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数据分析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时空研究

2022-07-01高家佳

保山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术界图谱凝聚力

蒋 旭 高家佳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的梳理,发现既有的学术成果比较丰富,但一般都是进行定性研究,缺乏量化的考量。对于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本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因此本文尝试使用Citespace计量软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进行一定补充。

一、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脉络分析

Citespace可视化软件是由美国华人学者陈超美(Chaomei Chen)博士开发,应用于科学文献中识别并显示科学发展新动态和新趋势的软件。通过可视化谱图,可以直接展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前沿动向。本文将Cnki内数据库中关于主题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1 348篇有效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时间范围为1987年1月1日-2022年3月15日。索引时间为2022年3月15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年度发文量、研究机构、作者分析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等,用时空量化的方法探寻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

(一)发文量分析

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相关文献发文量的年度分布图,可以有效反映出该领域特定时间的研究情况。系统总结自1987年以来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领域的期刊年度文献量,得到中华民族凝聚力文献的时间图谱,如图1所示。1987年,李侃在《人民日报》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准备了理论基础”[2]。同年周德丰在《天津社会科学》上发表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哲学思考》一文,“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中国民族精神的扬弃”[3]。此篇论文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精神相关领域的研究脉络,同时也打开了20世纪90年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局面,为今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兴起做了准备。如图1所示,在2008年年度发文量达到顶峰,由于汶川地震以及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世界人民见证了“牺牲精神”“志愿精神”“全民参与”,其实这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方式。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这场突发的危机,不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场考验。因此,学者纷纷展开了研究。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每逢危难与重任并肩时,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彰显之时。

图1 年度发文图谱(来源:知网,2022-03-15)

(二)涉及学科以及来源期刊分析

如图2所示,1 348篇文献总共涉及10个学科,其中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关涉的主要学科,占26.65%。其次是文化(20.86%),再次是思想政治教育(18.34%)、行政学及国际行政管理(13.20%)等。

图2 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涉及学科分布(来源:知网,2022-03-15)

(三)核心作者与合作网络分布

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出作者共现图谱。由图3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共现图谱中共有节点781个,连线155条,网络密度0.0005。学者孔庆榕发文最多,为17篇。沈其新次之,发文15篇。发文排名前十的作者还有陈剑安、肖承罡、田旭明、王江燕、陈载舸、解丽霞、吴灿新、陈伟群(见表1)。通过作者共现图谱,我们可以看出图谱网络密度松散,作者缺乏合作。

表1 作者发文前十(来源:知网 2022-03-15)

图3 作者共现图谱(来源:知网 2022-03-15)

(四)发文机构分析

通过Citespace机构统计功能,统计出各机构的发文数量,并展示发文量前十的机构(见表2)。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山大学的研究成果比较显著,发文数量都在20篇以上。这些高校和单位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前沿阵地。其中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山大学、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都在广东省,说明广东省在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实力在全国比较出众,学术成果较多。

表2 机构发文前十(来源:知网,2022-03-15)

(五)高被引用文献分析

文章的引用率频次高,说明此文章在某特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地位,获得了一定的学术认可。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文献共引分析,见(表3),共列出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中被引最高的10篇文献。其中顾海良和沈壮海的《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马戎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林伟健的《国家凝聚力:从文化认同到政治认同》、毛迪、王智慧的《舞龙运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与价值认同》、唐晓燕的《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与提升》、赵世林、陈为智的《文化认同与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荣长海、姜晓梅的《关于民族精神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王希恩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与重构》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说明这九篇文章在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极大。

表3 高被引用文献分析(来源:知网,2022-03-15)

二、研究前沿分析

(一)研究主题识别

“研究热点就是指在某一特定区间内,出现数量比较多并且有一定联系的一组论文所探讨的研究问题”[4]。论文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体现了文章的研究方向与价值,出现次数频率高的论文关键词可以体现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关键词分析可以解释某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以及发展方向。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图谱将篇有用文献按年切分,切片年份设置为4。如表4、图4所示,共生成433个节点,578个连线,关联中心性为0.0062。排序前十的关键词依次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抗日战争、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在梳理文献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以上十大热点主题,可以归纳总结出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特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等四方面进行研究。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来源:知网,2022-03-15)

表4 关键词前十(来源:知网,2022-03-15)

1、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

经过对1 348篇有效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主要从文化角度、物质角度以及综合结构三个角度进行阐述。一是从文化角度进行研究,学者大都从民族凝聚力与传统文化的思辨精神角度出发,阐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涵。如学者张磊、孔庆榕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寄存于民族成员之中,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观念式形态,从本质上进行探究,是把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统一成整体并推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生力量”[5]。学者刘慧玲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亿万中华儿女在中国历史演变进程中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6]。二是从物质角度进行研究,学者孔庆榕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由精神凝聚力与物质凝聚力组成,而增强物质基础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前提”[7]。学者刘宗碧认为“民族凝聚力由物质动因与精神动因两个层面组成,两者的辩证合力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8]。三是从综合结构角度进行研究。学者赵慧峰认为“经济、政治、生活以及文化形成了一个综合结构,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综合结构的整合有着直接关系”[9]。学者李宗桂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主要由一种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给予支撑,体现在民族成员的情感认同、价值归属、文化传承以及理念信仰这四方面”[10]。

