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兰西特派》中韦斯·安德森的色彩美学

2022-06-30李莹

流行色 2022年5期
关键词:波普安德森色彩

李莹

Li Ying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

一、电影整体的色彩构成

(一)波普艺术的影响

韦斯·安德森导演本身对于现代化社会保持着一种高敏感的状态,他的电影内容受到了他思想的干预,为了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相统一,安德森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表现形式来服务于他的怀旧气息。而这种独特的视觉表现形式又受到贯穿了安德森导演青少年时期的波普艺术影响。

1956 年《是什么让今天的家庭如此与众不同,如此富有魅力?》这幅拼贴作品的展出开启了波普艺术运动。大胆的配色是波普艺术作品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具有高明度、高纯度的鲜艳颜色的物体往往印象深刻,艺术家们使用高饱和度颜色之间的强烈对比来增强视觉冲击力从而吸引大众的目光。

幼年时期的耳濡目染,让波普艺术在安德森心中扎下了根,这从他初露头角的首部短片作品《瓶装火箭》中鲜艳明丽的色彩倾向就可见端倪。高饱和的色彩柔和了影片中人物的荒诞举止,色彩的戏剧感与情节的现实性之间所营造出的反差感为影片打造了一个成人的童话世界。从1998 年所执导的《青春年少》影片开始,韦斯·安德森就喜欢在作品中大面积地使用绘画的三原色。这种超越现实的梦幻色彩与电影的现实主题、荒诞的故事情节相结合,彼此消融成为一体,给人一种脱离现实世界却又不失真的梦游感。

影片中大量采用了对称全景大景深镜头、机械视角(即摄影机与被拍摄物体呈平行或垂直状态,不存在倾斜角度)、机械平移镜头和变焦头这四个摄影形式来保证画面的二维性。但安德森为了减少三维的幻觉所做的不仅只有如此,在色彩方面他也在色彩的空间表现力上做文章,用具有拼贴感的色彩让三维立体的画面更加扁平化。

色彩的色相对比、明度对比、色度对比和面积对比均会影响画面的层次。不同色相的色彩本身就具有不同的明度,也就有不同的空间表现力,在同一黑色背景下,黄色作为最为明亮的颜色有着明显的前进的力量,橙色、红色次之,紫色则近乎融入黑色背景中。与之相反,在白色背景下,紫色就有了推进力,蓝色、绿色次之,白色背景的明亮压制了与之相近光亮的黄色的前进性。与色相空间关系相同,在同一色相的颜色中,黑色背景中明度越亮则越为突出,白色背景则反之。色度对比中的空间表现效果则是和相同明度、色相却较为黯淡的色彩相比,纯度更高的色彩更为靠近观众。空间表现的最后一个因素就是面积,当某种微量色彩在大面积的另一种色彩的衬托下,这微量的色彩就会向前凸显出来。

安德森的电影极其慷慨地向观众展示着电影的虚构感,使用均匀的布光来使影片物体的明暗关系被尽可能地削弱,只集中于物体的固有色,再利用不同色相、明度、纯度的色彩在空间关系上的表现来使电影画面二维化。比如当主编猝然离世这一幕:从背景上来看,作为有前进感的暖色黄色大面积地使用在后方,有后缩感的冷色水鸭色在前,冷暖与空间位置两相平衡后便让背景减弱了纵深关系。人物之间的微妙的位置关系也通过服装颜色来平衡,前面的人使用纯度、明度较低的颜色,后倚的人身着颜色明度、纯度较高的服装。色彩的拼贴化使画面具有一种夸张感,打破了三维的幻觉,强化了电影中的不真实感,并利用这种荒诞化解了影片整体底色的悲悯。

(二)对于杂志的致敬

《法兰西特派》中使用了大量黄色,在杂志中经常能看到明度较高的黄色,因为黄色在色轮上是最亮的色相,最能夺人眼球。黄色明亮得有种全然无重量的轻盈感,就如同是不透明的太阳的光辉,因而它成了所有散发光亮的物质的象征,具有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感。在西方早期绘画中,画师们经常在背景中使用黄金来塑造一些奇异生物、太阳与光明的理想王国和圣人背后的辉光等,只有黄色的亮光才能创造出来这样辉煌又欢快的氛围。

