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消费扶贫模式研究
2022-07-01郭宝
郭 宝
(淮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淮北 235000)
当前正是脱贫攻坚的决胜期与攻坚期,也是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期。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但是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需多措并举巩固成果,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1]。“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2022年1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对通过发展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出重要部署,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指出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3]。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4]。这意味着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期间,在持续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增强贫困地区人口或产业的自我造血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农民富裕,农业产业发达,才能真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也需要从消费端持续发力,提升农企农民的收入。而消费扶贫是指社会各界通过购买来自贫困地区产品或聘用贫困人口群体服务,来帮助贫困主体增收脱贫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5],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是推动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的创新实践,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思路[6]。而地方高校在消费扶贫方面已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喜人的扶贫成果,越来越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历亚指出高校消费市场具有稳定性、规模大、消费强、理念成熟等特点[7],刘兴全指出高校消费扶贫具有站位高、意识强、消费潜力大、后劲足、消费新等优势,应当采取主动参与消费扶贫,精准产销对接,加大农户帮扶力度等措施加强消费扶贫[8]。地方高校消费扶贫应做好“模范者”的角色,不仅简单消费而且要提供必要的资源与服务以实现消费助农[9]。黎玖高等探讨了贫困地区农产品进高校食堂的经验、模式、效益和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食堂供应链优化模式[10]。现有研究基本上只是指出高校消费扶贫的优势,指出高校消费扶贫的一些实践措施,也提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与建议、对策,但是对高校消费扶贫的研究过于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消费扶贫,即高校全体教职工以及学生对贫困地区农产品或服务的购买消费而实现扶贫,却忽视了高校利用资源通过提升农企农户农产品品质、种类等措施促进社会消费而实现的扶贫的作用。因而,高校消费扶贫应指高校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包括教职工及学生的市场资源,采用直接消费购买以及输出各类资源扶持农企农户生产经营等方式,通过提升受助农企农户的农产品或服务的校园内外的市场销售或占有率从而提高农企农户的销售收入,同时也能促进农企农户的自我创新发展的一种消费帮扶模式。因此,现有研究忽视了高校消费扶贫对农企农户发展创新的拉动作用,忽视了挖掘高校本身的所具有的其他各类科技资源的扶贫潜力而基本上将高校消费扶贫同受助农企农户的自我创新发展分割开来,进而没有明确高校消费扶贫从更深层面上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战略途径、本质,也没有更精细地区分地方高校不同的消费扶贫模式。但事实上,不同地方高校有着不同的资源,面对资源与能力存在差异性的农企农户时,采用的消费扶贫模式也应具有差异性。虽然有研究指出高校应当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采取个性化的精准差异化消费扶贫措施[7],才能取得实效,但没有说明采用这些差异化与个性化的消费扶贫措施的机理。因此本文将研究地方高校消费扶贫的战略逻辑与本质,研究地方高校消费扶贫的差异化基本模式内涵。
