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性心理护理在预防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应用

2022-06-29黄玲娜叶城晨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支持性肌力脊髓

黄玲娜 叶城晨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外力导致脊髓断裂、变形或感染所致,脊髓损伤可导致患者瘫痪及大小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为了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临床上需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然而功能锻炼效果受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2]。脊髓损伤作为应激事件会导致患者生理及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3]。应激障碍不仅会加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而且会影响患者康复信心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极大影响患者预后[4]。研究指出,采取合理有效的早期心理干预可增强患者抗压能力,减轻患者创伤后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5]。支持性心理干预是通过倾听、疏导、鼓励、陪伴等方式给予患者精神支持,从而减轻患者不良情绪[6]。因此,本研究将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应激障碍的预防效果,从而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况,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应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骨科医院收治的83例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有明确的脊柱外伤史;(2)经CT或MRI确诊为脊髓损伤;(3)患者具有良好认知、沟通能力。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2)患有认知障碍或并发症;(3)入组前受过重大精神创伤。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18~68岁,平均(42.5±3.9)岁;病程1~5 d,平均(2.35±0.7)d;肌力评分1~3分,平均(1.82±0.38)分;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11例,高中11例,大专或以上9例。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0~68岁,平均(42.9±3.2)岁;病程1~5 d,平均(2.31±0.6)d;肌力评分1~3分,平均(1.78±0.36)分;文化程度:小学11例,初中12例,高中10例,大专或以上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愿意配合。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由同一组医生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行常规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入院时健康宣教、病房基础护理、心理指导、并发症护理、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支持心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脊髓外科主治医师1名,获得二级心理咨询资格证书的心理医生1名,专科护士长1名,专科主管护士3名等。小组成员均经相应培训,熟悉支持性心理干预步骤及要点。(2)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患者入院后由心理干预小组为患者建立个性化心理档案,积极主动关心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理状况,根据患者心理状况为患者制定心理干预方案。(3)脊髓知识教育,入院后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由心理干预小组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脊髓相关知识宣教,通过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轻不良情绪。(4)倾听与心理疏导,脊髓损伤发病突然,患者常伴焦虑不安情绪,患者送院后待其生命体征稳定后可与患者进行一对一耐心沟通,30~60 min/次,通过倾听了解患者内心诉求,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鼓励患者自由表达心理应激反应,并告知这属于机体正常的心理反应,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学会进行情绪及压力管理。(5)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小组充分理解患者处境及内心感受后,采用柔和的语言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同时询问患者需求并尽可能满足。(6)授权教育,心理干预小组在家属参与下对患者进行心理授权教育,内容包括应激障碍表现、应激障碍的危害、引起应激障碍的相关因素、预防应激障碍的措施等。每次采用心理授权教育理论进行教育,明确患者存在的问题,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心率干预方案,并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7)小组教学,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年龄、学历、病情对同一病区患者实施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患者进行应激障碍知识讲座,讲座每次时间为60 min。讲座结束后干预小组根据患者疾病掌握情况为其制定个人化心理干预指导。(8)预见性心理支持与随访,干预小组帮助患者了解心理应激反应发生状况,在获得患者家属支持的情况下,与患者共同商讨应对措施,化解患者应激反应。患者出院时建立微信群,积极为患者解决心理应激问题,协助患者进行心理放松训练,帮助患者调节心情,放松身心。两组均在住院期间进行干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SAS量表、SDS量表各2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分,总评分>50、53分为阳性,提示患者有焦虑、抑郁情绪[7-8]。(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筛查量表-城市居民版(PCL-C)评分,该量表由DSM-Ⅳ中关于PTSD的诊断标准构成,量表共有3个维度,合计17个条目,其中闯入症状共5个条目,亚总分范围5~25分;回避/麻木症状共7个条目,亚总分范围7~35分;警觉症状共5个条目,亚总分范围5~25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应激障碍症状越明显,其中总评分≥50分为提示存在PTSD可能性,分数越高,PTSD程度越重[9]。(3)比较两组锻炼依从性,在患者锻炼期间每天应用自拟的锻炼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记录患者每天锻炼依从性评分,取平均分。量表从患者锻炼频次、锻炼强度、锻炼内容进行评价,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分,其中“从不”为1分,“偶尔”为2分,“经常”为3分,“总是”为4分,总评分10~40分,总评分>30分为依从。(4)干预结束当天由主治医生比较两组肌力优良率。优为肌力评分>4分;良为肌力评分>3分;可为肌力评分>2分,差为肌力评分≤2分,统计两组优良率。(5)比较两组满意度。患者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应用自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进行评价,问卷从患者心理反应、干预效果、护理态度等方面评价,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级,总评分>3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两组不良情绪、应激障碍评分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比较[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比较[分,(±s)]

