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深描理论,促进深度学习
2022-06-30刘强
刘强
一、何为“深描法”
深描(或译为厚描,Thick Description)是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1900—1976)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赖尔认为,深描是研究文化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赖尔看来,深描法要想“理解他人的理解”,就必须要站在“异文化 ”的位置上,反躬自省,回过头来反思自身的“本文化”。深描打破了现代社会科学家囿于“坚硬的事实”的既定“科学”思维模式,寻求对被研究者的观念世界、观察者(解释者)自身的观念世界,以及此一观念的接受者的观念世界的三方互动和三方沟通。[1]
因此,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认为,人类学解释就是建构对于所发生之事的一种理解。他提出“对于任何事物——一首诗、一个人、一部历史、一项仪式、一种制度、一个社会——一种好的解释总会把我们带入它所解释的事务的本质深处”[2]。
二、学生解读《张议潮出行图》案例分析
(一)张议潮文献史料研读的课堂问题设计
学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基于深度学习要求,围绕张议潮出行图,特意设计一个微型教学环节,老师给学生提供一组罗振玉《补唐书张议潮传》史料,设计相关问题,引领学生研读,推进深度学习。
材料1:张议潮者,沙州人。少习文史,长通韬略。虽生长虏中,而心系本朝。阴结豪俊,密谋归唐,苦未有当。逮会昌二年吐蕃赞普死,无子,立妃綝兄尚延力子乞离胡,国人以为不当立,多叛去,国内大乱。别将尚恐热亦叛,自尊为宰相,与鄯州节度使尚婢婢构兵,连年不决。大中二年,议潮乘隙率众擐甲噪州门,汉人皆助之,虏守者惊走,遂定沙州。
问题1.研读材料,张议潮成长经历体现了怎样的一种情怀?为收复失地、回归唐朝,他做了哪些准备和努力?
学生研读这段材料,可以看出张议潮成长历程中,深受中原先进文化的濡染浸润,这奠定了他“心系本朝”的情感基础和人生理念。为收复失地,他做了长期的准备,善于利用分裂政权的内在矛盾和有利机遇,并团结众人,开始平叛的军事努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材料2:大中四年,尚恐热大略鄯、廓、瓜、肃、伊、西等州,所过捕戮,积尸狼藉,麾下内怨,首欲图之。议潮乘隙,以次第收复张掖、酒泉,攻城野战,不逾星岁,克获两州。五年八月,遣兄议潭及州人李明达、李明振、押衙吴安正等二十九人入朝告捷,并献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图籍。
问题2.研读材料2,张议潮如何收復失地、回归唐朝,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学生研读这段材料,可以较为完整地了解张议潮人生重大活动。材料充分展现张议潮收复失地的军事行动,他抓住机遇,攻城略地,入朝告捷,奉献图籍,回归唐朝,捍卫国家统一,使西北边陲得以长期安定。
材料3:咸通二年九月(注: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年)……吐蕃遂衰绝。于是河陇肃清,朝廷无西顾之忧。议潮乃请入觐。明年八月入朝,诏拜右神武统军,赐田宅京师,命其从子淮深代守归义。十三年八月卒于长安赐第,年七十四,赠太保。
问题3.研读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张议潮这些重大军事、政治活动的历史意义。
这段材料阐明张议潮肃清叛乱,解除朝廷长期的西顾之患,张议潮也得到朝廷的褒奖。张议潮这些重大历史活动,谱写了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赞歌,而且安定西北、捍卫和平,为统一多民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英雄事迹也铭刻史册,被后人传颂。学生研读材料,在神入历史中,从情感上体悟张议潮的爱国行动。
问题4.结合图像资料,说明统军出行图反映节度使什么样的政治特点?张议潮和安禄山、史思明等其他节度使有何本质区别?由此说明历史某些基本特征。
学生研读史料,图文结合,多重史料互证,对张议潮形成了立体、鲜活的印象。张议潮出行图符合当时的卤簿制度,图像可以直观感受到节度使出行场面浩大,说明节度使权势煊赫,这也是当时制度设计赋予节度使的特殊权利,而制度设计的缺陷为唐朝的政治危机埋下隐患。
学生研读文献史料,解读图像史料,自然感受到同为节度使,张议潮和安禄山们有着本质区别,安禄山、史思明等制造分裂叛乱,成为历史罪人;而张议潮则平叛回归,成为民族英雄。由此说明,历史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这也是运用唯物史观去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二)《张议潮出行图》图像史料解读的书面叙写
在课堂研读文献史料基础上,进一步布置课下书面作业,让学生解读《张议潮出行图》,将此前零碎的思考片段叙述成文。课本插图其实是局部图,张议潮本人并没有出现在局部图中,老师把张议潮出行图全图通过平板电脑推送给学生。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图文对照,多重史料互证,并运用深描法对历史图像进行深度解读。
深描法本质上是一种解释和重构,这就需要弄清其真意,搞懂其深意,还要洞察其动机并感悟其情感,这种方法应用于历史深度学习,有助于理解纷纭复杂的历史现象,在历史探究和历史解释过程中发展历史思维、促进核心素养的达成。
现选出学生层次不一的三份作业,依据深描法和深度学习要求,对照核心素养“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的要旨进行点评分析。
案例1:军队浩浩荡荡,车马碾压着大地,这是节度使张议潮出行了。由此观之,节度使的权利不容小觑。
