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基于学分制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分析
2022-06-30天津科技大学刘彩霞
文/天津科技大学 刘彩霞
“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兴起,对中国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设,在此背景下各高校主动布局教学改革。“新工科”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模型,认为图书馆应面向学科队伍开展嵌入式知识服务。有学校开展“第三空间”建设,为新工科建设提供多项融合创新机会。本文从分析高校图书馆“新工科”建设教学体系目前面对的挑战,提出高校图书馆工科人才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体系现状
根据《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界定:培养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工科大学生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终身学习能力。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图书馆应重视信息素养教育,应对新生培训、专题讲座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完善与创新。信息素养教育也正成为高校图书馆常规服务的一种形式,根据吴汉华对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分析得知:信息素养教育在高校主要以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的形式来进行。本文以此为考察依据,调研国内《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中“电气工程”专业排名靠前的7所院校情况,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各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调研发现,7所高校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清华大学针对研究生开设《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必修课;天津大学开设了知识产权与专利相关的选修课程。浙江大学、天津大学,面向不同专业设立了通识类和文献检索类选修课程。7所高校都有相关专题讲座和工具使用培训,以数据库使用和工具培训为主;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提供知识产权的信息素养内容,形式上以慕课、微视频、直播平台为主。教学对象主要针对全校师生,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面向专业学科群体提供嵌入式教学和专场培训。
二、“新工科”背景下现有教学体系面临的挑战
(一)“新工科”人才培养标准在信息素养领域的映射。为进一步明确新工科人才培养标准中信息素养的重要性,笔者选取美国工程技术评审委员工程学位认证标准,以及基于美国大学与图书馆协会建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信息素养标准》进行扎根理论编码。采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以上两个文本依据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初次编码形成自由节点59个,参考点726个。第一步,进行主轴式编码。依照自由节点的相似度与脉络,找出联系范畴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节点的合并操作,形成树状节点,以此表现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步,进行选择式编码。这里按照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关注职业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神”、以学习和交流合作能力为代表的“持续专业发展”,将EAC2019-2020标准分为三个维度。《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信息素养标准》共设5项标准、25项二级指标,分别按照其层次编码为“信息识别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加工能力”“合理利用信息能力”“信息创造能力”五个维度。最终形成8个一级范畴、32个二级概念、59个三级节点的工程人才能力框架编码层次结构。
通过NVivo软件运行“矩阵编码”功能,深入分析各二级概念之间的相互影响,进一步使用NVivo的“节点聚类分析”功能对节点进行单词相似性聚类,并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对其进行量化(如表1所示)。Pearson相关系数位于0.8~1.0之间为极强相关。
表1 聚类分析节点相关关系
可见,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专业能力与信息素养有密切关联。工程实践能力中“解决问题”节点与获取信息能力中“多种方法检索”有极强的相关度。专业精神范畴中生态意识、家国情怀与“合理利用信息能力”范畴中“了解相关社会情景”密切相关。培养终身学习技能是跟上最新发展的核心,考虑到工程中信息的“半衰期”问题,高超的信息搜索技能以及批判思维是保持其竞争优势的根本。
