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唱作品《崴萨啰》的民族风格与文化内涵

2022-06-30杜旭盛露露

艺术评鉴 2022年11期
关键词:民族风格合唱文化内涵

杜旭 盛露露

摘要:本文从合唱作品《崴萨啰》的艺术审美价值、民族文化内涵、跨界创作技法三个维度出发,针对地方性的历史渊源、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傣语作为“衬词”的填入以及现代性的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等不同方面进行论述,试析作者刘晓耕与卢云生的音乐技法与艺术思想,管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改编作品。

关键词:合唱  《崴萨啰》  民族风格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1-0019-04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一隅,素有“彩云之南”的美称。红土高原上遍布森林与山川,湖泊宛若颗颗明珠点缀其中,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特征,让众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以原生态的形式完善保存。正因如此,云南带给本土音乐家们丰富的创作灵感,刘晓耕即是这样一位本土音乐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音乐创作中,他在这片红土高原上广汲博取、海纳民风,并改编出一首首既带有鲜明个性烙印、又充满各式各样民族特色的歌曲——女声合唱曲《崴萨啰》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歌曲《崴萨啰》把傣族的历史、音乐、语言等熔于一炉,可以说是民间音乐与西方技法融会贯通的宝贵结晶。对《崴萨啰》的艺术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其音乐性与人文性,发掘民族风格与文化内涵。

一、红土高原的风景音画——《崴萨啰》的艺术审美价值

由傣族民歌改编的合唱歌曲《崴萨啰》选自专辑《云岭天籁》。《云岭天籁》是中国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精选,融合了中国元素和世界音乐精髓,展现出民族风情根源与云南多民族音乐精髓,是我国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云南原根音乐,融合原创艺术和世界音乐精髓打造精品少数民族风情音乐集。《崴萨啰》是这部专辑中一首描写云南西双版纳秀丽景色和傣族风情的经典作品,极具民族风格特性。整部作品为听众展现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音乐图景,仿佛一幅旅游画册,带领听众游览了一番红土高原的秀丽风光,听后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合唱作品《崴萨啰》属于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并附以引子和尾声。全曲基于民族五声调式体系,辅以宫、羽调式相互交错,并用音符的短暂休止与改变调式的手法表现出曲式结构的清晰划分。全曲采用4/4拍,快板与慢板此起彼伏。歌曲充满了对傣族风情的生动表达,欢快灵巧的曲风,配以细腻温婉的歌词,体现了傣家人对故土生活的赞美与颂扬,堪称一部精致的音乐作品。

引子部分为柔板,由女声齐唱引出和声,渲染出一种清新灵动的气氛,又随着钢琴奏出的八度倚音沿着民族调式音阶由低攀升到高处,再以傣族风格的衬词缓缓落下,最后结束时气韵悠长。开头的部分仿佛让听众心灵的视线从高空穿过西南边陲的朵朵白云,悠然降落在如诗如画、生机盎然的红土高原上,为表现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神奇秀丽的自然景观做出了生动烂漫又形象可感的美妙铺垫。

呈示段为快板,音区跨度适中,旋律婉转起伏,且每个乐句的尾音各不相同,体现出作者的独具匠心。傣语齐唱亲切自然,偏口语化。富有弹性跳音和滑音,仿佛在用非常亲昵又活泼的口吻诉说着一个故事开端,明亮圆润又细腻婉转,让人联想到雪白的积云在高原清澈湛蓝的天空飘荡,动听悦耳、娓娓道来。虽然因语言的隔阂可能会不解其意,但那独特的充满民族特性的唱词足以为听众带来对异域风情前所未有的奇妙体验。

对比中段为小快板,音符陡然加密,转为富有舞蹈动感的重复节奏型。材料源自呈示段,但表现手法上却又明显不同,是前一段的对比呈现,体现出变化统一的意蕴。而女高音声部演唱出主旋律长音“哎啰”,气势开阔,悠扬起伏,像是在对远方客人的盛情邀请,把傣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展现得淋漓尽致,之后再次减慢、渐弱,仿佛在尽情游览的间隙为客人着想的一小段短暂停留歇息,并为紧随而来的高潮做好准备。

