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效果评价
2022-06-29朴影李宁刘娜冯俊强
朴影 李宁 刘娜 冯俊强
癫痫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脑功能失调综合征,具有短暂性、慢性、反复发作等临床特点,会影响患者神经生物学、社会、认知、心理功能[1]。当前临床主要选用药物方法治疗,临床应依据患者具体生理特点,选择安全性更高、更有效的治疗方法[2-3]。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左乙拉西坦对患者认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等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有关内容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76例。(1)纳入标准:①一般资料完整;②符合癫痫诊断标准;③生命体征稳定;④可接受预后随访。(2)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②精神异常;③凝血功能障碍;④脑外伤、脑炎或因机体内环境因素诱发癫痫;⑤存在器质性病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38),男21例,女17例;年龄20~70岁,平均(53.6±2.4)岁;病程5~40个月,平均(23.5±2.4)个月。对照组(n=38),男20例,女18例;年龄20~71岁,平均(53.5±2.5)岁;病程5~40个月,平均(23.6±2.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对照组进行丙戊酸钠(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474)治疗,用药剂量为 5~10 mg/(kg·d),口服,1~2 次 /d,依据患者临床症状,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最高用药剂量为 30 mg/(kg·d)。7 d 为 1 个周期,共接受 8 个周期的持续治疗。(2)研究组进行左乙拉西坦(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79)治疗,口服,起始用药剂量为 10 mg/(kg·d),2次/d,依据患者临床症状,适当调整给药剂量,给药剂量应控制在60 mg/(kg·d)以下,观察患者耐药性。7 d为1个周期,共接受8个周期持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认知功能对比。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分数越高,认知程度越高。最高得分30分,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其中轻度为21~<27分;中度为10~20分;重度为≤9分[4]。(2)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对比。无效:癫痫发作频率降低50%以下,或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癫痫发作频率降低50%~75%;显效:癫痫发作频率降低在75%以上[5]。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总有效率越高,治疗效果越理想。统计患者食欲缺乏、头晕、困倦例数,计算发生率。(3)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清NSE水平对比。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 3 ml,以 3 500 r/min 的速度离心处理10 min,获取血清。对NSE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东芝;TBA-40FR型)检测,检测方法为电化学发光法,相关操作依据说明书进行,数值越趋于正常值(<12.5 U/ml),治疗效果越理想[6]。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较对照组,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对比[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t值 P值对照组(n=38) 21.5±2.6 24.2±2.8 14.524 <0.05研究组(n=38) 22.4±2.5 27.8±3.1 16.875 <0.05 t值 1.635 15.724 P值 >0.05 <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表2(续)
2.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清NSE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清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血清NSE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清NSE水平对比[U/ml,(±s)]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清NSE水平对比[U/ml,(±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t值 P值对照组(n=38) 28.9±4.4 24.9±3.2 14.251 <0.05研究组(n=38) 29.1±5.0 21.1±2.6 17.658 <0.05 t值 1.635 15.724 P值 >0.05 <0.05
3 讨论
左乙拉西坦为新型抗癫痫药物,属吡咯烷酮类衍生物。左乙拉西坦较传统抗癫痫药物具有明显差异[7]。左乙拉西坦与中枢神经突触囊泡蛋白具有更高亲和力,该蛋白与其有效结合,可对海马体神经回路、神经元N型通道阻断,同时会减少脑皮层GABA受体,抑制神经元作用,对中枢神经起到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8]。有学者指出,左乙拉西坦在对患者认知功能提升方面作用显著,对保护神经免受损伤,抗癫痫作用较好[9]。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2%、97.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2%、5.3%,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果表明,左乙拉西坦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食欲缺乏、头晕、困倦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癫痫会影响患者认知功能,所以认知功能相关指标的水平会出现改变[10]。星形胶质细胞在病理、生理方面均参与,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会对多种因子分泌,对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11-12]。K+可维持相对稳定浓度,保证正常神经元电活动,抗癫痫效果理想,过度活化星形胶质细胞时,会对K+稳态产生影响,神经元异常兴奋,导致癫痫反复发作[13]。左乙拉西坦会保护受损神经元,作用明显[14-15]。本研究探究了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与丙戊酸钠治疗比较,左乙拉西坦可更大程度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从而治疗依从性更高。本研究通过探究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血清NSE水平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血清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血清NSE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较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可更大程度改善患者血清NSE水平,有利于临床症状恢复。在接下来临床研究组中,应纳入更多符合条件样本,进行更深入探究,提高研究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佳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左乙拉西坦在癫痫患者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且能够改善血清NSE水平。因此,左乙拉西坦在癫痫的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