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成品油消费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2-06-30

炼油与化工 2022年3期
关键词:炼化消费量成品油

常 鑫

(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辽宁盘锦124124)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资源环境制约,加上替代燃料迅速发展,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将放缓。石化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中国提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在油品消费放缓的新形势下,如何在供需矛盾凸显、替代能源崛起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适应未来成品油市场的需求变化,保证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需平衡以及环境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1]。

1 中国成品油消费现状

中国是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2019 年全国原油加工量6.52×108t,成品油产量(汽油、煤油、柴油)3.60×108t,成品油表观消费量3.10×108t,同比下降2.7%[1]。2010~2018 年期间,中国成品油消费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增速呈现明显放缓的态势,但在2019 年成品油消费量开始减少,增速首次出现负值。2010~2019 年中国成品油消费量及增速的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见表1。

表1 2010~2019年中国成品油消费量及增速

1.1 汽、柴油消费现状

近年来,中国汽、柴油产量与消费量存在供过于求的局面[2]。2010~2018 年中国汽油产量和消费量对比见图1,柴油产量和消费量对比见图2。

图1 2010~2018年中国汽油产量和消费量

图2 2010~2018年中国柴油产量和消费量

由图1 可知,汽油产量整体呈逐年增长态势,2018年达到13 886×104t;汽油消费量整体处于稳步增长走势,但在2016年出现汽油消费量下降,同比增速下降3.0%,在2018 年汽油需求增长放缓,消费量为12 766×104t,产能过剩。

由图2 可知,2010~2015 年柴油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2018 年柴油产量震荡并有下行趋势,2018 年产量为17 376×104t,与2014 年产量接近;2010~2012 年柴油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3~2018 年柴油消费量震荡并有下行趋势,2018年消费量为15 922×104t,与2010 年消费量接近。柴油供过于求的局面严峻,柴油产能过剩[3]。

1.2 生产柴汽比与消费柴汽比现状

2010~2018 年中国生产柴汽比和消费柴汽比见图3。

图3 2010~2018年中国生产柴汽比和消费柴汽比

由图3 可知,2010~2018 年中国生产和消费柴汽比处于逐渐减小态势,从2010 年的2.07 和2.17均下降到1.25。汽柴油产量消费呈现一涨一跌局面,主要原因是中国汽车保有量保持增长走势,支撑汽油产量上涨,而柴油产量则受到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第2产业占比下降等因素影响拉低了柴油消费的增速[4]。

2 中国成品油发展趋势分析

2.1 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中国将处于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替代期和能源结构优化的攻坚期,能源结构将发生根本改变,化石能源比重将下降,清洁能源比重上升。煤炭比重将由2015 年的65.1%降至2035 年的45.7%,石油比重将由17.3%降至16.3%,天然气比重将由6.0%升到14.5%,非化石能源比重将由11.7%升至23.5%,见表2。

表2 中国1次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2.2 成品油需求量预测

2015年,中国柴油需求量达到峰值,2020年后柴油需求量严重下降;汽油需求量呈逐渐增长状态,预计在2030 年前达到峰值。未来20 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资源环境制约,加上替代燃料的迅速发展,成品油需求增速将放缓。预计2025 年将会进入平台期[1],见图4。

图4 中国成品油需求预测

2.3 降低柴汽比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高质量”模式发展,中国GDP 每下滑1%,汽柴油需求增速将分别下滑4.8%和6.2%。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第3 产业比重持续上涨,第2 产业的占比逐渐下降,对柴油消费增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测算,当中国第2产业所占GDP比重每下降1%,同时第3 产业所占GDP 比重每上升1%时,柴油消费将平均减少约950×104t/a。此外,汽车销量增长和城镇化发展将带动汽油消费中速增长[5]。因此,中国的消费柴汽比将会进一步下降,应对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2.4 产能过剩态势依旧严峻

2018 年,中国炼油总能力达到8.30×108t/a,原油加工量6.06×108t,能力过剩约0.90×108t/a,已处于严重过剩状态。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油品消费国,柴油表观消费量1.46×108t,同比降幅6.0%;汽油表观消费量1.25×108t,同比下降0.8%;煤油表观消费量3 878.00×104t,同比增长4.4%,成品油产量与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成品油产能过剩[1]。

其次炼油厂结构性过剩,依然突出。中国炼油厂平均规模小,仅为412×104t/a,低于世界水平。炼油化工一体化水平不高,国内19 家炼化一体化企业,产能合计为2.3×108t/a,其余燃料型炼油厂产能合计为6×108t/a。各炼油厂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装置水平参差不齐。2018 年,全国单位能量因数能耗在8.5 kg 表油/t 级以下炼油厂15家,仅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21%[6,7]。

