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深度教学,缔造高效课堂

2022-07-01陆晨茜

求知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双减政策

摘 要:“双减”既是为了减负,更是为了提质。“双减”呼喊学生回归课堂,倡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在落实“双减”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减少课外作业,也不能只是不给学生补课,而是要冷静审视课堂,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效,缔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深度教学;高效课堂;“双减”政策;小学数学

作者简介:陆晨茜(1992—),女,江苏省苏州市盛泽小学。

“双减”政策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减压减负政策,得到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的支持,其推进力度以及成效都比较显著。教师不能简单看待“双减”政策,而要透过“双减”政策的表面内容,认清其内在的本质意义。深度教学是“双减”背景下的首选教学良策,能够为学生减负增效。深度教学不是增加教学容量与难度,不是进行重复机械训练,而是关注知识内在结构,深度理解知识内涵,主动建构知识系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深度教学能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突出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强调学习的沉浸与层进、批判与反思。深度教学让学生回归学习主体,释放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意义,学得有效果。深度教学减少了学生重复低效的劳动,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了高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走向优秀。

一、“双减”政策催生课堂变革

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数学课堂普遍是“师本课堂”,是“讲”的课堂,课堂中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课堂练得少,课后练得多。虽然教师都知道数学教学要精讲多练,但仍有部分教师把课堂时间都用来讲授,把练习的时间安排到课后,导致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

“双减”政策之风吹进了校园,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影响。“双减”明确要求减少学生课外作业时间,学生的课外练习机会变少了,也没有了课外培训,学生能够回归学校,回归课堂。审视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可以发现,部分数学教师为了能够给学生腾出练习的时间,在课堂上虽然做到了“精讲少讲”,但同时也出现了“速教浅教”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学容量少,教学难度浅,教学节奏快;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重视知识教学,轻视思维训练;只注重记忆,不重视理解;整个课堂教学缺乏深度,学生停留在表面学习。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方法是要不得的。这种教学方法或许会获得短期利益,学生的成绩或许会暂时有所提高,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减负不减质,教师不能为了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而降低课堂教学深度,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双减”政策催生课堂变革,教师如果不及时将课堂教学转型,容易导致学生虽然在学业上减负了,但其学习质量和核心素养却没有得到提高。“双减”之下,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师本课堂”,改变“速教浅教”的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通过优质教学完成减负任务。

二、“双减”背景下深度教学的意义

“高效课堂”是“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的新变化,要求教师不能靠牺牲时间来换取学习效益,而要追求高效教学。高效课堂是“生本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要地位,是学习的主体。“深度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是以深度学习为指向的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开展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在深度教学课堂中,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探索,主动思考,深刻理解,学生的学习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深度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理念,旨在促进学生的改变与发展。深度教学注重主动、深刻地处理知识,提高学习的获得感与意义感。深度教学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了学生的潜能与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在深度教学中,学生主动追寻、获取,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寻找知识之间的关联,在逐层深化中获取完整的知识。

如果数学教学一直停留在表面,无视数学知识的内在关系,只是开展一些机械重复的训练,不注重对知识进行深度剖析,缺乏理解的广度和深度,那么,在这样的数学教学中,学生虽然可以习得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发展性是深度教学的价值取向,深度教学以自主发展为旨归,具有丰富性、实践性与体验性等特点。深度教学提高了学习的画面感,丰富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经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激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等高阶思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深度教学的策略

“双减”背景下教师务必向课堂要效率,而深度教学是课堂转型的必由之路。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践行深度教学,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深度教学的课堂有别于传统课堂,它是一种“立学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它扭转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立于课堂的中央。深度教学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不动摇,旨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全身心投入学习。深度教学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教学以任务为线索,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教师用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1]。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任务,而且是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够“摘得到”。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呈现任务,提高任务的趣味性与激思性,以引发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地学,沉浸地学。例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寻宝”任务:课前将一枚书签偷偷藏到班上一名学生的抽屉里,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下“(3,5)”,请学生根据提示寻找“宝贝”,引导学生在“寻宝”任务中展开对数对的学习。深度教学中的任务可以不止一个,可以是一组任务,也可以是一条任务链;每个任务中隐含一个教学内容,任务之间应具有层次性,逐步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

