²dɛ22]是的”来回复,可以理解和翻译为“没错”,也是能接受的。例(4)是老师给学生纠正错误,学生知道正确的用法后回复的对话。老师指出正确的说法后,学生确认理解并接受,应用“[houˀ⁴⁴kɛ⁵³]好的”来回答,但是学生却用表判断、同意的“[houˀ⁴⁴tɛ²²]是的”来回答,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因此是错误的应答。

(二)外国留学生用汉语聊天时出现的类似问题

例:(5)A:看你方便的时间出发吧。

B:是的。

(6)A:你知道哪里有超市吗?

B:我朋友知道,我问问他再告诉你哦。

A:是的。谢谢!

例(5)(6)中的引发语都是祈使句,发话者提出建议,这种情景中都该回答“好的”,表示赞同、接受、同意的态度,但实际回答却用表示确认、判断的“是的”。

三、缅甸语“[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和汉语“好的”“是的”的对应用法

(一)缅甸语“[houˀ⁴⁴kɛ⁵³]”与汉语“好的”的对应用法

现代汉语中,应答语“好”有表示对某种请求、命令、邀请或咨询的应允,对建议、观点或行动的赞同、肯定,对告知、提醒类引发语表示确认等功能。如:“好,我一定照你说的办。”;“好!你干得不错。”;“就要到了。”“好。”应答语“好的”的主要功能是应允,对发话者的建议、请求、命令表示答应、接受、同意。例如:“帮我递过去,好吗?”“好的,没问题。”又如:“今天下班前把报告写完。”“好的,我一定完成。”通常应答相对比较正式,传达出谦恭、诚恳的态度,体现礼貌原则。此外,“好的”也有确认的功能,应答者确认理解并接受或表示信息已经收到。如:“现在来不及了。”“好的,知道了。”应答者确认自己理解发话者所说意思并表示接受。又如:“这是你要的资料。”“好的。”这里的“好的”是应答者对发话者所说信息的接收。

缅甸语中的“[houˀ⁴⁴kɛ⁵³]”可用于对发话人的建议、邀请、要求、命令表示答应、同意、接受,也是一种礼貌用语,表示答话人对发话人的尊敬,多用于晚辈应答长辈,下级应答上级。从句类的角度来看,“[houˀ⁴⁴kɛ⁵³]”多用于祈使句的应答。

例:(7)shəja²²ma⁵³:tɵa⁵⁵do⁵³tɵəmi⁵⁵do⁵³əsa⁵³əshoũ⁵⁵phaˀ⁴⁴tɕi⁵³ba²².

女老师:孩子们,从头到尾读读看吧。

tɕaũ⁵⁵dða⁵⁵mja⁵⁵:houˀ⁴⁴kɛ⁵³ba²²shəja²²ma⁵³.

学生们:好的,老师。

(8)e͂1²²ɕĩ²²:lwĩ²²lwĩ²²la²²,la²²,w͂1²²ba²².

主人:伦伦,来,来,进来。

ɛ⁵³dðɛ²²:houˀ⁴⁴kɛ⁵³ba²²ã²²ti²².

客人:好的,阿姨。

(9)ka⁵³:əkhu⁵³COVID-19 ətɕhe²²əne²²sho⁵⁵jwa⁵⁵ne²²dɛ²²,əpj͂1²²tɵwa⁵⁵j͂1²²hnəkhaũ⁵⁵si⁵⁵

taˀ⁴⁴tɵwa⁵⁵ba²².

甲: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很严重,出门还是戴口罩吧。

kha⁵³:houˀ⁴⁴kɛ⁵³ba²².

乙:好的!