再现段重新回到柔板,采用变化再现的手法在高音区加入支声声部作为对位填充。汉语齐唱把听众的思绪由傣族风情一下子拉回到汉族对少数民族的人文关怀中来。这一段的唱词“人到这里回归自然,潇洒又浪漫”“心在这里返璞归真,青春永相伴”丰富又动人地表达出此时听众们内心深处的隐秘感受。这一乐段虽然是再现段,但调性升高一个全音,既有重复性,又有变化性,仿佛对前面所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了全景式概览,把听众的神思引入到全曲的最高潮。

尾声部分将全曲的气氛推向热烈的高潮。高音声部为汉语齐唱,采用第一乐段作为素材,仿佛让听众重新感受到了初见云南的美好情绪;而中音声部则轻声唱着傣语的唱词,仿佛在为听众结束旅途而依依惜别,在祝福和告别之余期盼人们的下一次光临。全曲最终在“哎崴萨啰”的傣语衬词中收尾,巧妙的点题,体现出作者的独具匠心。

作者在傣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又精心构思,宏观上沿用了传统的曲式结构,以保留民族民间音乐的原生态特性,微观上突破了固定的句式长度,以衬词为发展要素,让乐思如泉水般绵延不绝。由此可见,作者对民歌素材的改编并非直接照搬,而是根据想要达到的目标有意挑选民族风格要素,并对其进行凝练后再创作,将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融入作品之中。

二、古老渊源的融汇传承——《崴萨啰》的民族文化内涵

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劳动生产与文化创造发展而诞生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之总和。傣族的民族文化深深扎根于云贵红土高原上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融汇了傣家儿女古往今来对人杰地灵幸福生活的渴望,蕴含着浓浓的民族风致与故土情怀。

(一)民族历史背景

傣族有着历史悠久的“水文化”,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泼水节”即为傣族最为著名的传统节日。到了那天,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并相互泼洒象征圣洁的净水,以表冲走疾病和灾难、迎接幸福生活。这部基于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瑰宝的《崴萨啰》通过作曲家的改编与加工,我们既能听到民族音乐的品性,也能感受到鲜明的现代特征,让作品成为了融合藝术个性、民族性与时代性为一体的有机整体。A1F247C9-BA44-4C44-BDF3-9478EB4E1A06

《崴萨啰》改编自傣族民歌《拴线歌》。“拴线”祈福的仪式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是傣族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在傣家悠久的历史中,“拴线”意为“拴魂”,其历史可追溯至遥远的民族诞生之初;而在今天的傣家人之中,“拴线”逐渐衍生为一种特殊的祈福仪式,贯穿于傣族的各类节日,也贯穿了每一个傣家人的一生。在傣家人一生中重要的时刻,诸如作物丰收、亲友送别、婚姻嫁娶或金榜题名,都可以进行“拴线”的祈福仪式。祈福的人把一根精致的细线拴在手腕上,拴住的不仅是傣家人的灵魂和祝福,更是传承千年的期待和希冀。《拴线歌》便在傣家如此的传统习俗下诞生了。歌曲的音调细腻醇厚,十分婉转轻柔,清澈轻灵的美感体现出傣族独特的风土人情;而作曲家刘晓耕重新发掘了这段山林中的旋律,把原始的民间旋律改编成更具规范性与乐理性的经典音乐范式,不仅重新让先前不为人所知的民间旋律重获生机,而且将西方先进的创作技法完美契合地贯彻到少数民族音乐创作之中。可见,《崴萨啰》的诞生并非作者偶得,实乃潜心笃行的宝贵成果。

