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如何坚守好德育教育阵地
2022-07-01苟明江
苟明江
摘要:在中国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占据重要位置,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给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巨大挑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问题尤为重要,关于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相关德育教育相关研究论文成果甚少,可借鉴推广的具有创新性的德育教育模式仍需要不但探索,现阶段德育教育结构单一、注重形式、轻视过程,德育教育环节中如何创新开展好德育教育活动,坚守好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主阵地,需要结合本区域优势,根据专业特点,贴切学校学生实际,创新开展好德育教育活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创新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主阵地;创新发展
为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备受关注,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要有所改变,德育教育要求也要跟上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贴切学生专业实际,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目前针对德育教育的相关研究较多,成果丰硕,针对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德育板块的相关研究成果甚少,可以直接借鉴内化的德育模式不多,更多是片段化、理论研究,可操作性不强。本文将从德育教育中如何坚守好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主阵地,利用区域优势和结合新时代特色文化打造符合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在文化中熏陶,促进学生德育全面发展。
一、坚守好课堂教学阵地
一是加强课堂思政教育,强化非德育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有效融入,人人参与德育教育活动,处处有德育,各科任教师结合课程设置要求,每堂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做到构思巧妙、合理融入、学有所获,潜移默化的在课堂教学中润物细无声的融入德育教育内容。二是按照课程设置开齐常规德育课,组织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关注时事政治、热点焦点问题、民生政策,适时参与各类主题班会,特色活动,结合专业实际,由教师指导,学生主导,从活动的策划、筹备、开展、总结、提升等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积极参与,在活动全过程参与,通过自身感知,提高认识,在实践中体验,从传统的理论教育到学生结合专业实际进行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结合实际需要,并将每周最后一节设置为全校德育专题课,按照专业要求班主任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系列活动,并将成果进行提炼和汇报。
二、坚守校园文化阵地
学校地处民族地区,充分挖掘优秀民族文化,在学生寝室走廊、教学楼过道,将相关德育教育内容进行广泛宣传,现已建成传统文化技能博物馆、美德馆、生态馆、科技创新體验馆、民族文化艺术馆等5个展览馆,各馆主题鲜明、文化氛围浓厚、与时俱进,颇具民族特色,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自主进行参观学习。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丰硕,也是红色教育基地,便于开展系列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带领学生或学生自行前往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与熏陶。与此同时,结合专业特色定期开展“我为校园穿新衣”“我为校园添光彩”等系列活动,形成学校特有的“井盖文化”“消防文化”“墙壁文化”等。校园内聚焦时政热点,在张贴栏、灯柱广告牌、宣传橱窗、LED显示屏、校园电视广播等渠道进行时事宣传报道,即时更新宣传内容,让全体师生时时处在文化氛围中,全时段接受文化熏陶。学校根据专业不同开展专业创新实践活动,辐射周边乡镇,惠及老百姓。旅游专业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利用所学专业技能为游客开展红色教育宣传,既是践行红色教育实践,也是提升专业技能好时机;畜禽生产和作物生产专业学生进村入户为老百姓进行畜禽和种植技术指导;民族美术和艺术专业学生下乡开展绘画宣传,文艺汇演,为乡村宣传标语提质增色,为乡村文化建设增添活力,丰富精神食粮,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所有专业学生均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新开展各类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也是践行好德育教育活动,助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学校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系列活动中,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紧扣专业,创新实践,不断总结、修正、提炼、提升,形成本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特色与亮点。坚守好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教育阵地,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实现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德育教育目的,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彭程.中等职业学校“SKT”德育教学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21(05):71-74.
[2]何静.以民族地区中职德育体系建设为内涵的“三三”模式运行[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9):270+278.
[3]叶雪梅.有高职特色摸索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