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的理论视角、框架模型及生成逻辑
2022-07-01朱冠华
○朱冠华
近年来,老年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数字化时代的“智慧助老”工程的实施,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的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数字化转型发展时代,技术赋能教育并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不断推动教育领域转型发展,促使教与学向新的形态转变。基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实际起着延伸人体功能器官的作用,人们借助它能够更大数量级地完成相关任务和实现目标。数字化时代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选择和友好交互式的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新时代教育供给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是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开展数据支持下个性化教与学的重要入口。学习空间从属于学习环境,数字化发展背景下的学习空间已经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空间。当前,学习空间已经成为引领数字化学习的重要学习场域,也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内容。随着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老年学习者群体作为终身学习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数字化学习中,成为数字化学习的重要服务对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政策号召下,大规模在线教育迅速在全国兴起,为在线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数字化学习已经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实施,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老年数字化学习还未得到大规模开展,尤其是老年学习空间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老年学习空间建设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就数字化环境下如何更好地设计老年学习空间做相关探讨,以期推动老年学习空间建设步伐。
一、老年学习空间内涵及设计的理论视角
(一)学习空间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兴起,人们开始使用“学习空间”一词指代学习发生的场所。学习空间包括物理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以及智慧型混合式学习空间等。其中,物理学习空间是指正式(教室、图书馆)或非正式(校园走廊、休息室等)的物理实体空间。虚拟的网络学习空间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构建的,主要包括网络社区、在线学习资源库、慕课等。因此,老年学习空间可以理解为老年学习者学习发生的场所,既包括物理学习空间,又包括网络学习空间。数字化背景下老年学习物理实体空间要能与网络学习空间互联互通,包括资源、平台、支持服务等,要能体现一体化、智慧化设计。
(二)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的理论视角
1.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字化学习日益普及的背景下,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学习者重要的学习方式,人们的认知和学习模式也发生了转变。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数字化学习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由加拿大学者西蒙斯(George Siemens)提出,相对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传统的学习理论来说,联通主义具有数字时代的鲜明特征,其关键思想就是“网络”,强调知识组织和学习的网络化。通常,联通主义主要使用“网络”“节点”以及“连接”三个核心术语来解释学习创建的过程。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或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是在学习活动还没有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时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而联通主义则是网络时代的“新生儿”,其更加强调知识的连接性、流动性、情境性、适应性。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不再是个体的内化活动,而是利用新的学习工具迅速获取知识,持续获取新信息,并保持个人与其他节点联系、畅通的过程。建构主义关注的焦点是发生在学习者个体内部的学习,而联通主义更强调学习者学习和知识的外部连接。联通主义理论更关注知识获取的路径,认为知道“知识在哪里”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该理论更关注知识的流动,关注知识和学习网络的联通性。数字化背景下的老年学习空间设计需要借助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尤其是对物理学习空间与网络学习空间的数字化连接和如何更好地建设学习共同体而言,学习关系网络、资源网络等都为其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2.