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而唐玄宗始设藩镇,本意是控制地方,可是图中的张议潮出行少说也有百余骑兵相随,这正是节度使拥兵自重的表现。而节度使又在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当拥有权力,人们的欲望与贪念便如野草般疯长,安禄山便是如此,他发动叛乱,唐朝由盛转衰,之后更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最终导致唐朝灭亡,进而形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倘若节度使能对皇恩心存感激,是否大唐盛世便会延续?“人之初,性本善”,遇到名利钱财,定要不忘初心,坚守心中的道德底线;面对是非对错,也要做出正确的估量与判断。若人人都想成为“节度使”那样权倾天下、富可敌国,那社会注定动荡不安。1C0C11B8-032D-47ED-8878-3ADC1056112F
这位同学依托课本对图像进行文学性的描述,基本符合历史事实,也能粗略解释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逻辑,对节度使这个核心知识能够很好地掌握与领会。但是,这种解读仍拘泥于文本的知识范畴,对“节度使”制度设置的缺陷没有做出合乎唯物史观的评价;这位同学对节度使本人提出道德上的要求,希图通过道德自律来完成盛衰的救赎,这种史观存在较大的误区,离深度学习的要求尚有距离,老师更需要在唯物史观的运用上给予引导。
案例2:从图中看,首先就注意到这次出行的人马之多,瞧这些将士,一个个跨坐在骏马之上,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出行人员中,有的举着旌旗,有的执着长矛,有的吹着号角,列队整齐地排队在道路两侧。道路中央,是一位穿着雍容华贵的大将军,前有歌舞表演,后有下属簇拥。望着前方精彩的表演,他不禁鼓掌表示赞美。身后延绵不绝地跟随着大批将士,将整条道路满满地占据,可谓是一幅极为壮观宏大的场面。
这幅图隐含唐朝时期,节度使的权利之大且出行铺张浪费,光是随行人员就多达百人,马匹也有上百骑。出行阵势如此浩大,可以看到节度使军事上的强悍,竟有點不将皇帝放在眼里意思。
总而言之,节度使的权利极大,且易发展成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产生很大的威胁,这与唐朝中后期的衰落也是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这位同学比前者进了一步,对图像史料观察细致入微,并进行生动的描述,有一种历史带入感,还体现出一种历史的时空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节度使拥兵自重、威胁朝廷的历史必然。可见其用心研读,也初步理解了设置节度使的制度缺陷。但是,这种解读仍然没有突破文本的限制,只是泛泛陈述自己对图像的浅显观感,没有很好利用老师提供的史料资源,没有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没能够充分体现深描与深度学习要求。
案例3: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课文中这些表述似乎可以在图中找出一二凭证。张议潮骑于马上,雄姿英发。列队齐整,彩旗飘扬,更有乐人鼓音奏乐。可见节度使的风光无限、气度非凡。安禄山、史思明的耀武扬威、任高权重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所幸的是张议潮并不是乱臣贼子,相反地,他是一位受唐人尊敬的民族英雄,图中反映的正是他平定吐蕃之乱、收复河西之地的辉煌历史,他才是真正的“藩镇”。
此外,图中随行人员仪容端正,队列整齐,可见军纪严明。乐人服装华美,吹拉弹唱,鼓乐鸣奏,可知当时的艺术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唐朝的富饶繁荣尽数体现在这些细节之中。正是因为有雄厚的国力支持,张议潮才能如此大张旗鼓地去平定吐蕃之乱。平定叛乱自然免不了流血、牺牲,在唐人眼里这是丰功伟业了。而且,客观上他也促进了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
这位同学的解读,既结合文本的概述,也发挥自己的想像,还充分运用老师补充的文献史料,做到多重史料互证,运用唯物史观的评述也比较准确,在深度学习上较为扎实。能得出张议潮“民族英雄”的结论,显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还把图中人物置入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考察和评价,学科素养层次较高。这位同学善于挖掘隐性信息,从军队训练到艺术水平,再到民族交融,都进行一一分析,初步具备学术研究潜质。这种解读也符合“深描”的要求,体现了历史“叙述”的能力,即“选择各种相关资料、通过合理想象构建一个历史事实的完整叙述,建立多个历史事实、概念间的关系,形成对某个时段历史过程的全面叙述。”[3]
这个解读的过程,能够丰富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更能贯通地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新课改,要求老师依据丰富多彩的史料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解释历史。”[4]教学中融入深描理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是进行历史探究、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很好的路径。
【注释】
[1]金元浦:《在“深描”之前》,《博览群书》2001年第8期,第14页。
[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第23页。
[3]郑林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能力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9页。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 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1页。1C0C11B8-032D-47ED-8878-3ADC105611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