例(7)中老师嘱咐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答应说“[houˀ⁴⁴kɛ⁵³ba²²]”,传达出谦恭、诚恳的态度,相当于汉语应答语“好的”。例(8)是主人(阿姨)邀请客人(女孩)进屋时,女孩应允说“[houˀ⁴⁴kɛ⁵³ba²²]”。例(9)加了语气词“[ba²²]”显得更加文雅有礼貌。例(9)是乙回应或接受甲的建议或要求。这些对话中答话人都用“[houˀ⁴⁴kɛ⁵³]”来回复。

“[houˀ⁴⁴kɛ⁵³]”不仅用于晚辈与长辈、下级与上级等认识的人之间的交流,与陌生人讲话时也常用“[houˀ⁴⁴kɛ⁵³]”来回应,表示礼貌。此外,“[houˀ⁴⁴kɛ⁵³]”还可用于对发话人所说意思表示确认明白并接受。表示确认的功能时,引发语通常是提醒性质的陈述句。

例:(10)əlouˀ⁴⁴tɵəma⁵⁵:tɕənɔ²²lu²²tɵiˀ⁴⁴pa²².da²²tɕənɔ⁵³jɛ⁵³le͂1ˀ⁴⁴sa²²kaˀ⁴⁴,lo²²aˀ⁴⁴j͂1²²phoũ⁵⁵shɛˀ⁴⁴khɔ²²ba²²khəmja²².

员工:我是新来的。这是我的名片,需要时请打个电话叫我吧。

maũ²²maũ²²:houˀ⁴⁴kɛ⁵³.

貌貌:好的。

(11)lu²²ŋɛ²²1:əko²²je²²…təkhu⁵³lauˀ⁴⁴me⁵⁵dʑ͂1²²lo⁵³ba²².

年轻人1:大哥,请问一下。

lu²²ŋɛ²²2:houˀ⁴⁴kɛ⁵³.ba²²keˀ⁴⁴sa⁵³mja⁵⁵lɛ⁵⁵khəmja²².

年轻人2:好的(哦、嗯)。有什么事吗?

lu²²ŋɛ²²1:na͂1²²gã²²dəga²²kɔ⁵⁵le͂1ˀ⁴⁴ko²²bɛ²²lo²²tɵwa⁵⁵ja⁵³məlɛ⁵⁵khəmja²²?

年轻人1:国际学院怎么走呢?

lu²²ŋɛ²²2:di²²ga⁵³ne²²əshoi⁵⁵thi⁵³ɕauˀ⁴⁴tɵwa⁵⁵j͂1²²jauˀ⁴⁴pi²².

年轻人2:从这里直走到头就是。

lu²²ŋɛ²²1:houˀ⁴⁴kɛ⁵³,tɵi⁵³ba²²bi²².tɕe⁵⁵zu⁵⁵bɛ⁵⁵əko²².

年轻人1:好的,知道了。谢谢哥!

例(10)是新员工给客户名片推荐自己,客户用“[houˀ⁴⁴kɛ⁵³]”来应答,表示礼貌。例(11)中两次出现“[houˀ⁴⁴kɛ⁵³]”,第一个是呼应对方的招呼(汉语语境中经常省略此回答),第二个是听懂对方意思后的回复,同汉语中“好的”的确认功能一样。

以上为祈使句和一般陈述句,以下举例说明其在疑问句中的用法。

例:(12)tɕɔ²²jɛ⁵⁵na͂1²²:tɕənɔ²²gɔ⁵⁵laiˀ⁴⁴lo⁵³ja⁵³məla⁵⁵.

觉耶乃:我也可以一起去吗?

tɕhã⁵⁵tɕhã⁵⁵e⁵⁵:houˀ⁴⁴kɛ⁵³(ja⁵³ba²²dɛ²²).tɵwa⁵⁵dʑa⁵³zo⁵³.

羌羌埃:(好的/嗯)可以的。走吧。

例(12)是朋友之间的对话,听话人同意对方的请求,说“ [houˀ⁴⁴kɛ⁵³]”来回答,意思为“[ja⁵³ba²²dɛ²²]可以的”。这个对话中“[houˀ⁴⁴kɛ⁵³][ja⁵³ba²²dɛ²²]”可以连在一起回答表示“呼应”+“同意”,也可以省略其中的“[ja⁵³ba²²dɛ²²]”或“[houˀ⁴⁴kɛ⁵³]”,只表示“同意”。汉语回答时常常不说“好的/嗯”,直接回复“可以的”。