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理论与实践领域对教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它强调学习主体的主动性,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这对老年学习者的学习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但在数字化学习时代,网络学习中的知识和学习形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类学习面临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两大挑战。为此,王竹立提出了以“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为核心的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主要是针对网络学习特征提出来的,其核心理念包括“情境、搜索、选择、写作、交流、创新、意义建构”等七个核心要素。王竹立认为,在网络时代,联通(管道)固然非常重要,但内容(建构)同样重要,因为没有个体对知识内容的建构,联通(管道)就失去了意义。王竹立在研究结论中提出:关联主义(联通主义)与新建构主义都属于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关联主义关注的是学习的外部过程,新建构主义关注的是学习的内部过程。新建构主义是网络时代的深加工理论。关联主义(联通主义)与新建构主义更适合指导网络时代的非正式学习。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为老年学习空间的建设,特别是为学习环境设计、学习交互研究、意义建构条件和内容提供了有效指导,同时,新建构主义强调通过学习达到应用和创新的价值目标,这也是老年学习空间建设的目标要求。
3.终身学习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发展促进了终身学习理论的产生。终身学习更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国际组织在终身学习概念的全世界推广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这对终身学习理念被快速接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促进大会,将终身学习定义为: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2000年,欧盟所发布的《终身学习备忘录》指出,终身学习是涵盖一切旨在促进提高知识、技能与能力的有目的学习活动。吴遵民教授认为终身学习是指:“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包括学习态度等如何被开发运用的全过程。”综上,终身学习特点包括:过程上的终身性、内容的全面性、教育的公平性、学习者的主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等。老年学习者作为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没有更多的学历提升需求,更多的是寻求自我发展和能力提升,因此,他们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老年学习者主体来讲,老年学习者作为终身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从供给角度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要纳入到老年发展规划中。老年学习空间建设需要突出老年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从学习空间建设的终身化、系列化、情境化等方面着手,满足终身学习需求,扩大终身学习供给。
二、老年学习空间的设计理念、要素和特征
科学的设计理念能够较好地引领老年学习空间的设计和建设,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理念是对于如何建设好老年学习空间的深层次思考,是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的依据、动力和目标。数字化学习时代是由技术赋能的知识时代,知识时代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老年学习者也身处数字化学习时代,也有知识学习、应用和创新的迫切需求,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不可或缺的。老年学习空间是促进学习发生的重要场域,是为了老年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学习内容深化、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行为改进和学习结果预测。老年学习者处于整个老年学习系统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理念是:在现代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老年学习者为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习的发生和发展,旨在培养老年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环境和资源等要素的合理供给,满足老年学习者数字化学习需求,提高老年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水平,促进老年学习者终身学习。
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老年学习空间涉及到多个要素,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其带来了学习空间的迁移和转变。老年学习空间包括物理的和网络的两部分组成,老年学习者物理学习空间设计应重点考虑三大要素:教学工具要素、环境要素以及空间要素;老年学习者网络学习空间设计应重点考虑三大要素:平台要素、资源要素以及服务要素。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两者的联通平台、联通机制、数据共享、情境设计等要素。线上线下学习空间本身涉及的要素各不相同,要能将这些核心要素节点通过一定的方法联通,为老年学习者提供可靠、一致、稳定的学习空间,保障其学习的延续性。
