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立秦巴
—— 陕西安康市金融系统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
2022-06-29余佑学
■ 余佑学
伟大时代,创造伟大业绩。陕西安康市,北倚秦岭,南靠大巴山,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东西,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貌特征。全市10个县区9个为国家级贫困县、6个为革命老区县、4个为陕西省深度贫困县,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2015年以来,人民银行安康市中心支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人民银行总、分行关于做好金融扶贫的一系列指导意见和要求,积极探索“货币政策工具+财政+金融+移民搬迁”四位一体的“大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打造金融精准扶贫“大格局”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的扶贫新路子。全市各级金融部门致力于讲好金融精准扶贫“好故事”,做足金融精准扶贫“好功课”,他们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大气概,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好“金融活水”作用,打了一场漂亮的扶贫攻坚战,为消除和减小贫困贡献了金融力量。金融文学创作担有讴歌伟大时代,记录光荣历史的重任。这篇来自安康的报告文学诠释了当地金融部门灵活运用金融政策,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让金融活水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出利民惠民促脱贫的作用,为伟大战役“添薪助燃”,取得不凡业绩的点滴事迹。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金融人的担当——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
金融业的作为——
金融活水滋润山乡精准滴灌;
金融人的使命——
挪穷窝,改穷业,拔穷根,富百姓。
不知不觉又是冬天了,秦巴山区的冬天总是那么阴冷潮湿,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要么搓手、要么跺脚、要么轻轻捂着耳朵。这里极端气温最低也不过-10℃,但常常冻僵、冻伤人们的手、脸和耳朵。那种生痛生痛的湿冷实在让人难以忍受,这里白天室内比室外还要冷一些。因此,只要天气稍微好一点,没有大风大雪的时候,人们大多是愿意到户外参加劳动或者是锻炼散步什么的,这样都比窝在家里舒服很多。
自然而然的,我又想起了3年前的隆冬时节,在那个雪花飘飘,漫山银白的寒冷季,全行上下凝心聚力迎“国考”(国家扶贫检查组考核验收,此前也经历了数次的省考和市检),连续奋战一个月不休息的峥嵘岁月,这一切都恍惚如昨天,依然是那么的记忆犹新,脑海如同放电影一样:2018年元旦,全市所有单位都不放假,各行各业全力备战迎接国考。元旦那天,我们开完党组会,3名班子成员分头带队深入扶贫村进村入户摸排调查,访贫慰问。只留一名副行长在家主持工作,处理方方面面的事务。
山区的道路本来就狭窄,加上又铺了一层厚厚的“雪纺”,车轮时常打滑,司机也是担心不已,尤其是到了晚上,气温下降后,路面结起了一层硬硬的冰凌……车实在不能开了,同志们干脆走起来,有些高山人家,实在走不上去,就拄着棍棒边走边爬,饿了就是方便面,晚上就住农民家,好多年轻的扶贫干部终于有机会体验到爬冰卧雪的滋味了。
雪花在空中漫天飞舞,飘落到茶园里,远远看去,茶园像披上了又厚又白的棉被,茶树躲在被子里睡大觉。待到雪化了,茶树挺直了腰身,棕褐色的茶果子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藏在绿叶中往外瞧,啊,这是多么冷清又明净的世界,阳光虽明亮,湿润的山风刮来,让人感觉到好像是没有穿衣服一样的颤寒彻骨……半个月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长出了一层冷霜一样的红色斑晕,虽粗糙但明显健康又结实多了,大伙儿的心里面就像是喝着白雪融化后放了糖的水一样——那是一种别样的甜。
人民银行安康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玉晨(右)深入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了解生产、销售和信贷融资情况 ▲
后来的后来,冰雪融化,春回大地。行里报送的扶贫材料《陕西安康“大金融”打造精准扶贫“大格局”》《坚持“五聚焦五精准”助推脱贫攻坚见成效》被市委、省委和人民银行系统层层编报下发转呈至中办国办,安康金融系统高擎扶贫旗帜,全员精锐出征,谱写了陕西乃至全国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扛在肩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属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所辖9县1区都是贫困县,其中深度贫困县4个。这里植被丰茂,气候湿润宜人,给初来乍到的人呈现出的是一派山清水秀的绿色世界。然而,只要你踏上这片土地,沉重的现实就会撞击你的心扉:2.33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山岭竟占98.2%,翠绿满山,多是荆棘杂草,碧水满眼,挂在山坡上的地却用不上水。正是因为大山的王国长期以来的绝对贫困,先人们才起了一个寄寓着无限厚望的地名——“安康”。