综上所述,缅甸语“[houˀ⁴⁴kɛ⁵³]”和汉语“好的”都可在答应事情、同意别人的要求和确认已知信息等语境下使用,即两者都有应允功能和确认功能。相对确认功能,应允功能使用较多。应允功能通常用于应答祈使句,确认功能通常用于应答陈述句。在交际运用中,“[houˀ⁴⁴kɛ⁵³(ba²²)]”和“好的”都能独立成句,在不需考虑“对、错”的问题上都可以用“[houˀ⁴⁴kɛ⁵³]”来应答。

(二)缅甸语“[houˀ⁴⁴tɛ²²]”与汉语“是的”的对应用法

现代汉语语言环境中,“是”有表示对某种观点、看法的赞同、肯定,对要求、命令表示接受、应允、服从,对有倾向性的疑问进行确认或判断等功能,与口语中的“好”相似。例如:“我应该努力学习缅甸语了。”“是(啊),早该这样了,不然毕业后还什么都不会。”“去拿把伞来。”“是,我这就去。”“这是你的笔吗?”“是(的),谢谢。”应答语“是的”的主要功能是判断或确认,其中的“的”主要用以加强对事实的确定或对未来的推断,表示一种明白无误的语气。所以“是”加上“的”以后语气更强,态度更诚恳,通常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或者下级对上级问话的回复[2]。例如:“你干的?”“是的。”“你吃过饭了吗?”“是的,我已经吃过了。”此外,“是的”也可以表示对观点、看法的赞同、肯定,例如:“谈恋爱和结婚是两回事。”“是的,我也这么认为。”这种情况下,引发语通常是陈述句,不需要听话人进行回答,听话人说“是的”以参与话题,也表示对对方所说内容的认同、肯定、接受。“是的”重叠后肯定的语气更强。

缅甸语中,“[houˀ⁴⁴tɛ²²]”的主要功能是判断或确认,多用来回答一般疑问句,有“确实、对的”的意思,相当于汉语中的“是的”。此外,“[houˀ⁴⁴tɛ²²]”也可用于对观点、看法的赞同、肯定,引发语多为陈述句。

例:(13)tɕa⁵⁵1:khəmja⁵⁵bəma²²lu²²mjo⁵⁵la⁵⁵.

男1:您是缅族人吗?

tɕa⁵⁵2:houˀ⁴⁴pa²²dɛ²²,tɕənɔ²²bəma²²lu²²mjo⁵⁵ba²².

男2:是的,我是缅族人。

(14)ma⁵³1:do⁵³tɵwa⁵⁵hma²²mja⁵³je²²gã²²nɔ²².

女1:我们要去的是翠湖哦。

ma⁵³2:houˀ⁴⁴tɛ²²(le²²).

女2:是的(呀)。

(15)tɵəŋɛ²²dʑ͂1⁵⁵1:tɕənɔ22do53əjĩ22təkhauˀ⁴⁴twe53dʑa53da22hniˀ⁴⁴twe²²mənɛ55dɔ53bu55nɔ22.

朋友1:咱们上次见面已经过去好多年了哦。

tɵəŋɛ²²dʑ͂1²²2:houˀ⁴⁴pa⁵³,le⁵⁵ŋa⁵⁵hniˀ⁴⁴lauˀ⁴⁴ɕi⁵³jɔ⁵⁵bɔ⁵³.

