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韩媒涉华舆论热点探析中韩媒体战略合作新路径

2022-06-30吴旭

对外传播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韩关系国际传播

【内容提要】2022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在中韩交流合作中,媒体始终在塑造两国形象、促进民意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历史、政治及传媒行业竞争激烈等多因素影响,韩国媒体在一些涉华议题上的报道倾向性明显。在涉及两国核心利益的事件上,中韩媒体需要冷静客观报道,加强解疑释惑;合作共赢,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发挥融媒体传播优势,扩大传播效果,进一步推动两国媒体务实合作。

【关键词】 中韩关系 媒体合作 冬奥会舆情 国际传播

韩国是中国的近邻和重要合作伙伴。受历史文化差异和国际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韩国媒体播发的涉华负面报道时常成为舆论热点。新形势下,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临新机遇,也存在诸多风险挑战。从涉华舆论热点了解韩媒报道倾向,分析研判其给韩国受众对华认知带来的影响,将为我国做好对周边国家报道、提升国际传播力提供相应借鉴,为推进中韩两国媒体合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近期韩媒主要涉华舆论热点

韩国媒体的涉华报道内容大多集中于涉中韩双边关系、半岛局势走向的时政类国际新闻。以2022年第一季度报道为例,《朝鲜日报》《中央日报》和《东亚日报》三大韩知名媒体网站的涉华报道共9200余篇,有关半岛局势的报道超过1200篇。

韩国《中央日报》2022年第一季度发表的近2700篇涉华报道中,相对正面或中立的报道占比超过80%,主要集中在双边关系、经济、卫生、科技等领域;涉华负面报道更多集中在政治领域,特别是涉港、涉疆、涉台等议题。总体来看,内容相对中立的涉华报道占比较大,在一些特定议题上的负面报道数量则远超正面报道。以2022年第一季度为例,韩媒涉华舆论热点集中出现在北京冬奥会和韩国新一届总统选举两个事件中。

(一)北京冬奥会相关话题热度高、争议多

韩国是冬奥会体育项目的传统强国,又曾于2018年举办过平昌冬奥会,因此韩国舆论界对北京冬奥会的关注度极高。总体上,有关北京冬奥会的事实报道都相对正面。包括《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在内的韩知名媒体均开设了冬奥专栏,详细跟进每一天赛程。据统计,仅《中央日报》一家媒体,在17天的赛事中,就有600多篇相关报道,几乎囊括了所有比赛项目。此外,韩媒对于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也给予了较高关注和评价。

韩国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的负面报道集中在文化差异、赛事判罚等方面。比如对开幕式上出现的朝鲜族传统服饰的所谓“归属问题”的争议、韩国选手对冬奥村餐食的不满等,而话题讨论度最高的议题为韩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遭遇“不公平”判罚。韩国主流媒体均对此进行报道或评论,话题在韩门户网站Naver、Daum的实时热搜持续高居首位,推特、脸书、照片墙上的相关动态也被韩国网友刷屏关注。随着韩政府官员、运动员及各界知名人士频繁发声,话题被越炒越热,个别媒体不只报道事件本身,还发布引导性内容,煽动反华情绪。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涉华负面话题尤其受到韩国年轻人关注。据韩国民调机构调查数据,北京冬奥会期间韩国年轻人对华好感度显著下降。纵观近年,中韩民间交流在传统文化方面出现过不少争论,不排除一些派系立场鲜明的媒体恶意炒作、人为制造民意对立。

(二)总统竞选频繁出现“中国元素”

2022年,韩国第20届总统选举报道中频繁出现“中国元素”,有关中国的讨论被视作竞选中的热门话题,诸多对华主张受到韩媒高度关注。韩国总统主要候选人在对华关系上的主张存在分歧,李在明主张推进韩美同盟,同时加强面向未来的韩中关系。尹锡悦则在选举期间强调,中韩合作要“以安保问题不能影响经济问题的原则为基础”。在以往竞选过程中,韩朝关系及韩日关系议题相对突出,但此次涉华议题被当作重点话题,反映出韩国社会对华舆论关注的新动向。

此外,新一届韩国政府会如何处理对华关系同样是备受关注的涉华议题。韩媒普遍分析认为,尹锡悦政府更积极地推进与“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各项合作,体现出其将加强韩美同盟放在首位的实用主义外交路线,部分韩媒对新政府可能采取的对华态度表达了担忧。《韩民族日報》分析指出,为了重新调整韩中关系,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沟通,开展智慧外交。

二、韩媒涉华报道倾向原因分析

据韩国“时事IN”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对象因受韩媒报道影响而产生了对华负面情绪。可见,韩国媒体对于韩国民众的涉华认知和对华情绪影响极大。而韩媒报道倾向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历史及政治因素影响深远

受历史、国际政治因素等影响,韩国主流媒体普遍存在“亲美疏中”倾向,报道往往倾向于维护美西方利益。而美国企图通过加强盟友关系遏制中国,一直讲求“身份政治”,以意识形态划阵营。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韩媒在塑造中国形象时态度也随之变化。此前韩国创造了“汉江奇迹”,经济实力强于中国,对华报道时带有优越感。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韩媒在涉华报道中也显露出挑刺不满、关注负面的情况。这侧面反映了韩媒心态上的失衡。

