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菜套种羊肚菌关键技术探研

2022-06-30刘开国邓海平褚福堂宋文俊易有广

园艺与种苗 2022年5期
关键词:羊肚木屑出菇

刘开国,邓海平,褚福堂,宋文俊,易有广

(1.铜仁市碧江区农业农村局,贵州铜仁 554099;2.铜仁市农业科学院,贵州铜仁 555207;3.铜仁市农业农村局,贵州铜仁 554099;4.铜仁市林业科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羊肚菌种植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时,可大幅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铜仁市冬春无极端凝冻天气,1月至3月中旬温度变幅在2℃~18℃,非常适宜羊肚菌出菇,且出菇时间长,菇质厚重,质量上乘。油菜套种羊肚菌已实现产值15万元/h m2,是单一种植油菜产值的10倍。铜仁市油菜种植面积常年达5.33万余h m2,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存在一些技术短板,如厢面出菇不整齐,制约群体产量提高;油菜露地营养袋污染较重;出菇期温度超23℃,焦尖菇占比高。针对生产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积极进行了技术上的探研,以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油菜品种为邡油211,引自四川邡牌种业有限公司。市场采购小麦、玉米碎粒、麦麸、木屑、菌种袋、营养袋等;低毒杀虫杀菌剂采购于湖北随州。

1.2 试验示范地点

试验研究地2 001 m2,地点设置在沿河县甘溪镇江边村、雄水村和夹石镇山阳村。试验小区长5 m、宽0.6 m,每村种植小区50个。

示范地2 h m2,布局在不同生态海拔、不同土质、不同前茬作物示范点25个,其中沿河县1.33 h m2,碧江区0.67 h m2。

1.3 试验设计

1.3.1 营养袋配方及灭菌方式探研。处理配方5个:Ⅰ红薯渣发酵料90%+木屑10%;Ⅱ玉米芯发酵料100%;Ⅲ麦粒30%+木屑70%;Ⅳ麦粒90%+木屑10%;Ⅴ麦粒30%+玉米30%+麸皮20%+木屑20%。灭菌方式为发酵和常压灭菌2种。

1.3.2 低成本营养袋探研。处理小区7个:①甘薯渣80%、甘薯藤10%、木屑9.9%、微量元素0.1%;②甘薯渣70%、甘薯藤20%、木屑9.9%、微量元素0.1%;③甘薯渣60%、甘薯藤30%、木屑9.9%、微量元素0.1%;④甘薯渣70%、玉米碎粒10%、甘薯藤10%、木屑9.9%、微量元素0.1%;⑤甘薯渣60%、玉米碎粒20%、甘薯藤10%、木屑9.9%、微量元素0.1%;⑥甘薯渣50%、玉米碎粒30%、甘薯藤10%、木屑9.9%、微量元素0.1%;⑦小麦30%、玉米碎粒30%、麦麸20%、木屑16.8%、石灰3%、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对照)。

1.3.3 羊肚菌原基保育探研。处理小区5个:厢面全覆盖遮阳网;厢面覆盖黑色地膜;厢面覆盖白色地膜;利用油菜遮阴;厢面无覆盖不遮光。

1.4 试验方法

1.4.1 菌种与营养袋配方。菌种的配比:小麦30%、玉米碎粒30%、麦麸20%、木屑17.8%、石灰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含水量55%。高质量营养袋配比:小麦30%、玉米碎粒30%、麦麸20%、木屑16.8%、石灰3%、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含水量65%。

1.4.2 选择栽培地。选用土层深厚,保湿、保肥力强,不易板结、不易积水沙壤地块。播前耙打翻晒,油菜移栽前再细碎1次,疏松土壤能提高保湿保肥力。

1.4.3 移栽油菜。选择油菜叶片较宽品种邡油211,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移栽,行株距60 cm×40 cm。

1.4.4 菌种播种。油菜移栽25~30 d后,在土壤水分充足时播种,播种前人工拔除田间杂草。按播种2行间隔1行进行条播,沟深7~8 cm,播种量3 000袋/h m2;待营养袋冷却后在表面划5~8 cm长口2~3条,划口面紧贴菌种,按间距20~25 cm摆放,用量30 000~33 000袋/h m2,覆厚土盖住营养袋。播种后不需再除草,菌丝可抑制部分杂草生长。

1.4.5 逆境胁迫菌丝体。采取不遮光,通过日晒雨淋、干旱、冷冻等极端逆境胁迫菌丝体,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不遮光可快速提升厢面积温,能提早出菇;自然光照、降雨能抑制菌霜,减少养分消耗,利于储积菌核养分;厢面不盖保温膜,可诱导原基从表土下进行分化,提升幼菇的耐寒性。

1.4.6 出菇管理。油菜套羊肚菌一般出菇前不需喷水,高湿度环境完全能满足羊肚菌自然生长。剔除油菜老黄脚叶,有利厢面通风透气。当油菜地现“报信菇”时干旱,需对厢面喷1次透水催菇,或灌大田半沟水增湿度。采收与烘烤按常规操作进行。

1.4.7 预防大田虫害。在油菜行起沟播种时,撒辛硫磷30 k g/h m2,预防地下害虫马陆、跳虫、蝇蚊蛆、甲螨、白蚁等;在厢面褪霜期对油菜喷聚酯类杀虫剂1次,降低大田蝇蚊虫口密度;在出菇期撒四氯乙醛颗粒,预防蜗牛、蛞蝓等虫害;采取深沟播种,覆土营养袋10~15 cm,预防乌鸦、老鼠等危害。

