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美育时代美术教研的路径探索

2022-06-28周信达马耀国姚守梅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海淀区工作坊研修

周信达 马耀国 姚守梅|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当前,我们正在进入新美育时代。美术教育的使命不仅是知识教育、技法教育,也不只是课堂教育、课程教育,而是审美素养、人文素养的养成教育[1]。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 位老教授回信时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这为新时代中国美育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研如何以美术教育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明确了行动路径。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艺术教研室的中学美术学科教研,传承团队研修、案例研究、专题论坛、项目推动、经验分享、成果推广的区级教研模式,在新美育时代加强美术教研规划,深化美术教研内容,丰富美术教研形式,完善美术教研机制,提高了美术教研的针对性、持续性和实践性,并在推进美术课程改革、指导美术教学实践、引领美术教师发展、保障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固本强基:以常态化美术教研夯实美育基础

美术教研工作是提高学校美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而美术学科研修课程是确保常态化美术教研工作扎实推进的重要落脚点。北京市海淀区“5+M+N”美术学科研修课程体系早在2016 年就开始进行探索与设计,是美术学科开展教研工作的行动指南。它实现了美育与区域常态化美术教研的深度融合,增强了美术学科教研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一)必修“5”课程追求美术课程理解

“5”指面向全体教师的必修课程每学期开设的次数不少于5 次。它满足全体教师的需求,夯实共同基础[2]。“5”课程的实施,把美育工作的要求和每学期美术教研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并利用海淀区教研平台向对口支持的区域开放,为对口支持区域提供了课程资源。以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中学美术“5”课程为例,设定的研修目标是:通过对高中美术必修模块《美术鉴赏》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中国书画》《工艺》进行美育渗透,探索美育的途径和方法。根据研修目标,课程内容确定为开展中学美术基于育“美”能力提升的途径探究,课程活动类型有专家讲座、课程标准及教材教法分析、研究课等。对“5”课程的反思评估,以美术研讨课、美术教学案例和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即运用课堂实证研究评估美术学科渗透美育的效果。

(二)选择性必修“M”课程锤炼美术专业技能

“M”指对选择性必修课程,教师根据自身兴趣和专长进行选择,以体验、互动的工作坊研修为主[3],原则上每位教师必须任选一个模块进行研修。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进行选择,精练绝活,并以体验、互动的工作坊研修,进行持续性美术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中学美术必选“M”课程的研修项目如下:

【课程类别】选择性必修。

【课程模块】指向学科本质的专业提升——中学美术工作坊。

【研修目标】1.知道各个工作坊的研修目标,选择一个工作坊参加研修;2.学会熟练应用美术素材,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3.提升美术素养,为帮助学生掌握1~2 项艺术特长提供专业支持。

【课程内容】工笔画工作坊、花鸟画工作坊、水彩工作坊、版画工作坊、摄影工作坊、电脑美术工作坊、美术鉴赏工作坊、综合材料工作坊、陶艺工作坊、民间美术工作坊、非遗工作坊等11个工作坊。

【活动类型】体验式工作坊。

【研修课时】开展6次活动,共24课时。

【资源规划】资源建设:课件、作品、工作坊实施方案等。应用:工作坊微课展示与课程解析分享。

【反思评估】1.对创作的作品进行评析;2.创作经验交流分享;3.对作品展览、座谈等进行评估。

“M”课程满足美术教师的特定需求,教师在各个美育工作坊中进行深入学习与研讨。“M”课程从培育美术教师的特长入手,帮助美术教师在已有的教学风格、教学智慧、成长历程的基础上发掘自身潜力,找到适合自身成长的“最近发展区”,并以自身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

(三)选修“N”课程拓宽美术实施视野

“N”指选修课程在校本层面以“学科开放日”等活动形式展开,以发挥学校教研组的自主能动性[4],并与专项(课题)研究、学科教研基地研修、学校校本研修、对口支持研修等工作整合开展。“N”课程解决部分美术教师成长的个性化问题。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的中学美术“N”课程研修,继续推进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 年度一般课题“高中美术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实践研究”,通过美术教研对高中美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目标、内容、实施及改进等方面进行整合优化,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新美育时代对美术教师课程角色提出的多重期待。

