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NF技术结合电针对前臂周围神经损伤术后康复的疗效研究*

2022-06-29叶鑫璇郑婷婷彭秋婷闵水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前臂电针肌力

叶鑫璇 郑婷婷 彭秋婷 闵水平

前臂周围神经损伤为临床常见的四肢创伤类型,具有诊断困难、治疗时间长等特点,临床处理不当易带给患者身心痛苦,且有较高风险发生损伤后遗症,导致患者残障甚至丧失劳动力,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1]。手术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单纯手术通常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欠佳,患者因损伤导致肌肉萎缩,可加剧运动功能丧失,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故加强前臂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术后康复十分重要,如何促进神经功能、肢体运动恢复为临床研究热门。目前临床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有物理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及运动疗法)、作业治疗、中医药治疗(包括传统针灸治疗)等,可一定程度缓解肌肉萎缩,但仍难以达到理想效果[2]。有报道称可将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PNF)应用到周围神经损伤中,该技术主要利用牵张、关节压缩等本体刺激促进运动功能恢复,近年来在临床应用逐渐广泛[3]。传统针灸一直被证实可用于本病术后恢复中,与其相比电针可更好刺激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目前临床关于行PNF技术结合电针治疗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将其用于2020年7月-2021年6月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收治的45例前臂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旨在评价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45例前臂周围神经损伤术后康复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实用骨科学》中前臂周围神经损伤诊断标准;年龄≥18岁;病程均<3个月。排除标准:中毒、烧伤等其他原因致周围神经损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腋神经损伤;带有心脏起搏器;存在意识障碍;合并严重心理、精神疾病;言语、视听、智力等功能障碍致临床沟通困难;依从性欠佳;有治疗禁忌证。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组15例。观察组男女分别9、6例,年龄18~65岁,平均(41.59±2.85)岁,病程3~5周,平均(4.02±1.27)周。对照1组男女分别8、7例,年龄19~64岁,平均(41.72±2.93)岁,病程3~4.5周,平均(4.07±1.32)周。对照2组男女分别10、5例,年龄21~64岁,平均(41.68±2.91)岁,病程3~5.5周,平均(4.09±1.36)周。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1组行PNF技术及常规治疗,对照2组行电针及常规治疗,观察组行PNF技术结合电针及常规治疗,均治疗8周,具体方法见下。

常规治疗:(1)物理治疗,应用KT-1神经肌肉刺激仪(北京御健康复医疗仪器有限公司,京械注准20152090256),调节参数20~50 Hz,治疗时间25 min/次,2次 /d;应用BTL-5000Series超声治疗仪[英国实业有限公司(BTL Industries Limited),国械注进20153262995],应用无或微热量,对损伤部位治疗,15 min/次,2次/d;应用LGT-2000电磁场治疗仪(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72091998),设定强度 40~60 GS,频率 80~100 Hz,20 min/次,2次/d。(2)康复训练:肌力≥3级者,指导其行主动肌力训练,肌力≤2级者,行辅助主动或被动训练,30 min/次,2次/d;应用冷热水对损伤区域刺激,以铅笔在损伤区游走叩击,行触觉刺激训练,指导患者触摸砂纸、花生米、布料等不同粗细的物表行辨别觉训练。

电针治疗:沿神经分布选穴,桡神经选取鱼际、手五里、手三里、曲池等穴位,尺神经选取小海、少府、后溪、极泉等穴位,正中神经取曲泽、极泉、少府、内关等穴位。嘱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皮肤,取一次性毫针快速进针,深度0.8~1.3寸,采取提插捻转手法,待出现酸麻胀等针感时,连接SDZ-V电子针疗仪(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72200675),选疏密波,5 Hz,治疗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30 min/次,1次/d。

PNF技术:(1)使患者肩部屈曲、内收、外旋,肘部屈曲,前臂旋后,腕部、手指屈曲,根据其肌力指导其做主动或被动运动,至肩部伸展、外展、内旋,前臂旋前,腕伸展体位。(2)使肩部屈曲、外展、外旋,肘部、前臂体位不变,腕部、手指伸展,根据肌力嘱其做主动或被动运动,至肩部伸展、内收、内旋,肘部屈曲、前臂旋前、腕屈曲体位。1次 /d,30 min/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于治疗8周后对三组疗效进行评价,参照美国巴尔的摩大学康复医学部CarollD博士的手功能评定法,<50分为Ⅰ~Ⅱ级,表示功能很差,51~75分为Ⅲ级,表示功能差,76~89分为Ⅳ级,表示功能不完全,90~98分为Ⅴ级,表示完全有功能。恢复正常为痊愈,进步≥2级为显效,进步1级为有效,评分增加但未进级或评分无变化甚至减少表示无效。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应用美国VIKING QUEST神经肌电图仪对三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进行测定。应用量角器对三组治疗前后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三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1组、对照2 组的 73.33%、66.67% 高(P<0.05),见表1。