色彩也可以让一些难以言述的抽象性的概念变得可知、可感、可见。“高明”这个词汇经常被用来形容有出众才学之人,黄色作为最为明亮的色彩有着“才智“、“学识”这样的象征意义。小亚瑟·豪维彻在堪萨斯州自由城《太阳晚报》上开辟了一个游记专栏,给堪萨斯州居民讲述他在大洋彼岸的所见所闻。十年间,他把一个小专栏发展成了《法兰西特派》杂志,并形成了求真务实的办刊风格,内容涉及政治、阶级、艺术、时尚、美食和那些鲜为人知的街头趣闻。安德森导演在采访中曾坦言,电影中的杂志社就是借鉴了美国杂志届的顶流— 《纽约客》,该杂志是美术评论、政治报道、卡通漫画及小说散文等的集大成者,其文风诙谐幽默,内容深刻又现实,艺术审美水平也十分高超,集艺术性与商业性于一身,迅速地在美国风靡。影片中的旁白:“他把世界带去了堪萨斯州”,就将这本杂志的传播知识的作用点明了出来,以黄色为影片的主题色来指代综合了各方面知识的《法兰西特派》杂志社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影片中存在着大量无彩色画面和彩色画面的切换,《法兰西特派》这个译名或许不太能直接表明导演的用意,回归到原片名《THE FRENCH DISPATCH》中,“dispatch”有着“新闻报道”的意思。再结合着片头便从杂志社停刊前的最后一期杂志说起,全片又使用章节体的形式,每一章节都与杂志中的文章相对应,纵观全片就如同将这期杂志从头到尾细细翻阅过了一遍。这部影片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分出了两个纬度:一个是主编去世,杂志社即将要关闭这个现实的时间维度;另一个空间上的纬度,则是这本杂志中几篇文章所各自描写的事件均发生在法国的艾纽市上。

安德森在现实时间维度上用的都是以彩色为主画面,并且将这部分维度放置在影片的开头与结尾,就如同杂志内页最前与最后的那几张彩页。而在三篇带有故事情节的报道中却是以无彩色为主基调,偶尔在需要的时候用一下彩色。在成段的无彩色画面中插入了部分彩色画面,就好比是杂志中大段的黑白文字所叙述的重要节点上插入辅以说明的彩图。所以每当彩色出现的时候画面都是在描绘着一些美好的事物,譬如杰出的绘画作品、诱人的美食、摄人心魄的外貌、浪漫的幻想等等,这让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在无彩色影调中突然出现彩色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无彩色的画面和4:3 的画幅占据了影片大多篇幅,这也是安德森作为法国新浪潮忠实影迷对于老电影的怀旧。

二、电影叙事中的色彩表现及喻指

(一)色彩基调及变格

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经常被大面积的运用在安德森的各类作品中。但与以往作品不同,《法兰西特派》中的三原色的面积占比较为均衡,让人不禁联想到罗伊·利希滕斯坦的波普艺术作品。又在《警察局长的私人餐厅》这一章加入了漫画彩页风格的动画桥段,融合了漫画的艺术形式也是利希滕斯坦波普艺术的一大特征。影片中红、黄、蓝色彩基调不仅仅是单纯地运用了波普艺术风格,其背后还有一层较为深刻的内涵。

二战之后美国崛起所引发的不仅是艺术中心从法国转移到了美国,更是价值观、国际话语权的转移。美国所带领的资本主义同极具侵略性的波普艺术一起强势席卷了整个世界。电影中的艾纽市就是资本主义洪流下法国的缩影,故事开篇以记者的骑行vlog 的形式介绍着资本主义侵蚀下艾纽市的变迁:生态环境变得恶劣、道德败坏、犯罪率上升等,极为清晰地点明了“资本主义侵略下古典主义的消散”这一主旨。电影从开始就奠定了具有波普艺术特点的红、黄、蓝色彩基调,坚定不移地贯彻全片,使其能不断地提醒着观众去思考资本化带来了什么。

图1 色彩基调及变格(图片来源:《法兰西特派》)

影片中各个章节虽是同是表现着资本化下的艾纽市,但各有所侧重。《宣言的修订》中色彩基调中的红和蓝更接近于光,而不是那些低色度、高饱和度的平面化的色彩。男女主倚靠的点唱机上的红、蓝发光按钮;骑着摩托疏散时的打光,高纯度、低明度的红色和蓝色交替,就像是警车上闪烁着红、蓝光的警灯。红色是年轻人一腔热血的象征,是反抗精神的象征;蓝色代表着理性,代表着这场学生运动的失败。在以法国五月革命的左翼学生运动中领导者的牺牲为蓝本,导演对于男主的死亡并没有直接将其表现出来,而是在整体画面中运用了纯度极高的蓝色打光,用蓝色的消极情绪来传达出这个悲剧。而为何要让此章节的色彩具有这种光感,影片中已经回答了:这些运动中的牺牲者是冲出银河的彗星,短暂但眩目。

《警察局长的私人餐厅》中红、黄、蓝的调和灰占据了动画画面的三分之二,中性灰色是一种平淡却具有沉默力量的颜色。当灰色与其他任何色彩调和时,灰色将会吸收这些色彩的力量,所调和出来的色彩会获得一种能同任何色相相适应的补色效果。这些调和灰被用来平衡周遭强对比颜色所带来的冲突,并使它们之间变得和谐。动画里的灰色不仅是为了调和凸显局部鲜明的红、黄、蓝,也带有独特的感情色彩。内斯卡菲尔作为移民为了被接纳,主动食用被下毒的萝卜来松懈绑匪的警惕心,并在事后调侃那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和经历。资本化下的城市是混凝土建造的森林,对于移民来说是冷硬和格格不入的。背景中大面积的调和灰在吸收周遭纯色的力量的同时,仿佛也吸走了这些移民者的归属感。