老年学习空间与一般意义的学习空间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联通与分布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事务的“移动”特征愈发显著,物理空间的边界被广泛突破,数字化联结无所不在。联通是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要素,联通关系到老年学习空间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学习者通过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通寻找学习路径和方法,与外部组织或个人产生知识关联,建构个体知识,形成个体知识的内部建构——外部联通——内部再建构关系环,实现个人和组织的知识交换和循环。老年学习空间建设的联通性主要表现在:物理与网络学习空间的联通,根据老年学习特点和需求构建物理和网络学习空间的连接通道,在物理学习空间中要能够有效地连接到网络学习空间,同时,网络学习空间要能联通物理学习空间的相关设置或数据;物理学习空间中的各要素的联通,诸如环境控制、教学媒体、教学各类资源、教学内容、教学助教服务等,要能联通为学习者服务;网络学习空间的各要素联通,诸如平台、资源、内容、工具与服务等,要能够有效联通,支持老年学习者学习的发生;学习者之间的联通,学习空间要能支持或创设有利于学习者交互的物理空间或虚拟空间,为协作学习提供基础会话条件;学习者与资源的联通,老年学习者能够与资源等其他要素便捷联通,打通无障碍设施,学习者能够有效地利用相关资源和环境,这是资源和环境成为知识建构和联通的基础要件。
数字化时代,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等分布于网络或不同的位置,学习可能随时会发生,协作学习成为数字化学习的重要方式。由于资源和内容的非集中性等特点,分布式学习成为老年学习的重要方式。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以及时间之中,分布式认知跳出了传统认知强调个体认知的局限,以功能系统为新的分析单元,认为智能存在于学习环境、学习者使用的工具、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以及所有学习者之中。分布特点是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环境、内容和资源等的分布上,通过网络、媒介和工具使得学习过程能够有效连接这些要素。老年学习者基于学习空间的学习是通过环境、媒介和交互不断得到推进和深化的,学习空间分布式设计是促进有效学习的着力点。
老年学习空间在物理上是分立的,逻辑上是连接的。分布式设计既能节约经济和人力成本,又能解决部分安全风险等问题。联通设计需要通过平台软件或算法设计,并结合相关机制方法对分布式资源进行合理联通,达到分布式部署和网络化使用的目的。
(二)适老化
老年学习者由于年龄的增长,在生理、心理和认知能力等方面发生了变化,生理因素(视力、听力、精力、行动能力等)也有所下降;心理方面则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而比较成熟;由于长期的学习和工作,认知能力方面也有较好的基础。老年学习空间设计要综合考虑到老年学习者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进行适老化改造,不能照搬学历教育的模式。伍麟等学者认为,国家应当鼓励甚至强制要求一些老年人常用的高技术产品应当有“利老版本”。适老化改造是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的重要特征,包括:对物理学习空间的适老化改造,如声、光、电、温控系统的改造,讲台和课桌的调整,走廊台阶设计、空间结构和布局等,要具备易操作、广泛的支持服务和引导、显示效果优化等功能,其他诸如功能、界面等,要能体现老年学习者的中心地位,根据老年学习者的身心特点做需求调研并改进;对网络学习空间的适老化改造,由于网络学习平台对于老年学习者而言更具有挑战性,适老化改造是必须落实的。学习空间建设应遵循简洁、方便、快捷、易用等原则,将重要功能和结构放置在显著的位置,背景和色调要和谐,并根据年龄特点和性别特点定制背景和学习风格模板,增加产品显示优化、功能快捷说明、友好提示,能够调动老年学习者多感官参与。老年学习空间设计要符合老年学习者特点,个性化定制学习风格,具体包括学习内容组织和呈现,线上活动组织和引领,学习过程的提示和记录,学习结果的反馈等。
(三)强交互和分层性
老年学习者往往具有较多的社会阅历,有着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另外,老年学习者在学习时表现的进度不一,这时的强交互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强交互体现在:学习情境交互设计,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交互情境,通过情境感知,利用交互协作,促进节点联通,形成学习共同体网络,促进学习者知识内化;学习过程交互设计,通过在学习空间中精心设计定制化的学习过程模块,利用分组功能建立交流圈和讨论区,将外部知识与学习者内部知识进行交流,引发认知冲突,形成新的认知平衡,学习过程的设计要以任务和项目为引领,嵌入知识和能力发展的要求,借助物理的或者虚拟的网络平台开展针对性同伴、同组、分组讨论,并记录学习交互过程,将交互的深度和广度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指标。
分层学习是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的重要特征。根据年龄和身体条件的不同,因自身年老体衰、精力不济等原因,老年人的交往圈子必然逐步缩减、活动范围趋向窄化,同外界联系比不上以往的强度,这时就需要分层设计,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比例也会发生改变。由于老年学习群体在学历、专业、能力、知识水平、认知风格、年龄等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这一点不同于普通学历教育,因此,其学习空间就要多样化、分层次设计。根据学习风格和能力特点,学习空间呈现的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资源以及学习工具应是差异化的。此外,基于对老年学习者基础调研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借助智能处理技术,推荐标识化的资源和内容,匹配相关学习者,可以在分层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学习,促进学习能力的增长。
