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稚柳的书画鉴赏交友史

2022-06-30邹洁莹

牡丹 2022年10期
关键词:张大千书画艺术

谢稚柳(1910—1997)是近现代国画名家,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原名稚,字稚柳,擅长书法及古书画的鉴定。少年时曾在寄园学习,在钱振煌的指导下对绘画的兴趣日渐浓厚,在寄园的求学生活是谢稚柳思想启蒙的关键,也是激发他对绘画的兴趣所在。兄长谢玉岑带领他结交了张大千,开启了谢张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至交。客居重庆的八年,谢稚柳广泛与名家好友交游学习,晚年与陈佩秋成为书画眷属、相得益彰。这些都对谢稚柳的书画鉴赏产生了重要影响。1966年,他在我国香港地区发行的《大公报》上连载发表了《论书画鉴别》一文。这是一篇系统的鉴定学论文,文中从传统的鉴别方法到鉴别方法的论证、辩伪,精论迭出,是谢稚柳长期书画鉴定经验之总结,显示出他的敏锐观察力。

一、谢稚柳书画鉴赏的时代背景

谢稚柳的艺术历程一路惊奇坎坷,但他在花甲之年仍然不断探索。寄园求学,谢稚柳开始踏上艺术之路;在南京时,以一幅《山茶》入选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于画坛声名鹊起;受邀考察敦煌,他与张大千一同汲取传统艺术的营养;在渝八年,他与文化界名人谈笑往来,书画皆得精进;辗转上海,他接任主管接管和收购文物的鉴定工作。一路走来,他的足迹踏遍全国各地,鉴定书画4万余件。

20世紀50年代,我国开始注重文艺事业,对古代书画收藏进行鉴定收藏。1950年,谢稚柳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聘为特约顾问,书画鉴定成了他的本职工作。他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书画鉴定而四处奔波,对待每幅书画,谢稚柳总是采取极为严肃谨慎的态度。就当代鉴定家来看,大致分成三个流派:经验派、文献派、笔墨风格派。谢稚柳属于笔墨风格派别,这一派的艺术家需要具备较强的绘画功底和艺术实践,对笔墨艺术风格有独到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地发展、积累。还要有对笔墨风格的认识,包括时代风格、地区风格、个性风格等。他从笔墨、个性、流派诸方面来认识作品的体貌和风格。笔墨是形成书画的基本条件,也是书画风格的重要内容,更是鉴定书画的主要依据。这种鉴赏风格的形成,既因其家学的底蕴传承、在寄园的艺术启蒙,也与其交友往来不无关系。谢张之交、客居重庆八年等交友经历,使其艺术风格兼收并蓄,广为涉猎,既具传统之风骨,又有时代之风格。

(一)书香门第的文化底蕴

常州谢氏家族,一门风雅,诗画善文,历代科举名士,世代都是书香门第。谢稚柳的父亲谢仁湛,字柳湖,娶宜兴傅宾用之女傅湘纫为妻。表兄钱振煌在文中记载:“仁湛身长貌晰而多病,顾以无财,不乐家食,遂游于楚,始客濮上,继客萍乡,又客湘潭。”虽然家境贫寒,父亲多病缠身,但是父母的感情极好。谢稚柳出生于常州,一座文化历史古都。常州是一个名士部落,自隋唐开设科举取士到清末,常州曾有状元15名、榜眼13名、探花17名、进士2 920名。常州一方水土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是天下贤才聚集之地,龚自珍赞称:“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1910年,谢稚柳出生于暮春的江南,在家排行老六。他出生的第二年,父亲、伯父相继离世,这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谢氏家族历来以诗文传家,不忘家族的文化传承,家中兄弟姐妹坚持拟刻《谢氏家集》,以实现其父的愿望。谢稚柳出生在这样自古以来名门望族、书风正气的家族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骨子里有文人的诗书画气息,谢氏家族的接力棒自然落在谢稚柳手中。