(二)同一事物中的色彩变化

影片中的罗森塔尔被设定为一位因双重杀人罪被判刑五十年的精神病犯。狱中十一年,他的绘画从具象绘画转向抽象,形象也从布达佩斯的小镇青年变成了海明威式的硬汉,古典主义逐渐消亡,现代主义开始降临。

罗森塔尔被资本发掘出并炒作的第一幅画作:玫红杂糅着肉色涂抹在黑色背景中,作为主体形象的女人体支离破碎,“一坨被困挣扎着的肉”可以这么贴切地形容它。玫红色在精神上是直指欲望的,这里的欲望一方面是画家对于模特的,另一方面也是象征着资本主义的欲壑难填。在面对画商订制画的命令时,画家进行了些微的反抗,将监狱墙壁作为媒介来阻碍携带与交易。这组壁画采用了粉色作为主体色来刻画西蒙尼,以橙色作为背景。橙色让人联想到丰收,代表着愉悦与富足,而粉色象征着纯洁的爱。罗森塔尔爱着西蒙尼,为了她能得到模特费后从监狱离职回家和孩子团聚而去完成订单,笔下的画作是他爱意的表达也是西蒙尼渴望幸福的表现。而当西蒙尼行走在壁画前时黑白画面突然绚丽起来,她的肉体和灵魂在那一刻终于融合。

对于角色来说,服装意味着很多的东西,在《宣言的修订》里记者露辛达作为学生运动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从一开始的米白色服装到故事的最后变成了红色的。影片中“棋盘革命”时,学生运动的代表者执棋为棕红色,与之对弈的市长方则为白色。米白色时期的露辛达是冷酷的,她追求没有诗意的清晰简洁,高效率和绝对的客观,她作为一个中立者旁观着这场革命。导演用米白色诠释了这种不掺杂一丝情感的理性,资本化下利益至上的世界中麻木的成年人。用青年人执棋的红色象征着热烈的情感、革命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再结合在安德森以往的电影中,这些穿着红色衣服的角色都有种她们试图去努力克服的创伤。这里的红色可以说是露辛达对于青年离世的哀痛,对于革命失败顺从资本的学生的愤怒与无奈,也可以说是她从具有成人冷静旁观的客观性到被影响,拥有了代表着青年的反抗精神。

图2 同一事物中的色彩变化(图片来源:《法兰西特派》)

(三)贯穿始终的绿色

在电影的开端和末尾背景中水鸭色频频出现。这是一种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色彩,使用该种色彩一是为了怀旧感,被誉为“装着轮子的泰姬陵”的1962 款凯迪拉克是水鸭色,以六、七十年代为背景的电影也都会出现大量的水鸭色,例如《绿皮书》《水形物语》等。电影设定在1975 年,毫无疑问水鸭色是将观众带回那个年代最佳的选择。二是纯粹的绿色是痛苦代名词,譬如电影里描绘革命中牺牲学生的父母搭乘计程车去认领遗体时,绿色的灯光充斥在整个车厢内,用来传递其家人内心的不安与痛苦。相对来说偏向于蓝色的绿色则是一个较为克制的悲伤氛围,从主编的离世引申到杂志的停刊、纸媒的萧索和欧洲文化的凋敝,安德森表达了对于一个文学和影像都充满创造力的巅峰时代逝去的缅怀。

图3 贯穿始终的绿色(图片来源:《法兰西特派》)

《混凝土杰作》故事的最后,对准在收藏了画家壁画的博物馆上的镜头拉远,两边是翠绿的玉米地。与之相呼应的是,影片结尾定格在透过绿色窗户所拍摄杂志社内众人。绿色的植物通常象征着希望与生机,因而这里的绿窗也蕴含着那么一份希望。

结语

本文着眼于《法兰西特派》中的色彩,对其独特色彩风格和电影叙事中的色彩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片中色彩不再是单纯的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而是逐渐担任起了更多的职能,电影氛围感的营造、叙事章节的划分、情感主旨的暗示等。因此,当代影视作品应当越发重视色彩在影片中的运用,合理利用色彩语言的多样性并与其他艺术元素进行融合,更要注重色彩对叙事的辅助功能。

猜你喜欢

波普安德森色彩
波普先生的企鹅(四)
波普先生的企鹅(三)
定格动画的新阐释——安德森和他的《犬之岛》
神奇的色彩(上)
波普之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正已烷职业中毒防控——安德森模型的应用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