(四)技术成熟性
从促进有效信息交互的角度设计外部学习支持,比如,获取学习者状态反馈,促进同步交互;利用一定手段吸引学习者产生集体注意力;鼓励、促进学习者充分输出信息的设计等。技术与学习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性。合理的资源配置有助于提高课堂中的合作探究效果。技术成熟可靠是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的重要特征。老年学习者对于技术的先进性追求不那么明显,他们往往注重实用,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新的技术教育应用不成熟现象,导致教师和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技术性故障,而不能较好地集中注意力于教学内容,这有点得不偿失。因此,在设计老年学习空间时,应关注技术的成熟可靠,不能一味追求尝试新技术,否则,会导致老年学习者失去学习兴趣,产生技术性畏惧心理而中途“辍学”,这种技术性“辍学”目前比较常见。综上,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的技术成熟性特征要表现在:稳定性,在学习使用时稳定可靠,故障率低;易用性,简单易用,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延展性,能够与其他学习平台便捷地互联互通,能有效整合学习资源,有学习数据接口;迁移性,能够有效地迁移升级相关平台和设备,保护学习过程数据记录。
三、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的框架模型
老年学习空间设计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老年学习者学习的发生,并提高其学习的质量。老年学习者有效学习应该是有目标的学习、系统的学习、情境的学习、互助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和有评价的学习,为此,老年学习框架设计要从心理、文化等环境着手,基于现代学习理论,结合技术发展和老年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设计合适的框架。具体如图1。
图1 老年学习空间框架模型图
图1的老年学习空间框架模型图共分为八层,即物理层、理论层、技术层、方法层、会话层、数据层、应用层和表示层。物理层主要是基础的数字化软硬件设施,包括声、光、电、物联网传感器、学习系统等基础的组件,为整个老年学习空间设计提供基础的软硬件保障。理论层主要是指导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的学习理论,包括联通主义、新建构主义、终身学习、有意义学习等理论,为老年学习空间建构提供理论指导。技术层主要是老年学习空间所运用的现代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AI、5G、AR、VR、MR 等多种技术,技术应成熟可靠,简单易用,为老年学习空间设计提供智慧化的技术支持。方法层是指老年学习空间设计要能支持学习方法的多元化,能够提供相应的方法策略组件,为学习提供有效的路径选择,包括问题法、项目法、主体法、探究法、实验法,方法运用要能在平台或空间中得到有效体现,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得到综合使用,为老年学习空间设计提供基础方法策略库。会话层即交互系统,包括老年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其他学习者、平台、资源、助学者等的互联互通,涵盖线上线下的各种交互类型,目标是构建学习共同体,并基于会话,构建知识连接脉络,打通学习和知识路径,在协作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在交互会话中找到网络或社区知识,深化知识获取的路径和形式、内容,在协作中提升学习效果。数据层是为老年学习空间设计提供标准化数据处理的接口和机制,借助技术层的方法和物理层设备,记录老年学习者学习行为数据、学习状态数据、自定义的学习数据等各类模型,以数据作为学习发生的重要依据,将数据合理地建模和分析,为老年学习空间设计提供科学的过程管理参考。数据层是老年学习空间的重要处理节点,为老年学习者有效学习提供各类数据支撑。表示层着重对老年学习者进行学习分析,基于数据层数据和会话层的交互情况,综合分析老年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并将学习数据做可视化表达,形成学习者学习画像,促进学习者自我学习诊断,提高学习者元认知水平,同时,表示层的学习分析也能为平台或教师的教学与资源供给提供学习诊断、预测、反馈和资源推荐,能够丰富学习者个性化学习内容和方法。此外,可视化学习行为分析是老年学习者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参考,能够促进学习者自身知识与社会知识的有效交互和联通,有利于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老年学习空间所有设计的相关层都是围绕着老年学习者这一学习主体展开,无论是物理学习空间设计还是虚拟学习空间设计,都是学习者开始学习应用的最直接的学习空间场域。老年学习者学习的内容组织是否有吸引力、知识点呈现是否符合老年学习者认知发展规律、活动组织是否高效、是否能调动老年学习者积极性、方法是否符合老年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老年学习者投入力度如何(认知、情感、态度等投入情况)、老年学习者能力提升和迁移情况等,都要在学习空间设计时体现,并能给出反馈数据和学习效果证据。应用是学习者的学习应用,应用场所包括线上和线下,物理学习空间(智慧学习空间)场所主要表现出分布式、多功能、数字化、智能化等特点,物理学习空间同样需要数字化、智能化等特点,物理空间实施分布式管理。由于老年学习不仅包含理论学习,还有实验学习,同时也有各类体验学习,因此,资源的虚拟化和分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能与技术层的传感器对接,满足老年学习者在学习上的基本需求,能够随时随地帮助他们掌握各类知识、技能和工具的学习,物理学习空间要保持智慧化,并能够记录学习过程数据,动态调整学习心理和进度。从要素上讲,学习的内容、资源、情境、平台、工具、媒介、评价等仍然需要,物理学习空间关于学习的要素仍然要设计,要能以学习内容为着力点,根据老年学习情况,开展资源、情境、平台的开发和使用,适应老年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同时,要构建能够针对老年学习效果的评价设计,老年学习评价有其特殊性,既要关注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同时也要关注数字化学习工具的学习和使用,此外,还要关注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层次评价,关注知识内化水平和迁移能力。从环境上讲,物理学习空间要关注技术环境、人文环境、心理环境,技术环境的设计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要设计合适的技术环境供老年学习者选择,并且使他们能够认同技术环境,主动参与技术环境的设计和改造升级,人文环境是物理学习空间所要重点参考的,由于物理学习空间的真实交互相对较多,因此,交互的内容要与人文和心理环境相适应,要能与学习者专业、工作和能力背景相契合。