(二)寄园求学之路

1925年,15岁的谢稚柳在其兄的带领下进入寄园,开始了六年的读书生涯。寄园的读书生活是谢稚柳思想启蒙的关键,激发了他潜在的书画兴趣。钱振煌是谢稚柳的启蒙老师。钱振煌,字梦鲸,号谪星,后号名山。他是著名诗人和书法家,人称“江南大儒”,博学多才。因不受朝廷重用,他愤然辞官归乡,开设寄园,隐居授徒。钱振煌的学风开明,对学生向来和蔼友善,很少体罚学生,更多的是鼓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对教学的态度一向是认真严谨的,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严格的。钱振煌擅于吟诗作赋,给学生讲诗,教学生作诗。谢稚柳在钱振煌的指导下进步飞速,经常得到老师的称赞,为后来打下扎实的基础。

除了写诗作词以外,16岁那年谢稚柳偶然间画了一张梅花,老师看到后便把自己收藏的古代书画拿出来给他看,供他临摹。谢稚柳对陈老莲的《梅花》一见钟情,自此痴迷于陈老莲的书画,他今后的创作中都能看到陈老莲的影子。寄园的求学经历让谢稚柳发现了自己的艺术兴趣,在他一生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直到晚年,谢稚柳仍追忆着钱振煌的谆谆教导和寄园的读书生涯,当被问及他的艺术道路,他总是说:“我是从寄园走出来的。”

二、谢稚柳与张大千的交往

谢稚柳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里遇到很多挚友,张大千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两人是长达半个世纪的至交。

兄长谢玉岑与张大千交好,谢稚柳因为兄长的关系自然而然认识了张大千。谢玉岑是当时著名的画家,诗坛风流,张大千和张善孖兄弟都曾找他写词填诗。尤其是张大千,每每作画请谢玉岑指点,在画上题诗。谢玉岑也特别欣赏张大千对艺术独到的见解,认为他日后必定叱咤画坛。

1930年,张大千在上海举办画展,谢稚柳跟随兄长一同参观。在画展上,谢稚柳与张大千初识。在此之前,张大千曾听闻谢稚柳人才出众、文采风流,谢稚柳也久仰张大千大名,两人相见恨晚,一见即知为笔墨重任,两人相谈甚欢,张大千的艺术意趣对谢稚柳有着重大影响。

1941年,谢稚柳受张大千之邀前往敦煌。收到张大千的邀请时,谢稚柳谢绝了徐悲鸿请他到中央大学任教的聘请,决意跟着张大千西行。研究敦煌壁画,谢稚柳不同于张大千,张大千注重对壁画的临摹,谢稚柳则是对敦煌壁画的考证赏鉴,细细品鉴敦煌壁画这一中华艺术文化之瑰宝。敦煌之行结束后,谢稚柳的人物画风大有改变,虽未像张大千那样临摹敦煌壁画,但耳濡目染,熟记于心,他的人物画也开始极为引人注目。

1946年,张大千以重金购得董源巨作《潇湘图》,马上通知谢稚柳前来共赏。作为江南画派的开山之作,此画没有描绘北方画派常见的奇峰峭壁,而是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苍茫悠远,烟波浩渺。谢稚柳感叹道:“千载以来,董源的才情和他那高深的观察和体验,不得不使人佩服。”17AE4CED-5597-435C-BA79-0A4D38325EFD

1949年,张大千移居我国台湾地区,谢稚柳则留在大陆,两人虽天各一方,但书信不断。张大千到各国访问时,都会将所见所闻所想与谢稚柳分享,在艺术方面有重要的发現和研究,也会捎信与谢稚柳探讨。

1974年,张大千赠谢稚柳一套珍贵的牛毫毛笔。此笔来之不易,张大千重金购得英国特产黄牛耳内之毫毛,委托日本两家最负盛名的笔店玉川堂和喜屋制作。因此笔为牛耳毫毛所制,张大千取“执牛耳”之意,命名为“艺坛主盟”。张大千将其中一枝赠予毕加索,两枝赠予谢稚柳,足见其与谢稚柳之感情深厚,也可看出他对谢稚柳艺术才华的推崇备至。此后,张大千与谢稚柳互赠书画、题诗赋辞,未曾断绝。张大千久居海外之后开创新的风格,豪放强健、鲜活明朗,也给予谢稚柳极大的启发和震撼,谢稚柳称之为“开中国画从来未有的形体和风格”。

1983年,张大千溘然长逝,画坛巨星陨落。谢稚柳十分悲伤,与数十年挚友就此天人永隔。

作为挚友,张大千深刻地影响了谢稚柳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邀请谢稚柳前往敦煌研究壁画,既提高了谢稚柳的创作水平,也使其鉴赏经验得以丰富。两人心意相通、高山流水,常有思想火花碰撞。