安康很吉祥,现实很尴尬,安康的父老乡亲啥时候才能真正享有安宁康泰呢?1209个贫困村、79.8万贫困人口,足以说明这里贫困程度之深,贫困区域之广,贫困面积之大,扶贫攻坚任务之艰巨。安康不仅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国家扶贫攻坚战主战场。
2015年末,国务院扶贫办、国开行、农业发展银行确定安康市为全国仅有的4个“政策性金融扶贫示范区”之一,与此同时,安康市还被陕西省批复为“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两个试点示范区如何有效开局,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市金融部门的“头号工程”。
人民银行安康中心支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人总行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安康)实施方案》和《安康市金融创新支持产业精准扶贫实施办法》,鏖战“秦巴山”的金融精准扶贫之战就此全面打响。
为了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安康市率先在全省建立起“扶贫开发主办行”制度,确定农发行安康市分行、农行安康市分行、长安银行安康市分行、安康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扶贫开发主办银行,明确了各金融机构支持扶贫开发的目标、重点、方式,人民银行安康市中心支行通过扶贫再贷款支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年终考核评优等激励约束措施,确保扶贫开发主办行制度有效落实,进一步夯实主办银行政治和社会责任。
“政府主导、人行推动、政策引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有效发挥了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优势互补的作用,安康在全市建立起‘大金融’扶贫工作格局,切实增强了信贷扶贫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人行安康中支副行长屈波这样说。
打仗要有先头部队,扶贫攻坚要有拳头产品。安康金融系统为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树,适时推出了“金融+社区工厂+贫困户”等一批专门为金融扶贫量身定做的信贷创新产品,走出一条“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右二)一行深入全国“富硒茶叶贷”首发地紫阳县茶园茶山茶场检查信贷产品创新和扶贫成效。▲
全市金融部门坚持“吃套餐”与“搞配餐”相结合,把挪穷窝、移穷业、断穷根与搬新居、兴产业、扩就业结合起来,认真落实“一对一、点对点、个盯个”的信贷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精准扶贫的力量。实施金融精准扶贫以来,安康市帮助28.6万人实现了高山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9.3万人。
“一栋栋灰白相间的安置房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纵横相连,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灯高高矗立。老人们在小区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在楼下追逐嬉闹……”这是掩映在青山小河边的平利县锦屏社区的一个镜头。
锦屏社区是安康市规模较大的一个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先后接纳安置了11个高山村的危住户、地质灾害户和贫困户,共计1346户4173名群众,大家从坡陡路断的大山深处搬迁到此,开启了山民变居民的新生活。张娟就是这个社区的新居民,她住着一套120平方米三室一厅的房子。
“从前在山上居住,外出很不方便,尤其是下雨天,出行比较难。现在不一样了,出门就有公交,方便不说,还能在家门口就业上班。以前外出打工挣点钱存不住,还牵挂家人和孩子,现在一出家门就进工厂,工作家庭两不误,月收入2500元左右。我对目前的收入、家庭状况和社区环境十分的满意!”身穿工作服的张娟,脸上红扑扑的,眼睛里闪着明亮的光,额头上渗出不易觉察的细汗,自信感、安全感、幸福感都在微微上翘的嘴角上表露出来。
其实,不光是社区的群众,还有企业也同样受益。社区电子厂老板孙自学说:“这两年受到疫情影响,订单激增,已经排到了年底,而且我们这里还吸引了平利以外的人来就业。”政府打造“十小”工程(小菜地、小餐厅、小库房、小课堂、小管家、小市场、小平台、小配套等)补齐了安置社区基础设施的短板,解决了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难题,也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安康市像这样的安置社区每个县都有很多很多。
2016年以来,安康辖区平利县金融机构按照“政府引导、能人引领,以厂兴社、厂社融合,基地孵化、金融支持、连锁推进”的发展思路,将工厂搬进社区,金融通过贴息贷款、扶贫再贷款支持、发放两权抵押贷款介入,形成了“金融+社区工厂+贫困户”融合发展的“平利模式”。平利县累计在11个镇25个社区建成社区工厂47家,带动搬迁群众就业3500余人(其中搬迁群众1800人,困难群众600人),人均月工资达到2500元以上,解决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问题。2019年,平利县社区工厂产值近3亿元,占比达到当年全县GDP的6%以上。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政协、省委组织部、人社厅、西北大学等先后多次调研平利县金融支持“社区小工厂——带动脱贫致富大产业”工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多次进行了深度报道。平利县“社区工厂”模式还被国家扶贫办确定为经典扶贫案例,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小工厂的辐射示范效益不断扩大。