(二)韩媒派系立场鲜明、竞争激烈

韩国规模最大的四大报纸背后都有其支持党派。《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属于保守派代表,这三家大报的发行量在韩国也具有绝对优势。《韩民族日报》则属偏进步派的代表媒体,立场相对中立。四大报涉华报道的立场差异,反映出受众群体的需求不同,其在对新闻内容进行选择时也会自觉迎合主要受众群的固有观念。

此外,韩国媒体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这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一是内容同质化,以迎合更大范围的受众;二是为博取眼球罔顾事实、夸张报道,甚至时常制造不实新闻。韩国主流报纸和电视台充分运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影响政治、操纵公众。1997年金融危机,韩国掀起“献金”运动,缘起就是因为三大电视台的诉求。

(三)新媒体发展加速民众政治态度两极分化

韩国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和世界首屈一指的网络覆盖率,使韩新媒体行业发展迅速,新媒体文化日渐成熟。以优兔、脸书、抖音国际版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广泛影响韩国民众的社会生活。

互联网在线分享新聞、线下参与投票等为政治意见的表达提供了畅通途径,韩国政客、民众均习惯于通过社交媒体参与政治。此外,运用新媒体发表对于政事的看法成为韩青年一代的重要选择。调查机构Wiseapp于2021年4月20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人使用时间最长的社交媒体是照片墙,一个月的总使用时间为58亿分钟。按年龄来看,20岁、30岁年龄的群体使用最多。新媒体个性化、开放性、虚拟性的特征使其受众更易形成两极分化的政治态度。

三、中韩媒体对话研究与建议

中韩建交30年来,媒体始终在塑造两国形象、加强民意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媒体间的对话合作应该基于尊重两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进一步推动两国媒体务实合作,积极搭建交流平台,立足长远,谋求发展。

(一)冷静客观报道,加强解疑释惑

过往一些涉及两国核心利益的事件报道,暴露出中韩媒体存在的问题,包括难以客观、公正认识和理解对方的立场等,韩媒甚至播发很多充满偏见、误解和情绪化攻击的报道。这必然影响两国公众对彼此的看法,不利于双边关系的发展。中韩两国传播话语体系不同,需要对此予以尊重。媒体应始终致力于挖掘事实,实事求是,正确引导舆论,冷静客观报道,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避免捕风捉影、主观臆断和无根据的猜测,杜绝歪曲事实和错误报道。有助于弥合分歧,增进理解,使中韩友好真正扎根于两国人民心中。

朝鲜半岛局势攸关东北亚和平稳定,一直是中韩媒体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朝韩领导人会晤、朝美领导人会晤接连举行,半岛局势发生向好变化。以中国新闻社为例,就此话题专门组建跨平台报道团队,赶赴板门店、新加坡、越南等新闻现场,客观报道有关各方为解决半岛问题采取的举措,聚焦半岛和平进程取得的新进展。稿件在美国、菲律宾、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泰国等数十家海外媒体落地,融媒体报道在平台上的浏览量也突破10万余人次。这对引导国际舆论、推动半岛问题和平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合作共赢,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中韩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中韩贸易发展,两国产业互补性强,可以形成较好的合作模式。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启动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为两国提供了重要的合作机遇。中韩双方应该加强合作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实现互利共赢。

在“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深入的同时,“一带一路”新闻媒体交流合作也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机会。中韩两国媒体定期举办高端对话、推进人员互访,围绕新媒体技术、社交媒体运用等议题组织交流活动,进行有益尝试。未来,中韩两国媒体合作仍大有可为。应进一步组织开展联合采访等活动,讲好和平安宁、合作共赢、成果共享、文明互鉴的“一带一路”故事,广泛传递两国人民追求发展和幸福生活的共同目标,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三)发挥融媒体传播优势,扩大传播效果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跨文化交流、新闻舆论能力建设面临的新时代课题。媒体只有适应新形势、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掌握新本领、发挥多平台的带动作用,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以中国新闻社为例,其在境外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近年来,积极把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作为全局性战略工作,努力探索具有通讯社特点的融合发展之路,新媒体矩阵覆盖境内外用户超过一亿人次,新闻产品在网络新媒体市场的占有率、传播力、影响力都有所提升。笔者在驻韩期间调研发现,中韩两国在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间,更好、更便捷利用更多媒体资源,拓宽传播渠道,加强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可读性,提升两国媒体在对方国家及第三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是开展合作努力的重要方向。

四、结语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两国交好,根基在民。中韩两国友好交往需要坚实的民意基础。作为两国民众直观了解彼此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中韩两国媒体要正面客观报道对方国家的发展情况,对涉及两国关系的事件不渲染、不炒作,正确引导舆论。在中韩建交30周年之际,两国主流媒体更需要搭建起对话的渠道和沟通的桥梁,释放中韩友好合作的正能量。

吴旭系中新社国际部记者,周边国家采编室主编

「注释」

①《调查:韩国人最常用社交软件为照片墙》,韩联社,https://cn.yna.co.kr/view/ ACK20210420004100881,2021年4月20日。

②《中外媒体发表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建设的宣言》,新华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7269652129469688&wfr=spider&for=pc,2018年4月9日。

责编:霍瑶

猜你喜欢

中韩关系国际传播
中韩关系,行稳致远——纪念韩中建交30周年及《金桥》创刊20周年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2022,愿中韩关系“虎虎生威”——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金敬翰新年贺词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统一问题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方向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