朋友2:是的!大概有四五年了吧。

例句(13)-(15)是不同语境下不同角色的对话,每个情景对话都用“[houˀ⁴⁴pa²²dɛ²²]”或“[houˀ⁴⁴tɛ²²]”来答复。例(13)是“[……la⁵⁵]是……吗?”问句,回答“[houˀ⁴⁴pa²²dɛ²²]是的”以表肯定确认。例(14)引发语是在陈述句句末加上语气词“[nɔ²²]”,通过语调上升提出两个人都知道的事情,要答话人进一步确认。“[houˀ⁴⁴tɛ²²]”后面加语气词“[le22]呀”表示更肯定更强调的语气。这里需要注意缅甸语中的“[houˀ⁴⁴pa²²dɛ²²]”和“[houˀ⁴⁴tɛ²²]”的区别。[pa²²]为语气助词,放在动词和句尾助词之间,表示委婉、客气或尊敬的语气。“[houˀ⁴⁴pa²²dɛ²²]”表达更礼貌,跟长辈或不熟悉的人说话时运用。跟同辈或认识的人之间用“[houˀ⁴⁴tɛ²²]”来回复。例(15)的引发语为陈述句,听话人用“[houˀ⁴⁴pa⁵³]”来表达对说话人所说事实的认同、肯定。“[houˀ⁴⁴pa⁵³]”中的“[pa⁵³]”表加强语气,“[houˀ⁴⁴pa⁵³]”有强调的作用。

综上所述,缅甸语“[houˀ⁴⁴tɛ²²]”和汉语“是的”都可在表肯定、同意、赞成的回答时使用,即都有判断或确认、赞同、肯定的功能。赞同、肯定功能的引发语通常是陈述句,表达一种看法、观点。判断或确认功能多用于回答一般疑问句,包括是非问句、“是不是”的正反问句等,也有些是语调问句即陈述句尾带上疑问语气或加上语气词后改变语调形成的问句。“[houˀ⁴⁴tɛ²²]”和“是的”的判断或确认功能中,引发语句子本身要有某种倾向性,即引发语对自己所陈述或猜测的事实有某种倾向性,认为它有可能或者不可能时,才用“[houˀ⁴⁴tɛ²²]”和“是的”来回答。表确认还是判断由引发语的语义内容来决定,区别并不明显。但是倾向性越高的问句,越倾向于确认功能,因为引发语对事实或情况已经有了较为准确的估计。

四、缅甸语“[houˀ⁴⁴kɛ⁵³]”的不对应用法

除了以上缅汉语对应的用法以外,还有一些情况下出现不对应。缅甸语中的“[houˀ⁴⁴kɛ⁵³]”可用于对发话人的招呼表示呼应。这是缅甸语中应答语“[houˀ⁴⁴kɛ⁵³]”最基本的呼应用法。

例:(16)phwa⁵⁵phwa⁵⁵:mje⁵⁵je²²……

奶奶:孙儿……

mje⁵⁵:houˀ⁴⁴kɛ⁵³,phwa⁵⁵.

孙子:哎,奶奶。

例(16)奶奶叫孙子时,孙子用“[houˀ⁴⁴kɛ⁵³]”来回答,也就是汉语语言环境中说的“哎”。缅甸语中也有“[͂1⁵⁵]嗯、哎”发音相似的呼应词,但是缅甸文化背景下对长辈回应时用“[͂1⁵⁵]”是不礼貌的,须使用“[houˀ⁴⁴kɛ⁵³]”来回答。除了长辈以外,不熟悉的人之间也不适合用“[͂1⁵⁵]”,只有对晚辈、同年龄、很熟悉的人回答时才适用。

此外,“[houˀ⁴⁴kɛ⁵³]”还用来回复“是…吗?”的一般疑问句,表示“是的、对的”之意。在较为正式的场合中,对事实说明类的陈述句用“[houˀ⁴⁴kɛ⁵³]”回复表示确认,表达对发话者的尊敬,体现谦恭的态度。这都是因为“[houˀ⁴⁴kɛ⁵³]”有“正确、对”的意思。

例:(17)jɛ⁵⁵m͂1⁵⁵zɔ²²:ɕwe²²jəm͂1⁵⁵la⁵⁵?

耶明佐:雪雅明吗?

ɕwe²²jəm͂1⁵⁵:houˀ⁴⁴kɛ⁵³ba²².

雪雅明:是的(对的)。

(18)ma⁵³1:ɕ͂1²²ga⁵³əȵa²²dðu²²1a⁵⁵.

女1:你是上缅甸人吗?

ma⁵³2:houˀ⁴⁴kɛ⁵³,tɕəma⁵³əȵa²²dðu²²ba²².