2、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特点

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特点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一是整体性。学者刘宗碧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内部有一种趋同的倾向,促使各民族的不同因素趋向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8]。学者王继宣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所有民族的精神力量,整体性是其基本特征。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在阶级社会时经常处于矛盾状态,但每一个成员都视自己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一旦遇到民族危亡之时,都会挺身而出”[11]。二是稳定性和时代性。学者王家荣、葛维晨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种隐藏于民族内部的聚合力量,具有稳定性和时代性的特征”[12]。学者王明安、沈其新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其具有稳定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13]。三是动态性。学者王克千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作为动态性的力量,它的变化受到社会每一发展阶段具体条件的制约”[14]。学者陈剑安认为“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度,这就使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内部结构十分复杂,体现出动态性的特点”[15]。四是连续性。学者凌峰认为“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的连续性体现出民族凝聚力的连续性,连绵数千年而无间隙”[16]。

3、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当前学术界围绕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一是从人的精神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学者谢维认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来源于人的精神需求,人类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也需要有所精神寄托,因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17]。学者解丽霞进一步阐述,提出“中华民族精神推动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如果民族精神越突出,民族凝聚力就越强”[18]。学者陈岳云提出“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对民族目标的认同感,都是产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原因”[19]。二是从物质生产层面进行分析。学者庞卓恒提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以家族为单位共同生活的群体协作性行为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起到了直接促进作用”[20]。学者白景坤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来源于民族精神引导下的物质文明给成员带来的富裕生活”[21]。三是从多方面因素考虑入手,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学者孔庆榕认为“物质因素,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社会政治因素起核心作用,精神因素对其他两种因素起指导作用”[7]。学者王希恩提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有着经济、政治、民族关系以及意识形态多方面的因素作用”[22]。四是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学者周绍斌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23]。学者史式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直变化的,是随着历史长河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24]。

4、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学术界围绕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纬度。一是从国家建设角度出发,学者马中柱认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25]。学者余少波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推手,对综合国力的提升有价值引导、协同整合的激励作用”[26]。二是从社会建设角度出发,学者李承明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证社会生活秩序稳定的强大支撑”[27]。学者刘海廷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胜法宝”[28]。三是从推动民族团结,构建统一战线角度出发,魏锡坤认为“民族凝聚力是构建统一战线的基础,又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增强民族凝聚力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出发点,同时,统一战线又推动了民族凝聚力的提升,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9]。学者马元喜认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进民族情感,有利于实现政治认同,有利于推动边疆治理现代化的建设步伐”[30]。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热点的知识结构,我们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出关键词聚类图谱(图5)。在关键词聚类图谱中,我们主要依据模块值(Q值)和平均轮廓值(S值)来衡量聚类的科学化水平。图谱中Q值越大,表示聚类划分得越好。图谱中S值主要用来显示聚类的同质性程度。当Q>0.3,S≥0.5时,表示聚类的结果是可信的。本研究绘制的聚类图谱Q=0.7145,S=0.9225,表明生成的聚类具有较高的可信水平。表5列出了聚类规模前十的详细信息。从关键词聚类图谱中,我们可以看出排名前十的聚类分别是#0中华民族、#1凝聚力、#2传统文化、#3爱国主义、#4增强、#5民族精神、#6疫情防控、#7中华文化、#8抗战精神、#9鸦片战争。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来源:知网,2022-03-15)

表5 关键词聚类信息表(来源:知网,2022-03-15)

(三)关键词凸显分析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出关键词突显图谱(图6),得到“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孙中山、民族成员、综合国力、全球化、改革、发展、江泽民、抗日战争、统一战线、和谐社会、增强、民族精神、软实力、中华文化、文化挑战、文化自觉、中国梦、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路径、新时代、炎黄文化”共25个突显关键词。研究前沿凸显值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抗日战争,为15.78、中华民族,为14.44、中国梦,为10.76。按照时间顺序,凸显值排名前十的依次是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抗日战争、统一战线、和谐社会、民族精神、中国梦、文化自信、新时代。

图6 关键词凸显图谱(来源:知网,2022-03-15)