一片茶叶一片金,故事千年道不尽。陕西紫阳茶早在唐代就被朝廷颁发“信票”予以征收,成为全国有名的贡茶之乡,这与现代社会的“订单农业”极其相似。
安康市10个县区都产茶,而且每个地方的茶都是口味独到,各有品质。近年来,到安康种茶去、到安康买茶去、到安康茶园观光的人越来越多了。茶山、茶企、茶人、茶市、茶缘汇聚起山水安康魅力无限的“钱”途,安康的“富硒茶叶贷”也就应运而生了。
尝到种茶甜头的紫阳县青中村贫困户陈良华因茶致富后,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180度的大变化,一改过去郁郁寡欢的脸色,整天笑眯眯的,说话也是每个断句都带着一串串笑声,原来他还是会笑会乐活的一个人。以前不爱说话的人现在话也多了起来,到处打听种茶售茶的经验,一副精力充沛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样子。
他家每年鲜叶收入都稳定在32000元左右。茶园面积由2016年的3亩发展到目前的17亩。据村主任冉维富介绍说,全村茶园面积已接近3000亩,人均茶园面积达2亩以上,山上的“绿色银行”就是全村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家有几亩富硒茶,就像养个金娃娃”。一片树叶不仅仅是古老东方的传说,也变成山里人摆脱贫穷迈向富贵的“摇钱树”。
秦巴山富硒茶有限公司是2015年落户紫阳县东河村的投资超过2000万元的茶叶龙头企业,建有绿茶、红茶、砖茶3条生产线。为支持当地经济发展,该公司与包括东河村在内的3个村近千户村民签订茶叶收购合同,与近500户贫困户签订帮扶项目合同。在公司《政银企联手帮扶贫困户产业脱贫增收及措施一览表》上,可以清楚看到东河村每个贫困户茶叶收入情况。
“‘富硒茶叶贷’”密切了政、银、企、农的关系,达到了各方理解配合、互信共荣,产业与金融高度融合、政策与需求同频共振的目的。”紫阳县原县长陈莲如是说。
安康市以金融的方式,激活产业扶贫造血功能。在全市开展“四位一体(货币政策工具+信贷+财政+创业就业)”融资模式,靠产业帮扶,企业帮带,促贫困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增收。紫阳县改变以往单纯的“输血式”扶贫模式,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在蒿坪、瓦庙、高滩等镇,建设魔芋基地6.8万亩;在高桥、双桥、界岭等中高山区镇,发展以厚朴、杜仲、云木香为主的中药材超过30万亩。相对集中连片的产业布局,加速了土地流转,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示范园区集中,全县累计流转耕地18万亩,培育现代农业园区67个,扭转了过去单一分散、“小打小闹”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辖区宁陕县9000万元“脱贫贷”全面投放。用途主要集中在猪苓、茯苓中药材种植业和养羊、养蜂等养殖产业。涉农信贷投放有效增加,提高了金融扶贫的精准度和保障力度。
人行安康中支分管货币信贷工作的王玉晨副行长介绍说:“创建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针对致贫原因和贫困类型,指导全市金融机构,依托‘政策贷、贫困贷、信用贷、项目贷、搬迁贷、扶智贷、就业贷、康复贷’这8类信贷产品,重点扶持全市10个县区,134个重点镇,1209个贫困村,26.7万贫困户,7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探索出‘货币工具通、农村金改通、支付结算通、互助资金通、涉农保险通、金融教育通’六项金融精准服务举措,也是为了改善贫困地区金融发展环境,增强信贷帮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贫困人口运用金融发家致富的能力。”
截至2020年末,安康辖区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及各类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累放和余额连续4年位居陕西省第一。人行安康中支累计发放及展期扶贫再贷款133.99亿元,余额29.96亿元,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累计达344.92亿元,带动了65.4%的贫困人口脱贫;扶贫小额信贷累放48.29亿元,支持10.55万贫困户发展生产。在金融强有力支持下,全市贫困人口由58.17万人减少到3.34万人,累计减贫54.8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3.5%下降至1.3%。
2020年2月27日,安康市10个贫困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消息传来,全市各条战线参与扶贫攻坚战的干部职工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在随后召开的全市脱贫攻坚战表彰大会上,原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康市委书记郭青动情地说:“安康金融业为减少和消除贫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上建了功立了业,金融力量功不可没!”
