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的互融共进

2022-06-30陈翠微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历史素养探究

陈翠微

新发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到:“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由此可知,历史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其价值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因此,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方面提出:“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信息时代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和交流。”[2]事实上,这两年因疫情而造成许多学校无法正常教学,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校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学”,这说明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技术已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了。面对这样的变化,教师如能促进中学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定能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将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高效地发挥出来。本文以《光塔之近代风云》乡土历史课为例,探讨如何实现中学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促進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和家国情怀的养成。

一、信息搜集,以学定教

限于技术的局限,传统的历史教学基本是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课程授时、有限资源和经验自主安排的,教学内容、策略、形式比较固化。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情况就不一样了。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快速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情安排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帮助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使教学的策略、形式多样化。

1.数据分析,有的放矢

在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广泛应用的年代,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和学生家庭的各种电子设备搭建信息技术平台,收集、整理、分析学生的动态学习数据,有的放矢地安排和调整教学。如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教师可课前上传预习学案、补充资料,帮助学生预习课本知识,发现问题;通过“问卷星”等问卷调查软件进行调研和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盲点、学习困境和学习兴趣,以确定或调整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组建班级学习、管理群,方便学生咨询和协调课程安排;设置项目学习群,建立资源库,便利师生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等。在年初的学情调查时,笔者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收集学生情况,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既陌生又感兴趣,而乡土历史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学习评价的重点内容;它为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最终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供了重要素材,并可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和关键能力。因此,笔者决定抽出课时来上一节《光塔之近代风云》乡土历史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节乡土历史课从学生熟悉的学校出发,通过了解学校所在地光塔街的近代历史沿革,进而拓展到广州近代史,并与中学历史课程相结合,帮助学生从了解家乡,扩展到认识祖国,树立爱家爱国的情怀。

2.资料搜集,助力教学

当有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要确定教学策略和方法,而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确定要建立在已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这时候,信息技术平台可以大显身手。文献史料、高清地图、实物图像、老照片、影像视频、图书库藏等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查找和推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古旧珍藏可以拍图上传,实地考察采访的视频录音也可以保存到学习资源库里,实现资源共享。如笔者在初步了解学情和摸查教学资源的途径后,就确定了先研学后讲解的教学策略和情景创设、发现、讨论、演示、赏识等教学方法。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笔者邀请同学自组学习小组,自选研究项目,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前期准备:根据研究项目进行信息搜集、实地考察、资料筛选和史料实证等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梳理光塔街和广州的近代历史脉络;通过绘制光塔街近代历史建筑和历史名人故居导览图来重现历史场景。此举除强化了学生的时空意识和证据意识外,还培养了学生搜集材料、提取整理信息、辨析印证史料的能力,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作好了准备。而所有资料、图像视频等信息均要求分享到学习资源库里,整理、修改资料、撰写文稿亦要在多人在线协作办公软件里进行。这样做既可实现信息的实时分享,又可协助学生分工合作和在线联动,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多元互动,提升素养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创设情境,迅速提起学生的好奇心;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多途径交流,实现多元互动;资源实时共享与应用,加速成果的形成与演示;持续感知悟化,促进历史学科素养提升;在逼真的历史情境中深入体会历史境况,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树立爱国意识,涵养家国情怀。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历史的一度性(即不可再现和重演)决定了历史教学必须大量引用史料,以帮助学生认知历史。同时,历史教材中文字资料较多,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如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将历史知识转化为由声音、动作、图片、图像共同构成的立体式多维画面,刺激学生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重感官,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3],学生定能兴致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开始近代乡土历史探究之旅前,先播放一段简短的关于广州近代历史的视频,让学生的思绪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广州;再用一张光塔街历史建筑手绘地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了解了近代光塔街的风云变幻后,学生们对本土历史的好奇心越来越重,学习热情瞬间点燃。

2.发现问题,合作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将课堂学习引向深度,激趣设疑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探究问题时,组织学习小组、分工合作探究是较好的学习方式。这既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探究精神,也能提升学生质疑思辨、归纳表述的能力。根据政府公开信息、网络资料和实地考证,学生发现光塔街内遍布历史建筑,仅1.07平方公里的地方居然有65处历史建筑,且多为近代历史建筑;通过调研分类,发现这些历史建筑保存的意义主要集中在两大类:纪念爱国抗争和反映近代民生。学生曾就此向笔者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这说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了,老师应及时引导,通过设置有梯度、有层次的问题带领学生深入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找出历史事物规律的方式方法。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促进历史素养的提升。于是,在问题的指引下,在复习中国近代史知识、补充相关历史建筑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人物的生平后,学生忽然发现了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迅速展开分组讨论,兴奋地质疑争辩,在快乐的探索中不断闪现思维火花。

3.追根溯源,拓展思維

历史学习是一个追根溯源的学习过程。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在时空框架中、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因此,当学生发现问题后,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逻辑关系,不断接近历史真相,理解历史本质,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由于现象是由不同学生发现的,于是由他们出面组织学习小组,进行问题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信息技术平台大显神通,让探究学习高速有效地进行。各小组使用即时通信软件建立项目学习群,方便传递信息、存储资料、共享资源;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运用线上问卷调查软件进行访问调查;利用音频、视频剪辑软件制作音像视频;运用多人在线协作办公软件整理资料、撰写文章、制作演示文稿等。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多元互动: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历史学科内各板块之间互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互动、历史与现实互动。在多元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初步了解了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锻炼了调动、运用、整理、分析、解读、分辨和概括等历史解释的关键能力[4],为终身学习做好知识、方法和技能上的储备;在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过程中,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思维品质亦得到逐步提高。同时,由于在探究过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使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亦得到较快提高。

4.情感体验,立德树人

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的最终价值追求。仅凭教科书上的文字、图片和历史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是很难全面认知历史事件和了解古人的感受,更谈不上爱国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现今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融合,为历史情景的再现创造了机会,使学生通过体验逼真的历史情景深入体会历史境况,增强情感体验,加强其对历史意义的认知,[5]从而达到思想的升华。在本次乡土历史教学中,笔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音像视频、图片、文字史料融入到课件里,通过课件展示中西合璧的岭南建筑,让学生感悟到岭南人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和务实创新的奋斗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通过展现近代侵华战争的悲壮画面和抗日爱国军人苏鸣一的生平,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辱观念;通过演示近代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艰辛革命历程,让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等。恢宏的历史、厚重的画面让学生对革命前辈的敬意油然而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不断增强,爱国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永存于心,家国情怀的培养亦水到渠成。

三、课堂延伸,开阔视野

信息技术除了在课前、课堂教学应用外,还可以应用到课后的延伸学习。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平台,课堂教学就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将学习时间延伸到课后,将学习空间由学校、家庭延伸至全世界,学习形式亦呈现多样化,学习内容更宽泛广博。如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在发现问题后,可及时调配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计划;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活动,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现学生的才华;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探究活动,了解不同范畴的知识,并将知识技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参观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展览和遗址,开阔学生的视野,延展学习空间等。

综上所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对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实效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可运用多种资源为学生创设贴近历史的学习情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在学习中实现多元互动,在探究中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在感悟中升华学生的情感,并在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过程中拓展学生历史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与研究的无穷魅力。同时,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进步,使得师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更上一层楼。

【注释】

[1][2]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2、60页。

[3] [5]施国瑰:《试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下半月·实践) 2020年第8期,第59页。

[4]贺现峰:《从命题立意看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年第8期,第48页。

猜你喜欢

历史素养探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设问引导探究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