(二)“新工科”背景下现有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基于以上新工科人才能力标准与信息素养的匹配发现,信息素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可以达到认证标准中的人才输出指标。信息素养与工程教育的关系,犹如血液之于人体,将营养成分输送到全身。已经融入专业能力各层面,作为战略性素养将营养成分输送到学科各个部分。反观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素养课程体系不完善,实操类课程偏少。新工科带来的产业融合意味着集成、创新成为新工科人才的标准能力。在这种大趋势下,通识类课程体系更应该有所融入,有所侧重。前期调研可知,各院校还未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选修课只有个别院校开设。从课程的内容而言,缺乏实操性课程的设置;从授课对象而言,针对特殊专业群体的课程有限;从授课方式而言,只有个别院校开设了学科馆员的嵌入式服务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
传统工科对通识类课程的需求并不突出,而在新工科各专业开设的前提下,还需要改造一些老专业。这不仅意味着教学体系中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调整,同时也意味着通识类课程的教学形式也需要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在培养方面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注意知识的交叉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决定了其课程内容需要实用、时效性强,因此在梳理专业学科课程体系的同时,应该将所需的通识类课程进行有益补充。
2.教学形式单一,嵌入式教学模式还未普及。新工科专业学科融合和交叉的特点导致大学生课程科目增加。但总的课时数量有限,因此传统的教育模式亟须改变。前期调研发现,讲座和培训的内容很丰富,但是还需要结合混合教学模式。同时通识类课程也要求其在应用过程中有所依托,因此嵌入教学是高校图书馆对工科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最有利的方式。“完全学分制”教学体制的实行,改变学年制固定的学时考核要求,以学生为本、选课制、导师制为核心的理念与新工科背景完全吻合。没有固定的学年要求以及丰富的选课体制为大学生复合能力形成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为通识类课程嵌入专业课程体系提供诸多可能。
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重实践、强能力”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目前,大部分院校存在实践知识与具体通识课程内容结合度不高、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此应加大专利实训,并利用图书馆的空间优势自行安排时间、灵活预约相关实训课程为创新训练做准备。另外,采用“图书馆+”教学、科研、创新活动的模式。即专业知识与图书馆工具相融合;科研与图书馆学科前沿热点话题,高被引论文、知识产权成果分析相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图书馆众创空间相结合的模式对教学、科研以及实训进行内容和空间上的拓展。一方面,将一线的专业信息分析人才引进学生活动以及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让校内师生深入相关行业进行实地学习,并了解企业的需求以及具体的信息评估和利用方法,以起到促进成果转化,信息咨询集散和获取的桥梁作用。
(二)充分利用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学分制教学体制改革使得学习成果的完整流动成为可能,从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得到充分实践。美国高校学分衔接和转换系统灵活,学分转换与互认体系已较为成熟,我们可以借鉴此体系,为通识类课程的教学评价建立标准。例如“学分过渡计划”以保障高中教育向中等后教育的平稳过渡。在其课程标准的制定方面,体现核心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教学成果区分为“基本学习成果”“嵌入式学习成果”两类,分别对应量表层级的1级和2/3级,专业授课教师具体把控嵌入教学内容以及核心课程熟练程度。以普渡大学基于美国学院与大学联合会制定的信息素养评估量表为例,将信息素养通识能力划分为三个层级五个标准。此标准与工程教育认证中人才输出能力标准基本一致,二者从信息定位、获取、评估、合法利用上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限定。课程评审委员会对课程能力输出审核与工程认证部门毕业生输出能力的审核构成双重评价机制。一方面,确保课程体系符合工程人才知识架构;另一方面,确保本校毕业生核心能力输出符合教育部门要求。洲际联盟的契约关系,不仅对各院校教学质量进行规约,同时也将学习成果转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贯彻成果导向理念,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工科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性强,需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前期调研发现,通识类课程的教学已经有学校采用MOOC的形式,同时其授课群体非常广泛。根据“成果导向”毕业要求,为了解决课时紧张学时不够的问题,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针对低年级同学主动性差和终身学习意识差的问题,信息素养教学要求以“掌握专业信息获取渠道及其应用”为主。由于知识较为基础,可以采用线上自学翻转课堂的形式完成;中高年级学生以“掌握信息素养基本知识,掌握信息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培养创新意识”为主要教学目标,同时教学方法宜采用“基于案例”以及“基于项目”的两种实操性教学模式。
四、结语
“新工科”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如何深化内涵并拓展外延是一个值得业界探讨的话题。本文通过内容分析、网络调研的方法,对现有工科优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体系进行剖析,分析目前信息素养体系所面临的教学体系不完善、重知识轻实践、传统教育模式过于单一的问题,提出若干契合工程人才培养标准的教育体系改革策略,以期为业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