(二)民族歌词意蕴

《崴萨啰》中有很多没有实际意思的虚语气词,即“衬词”。创作者让每一乐句或乐段都用具有傣族风情的衬词收尾,可以深化傣族民间音乐与少数民族生活的联系,烘托整部歌曲的氛围,激发感情和心境,可谓是整部作品的神来之笔。《崴萨啰》全曲中遍布各种衬词。比如,引子部分的衬词“哎啰哎啰”“吧啦吧啦”,虽没有具体含义,但用装饰音唱出了跳跃的感觉,使得音乐有了依山傍水的灵动美感,并为后面正词的出现做好铺垫和准备;再比如,“哎崴萨啰”在傣族的民歌中多用于助兴演唱,营造出一种热闹欢快的氛围,不仅在乐句中起到了扩充结构、连接句读的作用,使得结构更加丰满完整,而且让民族元素变得极为丰富,也使音乐具有了浓郁的地方风格。

美妙的歌词韵律同样也是《崴萨啰》吸引听众的重要原因。词作者卢云生先生是民族吹管乐器演奏大师,擅吹笙、笛、箫、葫芦丝等众多乐器,以技巧娴熟、情感细腻、民族风格浓郁著称。《崴萨啰》的歌词用到了衬词、傣语和汉语三种类别的韵律,其中汉语歌词表现出十分丰富的文学鉴赏价值。呈示段的“这片土地生长梦幻,梦绕山水间”“这片土地收获神奇,神奇满高原”“她有一个美的诱惑,诱惑你到永远”“这个地方是我家乡,名叫彩云南”以及再现段的“人到这里回归自然,潇洒又浪漫”“心在这里返璞归真,青春永相伴”“她是一个爱的乐园,歌最美花最艳”“这个地方是我家乡,名叫彩云南”等均以an为押韵韵脚,体现出整齐划一的美感。歌词文本朴素、纯真、自然、浪漫,可见卢云生先生不仅对民族管乐器游刃有余,而且对民族化风格的文学同样造诣颇深,与旋律紧密相伴的歌词韵脚表现出朗朗上口的文学性,达到一种词曲和谐的融洽效果。

(三)民族乐器风格

傣族乐器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广为流传的乐器有吹管、拉弦、气鸣、弦鸣、膜鸣与体鸣等,种类十分丰富。在《崴萨啰》中,作者别出心裁地选用了最能体现傣族特色的打击乐器——象脚鼓,与西洋传统乐器——钢琴,一起为合唱伴奏。象脚鼓,又称“光亚”“光吞”,意为长尾巴的短鼓,是傣族歌舞和傣戏伴奏中不可或缺的打击乐器,深受傣家人的喜爱。象脚鼓外观看起来酷似一柄华美的高脚杯,品质上乘的象脚鼓乃是用一整段芒果树木材烘干制作而成,人工镂空为杯形共鸣体,鼓面蒙牛皮,四周再用藤条勒紧拴系于鼓腔下部,可调节其张紧度。因其端宽腰细形同象足,故得“象脚鼓”之名。

象脚鼓有很多演奏方式,大体可分为站姿背挎式演奏或坐姿立式演奏两种。站姿背挎式演奏须将背带挂于肩,鼓身斜向身前;坐姿立式演奏须将鼓直立于地,左手扶住鼓边,以各指头配合右手交替敲击鼓面。象脚鼓的鼓点纷繁多变,并且往往随着表演情绪的需要而指、掌、拳、肘并用,敲击技巧十分丰富。在《崴萨啰》中,象脚鼓的鼓点从呈示段起加入并贯穿全曲,表现出轻快灵动、生机盎然的韵味。可以说,象脚鼓在《崴萨啰》中的运用,不仅体现出鼓舞人们积极向前、团进奋进的精神力量,更蕴含着饱满自然、绮丽绚烂的民族风格。

三、异域风情的别样展现——《崴萨啰》的跨界创作技法

在悠久历史文化渊源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基础上,作曲家刘晓耕不仅辅以傣语独特的衬词做填充,采用了云南西双版纳特有的象脚鼓作为节奏乐器;此外,作者还汲取了世界民族音乐元素,并效仿了诸多西方古典音乐手法,使作品兼具传统性与现代性、地方性与世界性。