(二)以问题为切入点,激活学生能动思考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深度教学是基于思维的教学,在深度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应能主动、独立地思考。在思维活动之中,主动思考是前提,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思考,才有可能进入深度思考状态。在“雙减”背景下,针对数学思维的训练非但不能减少,反而要增加,以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引擎,能够点燃思维火花;问题是思维的助推剂,能够推动思维纵深发展。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应直接给学生揭晓答案,而要采用提问的方式,用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才是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在深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切入点,激活学生主动思考,应以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在引出“转化”策略之后,笔者向学生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提出问题:“你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吗?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教师通过开放性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自主尝试用多种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奠定基础。9FB039CB-9817-456E-86B7-3242B2D2AF32

(三)以探究為方式,引导学生经历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2]。深度教学的课堂不只有教师深度地教,还应有学生深度地学。深度地学是一种学习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各种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深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抛弃“教本”思想,践行“学本”理念,要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亲历学习。在深度教学的课堂中,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探究既是学习方法,也是学习过程,探究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学生亲自解决问题。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使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提问、计划、实验、分析等学习活动过程,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探究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探究问题,安排好探究活动,要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做到把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开拓其学习思路。譬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笔者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探索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尝试用“缠绕”“滚动”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经历圆周率的探究过程,自主发现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四)以实践为桥梁,助推学生体验感悟

只有亲身体验,方能增强理解。深度教学是一种指向理解的教学,是一种基于体验的教学。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的抽象性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教师要设法提高数学教学的直观性,让数学学习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习的画面感,调动学生的直观思维,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引导学生从感性向理性过渡,提高学生分析、概括、推理、综合等能力,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实践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深度教学的课堂也是实践的过程,学生需要从做中学,在实践中体验与感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缺少实践,就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搭建实践的桥梁,助力学生理解、提炼数学知识。数学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既可以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也可以用灵巧的双手触摸感知、制作模型或做实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要提高操作效率,多加思考,实现“做思结合”。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前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并说出自己的发现,这样才能增加学习的深度。例如,在教学“千克和克”一课时,笔者给学生提供各种生活物品,引导学生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千克和克这两个单位,加强对质量概念的理解。再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一课时,笔者并不是进行空洞的讲解,而是给学生提供纸盒、剪刀,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理解,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明白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五)以联想为手段,把握知识之间的关联

让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只是教学的表层目标,而教学的深层目标是将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的符号表征,更要理解符号的内容和意义。深度教学的“深”体现在知识的本质结构上,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关联,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深度课堂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形式上的表面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厘清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如果说实践活动是为了获得知识的“事实”,那么,论证推理则是为了获取知识的“逻辑”。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些有效策略,如联想、辨析等,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建立支架。教师可以教学生联想法,引导学生在联想中找寻知识之间的关联,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进入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提炼数学知识的本质。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时,联想就是用得较多的方法,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将转化方法进行迁移,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联想是深度教学的有效手段,联想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联想可以成为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的纽带,在各知识点之间搭建起桥梁,学生通过联想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实现知识的关联与融通,有助于系统把握知识。

(六)以反思为方式,提升学生思想高度

“双减”政策促使教师反省,启迪教师不要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要明确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指向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深度教学正是遵循了这一目标和原则,其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功利思想,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智力发展,还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精神成长。在深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学生心田播撒知识的种子、智慧的种子,更要种下思想的种子、美德的种子、精神的种子。

“没有思想的人生,就像没有舵的船。”思想是行动的基础,深度教学以思想为最高追求,要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在深度教学的课堂中,知识其实是一颗“精神种子”,教师通过深耕细作、精心培育,使“知识大树”上结出了思想、美德的果子。笔者在深度教学的课堂中,注重反思教学,提升学生思想高度,让深度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笔者不仅引导学生探究了圆周率,还向学生介绍了祖冲之,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在深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知识所具有的思想要素、道德成分,引导学生提炼、反思,促进学生精神成长。让我们借助“双减”,深耕数学课堂,实施深度教学,切实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田乃宁.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0):47.

颜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1(8):52-53,56.9FB039CB-9817-456E-86B7-3242B2D2AF32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双减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