二、闳约深美:以精准化美术教研提升美育实效

“闳约深美”出自清代张惠言《词选序》:“唐之词人,温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闳约。”闳约深美强调知识结构既要博大宏伟,又要兼收并蓄,即要在博采的基础上吸收有用的“养分”,并且要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从而达到“美”的理想境界。新美育时代追求美育的完整性,在对“美”的追求中赋予闳约深美以时代意义,这就对美术教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扎实推进常态化美术教研的基础上追求美术教研的精准化,有效解决美术教师在研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关注美术教育细节的同时做到美育方式的与时俱进。

(一)把握美育现状,设定美术教研目标

北京的学校美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美育管理、美育教学、美育活动、校园环境等方面,都是全国学校美育的旗帜。尽管如此,仍还有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美育课程课时、供给不均衡,美育师资学历、职称结构不均衡,校际美育资源分布、发展不均衡等,这些问题在全国也具有普遍性[5]。对美育现状的有效把握,有助于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区域美术教育实际情况,以便在设定美术教研目标时做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如在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的中学美术教研目标设定上,我们聚焦高中育人方式变革,认真分析总结了“2021年海淀区普通高中美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工作”情况,以承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示范性常态化在线主题活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美术教师课程提升活动”为契机,以专题论坛、课堂教学研讨等形式发布最新美术研修成果,从而带动区域美育的整体发展。

(二)研发美育资源,丰富美术教研内容

美术教研需要丰富的美育资源作为支撑。同时,开发美育资源也是培育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针对“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的特点,我们探索利用“互联网+美术教研”工作的方法和举措,以此丰富美术教研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推进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实施,满足广大师生对普通高中优质美术课程资源的需求,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2020 年秋季和2021 年春季,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美术学科教研团队承担了教育部“国家中小学网络课程”和海淀区“空中课堂”资源研发录制工作,通过组织中学美术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认真研读人美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鉴赏》(必修)和《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现代媒体艺术》(选择性必修),精心研磨教学设计,揣摩录制过程的每个细节,研制了96 节课作为高中美术网络课程资源。我们通过参与资源研发,磨炼了意志,获得了专业发展,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也提高了海淀区中学美术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三)立足美育课堂,优化美术教研方式

课堂是美育的主阵地。在精准化美术教研中,我们精心实施《美术鉴赏》,以“整体观念”统领美术鉴赏活动,并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收录的经典美术作品的学习,学会运用视觉感知进行描述、分析、解释、评价,以此获得深层次的审美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对世界多元美术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提高美术鉴赏素养。

“美绘思维”是精准化美术教研倡导的新颖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效果。所谓“美绘思维”是指学生利用绘画的表现形式,将思维逻辑在纸上进行描绘和表达。这是一种既给予学生美术学习的方法,同时又是一种促进思维可视化、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裘昀老师通过“美绘思维”,让美育可见。裘老师请学生参与小组合作,以“美绘思维”的方式,完成以“美术鉴赏的概念”为主题词的思维图绘,并发挥想象进行归纳梳理及拓展。“美绘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思路、汇聚思想,迅速地形成对主题的多元认知与拓展发散。“美绘思维”汇聚智慧生成创意,既给予学生学习方法,同时又开启思维可视化的美术鉴赏的大门,让美术鉴赏课变得富有个性而又有趣。

(四)打造美育项目,提炼美术教研成果

项目具有的引领属性为教研成果的提炼带来了更多可能。海淀区是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也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先行示范区。在精准化美术教研实现中,海淀区以美术学科深度学习项目提升美术教研实效。2022年,有刊物聚焦“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刊发了海淀先行示范区的一组四篇美术深度学习教研文章。其中,《深度学习视阈下美术学习目标的建构策略》一文从“溯本清源,厘清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吐故纳新,在落实立德树人的美育行动中建构美术学习目标”“精准施策,通过美术学习目标呈现促进学业质量的增值”三个方面对素养导向的美术学习目标建构进行探索;《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一文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美术鉴赏教学实践;《走向深度学习的美术教学之旅》一文,叙述了作者在美术教研员指导下对美术深度学习由陌生到熟知的心路历程;《“交流与传承——东西文化碰撞中的艺术嬗变”深度学习教学案例》一文则对如何进行美术深度学习教学案例的开发具有示范意义。以上美术教研成果是精准化美术教研的一个缩影,它们提升了区域美育的引领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美美与共:以长效化美术教研促进美育发展