组别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42)52.52±3.98 35.22±3.66 53.52±3.77 35.85±3.99对照组(n=41)52.96±4.05 42.22±4.55 53.75±4.69 42.55±4.57 t值 0.499 10.602 0.246 7.120 P值 0.619 <0.01 0.805 <0.01

2.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障碍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警觉、回避/麻木、闯入及PCL-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警觉、回避/麻木、闯入及PCL-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障碍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障碍评分比较[分,(±s)]

组别 警觉 回避/麻木 闯入PCL-C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42) 15.26±3.69 7.98±1.02 30.10±4.98 15.98±3.98 17.98±3.02 8.96±1.11 63.34±4.98 32.92±5.23对照组(n=41) 15.33±3.98 12.99±4.23 30.25±4.72 25.22±4.02 18.02±3.78 14.52±3.69 63.60±4.23 52.73±5.10 t值 0.083 7.462 0.142 10.585 0.054 9.351 0.258 17.575 P值 0.933 0.000 0.888 0.000 0.957 0.000 0.797 0.000

2.3 两组PTSD发生率、锻炼依从率、肌力恢复优良率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PTS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主动锻炼依从率、肌力恢复优良率及患者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PTSD发生率、锻炼依从率、肌力恢复优良率及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3.1 持续心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脊髓损伤患者病情严重,患者常合并肢体残障及膀胱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0]。由于脊髓损伤发病突然,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及抑郁情绪,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1]。研究指出,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脊髓损伤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持续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表明持续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脊髓损伤患者不良情绪。考虑可能由于患者入院时由情绪干预小组应用SAS量表、SDS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有助于护士及时发现不良情绪的患者,并有助于临床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13]。另外,通过倾听及疏导有助于患者宣泄内心不良情绪,从而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此外,支持性心理干预增强了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从而减轻患者不良情绪[14]。

3.2 持续心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应激障碍评分的影响

研究指出,任何应激反应源均会给患者身心带来较强烈的反应,而应激源严重程度、个体抵抗应激源的能力与个体应激反应有密切的关系[15]。在患者遭遇应激源冲击下对患者实施持续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应激反应,改善患者预后[16]。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警觉、回避/麻木、闯入及PCL-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持续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脊髓损伤患者应激障碍。考虑可能由于支持性心理干预通过授权知识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了应激障碍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从而减轻了患者应激障碍[17]。另外,通过小组的形式为患者开展心理应激障碍知识讲座,加深了患者对心理障碍的认知及理解,从而促使患者正确的方式面对疾病,减轻了患者应激反应[18]。

3.3 持续心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锻炼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中观察组PTS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主动锻炼依从率、肌力恢复优良率及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支持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应激障碍发生率,提高患者肌力锻炼依从性,有利于肌力的恢复,提高患者对预后的满意度。考虑可能由于持续心理干预提高了脊髓损伤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及应激障碍,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了患者康复锻炼积极性,从而改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促进患者康复[19-20]。

综上所述,支持性心理干预可减轻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效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锻炼依从性,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猜你喜欢

支持性肌力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脊髓电刺激新技术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