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幼儿节奏感潜能的有效方法

2022-06-30闫建平

民族文汇 2022年36期
关键词:感知挖掘表现

闫建平

摘 要:我国教育学意义上的幼儿艺术教育始于19世纪末,至今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幼儿艺术教育总体上发展缓慢,随后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总体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势必影响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如何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综合考虑并寻求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就成了幼儿艺术教育研究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本文试图从挖掘幼儿节奏感潜能有效方法的角度出发,运用理论和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深入浅出的谈谈自己对挖掘和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感悟,为幼儿艺术教育中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希望为改变目前幼儿艺术教育培养幼儿节奏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论文关键词:节奏,感知,表现,感悟,挖掘

节奏一词,是指一种有规律的速度,平稳地流动着向前的运动。音乐中的节奏,也就自然含有流动、起伏的意思。著名的德国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脱离节奏而存在。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先要从节奏训练和培养开始。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要使其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到节奏的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但是幼儿因其年龄特点,大脑及身体动作的发展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协调,所以节奏感较差。如何能让幼儿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以及理解、领悟音乐节奏元素并且提高对音乐欣赏的能力,我就多年从事幼儿音乐教学工作积累的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用听觉寻找节奏、感知节奏,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意识;

自然现象、动植物的生活、人类劳动中充满了节奏。孩子在母亲的怀里的时候感受着节奏,如:母亲的心跳节奏,母亲的“摇篮曲”、玩具“拨浪鼓”等,由于他们发出有声响的节奏、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感受到快乐。随着孩子逐渐的长大,世间的各种声响让他们感到好奇和欣喜,如:汽车的“笛笛”声、自行车的“叮铃”声、小狗、小猫的叫声等等。当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活动中我和孩子一起寻找节奏、感知节奏和模仿节奏、孩子们非常的感兴趣。如火车的隆隆声,啪啪的打枪声,闹钟滴答声等。当孩子发现一种新奇的声响时,他们会兴奋不以的说:“是我发现的……”由此,孩子主动的去寻找节奏,再通过自己语言模仿节奏,孩子节奏的初步意识得到了培养。

二、用声音模仿来表现节奏

在幼儿对节奏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后,可组织他们用语言来表现节奏。幼儿歌曲的歌词具有一定的韵律性,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幼儿节奏的表现。随着幼儿的年龄增加,节奏的难度也跟着增加。以一拍子发一个音为准来举例,例如:

小班幼儿年龄小,在节奏初步的感知学习中,多采用一拍子发一个音,如下:xx|xx| 咚哒咚哒

中班的孩子,在节奏初步的感知学习中,多采用一拍子发两个音,如下:xxxx|xxxx| 咚哒咚哒咚哒咚哒

大班的孩子,在节奏初步的感知学习中,多采用一拍子发三、四个音,如下:xxxxx|xxxxx| 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xxxxx|xxxxx| 咚哒咚哒咚咚哒咚哒咚

孩子年龄段的不同,对声音的兴趣也就不同。小班的孩子更喜欢现节奏。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成跟着节奏朗诵歌词,从而对孩子更好的学习、理解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用肢体的动作来感悟节奏;

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兹认为:对音乐的感受不仅反映在心理上,同时也反映在身体上。如何能比较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呢?通过肢体的动作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节奏的培养离不开动作,对幼儿来说除了用口说、用手拍和一些形象性的语言节奏外,还可以充分运用身体的各个部分来感受不同节奏。点头、跺脚、晃身体等都是让幼儿身體来感受节奏是很棒的活动。在每次音乐活动中,我会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肢体来感受节奏。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总是会出乎你的意料之外,他们会把全身可以用来表现节奏的地方都表现出来。如:跺脚、拍肩、拍腿、拍打桌子等,有的甚至拍拍小屁股……孩子的动作让活动充满了童趣,兴趣高涨。这样,不仅训练了幼儿打击节奏的能力,同时还训练孩子听辩节奏的能力。

四、运用辅助材料——打击乐器,加强节奏的训练。

幼儿活泼好动,总是蹦蹦跳跳闲不住,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点,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可利用废旧制作打击乐,如:空的易拉罐装上小石子就成了沙锤、两块小竹块用松紧带一绑就成了圆舞板等等)让幼儿从先练习使用开始,让幼儿敲打着玩,目的在于使幼儿了解各种不同乐器能发出不同的音响,然后,引导幼儿通过亲身操作,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敲击乐器,可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如:用鼓锤敲打鼓的正中、侧面和边缘,其声音各不相同。待幼儿对乐器产生兴趣之后。教师就鼓励、引导幼儿用乐器为他们熟悉的歌曲打节奏,也可自由创编节奏。同时,训练幼儿选用不同的乐器为不同的动物、自然现象、人物、情绪等做伴奏。如:用不同的乐器,不同的节奏和力度打击出熊走、鸟飞、马跑等声音。引导幼儿运用乐器演奏,在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

每个幼儿都或多或少的具有音乐的潜能,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设法挖掘幼儿潜在的这种能力。通过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节奏无所不在,无处不在。让幼儿感受,不仅在音乐活动中能获得体验,而且在其他的各种活动中也能获得体验。如语言活动中诗歌的朗诵富含韵律;美术活动中的点、线、面也可以有节奏的体现;计算操作中也能创造出节奏的新旋律;体育运动更需要把握节奏才能做出协调的动作来。因此,在生活教育中,只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处处都可以引导幼儿发现节奏,感受节奏。

参考文献

1.作 者: 高月梅 张泓 ,《幼儿心理学》.出版社:浙江教育

2.作 者: 郑慧英 主编,《幼儿教育学》.出 版 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3.实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出版商: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环球出版社

猜你喜欢

感知挖掘表现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