2.5 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环保政策的相继推出,对清洁燃料要求的标准不断提高,进一步要求石化企业减少三废的排放,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将给石化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8]。因此,为减轻汽车尾气等污染,中国加快了成品油质量的升级步伐。2019 年1 月起,国VI 车用汽柴油标准已经全面实施,至2023年,中国轻型柴油汽车将执行国VI B 排放标准,其排放指标与汽油汽车的国VI B 指标相同。标志着中国油品质量标准整体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9~11]。

2.6 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

2012 年,国务院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提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相关要求。中央及各省市出台相关政策,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12]。

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8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7×104辆、125.6×104辆,累计保有量达到261×104辆,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1.09%。按照《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 年电动汽车产销量达到200×104辆,2025 年占全国汽车产销量达20%以上。尽管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很低,但其对燃油车替代产生的影响将逐渐增加。因此,燃油经济性的不断提高,也将对中国油品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冲击传统炼化行业。

3 对策建议

3.1 推进炼化一体化

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实现炼油化工一体化,成为世界炼油业的主要目标。中国目前7 大炼化一体化基地的炼油、乙烯、芳烃产能将分别占全国总产能的40%、50%和60%,炼化一体化能够最大程度利用原油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公用工程降低生产及建设成本,综合利用副产品和中间产品发挥规模效益,从而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中国石化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基地化布局,从根本上推进产业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炼化一体化企业要遵从“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原则,注重向“小炼油大化工”转型,利用裂解柴油回炼或加氢转化等技术,将柴油转化为化工原料,降低成品油收率,提高原油生产乙烯和PX等主要化工原料的强度。

针对燃料型炼油厂采用先进技术,通过增加烷基化等高辛烷值组分,着力提升油品质量;利用催化裂化多产气技术,着力增产低碳烯烃,向下游延伸;结合原油特性和装置特点,着力生产高附加值石化产品,从而实现向燃料—化工转型。

3.2 清洁燃料技术及催化剂开发

清洁油品生产技术具体涉及汽柴油质量升级、轻石脑油异构化及烷基化等工艺技术及催化剂的开发等。当前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发展方向是进一步降低汽油的硫、苯、芳烃和烯烃含量,提高辛烷值、氧化安定性和清净性。主要依靠重整汽油、烷基化油等清洁汽油组分的增加和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精制等手段实现。催化汽油的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加氢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硫转移技术、氧化法脱硫技术等。

典型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有SCANfining、Prime-G+技术、DSO、GARDES、RSDS、OCT 等。清洁柴油的生产技术发展方向是进一步降低柴油中硫、稠环芳烃含量,提高十六烷值。当前主要应用的技术仍是柴油加氢技术,相关工艺可分为常规固定床加氢工艺和液相加氢工艺2大类。

常规固定床工艺流程多是以新开发的高活性催化剂为核心;液相加氢工艺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有杜邦公司Iso Therming 加氢技术、中国石化SRH、SLHT 技术。由以上清洁燃料生产技术进展可以看出,脱硫仍然是油品质量升级的关键,未来国内外脱硫能力的不断增加,必然会使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走上新台阶。因此,成本更低、适应性更强、运行周期更长的汽柴油加氢等新技术的开发必将引领加氢技术的发展方向。

3.3 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2018年底,国内乙烯总产能为2 600×104t,但市场缺口依然较大,每年乙烯衍生物净进口量折合乙烯当量占乙烯当量消费量的50%。由于市场需求变化、产品质量要求提高,中国炼化行业的主要任务在控制炼油能力过快增长、稳步提高乙烯产能的同时,努力调整产品结构。主要包括:开展低成本国VI汽柴油技术攻关,增加烷基化油、异构化油等生产能力,提高高标号汽油比例,降低柴油产量,增产航煤、润滑油、沥青、石蜡、化工原料等;推进乙烯原料轻质化与多元化;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家电料、管材料、车用料、医用料、高性能膜料等合成树脂产品和环保橡胶产品。

3.4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为满足中国石化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求,需要开发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加快废气中SOx、NOx、CO2等处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按照新标准升级污水处理厂,对装置、油库、加油站的污水加以综合治理,以减量化、无害化为原则,确保废弃物合规处理,推进污染土壤修复和生态恢复工作。实施绿色发展计划,优化炼油产能布局,探索区域优化能力和转型发展。

4 结束语

炼油行业要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产品数量增长和品种高端化的需求,需要转型升级,保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推进炼化一体化,加快向燃料—化工型或者纯化工型转型。做好清洁燃料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及催化剂的开发,增产高附加值炼化产品,重视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

猜你喜欢

炼化消费量成品油
2016年11月马来西亚天胶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炼化复辟?
全球棉花产需预测继续下调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成品油市场逆转 中国成净出口国
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