作为赢地位
金融业的作为就是要积极主动“营销贷款”,及时把资金投放到千家万户,只有让资金“上山下乡”、进入“厂矿企业”才能活跃一方经济金融生活。
紫阳县在实施金融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中,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由他们创新开发的信贷产品,竟然孵化出一个县的朝阳致富产业——中国修脚第一县。
可以说是创业贷款成就了紫阳,紫阳延伸并丰富了中国农村的金融实践。
创新创业小额贷款就是让没有钱或者是钱少的创业者能够借到钱,做自己想做的事。从打工者到企业家的郑远元就是其中的受益人。
郑远元在金融部门支持下,建成了药品、鞋垫、刀具3个工厂,加盟店近500家,每年纯盈利6000多万元,跟随他在外务工的紫阳乡亲达到1万人以上,他还成就了几百个小老板,2020年远元集团实现综合产值8.5亿元。
紫阳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4亿多元创新创业贷款,其中发放足浴贷款1.6亿元,孵化了“修脚致富第一村”高桥镇铁佛村,成就了“全国诚信企业家”郑远元等致富能人,把“紫阳足疗师”打造成独具地域特色的一张致富名片。
带动乡邻,让更多群众富起来,是郑远元一直想做的事。2018年,他得知县上要修建移民安置社区,主动投资6500万元修建安置房,县农行、农商银行也及时给予信贷扶持,帮助他把道路、照明、社区物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好。就这样一个兼具自然景观、廊桥风情、流水雅韵的农民工幸福新家园在高桥镇建起来了,这个小区主要安置搬迁的是郑远元专业修脚服务有限公司的员工和家属,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十三五”期间,紫阳县全力推进“扶贫搬迁工程”和“脱贫贷款”支持项目,累计投放金融普惠贷款8.4亿元,实施搬迁5.72万人,祖祖辈辈居住在高山的贫困户一步跨越千年,纷纷搬迁到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的新社区。
向阳镇金盆村贫困户龚孝田激动地说:“我快50岁了,一辈子都在种地,两个娃儿初中毕业在外面打工,钱也不好赚,全家将就着过日子,根本没想过还能搬到新修的安置小区里住,幸亏遇上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得到了银行的搬迁贷款,还不要利息,总算是圆了我们的安居梦!”
“好田好地桑成林,家中有个聚宝盆”。石泉县池河镇大阳村六组农民梁国敏见到我们高兴地说:“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靠了原信用社3万元的贷款扶持发了家!”