(四)关键词时区分析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出关键词时区图谱(图7),通过对关键词凸显图谱以及关键词时区谱图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分为以下三个时间段。第一阶段是1979年—1998年。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学者们通过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阐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以及对爱国主义行为的动因分析,进而剖析中华民族凝聚力产生的历史来源、内涵定义、行为表现以及价值取向。其次,第二阶段是1999年—2012年,在这一阶段,学术界主要围绕“全球化、改革、发展、抗日战争、统一战线以及和谐社会”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一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改革力度,促进中华民族共同努力推动发展模式升级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二是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凝聚力从而推动精神文明的协同并进,进而构建和谐社会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主流方向。三是抗日精神的宣传,激发起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进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方向。最后,第三阶段是新时代至今。在这一阶段,学术界主要围绕“中国梦、文化自信、新时代”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进入新时代后,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如何以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要点,推动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如何以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树立,推动文化自信的建设。这都是当前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之一。

图7 关键词时区图谱(来源:知网,2022-03-15)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1 348篇文章,绘制出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各个研究向度,并结合当前的具体国情,总结出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从理论化到实践化的整体发展脉络。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也标志着当前学术界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日趋成熟。本文引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采用时空维度的研究方法也扩展和深化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领域。目前,正处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体系的构建期,未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必将围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的构建这一宏伟目标而展开。因此,深入分析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可行性对策已十分必要。

(一)研究不足

1、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的局限

从研究方法来看,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政治学、历史学以及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但随着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研究本身的进一步深入,单一学科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因此,应加强跨学科合作。从研究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是多范围、宽领域的研究,并不局限于行政式的解读以及政策性的宣传,但从当前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相关研究更多存在于地区报纸和相关门户网站,系统性以及整体性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作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理应得到规范化的梳理,作为关乎多民族稳定以及地区振兴的重大课题,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理应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研究方法和视角的狭隘严重压制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理论研究的发展。

2、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协同性不强

从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多数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研究。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有着本质关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文化信仰,也是一种价值引导,其推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价值源泉。因此,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因此,单纯研究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研究是难以全面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应从民族振兴的角度,全局纵览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3、研究内容有待充实

从研究内容来看,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经过长期的探索,取得了一定学术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理论研究欠缺。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来源、特点以及演进规律出发进行研究,但对其内涵的定义以及学科体系的界定等基本理论问题却没有展开详细的论述,只是简单将认定为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力量是明显不够的。其次,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发展的不平衡也限制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实践是理论的来源,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但现有的学术成果主要从精神层面探究中华民族凝聚力,侧重研究其本身的理论体系,而缺乏与现实问题的衔接以及与实践发展的互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学者讨论层面上,它应该深入实际,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发挥其强大的精神动力。再次,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学术研究离散化与碎片化现象明显,难以形成多重合力。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形成民族和谐、共同富裕以及治理现代化构建的三重合力,如何推进治理与发展的协同并进,这都是学术界应当研究的延伸课题。最后,现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国际格局变化的机遇里,以中华民族凝聚力为推手,实现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双赢,如何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这都是需要探讨的热点话题,但学术界对此研究学术成果相对较少。

(二)中华民资凝聚力的研究展望

1、拓宽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

“市场化改革带来的贫富差距、社会转型中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等现实问题是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原因”[31]。随着全球大国博弈的加剧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迈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因此,新时代应以多方面宽领域视角出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开展。针对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有所脱节的现象,应以综合性理论研究为主转向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应以现实需求为导向,为现实所服务。在研究方法上,更应加速相关学科领域深度交叉融合,从而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可以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Citespace、VOS viewer、Note Express等文献分析软件,也可以采用python等编程设计软件制作历史进程图谱和全国分布图云,从而更好地掌握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前沿动向。

2、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性研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国内外最大的政治认同,构建以党的集中领导为核心的同心圆。因此,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中华民族凝聚力成为历史必然。在当前,应大力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性研究。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共识,激发创新活力,牢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认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强化各民族的价值导向,增强协同性研究的发展。应以民族平等为基石,推进民族间、区域间的多向互动,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化路程,从而实现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性发展。最后,应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换,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民族的政治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的创新中得以升华,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构筑强大精神保障。

3、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

中华民族凝聚力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积蕴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新时代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对于当前中国民族学人是一项重大考验。目前中华民族凝聚力尚不构成一个完整学科体系,如何进行“三大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新时代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首先,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具体历史与国情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近年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得到显著提升,也出现一批不错的科研成果。但我们也应看到,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学术体系不健全、话语体系较弱、学科体系不完善。因此,应将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进程放在近现代中国发展历史的具体语境中进行凝练,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放在中国梦的实现与共同富裕历史征程中进行总结,进而实现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本土化。其次,要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必将需要厘清其理论边界与内涵设定,因此,构建完善规范的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最后,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等多方面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进行研究,从思想、实践、制度等多层面构建起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理论体系。

猜你喜欢

学术界图谱凝聚力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植物界大熊猫”完整基因组图谱首次发布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国内学术界马克思民生思想研究述评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国内学界关于日本“印太战略”分析的研究综述
图表
新时期红军长征研究文献综述 
说“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