一、地方高校消费扶贫的战略本质与基本扶贫逻辑
消费扶贫注重在于通过消费扶持而使农企农户获得持久的创新能力,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提升农产品及服务质量从而获得强大的自力更生的农业产业或生产价值链运营能力,最终实现农业经营者独立自主、自强的发展能力,达到能够具有自我造血的目的而不是依赖于输血。这才是消费扶贫的本质要求与目标。而乡村振兴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农业产业振兴,而农业产业振兴最关键的一是扶持中小农企农户的发展壮大,二是农业产业链整体优化升级。消费扶贫如果能够实现农企农户的自主独立创新发展,能够实现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则才能真正体现消费扶贫的价值。
高校消费扶贫从本质上就是把高校这一特殊的机构当作一个利基市场,当作提升农企农户自身创新发展能力的跳板,以缓解当前发展面临的困难,其内在的逻辑在于通过与高校的消费驱动的创新合作而达到提升农产品竞争优势,提升运营能力,进而实现农企农户的自我创新发展、农业产业链的创新优化目的。在这一战略逻辑下,为了实现农业产业振兴,高校消费扶贫的战略途径有两大类:一类是市场竞争优势途径,如图1中的实线所示;一类是自我能力提升途径,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这两大类途径既可相互强化,又可相对独立发展。
图1 高校消费扶贫的两类战略途径
(一)市场竞争优势战略途径
在这一途径下,农企农户将高校当作一个细分市场,以此作为利基市场,或检验农产品的质量品质,或完成一定的销售量而缓解一时之急,以获得外在的市场销售优势。首先,获得暂时的销售扶持优势。一方面,学校及各下属单位组织在校师生员工购买贫困地区或地方贫困镇村的农产品,比如当前许多高校与贫困地区的农企农户结对子,组织学校师生,以购代捐,以购代帮的方式,精准扶贫。另一方面,学校更以创造性的思路,基于自己的科技、人力资源,创新销售渠道,开辟更广阔的消费市场。通常高校可以基于电子商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资源,建设线上电商销售平台、线下农产品销售超市,主持农产品销售节等活动,而突破高校内部市场界线,寻求更新的消费市场。这种情况下,农产品获得了市场销售的竞争扶持优势。其次,获得市场销售的自由竞争优势。农业经营者利用高校消费扶贫的档期与优势,在与高校相关组织、校内师生直接沟通联系后,或依据学校各销售平台销售情况,发现目前农产品品质、种类、价格、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改进,并将销售收入再投入到生产运营创新中去,优化创新生产手段与运营模式,不断学习新技能、新知识,不断创新农产品品质,塑造农产品品牌声誉与特色,从而转化高校消费扶持优势为自我发展优势,实现从农产品市场销售短期的扶持优势到长期的自由竞争优势的转化。
(二)自我能力提升战略途径
在这一途径下,高校并不是直接的市场消费者而更是农业经营者的战略性合作伙伴,通过高校转移或共享各类农业经营者所缺少的知识、资源而实现农企农户的优质资源与能力构建,对各类农业经营活动能力、对农业经营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创新提升,进而最终实现农产品品质、种类、价格、服务、声誉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比如,地方高校向农业经营者提供运营管理培训、新电商技能的培训、通用新技术培训,提供农业生产与经营相关的信息而一些农业高校能够将自己的农业育种、养殖、加工等技术转移给农业经营者。另一些地方高校与有条件的农企农户共建试验田、共同研究开发农产品新品种。这种途径下,地方高校应首先寻求、评估农企农户的内部资源或能力需求,其次,也要梳理、评估校内的各类资源或能力,其次,创造性寻求校内资源或能力与农企农户资源或能力需求的匹配。对地方高校而言,有些知识专利成果比较易于转移,比如农业高校的某种农药的共享与应用,而有些能力却不易被转移或学习,比如农业经营者的电商技能提升、经营理念的创新。而在转移地方高校资源或能力过程中,农业高校相关的专业性资源或能力丰富、适用性强,农业各类专家集中,能够较好地应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满足各类需求而非农业类高校则提供更加通用的资源或能力,比如电商平台运营培训。但非农高校的某些特定资源的转移可能需要更深层次的加工才能适用于农业生产,比如化学专业要研发绿色高效农药,则更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当然,无论是何种高校,都应当主动积极挖掘所在的各个专业学科的资源或能力而不是被动且只重视易于转移的专利成果。这种途径下,农企农户的资源或能力建设也分两个阶段:一是地方高校主导驱动的资源或能力建设,二是农企农户自主驱动的资源或能力建设。前者注重体现地方高校的资源或能力投入,农企农户被动依赖,解决急慢性经营问题,此时,农业经营者具有较弱的创新发展能力。后者注重体现农企农户的独立性资源或能力投入,高校只是适时合作,或应农企农户的邀请合作,此时,农业经营者具有较强的创新发展能力。
(三)两种战略途径的统一