他掰着手指头边走边笑地说,他用这笔贷款,把蚕室扩大到130余平方米,当年养蚕5批次62张,收入5万多元,全家人均养蚕收入8330余元;2021年养蚕102张,收入达7万元,发展桑枝食用菌1.5万袋,收入3万元。梁国敏兴桑养蚕挣的钱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如今,他家建有密植桑园70亩,流转他人桑园38亩;2020年,他家养蚕收入突破15万元大关。
石泉金融业在支持“一县一业”蚕桑产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发力,已建成规范化桑园10万亩,使石泉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蚕桑第一县”。全县蚕桑工农业总收入超过15亿元。由于信贷资金扶持到位,田野山岗上的桑海仓田像绿色的绸子一样铺满秦巴山区,来这里参观桑海仓田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
陕西鼎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建筑工程为主业的民营企业,年完成工程量亿元以上,资产规模近3亿元,年收入1.5亿元。公司老板王超瞅准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广阔前景,把企业所挣利润大量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之中。
头一次见超总(王超手下的人对他的称呼),他就那么坐着,很安静,不显山,不露水,看起来有点木讷。偶尔说上一句话,就是“请喝茶”。
等到吃过午饭后,他陪我们上山时,有了话头,话匣子一打开,不说透,不讲明白,他好像不肯罢休了。
超总指着一大块林地说:“这些桃树、梨树、枇杷树这几年都进入了丰产期,林果收入还是蛮不错的。你们看,我在山上的四周都安装上了铁丝网,就是为了搞好林下养鸡呢。”
听到溪水哗哗流淌的声音,我们问:“这条山沟里的水大吗?”超总说:“这条小河发源于龙王山,一年四季不断流,而且水量充沛,我把它连同土地一起租赁下来,搞起了水上养殖。”我们下到沟壑边,水声更大,在绿树成荫的狭长河道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3个绿茵茵的大水潭依山就势躺卧在山谷中。
这真是一个世外桃源之地,山上已经种满了各种果树,树下的小鸡悠然自得地觅食青草或者是昆虫,公鸡偶尔打几声响鸣,炫耀炫耀漂亮的羽毛,一阵阵“嗝嗝哒、嗝嗝哒”的声音传来,山林里马上就热闹了起来。天空上、溪水里一群群大雁、鸭子和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游弋、娱乐。莽莽青山绿水之中,不仅散发着人间浓浓的烟火味,也蕴含了一个企业家更大更美的梦想。
“你的摊子铺得如此之大,资金如何解决的?”
“我有自己的银行啊!过去的信用社现在的农商银行就是我的靠山。我与汉滨区农商银行结缘30多年了,从最初的几百块钱到现在他们给我授信8000万元,我随时需要用钱,一个电话就搞定了。”超总动情地说,“鼎兴公司30多年的发展历程每走一步都离不开汉滨区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公司从小到大的成长凝聚着当地金融机构长期的关心和厚爱,可以说我与农商银行是彼此成就,共同成长的。我们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共荣关系,到现在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谁也离不开谁了。”
“鼎兴休闲农业示范园是集花卉、林果、绿色蔬菜种植、水产、畜牧、家禽养殖、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总面积2300亩,其中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区620亩,绿色花卉、苗木种植示范区630亩,精品林果种植示范区700亩,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350亩。下一步,我还将投资2000万元建设田园酒店和庭院式休闲农庄各5000平方米,增加黄拉丁、鸭嘴鲟、观赏鱼等10余种名贵鱼品种5万尾,引种名贵花卉苗木1万株。”
“你怎么看待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一个问题两面看吧,贷款首先是一种信用行为,古话讲,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嘛!只要你守信用履行承诺,啥事情都好办,再难也不难的。我一路走来就是在不断地借钱,又不停地还钱,过的都是借借还还的日子,其实吧,我和银行一样都是吃那么一点点利润的。但如果是抱着花公家的钱,先用着或者是故意赖账、耍小聪明,那也就断了自己的后路,若是自己断了自己的后路、财路那也就怪不得别人的。”
“你目前雇用多少工人,如何管理队伍?”