女2:是的(对的),我是上缅甸人。

(19)mã²²ne²²dʑa²²:Sunflower koũ²²bəni²²hma²²louˀ⁴⁴ta²²ŋa⁵⁵hniˀ⁴⁴tɕɔ²²bi²²nɔ²².

经理:在Sunflower公司已经五年多了。

͂1²²da²²bju⁵⁵phje²²dðu²²:houˀ⁴⁴kɛ⁵³khəmja⁵³,ŋa⁵⁵hniˀ⁴⁴nɛ⁵³le⁵⁵la⁵³ba²².

应聘者:是的,五年四个月了。

例(17)是缅甸电影《第一个爱,第二个心》里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对话。例(18)是不熟悉的女子之间的对话。两组对话中本可用“[houˀ⁴⁴pa²²dɛ²²](是的)”回复,但实际用了“[houˀ⁴⁴kɛ⁵³ba22]”与“[houˀ⁴⁴kɛ⁵³]”。此时的“[houˀ⁴⁴kɛ⁵³ba²²]”不是“好的”的意思,而是“是的、对的”的意思。《缅甸语词典》中对“[houˀ⁴⁴kɛ⁵³]”的解释之一有表“正确、对”的意义,这两组对话的应答即应据此翻译为“对的”或“是的”。例(19)是面试场合的对话,经理看了简历后跟应聘者确认在Sunflower公司的工作年限,应聘者确认回答“[houˀ⁴⁴kɛ⁵³]”,意思是“是的(对的)”。缅甸语中可以用“[houˀ⁴⁴pa²²dɛ²²]”来回答,但只是一般的表达,即“正确”的意思。而此处专门用“[houˀ⁴⁴kɛ⁵³]”来回答,是一种在比较严肃的情景话语中向对方表示非常尊敬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在汉缅互译中,“是的”翻译为“[houˀ⁴⁴kɛ⁵³]”或“[houˀ⁴⁴tɛ²²]”都行,而“好的”则只能翻译为“[houˀ⁴⁴kɛ⁵³]”。在具体对话中,“[houˀ⁴⁴kɛ⁵³]”多用于对谈话内容不置可否的应答,相当于汉语对话中的“嗯”“哦”等,是听话人表达自己正在倾听的一种礼貌表示,或对对方提出的说法表示接受和认可,相当于“好的”。而当要对谈话内容做出明确的是非判断时(如对一般疑问句的回应),用“[houˀ⁴⁴tɛ²²]”比用“[houˀ⁴⁴kɛ⁵³]”更能直接表明听话人的肯定语气。总之,汉语“是”有“是的”和“好的”两种含义,缅语“[houˀ⁴⁴kɛ⁵³]”也有这两种含义,但“[houˀ⁴⁴tɛ²²]”只有一种含义,和汉语“是的”一样,在听话人确认说话人说的内容是对或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具体的语义对应情况见表1。

表1 缅甸语“[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和汉语“是”的语义交叉对应情况

五、偏误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

(一)偏误原因

学习者对应答语“[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好的”“是的”偏误运用现象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分散地学习各个应答语,没有系统地进行区别,因而在运用时出现混用;初学者对应答语的语用功能不了解,导致误用。而造成偏误运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初学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容易被第一语言干扰,形成语义上的负迁移作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往往中间要经过第一语言的思维过程,第一语言环境下常用的话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遇到类似的话语时可能会习惯性地说,如果初学者不深入去区分,就会产生偏误。缅甸语“[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与汉语“好的”“是的”这些词的意义相近,词典里的解释比较单一,没有指出相应语境,因此若不注意体会语言环境,实际应用上难免会产生混淆。具体来说,汉语应答语“是”既有表肯定判断的“是的”的语用意义,又有表应允的“好的”(实际口语中表达“是”的这层含义时往往加重语气)的语用意义。而缅甸语初学者习惯于把汉语“是”表应允的“好的”这层含义与表判断的“是的”这层含义混用,负迁移到缅甸语“[houˀ⁴⁴](是)”中,也就认为“[houˀ⁴⁴tɛ²²]”也有“好的”的意思。因此,常常用“[houˀ⁴⁴tɛ²²]”代替“[houˀ⁴⁴kɛ⁵³]”来作答。与此同时,汉语初学者在对话中欲表达“好的”的意思时,本可以用单个字“是”即“是”表“好的”这层语用功能来应答,却常常回答成“是的”,即误用成了“是”表判断的语用功能。