这两种战略途径具有相辅相成、相互强化特性,共同构成闭合的农业经营强化循环。当地方高校为农企农户提供了足够的市场保护,利用资源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也就越有利于农企农户农产品声誉提升,越有助于农产品获得市场自由竞争优势。同时,农企农户才能获得更多的农产品销售收入,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内部资源与能力建设中去,实现自主驱动的资源与能力建设。当地方高校越能分析农企农户的资源与能力建设需求,越能够精准评估高校自己的资源与能力特色、模式与价值时,也越有利于农企农户的资源与能力建设,最终也能使提升农企农户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声誉,有利于农企农户的市场销售自由竞争优势的建立,同时,也能进一步满足地方高校校园市场的消费需求,巩固地方高校细分市场的产品占有率,提升地方高校市场的消费满意度与忠诚度,也使地方高校更易扩大农产品的销售量。
二、地方高校消费扶贫的不同模式
按地方高校对农企农户的内在资源与能力建设扶持强度与外在市场销售的消费扶持强度作为依据,可将地方高校与地方农企农户的消费扶贫合作模式分为四类,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消费扶贫的不同模式
(一)内扶主导型
这种模式下,地方农产品已具有相当的市场基础,或者是地方有名的土特产品,甚至有的农产品已获得地方名牌产品称号或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但因为市场上仍会有类似的其他地方的竞争性农产品,或者因为产量低、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难等问题而削弱了现有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使收入不令人满意。除此,一些农产品加工深度与精度不足,虽然市场需求广阔或市场需求旺盛,但农业经营者苦于没有技术、资源、工艺等原因而不得不只能低价提供原材料,长此以往,不仅收入增加缓慢,而且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生产价值链难以优化升级,因此,农业经营者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从生产源头上提升农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产业价值链的升级优化延长问题。而地方高校应当针对农业经营者的这种需求情况,而向农企农户提供专业的资源,扶持其构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如果地方高校没有此有能力,则应当借助地方高校的社会资源与科研平台整合其他科研单位相关的专业知识或技术。这种方式也较高级,也能较好地转移地方高校各类资源,能够从源头上提升农企农户的资源与能力建设水平,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创新、农产品销售能力。但这需要地方高校有比较高的消费扶贫导向的组织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
(二)外扶主导型
这种模式下,地方高校并没有介入到农业经营过程中的前端部分,而仅注重于市场销售。通常这种农产品可以是地方土特产,也可以是地方普通农产品,但一方面,有些农企农户农产品产量过大,质量符合标准,但是由于特殊原因,比如疫情、水灾、运输等原因或者农业经营者短时间无法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而使农业经营者无法顺利地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农企农户由于自身的资源与能力有限,而的确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也因缺少销售渠道,无法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比如农村中的小规模农业经营者或者农户,平常基本上都是自己去市场售卖,扩大销售能力有限。而还有一些农业经营者新开发的农产品或农产品加工品的销售可能会需要更多的开拓市场成本,这样,这些农企农户也可能需要选择高校这一特定的细分市场作为销售基地。外扶主导型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地方高校消费扶贫的模式,效果也较直接,农业经营者能够短期回收一定的销售收入。如果地方高校采用更加积极的姿态,创造性组建多种形式的销售平台,则消费扶贫效果更好。一般情况下,多数高校因具有通用性的知识、技能或平台,所以更宜采用外扶主导型消费扶贫方式。这种消费扶贫不仅仅指被动地仅开发高校部分内部消费市场,而更需要创造性地创新部分消费扶贫销售形式或平台,深度开发更广阔的销售市场。要通过这种消费扶贫获得更好的扶贫效果,则对高校有更高的要求,即要求高校有一定的组织与创新能力,部分转化了高校的科技资源,才能能够迅速且较长期性提高农产品销售量。
(三)双强扶持型