虚拟学习空间场所,主要是指线上学习空间以及各种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虚实结合的学习体验环境,其特征表现为虚拟化、网络化、移动化、数字化、个性化、智慧化、集成化等。虚拟学习空间重点在虚拟上,它能够突破时空限制,重构原有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将内容通过合适的载体予以呈现,能够为老年学习者提供知识创新的“窗口”和学习的动力,同时也能够实现数字化和智慧化管理。虚拟学习空间的核心要素包括学习的资源、内容、情境、平台、工具、服务和评价等,虚拟化学习空间可以解决很多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场景的布设、昂贵设备的操作和生产环境等的虚拟化体验,通过对资源的优化和内容的选择,设定合适的情境,利用平台的资源和工具,能够提供学习体验服务,为老年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习路径,不断提高其学习的成就感。虚拟学习空间要考虑环境要素,包括技术环境、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由于虚拟学习空间的学习者之间往往存在“物理距离”,不能面对面交流,因此,要设计能够帮助老年学习者克服心理交互障碍的环境,引导其在学习交互空间发表看法、讨论学习内容,设计并提供导学手册帮助老年学习者在基于合适环境下的真实交互的发生。活动的设计在线上线下都有,包括提出问题、讨论、做实验和练习等,可以促进知识的巩固和知识路径的生成,通过解构和建构问题,可以基于协作和资源的供给达到新的认知平衡,从而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物理学习空间和线上学习空间要能联通,随时随地可以相互接入,同时,要能分层和混合设计,使得学习者能够自由选择学习空间,促进学习的发生和发展,不断提高学习空间实践应用水平。
四、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的生成逻辑
老年学习空间模型框架设计是基础工程,从设计到实践,都需要行动逻辑,如何进一步推进老年学习空间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审思。笔者认为,老年学习空间建设要以老年学习者为中心,变革设计理念,突出终身化设计取向;从学习环境着手,重塑学习空间;关注学习者的知识网络构建,从知识到知识体系,关注资源和内容的联通。
(一)学习设计理念变革:终身化的学习设计
老年学习者作为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服务对象,其学习过程应具有连续性和终身性,特别是他们所学专业和所经历工作中的知识和内容的延续性设计,老年学习者的知识和能力也有终身化发展的需求,因此,从终身学习角度看待学习设计显得非常重要。钱小龙等学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引,基于泰勒原理构建以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估为四个维度的面向终身学习的在线教育理论模型,该模型能给老年学习空间设计理念的变革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老年学习空间设计,从学习目标看,要能紧跟国家政策、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区域特色等实际情况,结合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学习者学习风格特点,制定特色化和可行的学习目标;从学习内容看,即老年学习的知识客体,老年学习内容与全日制教育中的学习内容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内容组织和选取方面,老年群体更关注内容的实用取向和兴趣取向,因此,学习内容的终身化设计不仅体现在学习内容本身的难易度递进,还体现在学习内容选择的适切性,另外还包括内容呈现手段的多样化等;从学习方法看,终身学习强调“活到老,学到老”,由于学习方法是保障终身学习的重要条件,终身学习设计理念下的学习方法本身是有连续性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高度相关,因此,在学习空间设计中也要体现学习方法使用的交互性导向,根据不同资源类型推荐适当的学习方法,使学习者能够根据学习空间的工具有效凝练学习方法,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体系,为其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保障;从学习评估看,老年学习空间中的评估不是为了应对升学和考试,而是需要更加客观地反映老年学习者真实的学习状态,尤其是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升状况,终身化设计以知识和能力提升为中心,以促进更好地持续性学习为目标导向,以评估带动学习者更多的情感、认知投入,从而促进学习的深度化和终身化。
(二)学习空间重塑:融合式的学习设计