(二)解决措施

语言知识并不等于语言运用,语言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要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习者获得交际的能力。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习者获得语言知识并发展他们有效的交际能力。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上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编写初级教材时,可以适当增加对应答语的区别与联系的系统介绍,如采取有效措施在注释部分适量增加对应答语语用功能的说明。第二,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教师讲解应答语时可进行适当延伸,注重语言比较,通过目的语与母语的比较,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集中进行强化训练为主要教学形式,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实践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第三,重视基础阶段的教学,注重文化教学。基础阶段的教学对第二语言的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为进一步学习目的语打下坚实的基础。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要熟练地掌握并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就必须学习该语言的文化,特别是与语言交际相关的文化。第四,在教学第二语言的过程中,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多创造相应的情景,让初学者在正确的语言环境下熟悉指定的语用知识,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后与学生聊天交际中多使用目的语,让学生摆脱只认识课本内容的单一情况。此外,要注意教材和词典中出现的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如《缅汉词典》中对“[houˀ⁴⁴kɛ⁵³]”的释义译为“是”,此“是”是“好的”之义,但初学者容易理解为“是的”,并在以后的缅甸语对话中常用“[houˀ⁴⁴tɛ²²]”来错误地表达“好的”之义。因此,教学上可以建议初学者暂时区分不清“[houˀ⁴⁴kɛ⁵³]好的/是的”“[houˀ⁴⁴tɛ²²]是的”时,在缅语对话中少用慎用“[houˀ⁴⁴tɛ²²]是的”,多用“[houˀ⁴⁴kɛ⁵³]好的/是的”来应答,在一般情况下至少都不会出错,只是在语气的委婉和确定程度上有细微差别。

六、结语

通过对应答语“[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和“好的”“是的”的语义和语用比较分析可知:在交际中,“[houˀ⁴⁴kɛ⁵³]”“[houˀ⁴⁴tɛ²²]”与“好的”“是的”都能独立成句。缅甸语“[houˀ⁴⁴kɛ⁵³]”和汉语“好的”都可在答应事情、同意别人的要求和确认已知信息等语境下使用,即在表应允功能和确认功能上两者是可以对等的。应允功能通常用于应答祈使句,确认功能通常用于应答陈述句。缅甸语“[houˀ⁴⁴tɛ²²]”和汉语“是的”都可在表肯定、同意、赞成的回答时使用,即都有判断或确认、赞同、肯定的功能。赞同、肯定功能通常用于应答看法、观点的陈述句,判断或确认功能多用于回答一般疑问句,包括是非问句、“是不是”的正反问句等,也有些是语调问句即陈述句尾带上疑问语气或加上语气词后改变语调形成的问句。此外,缅甸语“[houˀ⁴⁴kɛ⁵³]”还可用于回应他人招呼。由于“[houˀ⁴⁴kɛ⁵³]”有“正确、对”的意思,因此它还可用来回复“是…吗?”的一般疑问句,以及在较为正式的场合中,用来回复事实说明类的陈述句以表确认。汉语“是”有“是的”和“好的”两种含义,缅语“[houˀ⁴⁴kɛ⁵³]”也有这两种含义,但“[houˀ⁴⁴tɛ²²]”只有“是的”这一种含义,在听话人确认说话人说的内容是对或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如今,随着汉语环境中网络语言不断增多,普通话里的“好的”和“是的”这些话语往往被替换成“嗯”“嗯嗯”。不管网络语新词多么发达,不能忽略语言本身的含义、话语功能以及礼貌表达,学习者都应该掌握基本规范的话语“好的”和“是的”,了解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关系。

猜你喜欢

陈述句词典汉语
词句练习
学汉语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米沃什词典
追剧宅女教汉语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