这种模式下,地方高校一方面,基于校内师生的消费力量,多种形式、线上线下地开展农产品销售活动,又利用学校的社会力量,与校外的各类电商平台、销售超市等合作,而突破校内消费市场的界限,强有力地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又对内或对外整合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资源、技术,既可以向农业经营者提供研发、营销、培训、管理、生产等服务,或者转移相关的知识产权,或者成立项目小组共同解决农业生产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又可以成立农业产业创新项目,考察本地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生产环境,创建新的农产品产业链。这种模式下,地方高校是从提高农业产业链的创新升级的高度既从源头上,又从消费终端两个方面共同驱动消费扶贫。这种模式一般对地方高校整合资源的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因为要涉及到农业生产运营的前端开发与生产,因此,往往涉农高校更易开展平衡扶持型消费扶贫。但不可能每个地方都有涉农高校,因此,有些非涉农高校也可依自己的各类平台,比如合作的农业科研单位开展此类消费扶贫。这是层次最高、最复杂的消费扶贫方式,地方高校为了提升农产品品牌、声誉、长期市场竞争力而将向农业经营者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输入相应的资源、资金与技术,解决农业经营者面临的生产研发营销等问题,真正提升农业企业或农户的创新实力,使这些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促进地方农业产业链的升级优化。但这种模式对地方高校的类型与消费扶贫的组织能力要求特高。
(四)简单扶持型
这种模式下,一方面,地方高校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不能组织深度的校园消费活动,而只简单地实现下级单位农产品采摘、农产品食堂采购式的消费扶贫,无法突破校园的消费界限,无法规模性提升农产品的消费。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也没有相应的农业生产运营的专业性资源或者没有创新消费扶贫机制而有效转移可用的资源或技能,而仅能提供一些简单的运营管理建议、消费需求反馈。这种消费扶贫方式是最普通、最常见的方式,简单易行,但却很难转化高校内部更深更多的科技资源,也仅仅将扶持高校的内部部分消费市场开发出来,获得了一定的或固定的销售收入,缓解了农业经营者的燃眉之急,但可能对其内在的生产运营管理创新并没有多少的帮助。
显然,这四类模式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分类,地方高校四类消费扶持模式并不冲突而可以共存相容,关键是地方高校应根据自己的扶贫资源与能力、农企农户的消费扶贫需求与要求,特别是针对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形成模式组合,或者在消费扶贫工作中,侧重某种消费扶贫模式。当然,双强扶持模式是最高级、最复杂的消费扶贫模式,是地方高校消费扶贫的高级状态与消费扶贫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三、合肥工业大学的消费扶贫综合模式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同其他大学一样,坚决响应党中央、教育部党组的脱贫攻坚及消费扶贫的系列决策部署,心怀责任与崇高使命,采用多种模式,多种具体措施开展消费扶贫,成效斐然[11]。
(一)合肥工业大学双强消费扶贫综合模式
1、消费扶贫的内扶主导模式
合肥工业大学发挥学校人才和技术优势,组织“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实地调研,了解农企农户需求,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40万元设立“科技扶贫专项”,帮助农业经营者解决农副产品加工中的技术难题,科技成果先后获批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0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显著提升了安徽灵璧县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经过合肥工业大学的技术扶持,安徽灵璧达园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已经发展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灵璧县其他农企比如,兴程食品、东华面粉、舒香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经过合肥工业大学的技术输入与合作创新,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此外,合肥工业大学投入帮扶灵璧县砂坝村草莓种植合作社建设3座高质量钢架塑料大棚,指导灵璧县浩园果蔬合作社等10家蔬菜生产企业,举办“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和“高级管理人才班”培育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中高层管理者与农民企业家。这些都从农企农户内部资源与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扶持,实现了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与竞争优势,间接实现了农产品可持续性的消费扶贫。