“我常年用工80多人,季节性用工大概60人左右吧,季节性用工主要是农作物收获的时候。至于如何管理,他们都是我们村里的熟人,不是亲就是戚的,一视同仁,将心比心吧。我就是想踏踏实实做点事,不让山荒了,不让水白白流走了。你们都看到了,这里的山上植被葱郁,水质那么好,到处都是宝,这些工人都是帮我寻宝淘宝的人啊!土地是我们农民的‘根’,环境是‘本’,把山水照看好也是我们的责任呢。至于别人说的发财梦致富梦什么的,我觉得有钱要一起挣,有责一起尽,有难一起担比较好,只有风雨同舟了,才能都见彩虹……”
获得金融支持的平利县蒋家坪茶园因总书记的到来成为网红打卡地。
听完超总的话,我好像找到了他能把生意做大做强的缘由:他敢想肯干,真诚善良,善于把想法与现实结合起来,善于和银行打交道,更善于借众人之力成就自己。这里面就包含了“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看起来是我在帮助别人实际上是别人在帮助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尤其是走共同富裕的路还长着呢”,千万别小看了农民企业家,他们朴实无华的话语往往蕴藏着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
一树花开香满园,“钱”到茶山处处绿。漫步山间小径,山上云雾缭绕,山下碧水如蓝,一阵山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满目葱郁的茶树,青翠欲滴。听着茶农们爽朗的欢笑声,让人看到他们因茶而富,生活甜蜜的喜悦之情。
焕古镇大连村的熊俊,办茶叶加工厂已经17年了。他2003年就从县农村信用社贷了2万元做茶叶生意。如今投资200万元,上马了新的茶叶生产线。老熊说:“过去都是一年只生产一季春茶,设备常年闲置,茶叶资源浪费严重。现如今有了‘富硒茶叶贷’,一年三个季节都可以做茶卖了,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条,而且又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收成!”
刘小军总经理深知创新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源泉。今年他与全国的超市、专卖店合作,开拓出5000个销售点,在线上,有200多家电商企业代销他的产品。2015年,他还把紫阳富硒茶的广告打到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屏幕上,整整播放了一个星期,生产的100吨红茶被哈萨克斯坦客商一抢而光。在金融帮扶下,他的茶产品开发多样化,销售渠道多样化,生意是越做越红火。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富硒茶叶贷”在安康市开花结果,全市投放以富硒食品开发生产的信贷资金达到39800余万元,及时有效的信贷扶持,带来经济金融双赢多赢的可喜局面。
创业贷,贷出了一个县的产业路,也贷出了一个汽车村。高桥镇铁佛村全村3392人,有1316人从事修脚产业,村里大小老板200多个,拥有私家小汽车217辆,是名副其实的汽车村了。
原高桥镇镇长乌胜鸿说:“铁佛村旧貌换新颜一是得益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二是有长期良性循环的金融支持,三是得益于群众借钱用钱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安康市各级金融机构“量体裁衣”,相继创新推出各具特色的贷款品种,全方位满足贫困群体的信贷需求。在秦巴山区安康采访,时常被这些“好故事”“好声音”感动着、激奋着。
使命铸辉煌
搞好信贷服务通俗一点讲,就好比农民卖出粮食,工人卖出产品,商店卖出商品一样。银行做的是“票子”生意,把“钱”卖出去,让资金溢出孵化出更多的资源来,以此来方便和促进生产、销售、流通、交换各个环节的工作和生活。资金融通,让需要的人和企业贷款不再难,不仅利国利民,利己利企,还让社会各方受益。
人民银行安康市中心支行统筹全市金融资源,通过党建引领,发挥金融造血功能,精准对接扶贫需求,打造“四位一体”金融扶贫新“样板”,助力安康新社区工厂建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致富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注重党建引领“促”就业。安康金融人创新“党委联学、领导联包、支部联建、党员联扶”的“四联”工作模式,发挥党建在金融扶贫中的引领和组织推动作用,增强了金融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支持新社区工厂“扩”就业。人行安康中支每年单列1亿元扶贫再贷款和3000万元支小再贷款限额,撬动商业银行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为“信贷扩容”打底奠基。推动建行安康市分行为“新社区工厂”量身定制单户最高200万元、最长期限1年、纯信用、低利率的“新社区工厂贷”。已累计发放8724万元,业务覆盖10个县区177个社区,带动贫困户2200多人。建立“小微民营企业金融顾问制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过程中的各种问题。2018年以来已累计提供金融政策咨询、信贷业务宣讲等1506人次。建立社区工厂专项补助补贴机制,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用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助力经营主体“带”就业。大力创建旬阳县“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石泉县“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县”、宁陕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在安康月河经济带创建覆盖3个县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培育示范带”,通过货币工具引导、领办行带动、信贷产品创新等举措,加大农业产业链金融支持,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培育力度,增强带贫益贫能力。截至2020年底,“四项工程”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准扶贫贷款26.87亿元,惠及3561个经营主体,带动12.61万户贫困户实现就业。