教研员的工作对象是教师,而不是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或者学科知识[6]。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研员重要的工作任务。美术教师所处的地理位置、教育资源、教育发展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不同,导致城区和乡镇的美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美育共同体是以提升美术教师整体素养为目标的美术教师团队。海淀区组建美育共同体,开展教师与美术教育专家之间、共同体内成员与成员之间基于主题的研修活动,通过对美术课程标准理念解读的思维碰撞,统一有效美术教学行为的思想。这成为长效化美术教研的重要方式,促进了学校美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在众筹行动中增进美育智慧

美育共同体成员的专业成长,既需要个人的主观努力,又需要研修团队通过众筹行动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将美育共同体当作美术教师的精神家园,有助于厘清共同体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将美育共同体当作实体组织,有利于共同体成员形成共同的行动规则。众筹行动对美育共同体成员来讲,可以集聚众人的美育智慧,在研修活动中自由发表对美术教学的想法,并在解决美术教学问题的同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增强美术教学的效果。图1所示是美育共同体进行众筹行动的基本过程。

如今,美育共同体形成了由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区级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美育专家团队,由区中学美术兼职(见习)教研员组成的研修团队以及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美术名师工作室、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美术新任教师成长工作室等研修团队,还有由区内外美术教师组成的教师成长梯队。通过多维度、全覆盖、差异化、有梯度的研修活动,在经历确定研修主题、分解研修任务、进行研修活动、发布研修成果、做好研修改进等过程中使美育共同体成员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二)在混合研修中培育美育素养

图1 美育共同体进行众筹行动的基本过程

随着混合式教学的迭代更新,尽管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已经“耳熟能详”,但要真正将其落实到课堂中去有效实践,还需要通过教师研修等方式持续跟进。“五育并举”赋予基础美术教育新的使命与挑战,“双减政策”聚焦美术课程实施下的课堂提质增效,AI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探索建构适合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混合研修模式。美育共同体作为长效化美术教研的主体,其每一位成员在混合研修活动中既有共同的学习任务,又要针对自身专长对研修内容进行有选择的取舍。它在群体组织的潜移默化中既影响他人又受到他人影响,既以个体的方式又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开展工作。美育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规则制订、工作分工,以及共同体的激励、评价机制等,对长效化美术教研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进混合研修,回应常态化防疫对中学美术教研工作的实际需要,海淀区创新了教研工作的内容和方式。2020年3月,我们开展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2020 年紧急攻关课题“基于美育共同体的教师网络研修模式的研究”工作,以课题和项目研究为载体攻坚克难,把暂时的“疫情”危机转化为提升教师研修质量的契机。课题研究激发了美术教师的内驱力,极大地化解了教师研修的困惑,增强了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也生成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论文等形式多样的物化研修成果。其中,《以美育共同体搭建美术教师研修平台》一文还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20 年第12期)全文转载。美育共同体的打造为美术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学习反思提供了便利,为教师群体创造了和谐、主动、协作、互动的研修平台。

(三)在渐进融合中打造美育文化

开放性、多元性和协同性是美育共同体的主要特征,能够为美术教师的教学与研究、反思与实践提供价值导向,支持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在美术教研的渐进融合中,美育共同体能够突破时空的界限,实现美术教育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成为促进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如2022年4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实施《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在线研修计划(试行)》,美育共同体成员积极主动承担指导教师的任务,在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在线研修管理服务平台上通过“名师直播讲堂”“一对一实时研修”“开放检课”三种形式,为通州区、密云区、延庆区和门头沟区四个试点区的教师学员提供线上指导,输出海淀美育经验。通过研修平台的搭建和美育共同体的打造,海淀区给美术教师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混合式研修服务,其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有需求的教师及时解答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提升了研修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形成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研修新生态。

总之,新美育时代的美术教研要落实“智慧研修”理念,增强教研品质,提高美术课程育人质量,还要坚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丰富美术教学研究内容,拓展美术教学研究深度,在学校和课堂中持续开展美术学科指向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实证研究。随着《海淀区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行动方案》的扎实推进,美术教研要顺势而为,构建多维度美育教研共同体,同时区域教研要统筹规划、指导落实,联片教研和校本教研要各有侧重、协同攻关,以共同推动美术教研转型升级,为海淀区的“品质”美育贡献美术教研的力量。

猜你喜欢

海淀区工作坊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我的梦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建校60周年
艺术管理国际工作坊暨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飞吧!少年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