2、消费扶贫的外扶主导模式
合肥工业大学面向学校食堂采购的特点,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2019年以来,学校饮食中心累计采购贫困县农产品达到1 100余万元。而为了更好地扩大消费扶贫的潜力,合肥工业大学基于电商与计算机技术优势,精心开发面向全体教职工的“斛兵云商”平台,直接销售安徽灵璧县13个企业的80多种扶贫产品,近三年的交易额达到1 200余万元。通过832网、E帮扶、农超等外部对接平台等线上途径销售1 100多万元扶贫产品,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推广农行扶贫商城。在校内设置农产品直销点、设立扶贫专柜、在学生食堂开设“扶贫窗口”,设立“斛兵云商”体验店等线下渠道,不断扩大消费扶贫的影响力。2020年,学校连续六次组织“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直通合肥工大”活动,帮助销售受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而滞销的水果、蔬菜,计30余万元。2020年,灵璧县砂坝村农民种植的红薯丰收,但由于疫情原因,也出现销售难问题,学校连续组织两次“灵璧农产品进校园活动”,销售完滞销的三万多斤的红薯。同灵璧县浩园果蔬合作社等10家蔬菜生产企业,联合成立安徽省高校定点采购联盟蔬菜生产基地。
(二)合肥工业大学的消费扶贫模式评价
合肥工业大学并不是典型的农业高校,而是典型的理工强校,机械设备、加工技术、经管知识、计算机技术等资源雄厚,很难在农业生产价值链上的育种、养殖等前端活动上有所作为,因而合肥工业大学基于其技术与消费市场特点,针对农业生产价值链特定活动的需求,针对不同的企业采用的是混合模式的消费扶贫。
针对农副加工企业、草莓种植合作社,这类企业农产品市场已稳定,但缺少精深专业技术,农产品在质量上、生产效率上还有待提升,因而,农产品加工质量、精深度成为消费扶贫中最关键的问题,因而,主要采用内扶主导为主,提供专门加工技术与农业机械生产资料,而为提升灵璧县农业经营者的素质与能力,合肥工业大学利用其在经济管理领域内的专长知识,也采用内扶主导,提供运营管理、创业培训。
针对普通的农产品(也包括农产品加工品)常规性销售,特别是针对应急性的农产品销售,这些农产品有的属于新品,需要打开市场,有的属于中小企业、个体农户所生产,开拓市场成本较大,有的则是因各种意外造成的销售困难,此时就应采用外扶主导型。一方面,基于学校的电商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创新线上线下多形式的销售渠道,开展农产品销售活动,并与中国农行合作等,深度挖掘了合肥工业大学的校内消费市场的潜力,更是突破了学校内部市场的界限,开辟了更广泛的社会市场。另一方面,为稳定、保证农产品销售,学校食堂长期大量定点采购扶贫农产品,学校也与农企联合成立安徽省高校定点采购联盟蔬菜生产基地。
合肥工业大学因其并不是典型的农业院校,很难在农业产业化前端实现农产品内生性消费扶贫,但是仍然可以基于其人才与学科优势,扬长避短,分别介入到不同企业、不同农产品的最易于发挥其专长的价值链活动中去,而并不仅仅单纯地进行公益性的消费扶贫,而更是深度开发校内外市场,增强扶持企业自我创新与发展能力,采用消费扶贫模式组合,才做出突出的消费扶贫成效。因此,目前合肥工业大学选择个性化、差异性的消费扶贫模式组合,取得较理想的消费扶贫效果。
四、结论
高校消费扶贫不仅仅是终端扩大购买,使农企农户获得收入的问题,而更应是通过高校的消费帮扶转化高校科技资源,利用高校的社会资源,促进农业运营体系创新,包括农产品开发、商业模式的创新,提升农业运营者农产品的长期市场占有率,最终推动地区农业产业链的创新升级延长,实现农业产业兴旺,而实现乡村振兴。
首先,高校消费扶贫本身是两种战略途径的结合。高校扶贫总体上是两种战略途径的结合:一是要使农企农户因有稳定的利基市场而获得短暂的外在市场销售优势,二是要使农企农户获得内部农业生产经营资源与能力提升,从而获得内在资源与能力优势,这两种途径相互强化,相互促进,才能取得最理想的高校消费扶贫效果。
其次,高校消费扶贫要适时转换为消费促进与合作。先期的高校消费扶贫在于帮扶,可以转移科技资源,可以开展保护性销售,但又不能始终无条件帮扶,应当改变被动、单一的消费扶贫形式,主动围绕提升农企农户长期竞争力与市场竞争优势,进行创新性的帮扶,因而后期的消费扶贫要以合作创新为主,应以农企农户相对独立创新发展为导向,主要目标是提升农企农户的自我创新发展能力。
其次,高校消费扶贫要深入到农企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去。高校扶贫要摆脱仅仅是公益性购买的消费扶贫理念,而是既要创新销售形式,从终端市场上,突破校园市场限制,扩大销售,直接拉动市场消费,直接帮扶农企农户建立市场竞争优势,也要转移各类资源到农产品生产价值链前端各活动中去,以进行农企农户的资源与能力建设,间接驱动市场消费,间接帮扶农企农户建立市场竞争优势。
最后,高校消费扶贫可以选择不同的扶贫模式组合。按照对市场销售的帮扶与对农企农户的帮扶,高校消费扶贫可分为内扶主导、外扶主导、双强平衡、简单扶持四类模式。高校应依据本校的资源与能力状况,结合每类农企农户以及每类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具体需求要求而采用不同的消费扶贫模式。当然,最关键是要创新消费扶贫组织形式,转移高校优质的科技资源与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