表1 三组疗效比较[例(%)]

2.2 三组MCV、SCV比较

治疗前,三组MCV、S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1组、对照2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MCV、SCV比较[m/s,(±s)]

表2 三组MCV、SCV比较[m/s,(±s)]

*与治疗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MCV SCV治疗前 观察组(n=15) 37.12±6.57 34.51±5.34对照1组(n=15) 37.06±6.51 34.59±5.48对照2组(n=15) 37.25±6.78 34.72±5.61 F值 1.651 3.651 P值 0.257 0.418治疗后 观察组(n=15) 49.32±9.76* 49.36±9.12*对照1组(n=15) 42.31±7.62 43.04±7.86对照2组(n=15) 43.05±7.91 43.28±7.93 F值 13.524 21.498 P值 0.000 0.000

2.3 三组AROM、PROM比较

治疗前,三组AROM、P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1组、对照2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AROM、PROM比较[°,(±s)]

表3 三组AROM、PROM比较[°,(±s)]

*与治疗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AROM PROM治疗前 观察组(n=15) 11.35±3.75 24.16±4.48对照1组(n=15) 11.42±3.97 24.21±4.55对照2组(n=15) 11.47±4.01 24.26±4.61 F值 1.587 7.345 P值 0.651 0.794治疗后 观察组(n=15) 41.35±8.64* 62.48±9.37*对照1组(n=15) 21.35±5.24 41.69±6.12对照2组(n=15) 21.74±5.46 42.15±6.35 F值 15.324 21.789 P值 0.000 0.000

3 讨论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为周围神经丛、神经干或其分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损伤,如牵拉伤、挤压伤等。患者损伤后,由于神经再生速度较慢,肌肉容易失神经营养作用而出现萎缩,从而引发功能障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4]。手术为治疗前臂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手段,术后加强康复治疗对促进神经再生、恢复运动及感觉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PNF技术为一种神经肌肉促痛技术,为神经、肌肉、触听视觉、本体感觉、运动觉等共同参与以促进神经肌肉反应为主的治疗方法[5]。其侧重提高神经对肌肉及关节软组织的控制,可促进肌肉运动单位募集,加强神经-肌肉间协调作用,在增加肌力与速度的同时增强关节稳定性,从而提高患者运动功能[6]。PNF技术可去除病因,避免神经进一步损伤,防止运动终板消失、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可增加关节囊挤压,增强本体感觉,发挥出神经再生的作用,利于改善肌力、感觉,恢复患者神经功能[7]。

中医理论认为,周围神经损伤属“痹症”“经筋病”等范畴,传统针灸可起到通经活络、疏通气血等作用,促进肌肉筋脉得以滋养,从而改善肌肉萎缩,恢复功能[8]。电针兼具穴位针刺与电刺激的作用,急性期可消除神经炎症水肿,后期可提高神经兴奋性,加强对局部感觉的刺激,利于促进感觉恢复,减少术后后遗症发生[9]。此外电针还可促进神经生长导向因子表达,利于神经细胞轴突生长及重建,还可对炎症反应进行抑制,从而改善运动终板结构,加快损伤的神经再生,延缓肌肉萎缩[10]。PNF技术结合电针可发挥协同作用,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提示PNF技术结合电针在周围神经损伤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疾病转归。观察组治疗后 MCV、SCV、AROM、PROM均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为PNF通过功能训练在强化对患肢肌肉支配、促进上肢各项运动功能的同时,还可促进神经感觉功能恢复,从而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电针将生物电效应传至大脑皮层,刺激神经细胞提高其兴奋性,可在功能锻炼时抑制优势肌群异常运动,最大限度恢复原动肌功能,逐渐增强肌力及关节活动度,PNF结合电针可互补优势,通过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促使神经肌肉兴奋并互相影响,利于促进周边神经修复,提高关节活动度。

综上所述,PNF技术结合电针在前臂周围神经损伤术后康复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还可改善关节活动度,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前臂电针肌力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电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介入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中枢β受体介导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