三、在渝八年的书画鉴赏活动及交友圈

谢稚柳的艺术生涯与重庆有着不解之缘。一是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谢稚柳随关务署机关从南京撤离到重庆,重庆两岸风景如画,更是有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绘嘉陵三百里图的故事牵动着谢稚柳的艺术神经。二是在重庆期间,谢稚柳在巴蜀之地尽情游走:游眉山,谒三苏祠;游峨眉,登金顶;游嘉州,拜大佛。后来他创作中的表现手法与在重庆的生活也有很大关系。三是因为工作关系,在重庆的八年,他广泛鉴定书画作品,这一时期是他书艺探索嬗变的时期,也是他收藏鉴定的主要时期和朋友圈构建时期。对他一生的艺术时期而言,重庆的山山水水都是他的灵感和素材,这八年意义非凡。

1937年,关务署机关从南京搬至重庆,谢稚柳也到监察院任秘书,以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院长的监察院有很多前辈,章士钊、沈尹默、潘伯鹰等书法名家都在这里。于右任爱才惜才,把谢稚柳从关务署调过来,自然是看中了他的书画才气。这也给谢稚柳与诸多书画界名流交游往来提供了机会。随着交友圈的扩展,谢稚柳所能鉴赏到的名作越来越多,积累了丰富的鉴赏经验。

在监察院时期,沈尹默与谢稚柳一拍即合,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成了忘年之交。谢稚柳看到沈尹默每天起早贪黑地操持笔墨,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沈尹默也曾听闻谢稚柳诗采风流,是难得的人才。两人切磋诗词、书法,相谈甚欢,难得知音。谢稚柳像对待长辈那样尊敬沈尹默,在他身上获益良多,书法得以长足进步。书法造诣的提升促进了他绘画创作的发展,丰富的创作经验又直接对书画鉴定提供助力。

1945年,谢稚柳到西安举办画展,其间结识了张伯驹。张伯驹是著名的收藏鉴赏家,有着丰富的藏品,又精于鉴定。在张伯驹家,谢稚柳大饱眼福,鉴赏了许多名作,比如现存传世最早的名人墨宝——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与现存最早的一幅画作——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此次鉴赏之行谢稚柳收获颇丰,得到了鉴定大家张伯驹的指点,与此同时,以张氏大量珍贵藏品为依托,梳理历代画家的风格流派,把握中国美术史的脉络,为日后的书画鉴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重庆时,与谢稚柳经常来往的还有潘伯鹰,谢稚柳的书画鉴定生涯也源于与潘伯鹰等友人四处走访寻书画,可谓其乐多多。他为上海博物馆从叶恭绰手中购进王献之《鸭头丸贴》,从文物商人手中购进清宫旧藏孙位《高逸图》和赵佶《柳鸦芦雁图卷》以及从庞虚斋后人手中购董源《夏山图》,这些书画鉴赏经历大大拓展了谢稚柳的眼界。由于书画鉴赏的活动拓展到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全国各处四处走访,谢稚柳的朋友圈逐步扩大,常与张珩、刘九庵和韩慎先一起探讨鉴定,鉴定书画1万多件。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谢稚柳每个阶段的重要交游史及对其书画鉴赏的重要影响。谢稚柳的书画鉴赏,源于家学,启于寄园,受张大千影响颇深,又于重庆广泛赏鉴,终于自成一派,成为一代鉴赏大家。谢稚柳在继承传统鉴定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他熟知书画史论,注重书画本身,以笔墨、个性、流派和时代性作为书画鉴定的标准,为我国的文物鉴定和保护工作作出突出贡献。著名书法家王蘧常曾评价谢稚柳道:“谢稚柳是一本书。”他就好像是一部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在弘扬传统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在艺术领域的深耕启迪了一批当代青年艺术家,这种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邹洁莹(1998—),女,广东惠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美术学。17AE4CED-5597-435C-BA79-0A4D38325EFD

猜你喜欢

张大千书画艺术
传奇大师张大千
曾熙&张大千:得弟,吾门当大
“吃货”张大千
纸的艺术
小小书画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我的最牛老爸
爆笑街头艺术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