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影响
2022-06-28杨晓德蒋兰兰谢晓竞
杨晓德, 蒋兰兰, 谢晓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内分泌科,江苏省南京市210006)
肌少症是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肌肉力量和/或躯体功能下降为特征的综合征疾病。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肌少症患病率约为非T2DM的4~5倍,早期即出现肌肉质量和功能丢失[1]。Mu等[2]对1 000多名中国老年人群的研究表明,与非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相比,患有DM的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生率更高,风险是非DM患者的1.56倍。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与体力下降、行动不便以及肌少症有关[3]。本文分析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对T2DM患者肌少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符合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患者864例,男530例,女334例。根据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2019)的诊断标准[5]分为肌少症组154例与非肌少症组710例。排除标准:T2DM急性并发症患者;长期卧床无法运动、恶性肿瘤患者;既往贫血病史或血液疾病史;痴呆、智力低下、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抑郁等疾病;严重全身性疾病者如严重心、肝、肾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研究经本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肌少症的检测方法及诊断标准
肌质量测量:骨骼肌质量(skeletal muscle mass,SMM)由多频BIA(InBody 770身体成分分析仪,韩国)测试,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SMI=SMM/身高2(kg/m2);肌力测量:采用握力计分别测量双手握力,测量3次并取最大值。诊断标准:①男性SMI<7.0 kg/m2,女性SMI<5.7 kg/m2;②男性握力<28 kg,女性握力<18 kg。同时满足以上2条标准可诊断为肌少症。
1.3 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测量身高、体质量、腹围、腰围、臀围,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BMI=体质量(kg)/身高(m2),WHR=腰围(cm)/臀围(cm)。
1.4 指标检测
采集空腹12 h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80)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URIT3000Plus)检测血常规等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T2DM肌少症总患病率为17.8%(154/864),男性患病率为14.2%(75/530),女性患病率为23.7%(79/334)。肌少症组BMI、WHR、总蛋白、TC、LDL均较非肌少症组降低(P<0.05),年龄、TG、HDL、病程时间较非肌少症组升高(P<0.05;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2.2 两组肌肉力量及血常规比较
肌少症组患者握力、SMI、RBC、Hb均较非肌少症组降低(P<0.05;表2)。
表2 患者肌肉力量及血常规相关资料比较
2.3 T2DM患者不同水平血红蛋白肌少症患病率
取Hb的25百分位数、中位数、75百分位数为界值点分为4组,肌少症患病率随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P<0.05;表3)。
表3 T2DM患者不同水平血红蛋白肌少症患病率
2.4 Hb水平与握力、SMI的相关性
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b与SMI、握力呈正相关(r=0.570,r=0.484,P<0.001;图1)。
图1 血红蛋白与SMI、握力的散点分布图
2.5 ROC曲线结果
Hb的AUC为0.737(95%CI 0.699~0.744,P<0.001),最佳预测临界值为139.5 g/L,灵敏度96.1%,特异度60.3%(图2)。
图2 Hb诊断肌少症的ROC曲线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肌少症患病率随血红蛋白升高逐渐降低,Hb与SMI、握力呈正相关。中国一项对730例≥65岁的T2DM患者纵向研究提示低血红蛋白是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6]。肌少症和低Hb之间可能涉及以下几种机制:①低血红蛋白水平可能会导致骨骼肌局部缺氧,从而损害肌肉力量和/或性能[7]。②Hb携带人体的铁超过2/3,是组织灌注和铁水平的良好指标,因此可能影响肌红蛋白的铁利用率[8]。③低Hb和缺铁通过参与胶原蛋白合成和重塑以及维生素D代谢,影响骨骼和肌肉的结构和质量[9]。
本文结果显示,肌少症患病率为17.8%,其中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4.2%、23.7%,女性肌少症患病率高于男性。He等[10]发现,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Fukuoka等[11]研究发现肌少症患病率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各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与研究人群、样本数量及依据诊断标准不同有关。
肌少症组患者年龄、病程时间较非肌少症组高,可能是随着T2DM患者年龄、病程时间的增长,胰岛素抵抗逐渐增加,老化的肌细胞接收胰岛素作用后肌肉蛋白合成降低[12]。有研究报道人体骨量和肌纤维数量分别在30岁和35岁时达到顶峰,然后开始随年龄增长逐渐缓慢下降[13]。本文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737,Hb最佳预测临界值为139.5 g/L,具有较强的预测价值。Hirani等[14]研究发现,在肌少症患者中,Hb<140.2 g/L时与肌肉减少和低握力有关,虽然与本研究临界值不同,但两者间数值差距很小。本结果显示肌少症患者BMI、血脂、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较非肌少症患者降低。吴丽娟等[15]发现,低BMI是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与本研究结果一致。BMI、血脂、总蛋白和血红蛋白都是提示营养状况的指标[16],因此,Hb与肌少症可能相互影响。
综上所述,低血红蛋白与肌少症发病率相关,建议肌少症患者注意定期复查血常规,适当运动锻炼改善低Hb水平,建议有氧训练与阻力训练相结合,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增强携氧能力,同时改善肌肉质量和功能。