1.5 调查方法

观察记载田间温度、湿度、不同播期、菌丝颜色变化、营养袋摆放期、褪霜期、出菇期、病虫害、焦尖菇及大头菇占比等,按照贵州省蔬菜田间测产办法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营养袋配方及灭菌方式比较

由表1可知,Ⅰ红薯渣发酵料90%+木屑10%配方,产量1 306.8 k g/h m2,排名第3位;小区营养袋成本价6.0元,无二潮菇生长;出菇期袋料内有跳虫,原料易腐烂有臭味。Ⅱ玉米芯发酵料100%配方,产量排名第4位;小区营养袋成本价8.0元,无二潮菇生长;出菇期基料出现跳虫,原料腐烂较慢。Ⅲ麦粒30%+木屑70%配方营养供给不足,产量最低;小区营养袋成本价11.2元,无二潮菇生长。Ⅳ麦粒90%+木屑10%配方产量排名第2位,小区营养袋成本价12.6元,小区厢面可出少量二潮菇。Ⅴ高质量配方营养袋配方产量最高,达2 415.6 k g/h m2,小区营养袋成本价14.0元,基料无跳虫,原料不仅腐烂慢,而且有菌丝香味,厢面可出少量二潮菇。结果显示:配方Ⅰ、Ⅱ营养袋为发酵料处理,基料易滋生跳虫,小区产量低;配方Ⅲ、Ⅳ、Ⅴ为常压灭菌处理营养袋,出菇期基料无跳虫危害,配方Ⅲ产量最低,配方Ⅴ产量最高。可见,营养袋配方在粮食添加量达80%(玉米30%+麦粒30%+麸皮20%)时营养丰富全面,更适合羊肚菌生长,可提高油菜套种羊肚菌单位面积产量。

表1 营养袋配方及灭菌方式比较

2.2 低成本营养袋研究

为降低营养袋成本,采取了多种配方。表2结果表明:配方①、②、③随甘薯藤含量的增加,菌丝长势由较强到弱,产量由高到低,说明甘薯藤的营养含量低;配方①、②、③产量都偏低,表明采取降低营养袋成本方法并不可取,投入少产出也少。配方④、⑤、⑥随玉米碎粒含量的增加,菌丝长势由较弱到强,产量也由低到高,表明营养袋粮食含量与羊肚菌产量呈高度正相关。营养袋投产效益比较:配方⑥产量较配方⑦(C K)降低了9.1%,但配方⑥较配方⑦营养袋成本降低了35.71%,节省成本6 600.0元/h m2,纯收益增加了528元/h m2。为此,优化配方⑥需进一步探索丰产性和稳产性。

表2 低成本营养袋试验与成本比较结果

2.3 羊肚菌原基保育探研

由表3可知,12月23日在厢面褪霜期盖遮阳网,盖网后54 d(2月14日)出菇,经调查覆盖遮阳网小区厢面出菇152朵,较C K增加4.83%,菇柄均为白色,较C K增产25.55%,厢面盖遮阳网较全光露地C K出菇朵数和产量都有所增加,说明遮阳网具有较好的保湿效果。覆盖黑色地膜处理,厢面出菇最多达185朵,较C K增加25.58%,菇柄白色,较C K增产29.40%,黑色地膜覆盖厢面不仅遮阴保湿抑杂草,且吸热贮能出菇多。覆盖白色地膜处理,因白色地膜透光性强,厢面表土易干燥,导致出菇朵数与产量最低。油菜遮阴处理,幼菇多从叶片下小沟底部生长,龟背正中央厢面出菇少,较C K增产13.73%。无覆盖不遮光处理(C K),受到光照多,积温增长快,在持续降雨时出菇也较多,小区产量并不低,但在连续2 d强日照下,焦尖菇和大头菇占比高。

表3 羊肚菌原基保育研究结果

总之,原基保育是在温、光、水、气协调下实现的,不仅需精心管理,而且还需选择优良菌种,配制营养丰富全面的营养袋,把控天气催菇,逆境胁迫菌丝体,将原基在表层土分化(常规)诱导至土中分化,提高幼菇耐寒性。

3 讨论

(1)油菜套种羊肚菌技术集成:选择适宜优良品种,高质量制作菌种及营养袋,适时移栽油菜,预防虫害、鼠害、鸟害,条沟播种并适当深播,放置营养袋与播种同步,不遮光抑制菌霜,逆境胁迫菌丝体生长等技术措施。投入菌种及营养袋45 000元/h m2,投入劳动力75个/h m2,实现产量2 250~3 375 k g/h m2,利润9万~15.0万元/h m2,投产比1︰(2~3.3),实属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值得铜仁地区复制推广。

(2)通过不同海拔、不同播期、不同遮阴材料等措施的栽培研究,在铜仁少日照、多雨水、高湿度等气候作用下,羊肚菌的生长特征特性和逆境促进菌丝发育进程更加明晰,为全市羊肚菌高产稳产提供了技术参考和依据。

(3)油菜套种羊肚菌技术的推广,还需在播期、油菜密度、营养袋节省成本、提高二潮菇出菇率、病虫预防、高质量烘烤等方面解决技术短板,有待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羊肚木屑出菇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木屑在高原无土基质化发酵腐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木屑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嚯,钻木真的能取火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香菇新品种秋香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