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肛瘘病人术后创面愈合、疼痛及便秘的影响

2022-06-29谢宜静舒文杰

全科护理 2022年18期
关键词:肛瘘肛周创面

何 婷,谢宜静,舒文杰

肛瘘属于肛肠科常见疾病,多由肛管或直肠周围脓肿所致,可引起反复发作的肛周自发性流脓、肿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工作及生活[1-2]。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多以手术为主,可直接切开或切除瘘管,加快内部脓肿物质排出,但手术属于创伤性操作,加之肛周部位血管、神经组织丰富,术后切口部位可伴有强烈疼痛感,不仅影响病人排便,还可延迟伤口愈合,故仍需配合必要的护理措施干预。而既往常规护理措施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感,但在促进创面愈合及预防便秘方面效果有限。中医学将肛瘘归属于“肛漏”等范畴,认为其与湿热、瘀血等关系密切,故予以中药熏洗、腹部按摩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能加快局部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以促进创面愈合[3-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肛瘘病人术后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肛瘘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25~58(40.35±4.19)岁;体质指数18~28(23.56±1.48)kg/m2;肛瘘类型:高位肛瘘19例,低位肛瘘24例;文化程度:专科11例,高中19例,初中13例。观察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23~59(40.43±4.24)岁;体质指数18~28(23.62±1.53)kg/m2;肛瘘类型:高位肛瘘17例,低位肛瘘26例;文化程度:专科12例,高中17例,初中14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外科学(5年制第9版)》[5]中肛瘘诊断;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湿热下注型肛漏,肛周经常流脓液,脓质稠厚,肛门胀痛,局部灼热,肛周有溃口,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舌红,苔黄,脉弦或滑;均行肛漏切除术治疗;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伴有恶性肿瘤;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感染性疾病。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创面换药、疼痛干预及鼓励排便等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①中药熏洗:方剂为本院自拟方剂,内含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莲房、荆芥等药,上述药材加水煎煮,取汁150~200 mL兑入2 000 mL热水内,先熏洗15 min,待温度适宜后坐浴15 min,每天1次或2次。②腹部按摩:告知病人腹部按摩好处,指导病人仰卧,沿脐周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20~30圈,每天3次;待结扎线脱落后行提肛运动,深呼吸时收紧肛门,呼气时缓慢松开肛门,晨起及晚睡前各坚持20~30次。③揿针疗法:选取神门、直肠、肺耳穴,并选取内关穴,常规消毒后取揿针准确刺入上述穴位,稍微按压5 min,以出现酸麻胀感为度,术后每隔2 h按压1次或排便前30 min按压1次,留置48 h后取出,并于另一只耳朵相同位置重新刺入新的揿针。④饮食调理:以中医辨证施膳为原则,术后嘱病人清淡饮食,禁止辛辣刺激,术后6 h进食流质食物,术后2~3 d逐渐过渡至普食,依据病人湿热下注证给予薏苡仁、赤豆、绿豆等健脾利湿之物,若出现便秘则以蜂蜜冲饮。⑤红油膏纱条:取适量凡士林、九一丹、东丹,先将凡士林炀化,再将药粉徐徐调入,和匀成膏,裁剪适宜大小纱布,加入红油膏浸润,之后换药使用红油膏纱布压迫、引流创面。两组均持续干预14 d。

1.4 观察指标 ①创面愈合情况:比较两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及新生上皮出现时间。②疼痛情况:于术后1 d、7 d、14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病人疼痛情况,评分0~10分,由病人主观判断,得分越高表明越痛。③便秘发生率:记录两组病人便秘发生情况。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单位:d

表2 两组病人术后1 d、7 d、14 d疼痛情况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便秘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肛瘘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认为该病大多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所致,当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于肛周皮肤形成外口,一旦外口暂时封闭,则可引起局部引流受阻,促使脓肿再发,封闭的外口再次破溃,如此反复能形成多个瘘管或外口,加重病人痛苦[7-8]。手术虽为该病首选治疗方式,但手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也会对肛周部位造成较大损伤,导致术后局部疼痛感强烈,且由于该部位特殊性,疼痛刺激下不仅延迟创面愈合,还会对病人排便造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久之则可诱发便秘。

目前,常规西医护理多从健康宣教、疼痛、创面换药等方面入手,虽可减少创面刺激,减轻局部疼痛,但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仍有不足,且不利于减少便秘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及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7 d、14 d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能减轻肛瘘病人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便秘发生。中医理论认为湿热下注为该病常见证型,湿、热、瘀为病理特点,湿热下注可致经络阻滞,气血难以顺畅运行,久之则可蕴结化毒,且手术可损伤经络,加重气血不畅,促使局部肿痛,加之湿热毒邪仍滞留未去,则创面愈合缓慢。中药熏洗为传统外治之法,借助热力熏蒸下,能加快局部血液运行,并促进药效经皮渗透,以达到活血祛瘀、舒经活络之效[9-10]。本研究熏洗方剂选用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莲房、荆芥等药,可协同发挥通便导滞、泻火解毒、化瘀止血、消肿止痛、清热利湿之效,利于加快创面炎症吸收,以减轻局部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同时,考虑病人术后排便困难,针对性给予腹部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腹部血液循环,从而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便秘发生。揿针疗法也是中医常用辅助手段,通过在穴位上埋针可起到穴位按摩作用,如刺激神门、直肠、肺耳穴能安神定志、活血消肿、推动气血运行,刺激内关能行气止痛、宽胸理气,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预防术后便秘。饮食也属于中医护理重要内容,合理的饮食调节能平衡机体营养,促进机体康复,依据湿热下注特点督促病人多进食薏苡仁、绿豆等健脾利湿之物,保护脾胃的同时还能促进湿热毒邪清除,进一步消除影响创面修复因素。此外,术后换药也是加快创面康复的重要环节,红油膏具有祛腐生肌、收湿敛疮之效,将红油膏纱布覆盖于创面,则能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加快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减轻肛瘘病人术后创面疼痛,加快创面修复,降低便秘发生率。

猜你喜欢

肛瘘肛周创面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清热解毒湿敷剂治疗四肢创面感染1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