拓宽增收渠道“稳”就业。建立“股权投资+龙头企业+银行信贷+贫困户”“电商+金融+贫困户”“扶贫融资担保基金+银行信贷+带贫企业”“保险+融资+贫困户”工作机制。整合涉农资金6亿元,撬动银行信贷近16亿元,助力65个重点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累计带动贫困人口3000多人。全市91家涉农小微企业获得1.87亿元担保基金贷款,带动近2600名贫困人口就业。向8个扶贫协作项目发放了1.26亿元担保贷款,帮助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增收致富。
从2016年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327.73亿元,支持38.04万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支持带贫企业吸纳39.77万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实现稳定增收。安康市出台的促就业、带就业、扩就业、稳就业金融扶贫举措,就像一颗颗子弹一样,精准投放,又像是战场上挥舞的大刀,直击要害。真可谓“刀下见菜,招招精准”,让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金融这把“金钥匙”帮助群众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幸福门,老百姓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山里人扬眉吐气的好日子终于梦想成真!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康平利县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对当地“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做法给予肯定。习近平总书记来安康进工厂,入企业,上茶山,访农家,话家常,慰问群众就是要在巩固脱贫致富成果的基础上,及早谋划乡村振兴的大计。
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想前人没有想过的办法,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信贷服务。安康金融人有方案,出实招,谋长远,赢未来。
在这场栉风沐雨的脱贫攻坚战中,安康金融人负重前行,把苦而无悔,亏而无悔,牺牲与奉献写在了汉水秦山中。
——下派干部成扶贫专家。多年来,在中央和省市部委支持下,安康市各县区都有配备了市委常委、副市长,县委常委、副县长任专职金融市(县)长,参与党委政府重大金融活动部署和政策方案执行。他们来自中央国家各个部委,大都是金融经济界的行家里手和专业人才,尤以金融系统居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别家离子,远离都市繁华,舍小家为大家,与大山作伴,在青山绿水间跋涉,成为秦巴山区扶贫战场上的旗手,他们吃苦在前,耐劳在先,甘愿奉献,无怨无悔。
——每个金融单位都派驻“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进村入户,把金融的火种撒遍秦巴山川每个角落。省、市、县工农中建包括各个保险公司都有驻村帮扶金融干部,他们全程参与脱贫攻坚战役,与广大群众同吃同住同生产,为伟大战役聚沙增砖,添薪助燃,赤诚奉献,用不朽业绩书写金融人的豪迈气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紫阳县农商银行女员工赵清玲带着3岁多的儿子在绕溪河村放贷途中遭遇泥石流侵袭,母子两人当场牺牲。县委书记在追思会上哽咽地说:“赵清玲才31岁,金子一样的美好年华,为了紫阳的脱贫事业她是献了青春献子孙……我们唯有谨记烈士遗愿,化悲痛为力量,赓续金融血脉,铸造更大辉煌!”
——2017年,安康市被《半月谈》杂志评选为全国唯一的“最佳金融扶贫示范市”。2018年,安康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工作经验被写入《中国普惠金融蓝皮书——中国实践与国际借鉴》。2019~2020年,安康金融扶贫相关做法被人总行金融扶贫简报、中央金融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简报刊登,并抄送中办国办。新华社、《人民日报》《金融时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多次到安康采访报道金融扶贫工作。
金融是现代化经济的核心。信贷改变生活就在你我身边,金融为民惠民征途漫漫,更好服务社会事业和助推乡村振兴重任在肩。
在建党百年之际,安康,终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安宁康泰”。安康,这个中国最吉祥的地方,将与全国人民一道昂首阔步走在振兴乡村的阳光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