数字化技术发展加快了学习空间重塑的进程。老年学习空间重塑是在数字化技术支撑下,对物理学习空间和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智慧化、智能化设计,以达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基本需求。老年学习空间重塑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的重塑,更应体现在设计理念上的重塑。老年学习发生的中介物就是学习空间,什么样的学习空间才能更好地满足于老年学习者学习需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体现出现代学习特点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虽然说,目前老年学习空间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智慧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势必会运用到老年学习过程中,技术重塑不仅局限于简单的投影机和PPT等,而且已经触及到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如智能家居的学习与使用、动漫设计、机器人编程等。数字化技术发展是老年学习空间重塑的助推器,能够为设计友好的、便于知识建构的、适老化的学习空间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是促进学习发生的保障,是连接学习者和知识的桥梁。老年学习空间设计要能将物理学习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有效联通,形成有效的学习通道,形成具有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学习共同体网络,且该网络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交流、沟通、协商。由此可见,老年学习空间大概可以形成整合式演变模式,从“物理学习空间+虚拟学习空间”的形式演变为“物理空间+课程空间+资源空间+交互空间”,这种演变是融合式的和联通式的。
老年学习空间重塑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学习空间的多模性,模即模式,学习空间要能满足老年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要具有多种模式,提供多种可能的学习情境;学习空间的探索性,数字化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往往会造成技术“恐慌”,因此,探索性既要满足基础的技术需求,又要有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软硬件的科学化应用和改造,要能体现对学习者学习状态的动态评估和调整,鼓励深层次的协作和会话;学习空间的分层性,老年学习者在学习之间存在差异性,且知识和技能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学习空间分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学习内容、目标、方法、评估,还是资源准备等,都应有相应的分层指导方案;学习空间的交互性,老年学习者学习空间尤其要突出交互性,由于老年学习者社交需求非常高,学习空间的交互又是促进知识创新的重要过程,它可以通过引起老年学习者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新的认知平衡,同时,老年学习者对于交互系统又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学习空间交互设计的内容、层次、工具和方法。
(三)学习资源重构:分布与联通式设计
学习资源是老年学习的关键要素,关系到内容和知识的表达,是学习空间建设的核心要素。从老年学习资源建设现状看,老年数字化学习实体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资源分布性尤其突出,但联通性还存在机制等障碍,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资源再生过程慢、特色化及本地化资源少、名师参与率低、专业化队伍没形成、内容权威性不足、互动内容深度不够、形式单一、平台功能释疑实时互动不足、新型教学资源较少等,由于以上种种问题,学习资源重构显得尤为重要。老年学习资源重构的重要前提就是学习资源的客观存在性,尤其是对现有资源中劣构、质量不高的资源、不能流动的资源进行研究和重新规划设计。老年学习资源重构的方式有很多,包括:资源的自身重构,即资源的再生;资源的组合重构,即与其他资源整合,组合重构又包括两个方面,即以自身资源为中心的重构和以其他资源为中心的重构。学习资源重构包括技术资源、企业、行业资源、学校资源、平台资源等各类资源的重构。本文中的资源包括能够服务于老年学习者的各类资源,这类资源繁多复杂,具有分布式的特点,同时,要能将这类资源有效联通,形成利于老年学习的环路。目前,通过分析各大资源平台非常容易发现,针对老年学习者的资源,无论从量还是质的方面来看,都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在此背景下,需要集中力量整合改造已有资源,积极定制开发新资源,对学习资源进行有效重构,达到为老年学习者所用的目的。资源重构是学习者知识重构的重要前提,从类别上讲,可分为数字化资源和非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资源又分为图像、文字、视频、音频资源等,非数字化资源又分为实物教材、实训资料等。从形态上讲,可分为物化和非物化形态。从功能上讲,可分为主导型学习材料和补充型学习材料。从不同维度的分类可以看出,资源的种类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又存在内容和功能的交叉,因此,建立各类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的立交桥显得尤为重要。
要将学习资源重构成网,就要关注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资源实体的分布性,分布性是数字化学习时代资源的重要存在形式,但如果不加以联通利用则很容易变成信息孤岛;二是资源服务的联通性,资源联通是深度学习的有效保障,联通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内容、方法、资源等核心要素的衔接。学习资源的重构不仅要从实践环节转变,更要从理念环节转变。老年学习者是学习资源服务的对象,因此,要进一步调研老年学习资源的分布状况,研究其分布的特点,尤其注重资源的形式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特定的机制和手段研究联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组织人员开展联通式的架构设计,形成老年学习资源重构的架构体系和机制,为老年学习者的优质资源供给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