(一)精巧的“探戈”节奏

探戈是一种著名的阿根廷舞曲风格,起源于美洲中西部。探戈伴奏音乐为2/4拍,但其节奏感十分强烈,因此在实际演奏时常采用断奏式演奏,将每个四分音符变为两个八分音符,这样就变成每小节四个八分音符。作为世界知名舞曲,探戈的风格特征最为鲜明的一点就是节拍中附点音符的运用,这使得探戈舞曲的切分节奏感极为强烈,辨识度也非常突出,展现出华丽多姿、热情洋溢的情感体验。在聆听与欣赏《崴萨啰》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明显辨认出作曲家在呈示段与再现段中模仿了阿根廷舞曲“探戈”的切分节奏型,并吸纳进作品的主题旋律中,表现出独特的跨民族音乐特征,进而升华了音乐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例如,探戈名曲《一步之遥》高潮部分(见谱例1)的主要节奏型为2+2结构,即附点四分音符加八分音符与两个并列四分音符的组合,以一种舍身忘我、飞蛾扑火般毅然决然的热烈情感状态表现出探戈舞曲的浓烈氛围。而《崴萨啰》呈示段的第一乐句(见谱例2)主旋律的节奏型,则同样为附点四分音符加八分音符与两个并列四分音符相组合的2+2结构,但情感却与上述探戈舞曲天差地别。在《崴萨啰》中,这样的节奏型不再表现那种忘我、热烈的情感体验,而是转向了完全不同的一种风格,即活泼自然、欢欣幽默、充满情趣与盎然生机,是一种明显具有傣族民族特色的风格,这既体现出作曲家吸收外来民族文化特征的高超技艺,也彰显了作曲家保留与传承本民族文化精粹的宝贵才能,取其精华用于自身创作,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鲜明风格,而這在创作中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天才之笔。A1F247C9-BA44-4C44-BDF3-9478EB4E1A06

谱例1

谱例2

(二)其他现代技法

《崴萨啰》还运用了西方古典音乐中惯用的“主题动机”创作技法。“主题动机”技法即先写出短小凝练的乐节,再通过对其进行重复、模进、模仿、变奏等手法,使其贯穿全曲,并为作品赋予独特且鲜明的艺术个性。在《崴萨啰》中体现在“这片土地”(见谱例2)作为主题动机在后续乐句中广泛出现,如“她有一个”“这个地方”等,这种充满灵性的手法与歌曲细腻的情感完美结合在一起,使乐曲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此外,民族器乐化的演唱技巧在这部作品当中也有突出体现。这种技法并非模仿乐器音色,而是让人声随着旋律线或节奏点与其他乐器一同演唱,以达到丰富作品表达方式的目的。

在《崴薩啰》中,作曲家之所以能做到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相互汲取、游刃有余,与作曲家充分发掘出的傣族音乐民族特性是分不开的。比如,正是因为傣族音乐与阿根廷音乐同样都具有很强的舞蹈性,才能在傣族民族音乐中将阿根廷民族探戈舞曲中的切分节奏型进行跨民族借用,并融入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当中来。

四、尾声——对多元文化融合的思考

当今时代,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交融越来越深入,也要求人们越来越全面地认识到不同音乐之间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跨民族音乐因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超越国家与民族的界限,从整体上了解并研究跨民族音乐文化,以此深入文化内部。笔者通过音画解析、民族文化与跨民族创作三个方面,以及对不同民族文化语境下两首作品节奏特点异同的对比探究,论述了作者“地方性——世界性”的艺术理念,探寻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现代技法相统一的可行性,管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改编作品,体会多元文化与新时代音乐编创的预见性。

参考文献:

[1]黎小龙.云南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合唱创作技法的融合——女声合唱曲《崴萨啰》赏析[J].民族音乐,2014(06):77-78.

[2]谢佳辰.刘晓耕声乐作品中民族特色和演唱风格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3]鲁冲.合唱《月亮今晚要出嫁》《崴萨啰》的创作[J].音乐创作,2022(01):163-169.A1F247C9-BA44-4C44-BDF3-9478EB4E1A06

猜你喜欢

民族风格合唱文化内涵
中国民族风格在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教学法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我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自主创作浅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谈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的曲折发展期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浅析我国影视动画音乐中的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